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简介

郧阳区

郧阳区,原名郧县,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2014年9月9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郧县,设立十堰市郧阳区,以原郧县的行政区域为郧阳区的行政区域,郧阳区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金沙路1号。2014年12月17日,郧县正式撤县更名为郧阳区。 [1-2] 截至2014年9月,郧阳区辖16个镇,5个乡,1个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

郧阳区纵跨北纬32°25′至33°16′,横贯东经110°07′至111°16′。南北宽92公里,东西长108公里,两头宽,中间窄,形若金鱼,总面积3863平方公里。

截止到2013年,郧阳区共发现各类矿产40余种,其中20种矿产探明储量。矿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约2450亿元以上。林面积186.92万亩,森林覆盖率32.3%,林木积蓄量157万立方米。耕地面积60万亩,生产木瓜、柑桔等。郧阳区文物古迹有梅铺猿人遗址、安城古铜矿遗址、韩家洲遗址、青龙泉遗址、郧阳府学宫大成殿等,同时还走出了杨献珍 [3] 、李洪波、梅洁、张幼云等名人。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4]

历史沿革

原郧县位于十堰市北部,三面环抱十堰城区,国土面积3863平方公里,63万人口。原郧县和十堰建制古来一体,之间的行政关系变革,历

郧阳区简介

行政区划

经了十堰隶属郧县(公元1476年—1967年)、十堰从郧县分离(1967年—1994年)、十堰管辖郧县(1994年至今)等三个阶段,期间不论隶属关系如何变迁,原郧县与十堰源远流长的地缘归属、业缘关系和血缘纽带不曾割裂。 [1]

郧本乡名,置关于乡,曰“郧关”。郧县以汉水“长利”有“郧关”而得名。

郧县在夏时,为豫州之西域。

商时,武王伐纣,联合庸、卢、濮、蜀、羌、髦、微、彭等方诸国。郧县西南境内有渚河,古称“庸水”,属庸国辖地。

西周时期为周的疆域。春秋时,楚子伐麇,至于锡穴(今五峰辖地),故为麇国故地。后楚师灭麇国、绞国,郧县境地遂属于秦。

秦统一六国后,隶益州汉中郡。汉因秦制,锡属益州汉中郡,于郧县境地置长利县。 [6]

西汉长利有“郧关”,与锡并属汉中郡。东汉建武六年(30年),长利并入锡县,仍属汉中郡。

三国时,郧县属魏兴郡。魏在锡立堵阳县(今县西25公里处韩家洲)。晋太康四年(283年)析锡县复汉长利县。太康五年(284年),改长利县为郧乡县,属魏兴郡,县境内魏兴郡的郧乡县属地,隶荆州。

南朝,郧乡县属梁州魏兴郡。齐时,分魏兴郡,东境属上庸,郡北境置齐兴郡,又分郧乡县置齐兴县,为齐兴郡治,领六县,在县境为齐兴、郧乡二县,属梁州。梁太清元年(547年),于梁州齐兴郡置兴州,改齐兴郡为南始平郡,后复改为齐兴。兴州所领在县境为齐兴郡的郧乡、齐兴二县。为广福郡所领广福县。广福当分齐兴置,而郧乡为兴州及齐兴郡治所。又置郧州,所领郡县无考。西魏改梁兴州为丰州。

隋废广福郡,改广福县为安福县,与郧乡县同属豫州淅阳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南丰州,领郧乡、安福、堵阳三

郧阳区简介

郧阳区

县。堵阳当分郧乡置(在今郧县内),又分郧乡县置长利县(在今郧西县境)。武德八年(625年)废南丰州,以郧乡、堵阳、安福属均州。唐贞观二年(628年),省堵阳、安福二县入郧乡,并省长利入郧乡,废均州,以郧乡县属淅州。贞观八年(634年),废淅州复置均州。郧乡县属均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均州为武当郡。唐乾元年(758年)复为均州,隶山南东道。

宋时,郧乡县仍属均州武当郡,隶京西南路。宋末省上津县入郧乡县。

至元十四年(1277年),郧乡县改郧县,属均州。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复置上津县。成化十二年(1476年),于郧阳城置郧阳府,又分郧县南门保置郧西县(即唐时长利县故地)。于是,郧县疆域与其他5县合为郧阳府治,属湖广布政使司。

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布政使司为湖北布政使司等,郧县属湖北布政使司,直至清朝灭亡。

民国时期,郧县先后隶属湖北省襄阳道郧阳府、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3年(1934年),改属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1947年)12月30日,郧县城解放,时属豫陕鄂第四专署(两郧专署)。

1950年3月,划归湖北省建制,隶属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1952年12月

郧阳区简介

郧阳区挂牌(3张)

,郧阳、襄阳专署合并,郧县改属襄阳专署所辖。1965年6月,国务院批准恢复郧阳地区行政公署建制,郧县复归郧阳专署。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湖北省十堰市合并,实行市县体制。郧县隶属十堰市所辖。

1996年5月,白浪、谭山撤乡设镇。调整后,郧县辖14镇12乡:城关镇、安阳镇、白浪镇、鲍峡镇、茶店镇、胡家营镇、刘洞镇、柳陂镇、梅铺镇、南化塘镇、青曲镇、杨溪铺镇、谭山镇、安城乡、大柳乡、大堰乡、东河乡、高庙乡、桂花乡、黄柿乡、五峰乡、辽瓦乡、青山乡、叶大乡、叶滩乡、白桑关镇。境内有农场、林场各1个。面积3863平方千米,人口约63万人。县政府驻城关镇。1999年12月,青山乡撤乡建镇。至此,郧县辖15个镇、11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郧县总人口584315人,其中:城关镇75147人,安阳镇34096人,杨溪镇22090人,青曲镇24576人,白桑镇12833人,南化镇32575人,白浪镇11510人,刘洞镇17897人,谭山镇29488人,梅铺镇27607人,青山镇18359人,茶店镇24764人,柳陂镇36063人,鲍峡镇21723人,胡家营镇23595人,桂花乡12246人,大堰乡16469人,大柳乡14195人,高庙乡19021人,黄柿乡20580人,辽瓦乡16329人,安城乡19796人,五峰乡14413人,东河乡9247人,叶大乡8093人,叶滩乡9414人,原种场11081人,红岩背林场1108人。

2001年4月,郧县将26个乡镇调整为18个:撤销大堰、东河、辽瓦、安城、高庙、黄柿、桂花、叶滩8个乡镇,分别与城关、胡家营、柳陂、五峰、白桑、南化、杨溪、叶大合并。保留安阳、青曲、梅铺、茶店、谭山、白浪、大柳、青山、刘洞、鲍峡10个乡(镇)和原种场、红岩背林场2个场。 [7]

2014年9月9日,国务院以国函[2014]118号文件正式批复撤销郧县,设立十堰市郧阳区。 [8]

2014年12月17日,十堰市郧阳区正式挂牌成立。 [1] 郧县改区后,十堰实现由“山城”向“山水城”的跨越,十堰城市版图面积将增加到5056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增加到120万人。 [9]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郧阳区辖16个镇,5个乡,1个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 [10]

行政区

人口

面积(K㎡)

政府驻地

下辖居委会村委会

城关镇

103500

178.8

石桥巷

北门、广场、中岭、东岭、兴郧、体育场、郧阳、开耻岭、菜园、武阳岭、牧场沟、红桥、金岗、观沟、马场关、洞耳河、堰河、桃花沟、黄士梁、响耳河、后庙、翻山堰、红和、桑树垭。

柳陂镇

29000

250

新集镇

商业街、易家垭、大桥、山跟前、兴盛、朱家湾、挖断岗、白鹤铺、王家学、马蹄沟、朋儒、舒家沟、青龙山、刘家桥、亮子湾、高岭、轩家沟、黄坪、金矿、吴家沟、周家湾、彭家岗、肖家湾、梯子沟、腰岭、辽瓦、史家 、马鞍、韩家洲、崩滩、黎家店。

茶店镇

23000

99

长岭经济开发区

茶镇、长岭沟、蔡家岭、二道坡、长坪、王家湾、花庙沟、曾家沟、大岭山、樱桃沟、茶店 .大岭山

谭家湾镇

26000

159.6

谭家湾

水乐园社区、十方院、谭家湾、核桃树垭、西茶亭、东茶亭、陈家墁、香炉山、五道岭、圩坪寺、正河、龙泉、黄畈、青山。

青山镇

23631

131.5

青树沟

青树沟、龚家院、白果树、柏腊树、彭家窝、秦家沟、蓼池、钱家河、九里岗、白石坪、万家坪、琵琶滩、周家河、水泉沟、元岭山

鲍峡镇

31218

388

鲍家店

鲍家店、鲜鱼寺、辽坡、姚家、花园、郭家店、大庙、大堰沟、力家沟、分水岭、东沟、何田、水西、余家、桦栎岗、洄水、赵湾、军家坪、鸡公河、高桥、枫池、大墩子、孤山、陈湾、苍浪。

杨溪铺镇

35875

248.8

赵家坡

财神庙、杨溪铺、关门山、清凉寺、卜家河、伏山、罗沟、钟山、刘湾、云彩山、鲍沟、田龙、烽火、雷家、青白、农业队。

安阳镇

32688

205

吕家

居峪、槐树、前湾、余咀、钟家河、标湖、小细峪、西堰、老虎道、大峪、横山、安阳口、青龙、龙门塘、小河、李营、陈营、寨沟、二龙山、冷水庙、大柏树、王庄、罗河。

青曲镇

23631

165

曲远河

曲远河、安沟、弥陀寺、韩家沟、洪门铺、周家洼、西沟、魏家铺、油坊沟、巷子口、王家山、魏家沟、杨家沟、店子河、郑家河、周家洼、尖疙瘩、老湾。

白桑关镇

34912

210

白桑关

白桑关、秀峪沟、石门凳、麻花铺、战马沟、龙头、白竹沟、猴猿沟、柏营、淘沟河、白湾、阳坡、杨家河、六子沟、麻峪、高庙、龙谭沟、李家河、孟家河、郑家堰、梅子营、中沟、东良河、庄房。

胡家营镇

22165

210

宋家坪

将军河、麒麟、白塔、两河、陈庄、富家、土地、交元、洞沟、大桥、南沟、洄水、冻青、店子、胡家营、漆沟、木瓜、上红、沙沟。

南化塘镇

57000

417

南化塘

南化、关帝、化山、盐池、杜家河、郑家、青岩、玉皇山、大桑树、西河、罗堰、码头、寺泉、楼房沟、长新、玉皇观、大坪、江湾、东溪、谢家沟、李庄、磊石河、马纵岭、三道梁、长富沟、黄柿坪、周庄、观沟、油桐场。

谭山镇

29740

120

羊皮滩

高杨、徐家、东岳、腰庄、西王、乌峪、严岭、塘城、八龙庙、鱼塘河、金家、后河、柴湾、甲坑、拦门、罗台、柳泉、新合。

梅铺镇

25000

109

梅家铺

梅铺、全湾、时家沟、高沟、圩坪、王河、曹西沟、孙家洼、西沟口、大坪、财神庙、李家湾、盘道、董家台、李家沟、杨营、草庙岭。

刘洞镇

16380

85.6

刘家湾

刘洞、毛坪、骆庄、杨河、黄沟、鹁鸽、江峪、白马、孔沟、姚沟、五泉、杨台、程营、庙坪、李家

白浪镇

11000

60.6

程家台

丹江、白浪、郭沟、洋溪沟、袁家沟、会沟、寺沟、东沟、杨沟、叶庄。

五峰乡

34000

237

南北峰

南北峰、红椿沟、西峰、东峰、肖家河、黑滩垭、花瓶沟、双庙、石门、安城沟、彭家湾、尚家河、鲍家河、大石沟、下三岔、蒿坪、曹家湾、小石沟、上塔、张家楼、黑家湾、大树垭。

大柳乡

13639

362

杨家村

杨家、十字、左溪寺、黄龙庙、扛子沟、双坪、白泉、大柳树、松树湾、余粮、华家河、金塘。

叶大乡

17000

334.7

白家坪

花蛇、皮古、闵家、龙坛、门楼、铁锁、毛河、麻池、新潮、杨柳, 虎眼、叶滩、太山、茶场、王良、兰家、月亮、舒家。

红岩背国营林场

10380

43

东沟

东沟、余河

经济开发区

21340

45

长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郧阳区版土面积3863平方公里,纵跨北纬32°25′至33°16′,横贯东径110°07′至111°16′。南北宽92公里,东西长108公里,两头宽,中间窄,最窄处仅6公里,形若金鱼。东北部与河南省淅川县相依,西南部与竹山县毗连,西部与陕西省白河县交界,西北部与郧西县相交,北部与陕西省商南县相接,南部与十堰市相依,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郧阳区城关镇(古为郧阳府城),位于汉江北岸,距省会武汉市535公里,距十堰市仅27公里。

郧阳区

地形地貌

郧阳区地处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北部(小部分在十堰市西部)秦岭南坡与大巴山东延余脉之间,汉水上游下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郧阳区地处鄂豫陕三省边沿,汉江上游下段,秦岭巴山东延余脉褶皱缓坡地带。北部属秦岭余脉,南部属武当山,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中部汉江谷地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区。汉江横贯中部,还有堵河、滔河两大支流。郧阳区的山场、耕地、水域、道路和村庄分别占国土面积的81.2%、10.3%、4%、4.4%,大体构成“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

气候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824毫米,年均温13~16℃。

水文

郧阳区共有大小河流766条,河流总长3351公里,主要河流有汉江、滔河、堵河、曲远河和将军河,汉江自陕西白河县入境,流经郧阳区9个乡镇后进入丹江口市,将郧阳区分为南北两部,境内全长136公里;堵河自房县进入郧阳区叶大乡,在柳陂镇汇入汉江,境内全长55公里;滔河从陕西商南入境,流经郧阳区3个乡镇,在梅铺注入丹江河,境内全长84公里;曲远河发源于郧阳区,流域面积155平方公里,河流长度57公里,在青曲镇汇入汉江;将军河发源于郧阳区,流域面积555平方公里,河流长度55公里,在胡家营镇汇入汉江。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3年郧阳区共发现各类矿产40余种,其中20种矿产探明储量。全县矿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约2450亿元以上。各类矿产、矿田、矿点、矿化点220多处,分别占十堰地区已发现矿产50种和矿产地566处的80%和38.9%。其中: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钛、锰、金、银、铜、铅、锌、镍、钼、锆、铌、钡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硫铁矿、磷矿、重晶石、白云石、绿松石、兰石棉;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大理石、滑石、石英石、明钒石、硅石、涂料土、板石、石墨、建筑石料、粘土、河砂等;能源矿石有石煤、铀;水气矿产有地下水、地下热水。

郧阳区矿产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大体可划分为五个成矿带:1、梅铺到大柳的矾矿、磷矿、重晶石、大理石及其他非金属成矿带;2、伏山、云彩山到大龙山以铁、岩金为主的成矿带;3、渗灌流域矿金矿带,其砂金储量超过10吨;4、红岩背—上阳陂——云盖寺—火烧寺一带的绿松石成矿带;5、许家坡到铺子门、董家湾、李家湾、上塔的多金属矿产成矿带。

郧阳区大、中、小型矿床50余处,其中特大型矿床2处,即安阳老虎道白云岩矿、青山碾子坪白云岩矿;大型矿床5处,主要有世界稀有的鲍峡云盖寺绿松石矿,青山王家沟大理石矿等;中型矿床19处,主要有佛山——云彩山磁铁矿,大柳矾矿,柳陂秦家沟金矿,茅窝金矿,吴家梁磁铁矿,鲍峡铺子门—安城的多金属矿床,董家湾—徐家院的铜铅锌矿,黄家沟、西峰、肖家河、前房、弥院寺、花栗湾、黄家坪、茅窝、板昌岭、王家沟、滔河等地的矿金等。

水产资源

截止到2013年郧阳区有水面22.8万亩,可养水面在16.5万亩以上,占总水面的72.6%。境内有大面积的汉江河谷沿岸的许多河湾库叉及914座小型水库,2772口塘堰,总面积为15114亩。境内自产鱼种,有5目9类41种。有23种名贵鱼,如汉江翘嘴鲌鱼等。

林业资源

郧阳区总面积3863平方公里,其中林面积186.92万亩,森林覆盖率32.3%,林木积蓄量157万立方米。经济林22.9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12.3%,特种林占2.5%,境内树种有70种,141属,299个品种,其中幼林面积占近50%。

土地资源

郧阳区地处鄂西北汉江上游,系秦岭、大巴山余脉之间。郧阳区版土面积3863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为579.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0万亩,占10.4%;山场面积496.68万亩,占85.7%;水面面积22.77万亩,占3.9%。

截止2007年,郧阳区农用地面积4235216.6亩,其中耕地面积591739.6亩,园地146574.3亩,林地3302416.3亩,其他农用地面积194486.4亩;建设用地总面积135889.3亩,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区115166.9亩(当中城市用地5490.3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8249.2亩,水利设施用地12473.2亩;未利用地面积1366919.6亩。

水资源

郧阳区多年平均降水量829毫米,径流深263.4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10.1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4.12亿立方米,扣除两者重复计算水量4.12亿立方米,郧阳区水资源总量为10.17亿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26.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年。人均水资源量1721立方米,比中国平均值偏少30%,比全省平均值偏少15.6%,耕地亩均水资源量2012立方米。比中国平均值偏多6.6%,比全省平均值偏多19.8%。郧阳区过境客水丰富,多年平均入境水量331.11亿立方米,主要是汉江为271.41亿立方米,堵河和滔河分别为58.6亿立方米和1.1亿立方米,出境水量344.20亿立方米,其中汉江339.50亿立方米(含堵河),滔河4.7亿立方米。

在郧阳区766条河流中,水能资源理论总蕴藏量89812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39608千瓦,占总开发量的44.1%。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滔河、曲远河和将军河,理论蕴藏量为62960千瓦,占郧阳区总量的70.1%,可开发量为32571千瓦,占郧阳区可开发量的82.2%,占郧阳区理论蕴藏量的51.7%。

人口

截至2011年,郧县年末总人口63.61万人。其中:女性人口30.97万人,男性人口32.6万人。乡村人口41.92万人,城镇人口21.69万人。城镇化率达34.1%。2011年出生人口8250人,死亡人口2261人,年常住人口55.53万人,2011年从业人员35.9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4.18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3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95万人。在岗职工23597人。

经济

综述

2009年,郧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6亿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80.4%,比2008年增长16.8%;财政总收入完成3.65亿元,比2005年增长102.8%,比2008年增长37.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3亿元,比2005年增长105.2%,比2008年增长5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亿元,比2005年增长283.9%,比2008年增长110.6%;农民人均纯收入3021元,比2005年增长60.6%,比2008年增长10.2%。 [11]

2010年,郧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26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9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627万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62268万元,增长23.6%;第三产业增加值142368万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7:36.9:3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7845元,增长24.2%。 [12]

2011年,郧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974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443万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203348万元,增长22%,其中工业增加值187695万元,同比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67953万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1.2:37.7:3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9719元,增长23.8%。 [13]

2010年,郧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8%(2009年同期为100),上涨2.8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4%,上涨3.4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3.1%,上涨3.1个百分点;农资价格指数为105.6%,上涨5.6个百分点。 [12]

2011年,郧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3%(上年同期为100),涨幅比2010年高出3.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6.5%,涨幅高于2010年3.1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8%,涨幅高于2010年4.9个百分点,农资价格指数为111.9%,高于2010年5.5个百分点。 [13]

第一产业

郧县2010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76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462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1%。 [12]

郧县2012年全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95万千瓦,同比2011年增长1.0%,农村用电量8631万千瓦小时,同比2011年增长10.6%,化肥使用量(折纯量)2.71万吨,下降0.16个百分点,有效灌溉面积8.0千公顷,拥有乡村劳动力32.6万人,乡村户数12.48万户,常用耕地面积35.16千公顷。

2011年郧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13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2010年增长6.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844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02%。

2011年郧县总播种面积82.9千公顷,比2010年增加0.8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34千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7.9%,比2010年减少1.04千公顷。粮食产量22.96万吨,比2010年增产1.29万吨,棉花产量121吨,油料产量1.56万吨,同比2010年持平。 [13]

2011年郧县猪肉产量4.95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一倍,增幅达119.0%;牛肉产量2521吨,羊肉产量1272吨,与2010年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3970吨,同比2010年增长135.5%。

2011年郧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98万千瓦,农村用电量9377万千瓦小时,同比2010年增长8.6%,化肥使用量(折纯量)5.8万吨,常用耕地面积35.09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7.82千公顷,拥有乡村劳动力37.92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5.32万人。[13]

第二产业

2011年,郧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43家,(2011年规模以上单位统计口径变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011年郧阳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03420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52.0%,实现工业增加值175303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3.4%。其中:内资企业完成产值593876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30.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9543.5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5.1%;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9530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1.1%,同比2010年下降2.1个百分点。 [13]

2011年分行业看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309281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30.5%;农副产品加工52063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43.9%;水利发电、电力供应业完成62694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125%;炸药化工产品制造业40096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49.4%;建材和矿产品加工业完成127762万元。五大支柱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 [13]

2011年郧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9100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41.1%,实现利润总额16900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72.4,2011年应交增值税15000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1.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7.68%,工业企业全年平均从业人数990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69632元/人,比2010年同期提高26.6%。 [13]

2011年郧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1976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61.9%,其中:国有投资258598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71.6%,私营经济投资96091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91976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51.1%。在城镇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9459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16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9510万元,同比2010年下降20.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13007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96.3%。主要行业投资继续增加。其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49459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161%;制造业完成投资122725万元,同比2010年下降16.7%;交通、运输完成投资63075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42.9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完成投资51277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13.9%,高速路完成投资160000,同比2010年增长95.1%。 [13]

第三产业

郧县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778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18.5%。其中: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6065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75.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713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8.6%,分行业看,全年零售实现零售额267533.3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1.1%,餐饮市场实现零售额45709.8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8.1%。

2011年实现招商引资项目79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1089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48.3%。2011年实现外资出口额932万美元,同比2010年增长16.5%。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1658万美元,同比2010年增长32.6%。

2011年末,郧县拥有邮政网点24处,完成邮政业务营业收入2223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13.5%。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7万人,同比2010年增长39.2%,实现文化旅游总收入5.9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47.5%。拥有名胜风景区6个,星级饭店2个,星级客房数126个。 [13]

2011年郧县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郧县财政总收入106557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2161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4.5%。完成各项税收95389万元,增值税18064万元,营业税8479万元,企业所得税2635万元,个人所得税2268万元。全年完成财政支出250082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13.1%。

2011年末,郧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934218万元,比年初净增163122万元。其中:单位存款432827万元,比年初净增103764万元;个人存款499361万元,比年初净增83925万元。全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5129万元,比年初净增7313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71271万元,比年初增加16529万元,中长期贷款163648万元,比年初净增64815万元。 [13]

交通

公路

截至2011年,郧县已形成以二条国道(209国

郧阳区简介

郧阳汉江大桥(7张)

道、316国道),三条省道(郧漫路、丹郧路、鲍竹路)构成的公路主骨架通达邻省,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村组高密度公路,以汉江、渚河两条流域为主的水路交通直达长江。拥有公路278条,通车里程2452.6公里,其中:国道2条,省道3条,县道6条,乡村道258条,厂区专用路9条,全县100%的乡镇,98%的行政村通公路;有桥梁138座5771.62延米,其中:特大桥2座,大桥13座,中桥44座,小桥79座。公路运输货运站场10个,总占地面积404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82平方米,全社会民用汽车保有872辆,年客运量达125.42万人,客运周转量4522.4万吨公里。在建的有郧十一级路和郧十高速。

水运

截至2011年,郧县通航里程为151公里,各类码头泊位9个,社会运输船舶218艘,年货运吞吐能力已达37.7万吨,客运吞吐能力2.9万人。

航空

郧阳区紧邻建设中的十堰武当山机场,待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

社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郧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6.3千册,体育场馆1个,广播覆盖率达96.5%,电视覆盖率达95.5%。 [13] 2015年,郧阳区财政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资金387万元,继续以“文化特色村(社区)”的创建为载体加大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全区共打造“文化特色村(社区)”70个,其中新建32个、巩固38个。各村配置电脑4台,网线1条、电视机1台,器乐1套,健身路径1套(7件)、音响1个、电子琴1台、服装30件等,村平投入5万多元。同时村平拿出2万元资金作为年终考核奖励,鼓励各村开展文体活动。 [14]

卫生事业

2010年,郧县拥有卫生机构数453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9个。疾病预防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达1964张,医院910张,卫生院1054张。拥有卫生工作人员2001人,卫生技术人员1864人,执业医师992人,注册护士814人,卫生防疫人员136人。 [12]

2011年,郧县拥有卫生机构数453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9个。疾病预防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达2080张,医院820张,卫生院1260张。拥有卫生工作人员2525人,卫生技术人员2018人,执业医师1013人,注册护士851人,卫生防疫人员147人。 [13]

社会保障

2010年郧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837元,增长15.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51元,增长和19.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42元,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25元,增长58.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69平方米。 [12]

2011年郧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009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858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96元,增长16.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507元,增长24.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45平方米。 [13]

2011年郧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2589人,比2010年增加2284人,郧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0963人,比2010年增加859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23003人,比2010年增加100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6.89万人,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7.5%。 [13]

教育事业

2010年郧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660人,增长9.2%。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5101人,增长6.8%,农业技术人员637人,增长1.3%。 [12]

2010年,郧县拥有学校总数185个。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个,普通中学30个,小学151个。在校学生总数76737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242人,普通中学29210人,小学35542人,专任教师总数4899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42人,普通中学2223人,小学2188人。郧阳区幼儿园47个,在园幼儿7487人。 [12]

2011年,郧县拥有学校总数183个。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个,普通中学29个,小学151个。在校学生总数75145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0382人,普通中学25443人,小学38627人,专任教师总数4685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23人,普通中学2425人,小学2223人。郧阳区幼儿园56个,在园幼儿940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9%。 [13]

文化艺术

民俗文化

郧阳凤凰灯又称“玩凤凰”、“凤凰

郧阳区简介

郧阳凤凰灯(3张)

舞”,起源于鄂西北十堰市,郧阳是十堰市的古称。凤凰灯表演按照“百花拥凤出巢――凤凰游园-凤鸣――凤凰寻花――凤凰戏牡丹――凤舞――凤凰理羽――凤凰打盹――凤凰展翅——凤凰朝阳――凤凰点头――凤凰回巢”等程式依次进行,并配以凤凰灯曲调,凸现出的地方特色。 [11]

文物古迹

梅铺猿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郧阳区梅铺镇

郧阳区简介

韩家洲遗址(2张)

西寺沟口龙骨洞,省级,1981年12月30日湖北省政府公布,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安城古铜矿遗址

东周,郧阳区安城乡,省级,1992年12月30日鄂政发[1992]166号,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韩家洲遗址

汉代,郧阳区辽瓦乡堵河村二组,与安城古铜矿遗址同为湖北省

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郧阳区简介

郧阳府学宫大成殿(3张)

青龙泉遗址

新石器时代,郧阳区杨溪镇财神庙村五组,省级,2002年11月7日鄂政发[2002]35号,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郧阳府学宫大成殿

明清,郧阳区城关镇,与青龙泉遗址同为湖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郧阳区简介

辽瓦店子遗址(2张)

辽瓦店子遗址

新石器时代——汉代,省级,2008年3月27日确定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乔家院墓群

东周,与辽瓦店子遗址及大丰仓同为湖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丰仓

湖北省惟一的明代官府粮仓,迄今有400多年的历史。2008年与辽瓦店子遗址及乔家院墓群同时确定为湖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

郧阳区简介

乔家院墓葬群

保护单位。2009年,省人民政府推荐申报为第七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

李洪波,任《经济日报》报社总编辑室负责人,副刊部主任、编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并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政府专家津贴。

梅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现为河北作协创作室专职作家。 [15]

罗开富,任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董事长,兼任总裁。

杨正刚,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并由少将军衔晋升为中将军衔。

白国伟,影视演员,画家,演讲家,河南人,祖籍湖北十堰郧阳区谭山镇东岳村。

张幼云,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国际合作司司长。1994年夏,张幼云获准担任国际劳工组织“女工问题特别顾问”。

旅游

郧阳区简介

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12张)

郧阳区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园区面积45k㎡,东至柳陂邓家湾,西至朱家沟,南至罗家岩,北至何家沟。其地理坐标是:东经 110度42分50秒 - 110度44分10秒,北纬:32度47分40秒 - 32度49分40秒。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11]

梅铺猿人洞

梅铺猿人洞,又名龙骨洞,地处秦岭余脉东段南麓,位于郧阳区城

郧阳区简介

梅铺猿人遗址(2张)

东北60公里的梅铺镇杜家沟。洞穴的东西南三面岗峦起伏,北面有滔河蜿蜒东流,注入汉江支流丹江。

梅铺猿人洞发现于1970年。为中国第五个猿人化石发现地点。1982年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郧县人头骨化石遗址

“郧县人”头骨化石遗址位于郧阳区汉江河畔的的青曲弥陀寺村学堂梁子,1989年5月,发掘出两颗完整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被专家确认为距今已100多万前的远古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它向世界宣称: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古老的“郧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在“郧县人”出土处建有“郧县人”雕刻头像,“郧县人”展馆。

郧阳盆地古地质遗迹

历史悠久的郧阳区,被汉江一分为二,汉江以北为秦岭余脉东段南麓,汉江以南与武当山同属大巴山系,与武当山相距60公里。郧阳区盆地,地质构造上属于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燕山运动在本区造成了有名的近东西向的两郧断裂带,或称汉江断裂带,同时还形成了一些陷落盆地,在盆地中普遍沉积了第三系红色岩系。从地貌上看,总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南部和北部隆起,中间为汉江谷地。汉江干流为本区最大的河流,西从陕西入境,沿秦岭、大巴山之间滚滚东流,贯穿一系列盆地,形成峡谷和盆地相间出现的地貌。郧阳区盆地是其中较大的盆地。考古发现,郧阳区柳陂镇辽瓦店子的三级坡地上,分布一条大约500米长,5米宽的远古贝壳化石带。由陷落盆地和贝壳化石共同证明,郧阳区在白垩纪早期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郧阳博物馆

郧阳区博物馆位于郧阳区城中心地段,建筑面积为3086平方米,

郧阳区简介

郧阳博物馆(3张)

内设郧阳古城馆、恐龙馆、“郧县人”馆、历史文物馆、“唐濮王李秦家族墓”室、杨献珍纪念馆、郧阳区摄影奇石字画根雕馆、绿松宝石馆计8个展厅。馆藏有“郧县人”头骨化石,恐龙蛋、恐龙骨骼化石以及碑碣、弘治大钟、象牙、兵器、青铜器、古陶、唐三彩等文物5000余件。郧阳区博物馆管辖郧阳区89处文化遗址、21处古墓群、7处古建筑群、8处石刻、85处化石点和人文景观。“郧县人”遗址已著进《中国百科全书》;“梅铺猿人” 、青龙泉文化遗址分别被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和《中国文化遗址大典》;唐太宗李世民的四子濮王李泰家族墓地是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处皇家族墓葬群;柳陂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和梅铺李家沟的恐龙蛋及恐龙骨骼化石共生地世界罕见。

虎啸滩景区

虎啸滩自然风景区雄居青龙山、乌龙寺、天井山群峰环峙之间,

郧阳区简介

虎啸滩(7张)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平均海拔高度均在780米以上,日均气温不超过13℃——16℃,历来无大型自然灾害。

樱桃沟生态旅游村

樱桃沟村地处十堰市和郧阳区结合部,南距车城十堰10公里, 209国道穿境而过,出村两公里便可上汉十高

郧阳区简介

樱桃沟(6张)

速公路。总耕地面积2300亩、现有农户421户的樱桃沟村,生态旅游成了全村农民的经济增长点,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该村先后被十堰市授予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生态旅游示范村“、“生态农业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王家学村

王家学村座落于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西南端,距银武高速公路出口仅4公里,离十堰城区15公里,农家200多户,村民806人。全村现有柑桔1000多亩,桃树500多亩,草莓200多亩,反季节蔬菜200多亩,松杉6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先后荣获国家“绿色家园示范村”、湖北省“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村”、十堰市“生态旅游村”等荣誉。

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

沧浪山位于鄂西北郧阳区与竹山县的边界处,主峰金顶海拔1824.7米。

郧阳区简介

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4张)

位于十堰以西27公里,东南距武当山80公里,南距神农架180公里。北邻汉江,东有堵河,纵横郧阳区、竹山、房县三地,方圆78平方公里。有羊坪寨、红岩背等千米以上高峰19座,其支脉东接房县,北连郧阳区,西近陕西白河,绵延于两省4县10个乡镇。建成老庙、五佛洞、皇经堂、灵官殿、金顶等宗教建筑群。

郧阳岛

郧阳岛”(前身为“和平岛”)在柳坡镇,和平岛原名“光石山”,

郧阳区简介

郧阳岛(6张)

位于汉江东南岸,郧阳区柳陂三门处,总面积2.5平方公里,与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依山相连。209国道穿腹而过,银武高速公路在此留有互通。丹江口水库蓄水位抬高后,郧阳岛原160m的围堤即将被淹没,南湖与北湖连成一片水域,组成多个群岛,水域面积达30平方公里,郧阳岛由此成为十堰城区最大的江中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