嬰兒吃手影響大 其中第三點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前言: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明明已經上幼兒園了,卻總是改變不了吃手的習慣,怎樣提醒都沒用,有時候還會變本加厲,越來越嚴重。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一直吃手,可能是和口欲期被人為干預有關。

孩子為什麼會吃手

吃手是孩子的口欲期的表現

寶寶為什麼會吃手,我們要知道孩子吃手背後的原因,才能明白孩子吃手這種行為有什麼意義。

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費羅伊德認為,一歲內的小嬰兒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口,比如孩子吃手、吃奶等等,用嘴巴來探索這個世界,這是嬰兒與生俱來的能力,科學家們發現,通過B超就能看到,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的時候,已經開始吮吸手指了,出生之後,不用去教,寶寶會通過吮吸來吃奶。

嬰兒吃手影響大 其中第三點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所以,一歲以內被稱為寶寶的口欲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對世界的認知從自己開始向外延伸。所以寶寶最開始對世界的認知是從嘴巴開始。從兩個月開始,寶寶開始吃自己的手,這個時候他還不會吃手指,不過他可以把自己的整個拳頭都塞進嘴巴里。

4個月之前,寶寶還不知道自己吃的是“手”,他喜歡把這五個分叉的手指放進嘴巴里,尤其是在他吃飽喝足之後,精神愉悅的時候,他仍然喜歡把五個手指伸進嘴巴一探究竟。當孩子過了半歲之後,他可以吃的東西已經不僅僅限於自己的手,而是手上可以夠到的任何東西。

6個月以後,寶寶開始從吃手變為吃身邊各種各樣可以吃到的東西,她會吃衣服、吃玩具,而且對吃的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吃手是孩子在緩解焦慮

有研究證明,在孩提時代,孩子很容易焦慮,而焦慮產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安全感的缺失。很多父母認為小嬰兒哪會有焦慮,認為孩子沒有感情。事實上,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也是有感情需求的,通常情況下,當突然間更換了主要撫養人、或者孩子突然間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因為大人改變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規律。都會引起孩子的焦慮,這個時候,孩子都會通過吃手來緩解焦慮。

孩子吃手是在自我安慰

孩子吃手是在自我安慰。舉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有很多小嬰兒會用吃手的動作來安撫自己,比如自己一個人玩吃手遊戲,有的嬰兒更是會用吃手的哄自己睡覺。再有我們前面提到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開始重新吃手,這就是孩子在緩解環境壓力的同時通過吃手在安慰自己。

嬰兒吃手影響大 其中第三點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吃手帶給孩子的五個發展

第一個發展,性感覺的發展

在嬰兒吮吸自己的手指、拳頭的時候,他們的皮膚髮紅、興奮,會感到身心的愉悅,這種快感就是個體成熟的性快感的組成部分。

第二個發展,脫離戀母情結

嬰兒通過吮吸媽媽的乳房獲得全身心的快感,當這種快感可以通過吮吸手指獲得的時候,嬰兒就會逐漸脫離依賴媽媽的的乳房,也是在為母乳分離做準備。

第三個發展,大腦和手的協調能力得到發展

在嬰兒剛出生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手、眼、口唇並不能很好的配合到一起。當他想要吮吸手指的時候,他會讓手不停的接近嘴唇,大腦也在不停的去調整,直到手可以放進嘴裡。當孩子完成了吃手這個簡單的工作之後,他的大腦和手、眼的協調能力得到了發展,而寶寶的愉悅感和自信感都會增加。

第四個發展,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發展

嬰兒通過吃手來調節自己的心理。吮吸可以帶給孩子身心愉悅,可以讓孩子變得平靜,可以幫助孩子排解壓力和焦慮,這也是嬰兒通過自己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第五個發展,孩子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得到發展

孩子通過吃手哄自己入睡,就是在調整自己的心境。這就像我們承認睡前看書、聽音樂、喝牛奶一樣,通過吃手,孩子在調整自己的情緒,這種調整情緒的能力會伴隨這孩子的成長逐漸用別的方式被代替。

嬰兒吃手影響大 其中第三點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孩子吃手要不要被幹預

孩子吃手要不要被幹預,這個需要分具體的情況來看。

口欲期不要干預孩子的吮吸行為。孩子的口欲期在三歲之後會逐漸消失,兩歲前的孩子吃手都是正常情況,所以在孩子一歲前,父母只需要保證孩子放進嘴巴的東西衛生、乾淨即可,不需要阻止孩子吃手。

一歲之後,可以適當的通過提醒、轉移注意力來幫助孩子戒掉吃手的習慣。

孩子過了3歲孩子吃手,父母就要找原因了,是生活中給孩子造成了太大壓力,孩子通過吃手在緩解情緒;還是口欲期被粗暴對待,孩子口欲期的延續。

如果是口欲期被幹預,父母可以適當對孩子吃手放鬆,保證手的乾淨,在去合理的引導。

如果是環境給孩子造成了太大壓力,父母就要幫助孩子找到原因。比如有位母親和丈夫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導致孩子四五歲孩子吃手,在母親的粗暴制止後,孩子改為咬嘴唇。沒有找到孩子吃手的原因,強制性的讓孩子不要吃手,孩子會把吃手變為其它動作來環節壓力,比如吃衣服、咬嘴唇等等。

所以,孩子吃手不要阻止,父母需要先找到吃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