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输机并不是预警机的最佳载体?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目前服役的大中型预警机都是由运输机改装而来,另外有一部分是由于使用环境特殊,所以是特殊设计的专用平台,这就是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使用的E-2D鹰眼预警机。



包括美国空军大批装备的E-3都是在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来,当然这款机型和波音707有一定联系。目前俄罗斯装备的A-50大型预警机是在伊尔-76的基础上研制,伊尔-76也是一款大型军用运输机。


如今英国皇家空军准备购买的E-7预警机是在波音737客机基础上改进的,这款预警机目前全被多个国家采用其中包括土耳其,韩国,澳大利亚等。波音737是一款畅销的直线客机,空客与之对应的是A320系列。

预警机基本上都是由运输机改装而来,这种做法是节约研制成本的方式。中国目前装备的预警机也是在运输机为基础研制而来,其机体就是伊尔-76和运-8系列。欧美国家倾向于使用商用机型改装预警机,这是为了考虑舒适性和维护成本,包括日本航空自卫队的E-767也是在767客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来。


航空视界


因为民用客机更利于改装,巡航更加省油,而且乘员舒适度更好。

军用运输机为了适用性,多采用大横截面,短粗机身的设计,从而导致机身比较短粗。例如胖妞22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机长47米,而同等级别的波音787-8,机长56.7米,多出了10米。

预警机普遍在机背加装雷达天线,不仅制造出机尾乱流,影响飞机气动,同时对飞机重心变动也造成不利影响。相比较下机身较为细长的民航客机,气动面积更大,在这方面更有利。
E-3望楼预警机,背部雷达显然影响较小


毛子的A-50预警机

另一个民航客机本身就充分考虑乘员的舒适性,客机采用下单翼布局,发动机翼吊式布置在翼下,发动机噪音经过机翼遮蔽,对客舱影响小。再加上客机客舱本身经过密封、隔音、增压处理,还有空调设备支持,不需要再增加设备,舒适度较好。


最后就是巡航的经济性,客机本身省钱省油是第一要务,巡航油耗率较少,更利于长时间滞空预警指挥。


五岳掩赤城


说运输机不是预警机的最佳载体,主要是看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多是用客机改预警机,而俄罗斯和我国都是用军用运输机改的预警机,现在武器都向美式看齐,就感觉是不是咱们也该用客机改预警机。

美国等西方国家用客机改预警机,主要是现在客机都是由美欧生产,资源很丰富,美欧不但拿来改预警机,还改加油机,指挥机等,为什么不用C-17,A-400M改?因为客机保有量大,价格比军用运输机便宜,使用起来经济性好,维护起来也方便,安全性更高,客机如果这几点做不好,肯定被淘汰了,留下的都是好飞机。

至于舒适性,客机天生就比军用运输机好,航程也远,双发都能飞洲际,运输机这方面要差得多,虽然运输机可以在沙土跑道起降,但对于大航程的预警机,没必要啊!好好的机场不用,非要去前线机场折腾?

咱们现阶段用运输机改,没什么不好,西方制造的客机不允许咱们军用,说实话,允许咱也不用,发动机什么的都能向制造商报告飞机运行情况,位置,犯得着吗?

等咱们的C919、CR929成熟了,再用客机改不迟,将来,预警雷达都可以与飞机共形设计,不再需要顶个大盘子了,而且小飞机改预警机都能超过原来的大型预警机,咱们预警500性能就超过了预警2000,但运-9这平台毕竟航程有限。

平台确实很重要,如果运10坚持下来,咱们预警机,加油机现在肯定不愁平台,话说回来,军用飞机好用是第一重要,不管怎么说,咱们有运-9,运-20这些自主生产的平台,大型预警机、加油机都能有了,其他都不是关键。N


联合防务


对于预警机到底是用运输机改装好还是民航客机改装好,一直存在争论。两种改装都存在优缺点。

先说民航客机吧,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舒适性强,这点要比军用运输机改装强得多,尤其是西方国家对这一点特别追求,所以西方国家很多的预警机基本上都是民航客机改装的。


相比之下,军用运输机改装的最大优点是皮实,因为军用运输机是严格经过军标测试的,结构强度绝对没问题,对机场的要求也较低,毕竟预警机是拿来打仗的,不能一味追求享受。所以我们看到,俄罗斯的预警机是用军用运输机改装的。

我国也没袭了这种观点,现有的预警机都是在军用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装的,像空警2000、空警200、空警500等。未来,在运-20的基础上改装一款预警机的话,也不足为怪。


东方谈武器


赞成者无非说客机省油,留空时间长。

不赞成的说不是自己国家的机体受人牵制。

依我说,有啥用啥,有就比没有强!打仗的家伙事儿,还是自己的靠谱,可以适当搞一些进口的填缝,但不能当主力,否则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马航的MH370吧,驾驶员关了任何导航设备,美国还是能大概算出它的飞行轨迹,恰恰说明卖给你的并不一定就是你的,打仗的时候就是生死攸关!


知识就是力量啊


这个问题不大准确,军用运输机确实不是预警机的最佳载体,民用运输机就是预警机的最佳载体。

众所众知,预警机有几个重要技术指标:具有一定体积,以便容纳足够数量的指控平台设备电子设备和控制人员;具有足够的留空时间,不然会造成预警时间和方向有缺位,为了弥补缺位而增加成本;具有一定的舒适性,提高控制人员的持续作战能力。这样的需求就使得只有运输机这种大型平台才能满足预警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而军用运输机,因对起降场地要求较高,对快速装卸货物有要求,所以一般都会针对这些特定要求进行针对性设计,如T型尾翼及尾部大开门,上单翼及翼吊式发动机布局等等。这些对预警机来说就毫无必要,徒然增加使用成本。反观民用运输机,其大尺寸增压座舱,长续航时间,低廉的使用及维修成本,都是预警机最需要的性能。自然成为了预警机的最佳载体。

从实际使用上就可以看到这个现象,欧美大部分的预警机平台都是从民用运输机改进而来。世界上目前性能最先进,使用最广泛的E-3预警机是在军民两用平台波音707上改进而来,自波音737民用运输机发展而来的E-7已经装备澳大利亚和土耳其空军,自波音767平台发展的E767已经装备日本防空自卫队。英国的猎迷发展自彗星民用运输机,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发展自湾流公务机。苏联的预警机利用的是伊尔-76平台改装,这和前苏联民用运输机发展水平较差不无关系。


不过,随着电子设备的体积重量迅速减小,数据链性能越发强大,预警机的工作模式也面临变更。对载机的体积和续航时间都有减小趋势,而无人平台的崛起也对预警机构成挑战。十年后的预警机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现在确实不敢断言。


航空君


预警机基本上都是由运输机改装而来,包括中国空军的空警-2000大型空中预警机,另外还有美国出口给日本的E-767就是在波音767得基础上改进而来。不过有些则不是,包括E-2C系列。



预警机的平台一般分为三类,即大型军用运输机,民用客机和专用运输机平台,目前美国研制的用来出口的预警机E-7就是在波音737客机的基础上研制。

说预警机的最佳载体不是运输机不是很确切,其实各有优势。如果民用运输机的舒适性和维护性好是优势,而军用大型运输机则是空间足够大,可以安装更多的设备。


实际上研制大型空中预警机可以选择的平台并不是很多,一般国家都不具备大型飞机的研制能力。另一方面不管民用的平台还是军用的都是属于运输机的范畴。


鹰眼战情室


民航的客机大家都坐过,不知道大家坐过运输机没有,如果坐过运8、或是IL-76这样的运输机就深有体会。

运输机的适航性和人员舒适性实在是太差,呆在上面给人的感觉实在是不舒服。

运8系列的飞行高度升限才10000米,飞起来平稳性比客机差太多了,气流干扰明显,飞机一会上升一会下降,比坐车还难受。货仓不密封,冬天坐上去能冻死人,含氧量低,飞行时间一长人就昏昏欲睡。噪音贼大,大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和拖拉机差不多,想要听清楚必须凑到耳边大声讲话,声音小了根本听不见。在这样的环境呆着都难受,别说还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坐四五个小时运八,下了飞机感觉腿还在抖。



空警200,空警500,和空警2000

IL76比运八好点,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坐过3次IL76,一次吐了,一次直冒冷汗差点也吐了,还有一次没事。可能是坐着不习惯,但是坐民航从来都是好好的,在上面有吃有喝,困了还能眯一会感觉挺舒服。

要想拿运输机当预警机用,肯定要经过一系列改装,改装后,噪音、震动、平稳性都有所改观,但是舒适性还是跟客机没法比。

客机改预警机舒适性很不错



除了适航性和成员的舒适性,运输机的经济性也赶不上客机。主要是滞空时间和巡航能力比客机差远了。空警200平衡木,巡航能力不到8个小时。空警500用运9做平台,经济性有所提高,巡航能力能达到12小时,但离老美的24小时不间断巡航还是有差距。用油太大,空警500前面就加了个受油头。

民航客机设计的时候经济性和舒适性考虑的很周到,改装成预警机更合适。


一坑四弹


不知道你这个观点从何而来?除非专门设计的预警机,否则,预警机的最佳载体自然是运输机。理由如下:一、预警机的主要任务是长时间留空,不断扫描天空,发现目标,所以预警机需载油多、留空时间长、经济性好的原型机,这些正是运输机的长处;二、世界上著名的预警机基本都是由运输机改型而来,伊尔76飞机改成了空警2000、A50、A100,B747改装成E8,B767改装成E767,B707改装成了E3和费尔康,运8改装成了空警200和空警500,就我所知,只有E2是近乎专门设计的预警机,另外,还有个别预警机是战斗机、直升机改装而成,那是因为没有没有办法。三、现在,随着机载雷达的发展和数据链技术进步,战斗机也承担部分预警任务,未来,战斗机也会承担越来越多的预警任务,但与专用大型预警机动辄就五、六百公里的预警能力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面对现实科学发展


运输机改装预警机技术上行得通 ,只不过比起客机不太合适,因为宽体运输机飞起来费油,而且风阻大,废容积也大,各种野战起降能力浪费了。用运输机作为预警机载体抢占有限的军用运输机资源,结构重量过大。飞机本来是为运送重型坦克设计的,现在只装载很轻的人员和设备,造成推力浪费。机翼对雷达波束遮挡较多,盘子必须设计得很高,才能保证盲区不会太大。但是盘子高了,又会使风阻变大,严重影响稳定性,支架强度也要加强。中俄使用运输机做平台,也实属无奈之举。预警机使用客机平台毫无疑问比运输机平台更有优势,但是我们暂时没有可以军用的民航机。(C919还不知道能不能改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