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都已经打倒莫斯科了,为什么日本都没有出手帮一下德国?

琅琊利剑


看看实力对比,吃力还不讨好的活儿为什么日本人会干?

1941年6月,德国及其盟国以550万兵力的史上最庞大的战略重兵集团进攻苏联,苏联损失惨重,近乎灭国的情况下,苏联远东如何呢?

在德国人发动苏德战争时,远东苏军有70万兵力,1万门以上各种火炮迫击炮,3000辆以上坦克,防御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

日本在1939年诺门坎战役失败后,加强了在东北的驻军,关东军达到30万以上,而在世界局势愈发不稳定的时候,1941年关东军已经有100万兵力。

可是日本的工业底子对东亚地区的农业国是碾压但是对欧美诸国就是孩子,日军无力组建大规模装甲部队,陆军装备比对面的苏联远东军稍逊一筹,而且关东军的重要目标不是进攻而是保护东北这个日本的最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失去东北可以说日本人无力支撑任何一场战争。

所以即便日本和德国同时出击,日本人也不可能派出全部兵力进攻,更严重的是日本在苏联远东军以逸待劳的守势下和装备劣势下付出的伤亡和日本能从苏联得到的东西不成正比,从1939年开始“北上”已经被日军大本营彻底弃置,“南下”才是日本最快得到维持战争的资源产地的方式。

莫斯科会战最激烈的时候,苏联远东军居然增兵至134万人,而且这个数字在之后三年里没有低于115万,对纳粹的陆军可能苏军只能打出3换1的战损比,但是对于日军来说,从未少于以一百万的远东守军是个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日军大本营高层是比较疯狂,但是并不傻,南下一拼还有希望,北上纯属死撞南墙不回头的白痴行径。


历史区的哈士奇


首先其实德国看不起日本,进攻苏联等行动,都没有通知过日本。导致苏德战争爆发以后,英军就说德国做什么都不告诉我们,那我们也没必须理会德国。

德国陆军本身认为自己就可以在几个月时间打败苏联,根本不需要日本来分享这个巨大的荣誉。但是到了1942年以后,德国陆军发现,要想彻底打败苏联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希特勒就多次召见了日本驻德国大使,但是东条英机却认为德国没有办法打败苏联。

苏联的实力还很强,最好的办法是谈判媾和,稳定住东线,把主力集结到西线防止美英反攻。另一方面,使东京有些忐忑不安的是根据三国条约,日本有义务支援德国,而德国却没有相应的义务在对苏问题上支援日本。同时日本认为德苏开战意味着日本可以从北方苏联的沉重压力下解放出来,这时可以趁机南下,建立自给自足的态势。

日本陆军省对德苏战争的看法,并不象德国领导人所说的那样乐观。陆军省认为,解决北方问题势必需要大规模地行使武力,为此所需的战略物资,尤其是液体燃料实际上必须求之于南方。意思就是日本陆军如果北上,就需要动用大兵团,需要大量燃料,但是如果不南下夺取石油,日本陆军其实没有能力北上。说白了就是资源不够,没有那个实力。


深度军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全球成亿万的人受到牵连。

德国战车为了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之仇,战争狂人希特勒在欧洲悍然发动了侵略,波兰、法国、荷兰、英国等一片火海,又向欧洲最大的敌人苏联发动了闪电战,又路攻城拔寨杀到了莫斯科城下,攻下首都莫斯科,苏联基本上就亡国了!可是,那时正好寒冬到来,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欧洲大陆的德国人哪里受得了这个冷,加上战线太远,补结困难,德国战车只好暂停攻城计划,御寒保命,等待来年再战。

另一方面,作为德国的轴心国盟友的日本,也在亚洲战场和中国军队陷入绞着。日本军队也是一样,不但侵略中国,还把战火烧到了东南亚国家,甚至突然袭击了美国珍珠港,消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

两个法西斯国家一样,都是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德国想称霸欧洲瓜分世界,日本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移民中国大陆,野心都是昭然若揭。

当德国朋友在莫斯科城下忍受天寒地冻时,日本也遭到了来自美国的打击。在中国大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把日本鬼子拖进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不断的打击日本鬼子,粉碎了鬼子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日本鬼子只能龟缩进城里,不敢出城应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军队自己尚且兵力不足,哪里还能抽出兵力驰援德军?

法西斯主义的侵略行为也彻底激怒了美国!美、英、法、苏、中等国结成了同盟国,美国向它们提供粮草弹药,出动军队参与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莫斯科一战,德军一败涂地,希特勒在地下室中饮弹自杀,盟军战领德国。

美国腾出手来,命麦克阿瑟为太平洋远征军总司令,自西向东扑向日本本土;苏联红军百万大军直奔中国东北,把关东军打的落花流水。中国军队全面出动,内外夹击。1945年9月1日,日本投降。

在东亚战场上,日本人尚且自顾不暇,没有实力也没有能力千里驰援德国盟友,在中国军民的坚决抵抗下,日本军队难逃覆灭的命运


狗年旺旺9262


日本虽然与纳粹德国同属一个阵营,但从根源上讲他们也只是有着利益关系的“酒肉朋友”罢了。既是酒肉朋友,那么帮不帮忙自然得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尽管苏联也是日本的大敌,但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与苏联开战只能是一桩赔本的买卖,最后也会白白便宜了德国人,而这显然是日本人所不愿意的。

▲红场阅兵

西伯利亚资源匮乏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他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他国的自然资源。然而苏联的战略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在西伯利亚地区既没有石油也没有粮食,这自然不适合“以战养战”的日本。况且即便日本真的帮了德国的忙,打败了苏联,希特勒难道真的舍得拿出高加索油田和乌克兰“粮仓”与日本人平分么? 而且万一分赃不均,打了起来,岂不是更伤“感情”?

▲太平洋战争盟军攻势图

东南亚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战略资源,还可以免去与人分赃的麻烦。只要占领这些地区,日本就可以迅速地获得回报,从而将“以战养战,瓜分世界”策略进行下去。总之一句话,“北上”远没有“南下”来得实惠!

诺门罕战役的阴影

1939年,日本开始试探性地“北上”,最后日苏双方在诺门罕爆发了相当规模的武装冲突。在苏军的钢铁洪流下,狂傲的日军很快就败下了阵,从此再也不敢轻视苏联红军。诺门罕一战日军损失6万余人,此后日本便彻底放弃了进攻苏联的念头,并与苏联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


▲诺门罕战役中日军炮兵阵地

日本政府对陆军信心不足,再加上自身利益的考量,最终让日军决定放弃北上进攻苏联的计划。日军的这一决定让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莫斯科战役的走向:战役的关键时刻,35个远东师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苏德的力量对比。


关注历史文斋,看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历史文斋


其实,在德国出兵时,是想让日本同时出兵,以达到东西夹击苏联的态势,然而,此时的日本已经无力发动对苏战争,或者说是没有底气去发动。这些都源于1939年的一次战争~“诺门坎战役”。苏联通过此次战役最终将日本打服,以至于日本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此次战役的胜利既打服日本,对其起到震慑作用;又可以抽调西伯利亚方面的部队对莫斯科进行支援。要知道,德国进攻莫斯科时已经是苏联的隆冬时节,而且当年的苏联,冬季出奇的冷。而西伯利亚方面的援军由于长期在寒冬里训练,对此已经习惯了,故而可以作为生力军去支援莫斯科战场。

所以说日本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去。“诺门坎战役”的阴影还挥之不去。


纵横捭阖2011


莫斯科保卫战从1941年10月打到1942年1月,日本人的太平洋战争从1941年12月打到1945年亡国,中间还深陷中国战场的泥潭,工业产值大量依靠满洲、华北、内蒙、山西的资源和工业,他们哪里愿意对苏开战?

日本人的战略在二战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乱”,左右摇摆混乱不定,海军陆军两派争权夺利互不服气,直接闹得国家政策也是乱七八糟,就像一个半疯的精神病人,既有自己的合理诉求,又有神经质的抽搐乱舞,结果就是短于战略的日本人活生生把一把好牌打烂了。

日本人在对苏问题上其实是分为两个派别的,许多海军系的将领支持对苏作战,联合英美。而陆军系的则坚持扩大对华战争力度,并南下与英美争夺南太平洋的利益。

以海军派方面的米内光政首相内阁来说,他们一直强调的主体就是亲美,山本五十六也是这方面的坚定支持者。米内光政甚至当着面在内阁会议上说出“为什么要帮德国人打美国人,应该帮美国人打打德意才对吧!”的话语。

此举气得杉山元辞去陆相,还表示陆军要让这把椅子永远空着。因为陆军系统的强烈反对,海军方面不得不做出让步,让米内光政解散了内阁并辞职。

这种让步做出的一个妥协就是日军攻打苏联,这是“北向”派系包括米内光政最渴望做的事。表面上看这只是进攻方向,实际是日本内部妥协的结果,这样既可以满足北向派系的政策,又能满足海军中“不攻击英美”的态度,还能满足陆军系统“德意联盟”的心态。

简单点说——苏联在这种情况下成了日本国内最合适的攻击目标。

日本在1939年制造了“诺门坎事件”,导致了诺门坎战役的爆发,这场战争日本人可谓是精锐尽出,信心满满。

结果却让日本人大跌眼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越来越令人摸不着头脑,苏联人拿机械化优势和疯狂的火力将日本人打了个一败涂地。虽然在交换比上日军还占了点上风,可这种作战方式还是深深的刺激了日本人,关东军和各日军精锐都对苏联产生了恐惧。

在短时间内,苏联人强悍的战斗力让日本人产生了退却,日本国内海军和陆军都傻了眼,他们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即便是失败也不该败的如此丢盔弃甲,那些被苏军打败的部队普遍丧失了士气,而非中国战场上那种虽败尤勇的模样。

更让日本担心的是,如果苏联全面介入中国的战争怎么办?那些机械化的苏联部队让资源稀缺的日军抄都抄不来,日本海军对广阔的亚洲北部大陆也无可奈何。不说与蒙古高原相接的漫长区域,光就满洲区域都非常危险。

这里是日本计划中的“国本”,是日本人好不容易才搞到的“新垦地”,是大和民族最渴求的大陆国土。

中国人究竟是怎么样的成色,打过仗的日本人都清楚,中国人不怕死,只是落后的国家让他们死得无法有价值。只要苏联人提供足够的武器,人数众多的中国人可以洪流一样将日本人吞噬。

于是日本人彻底的怂了,在全盘考虑中,他们无法与苏联人展开拼死的大战,否则首先那些通过蒙古高原攻击中国西北的部队就得完蛋,常年规划的对华战争也将从泥潭变为坟场。他们没办法与苏联真正的对抗,那样将丧失掉满洲和大半个中国占领区,还会让中国的战局变得更复杂。

日本人不愿意拿在中国的战局和既得利益冒险,这样哪里敢与苏联大战?他们不仅不愿意与苏联开战,反而不断与苏联重新修好关系,让苏联掐断了对华援助,更联合起来跑到库页岛开采萨哈林油田。

日本人的目的很简单,对华战争是永久的核心,所以不容有失。他们在1941年4月13日语苏联签订了5年为限的《苏日中立条约》。显然这方面苏联和日本都做好了工作,他们的利益此时保持了一致——稳定的后方。

自此以后,日本的作战核心变成了“新南向政策”,因为日本人发现了比中国更肥的大肥肉——东南亚地区因为欧洲战事吃紧,导致地区的英、荷、法等殖民势力都出现了统治真空。日本人抢夺加里曼丹地区后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超大型油田,抢夺缅甸等地区后可以包抄中国的后方;抢夺新、马、泰地区后更是可以占据世界咽喉,他们甚至发起了美梦,幻想着通过新几内亚作为跳板,杀上大洋洲。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大东亚共荣圈”

再加上当时美国对日本钢材、石油出口的停顿,日本人顿时将东南亚作为了自己孤注一掷的战略方向,反正横竖就是怼美国,与其让美国人通过资源输出给拿捏在手中,不如拼死一搏将东南亚抢到手里。当时的美国虽然工业实力很雄厚,军事实力却并不显山露水,在日本人看来,这就是一只菜鸡,哪有苏联人恐怖?

后来的事儿就不用说了,日本人在1941年12月7日轰炸了珍珠港,然后一头扎进了血雨腥风的太平洋战争中,他们哪里还有工夫去帮助德国人怼苏联?萨哈林产出的那点石油可是日本人战争中最可靠的供应保障。


王司徒老百科


首先,在1939的“诺门坎”战役中,朱可夫元帅已经把鼓噪“北进”的日本人打服了,日本高层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北进”战略。

其次,日本有能力进攻苏联的只有当时在东北的关东军,但是当时其他战场的形势不容乐观,很多关东军都被抽调到其他战场去作战了,关东军在东北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子,根本无力进攻苏联。

第三。日本高当时正准备发动针对美国的珍珠港袭击,无暇筹划进攻苏联。

第四,德军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时候苏联已经进入了冬天,苏联的冬天是很恐怖。日本人心里清楚,而且从中国中国东北到苏联要经过寒冷的西伯利亚,好几千公里的距离,主要靠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如果关东军真的进攻,肯定也要走西伯利亚。苏联人当时只要破坏一下铁路,日本人就无法实现进攻。日本人心里清楚,所以他们不会自己犯傻。


政史琴话


日本人不协助德国进攻苏联说明:

1.日本政客的国际政治水平远高于现在充斥于网络的喷子!

2.日本政客清楚的知道:一旦共同敌人不存在了,原来的盟友很可能就是敌人!二战后同盟国的敌对化故事就是很好的证明。

3.日本政客知道:过早击败苏联,则德国受益更多!

4.日本政客知道:一旦共同敌人没有了,而日德之间又反目成仇,日本根本就没有胜算!

5.日本政客清楚:最佳策略是--向南发展壮大自己,坐等苏德互耗,伺机收拾残局!

综上所述,那些认为日本没有大局观的喷子应该清醒了!

日本之所以不配合德国进攻苏联是由其侵略战争的自私性决定的!

就算侵略战争一时得逞,最后仍然难免失败!

而且无论他们怎样预防,也是防不住失败命运的!


管钦政


以历史来讲,德国进攻苏联且攻击前线到达莫斯科附近时。日本此时大部分的陆军军事力量陷于中国,且陆海军的战略分歧较大,敌对性大于外敌。至前日本与苏联在诺门坎的战斗使日本认识到苏联的强大,而且苏联还在远东保持有相当大的军事力量,即使在德军在苏联战场上横扫苏军,日本的关东军在远东更多的还是在防守,在此期间还修建了东宁要塞群,海拉尔要塞群等防备设施。更重要的是日本国内的战争潜力和军事能力达不到进攻苏联的能力。只能攻击战斗意志薄弱的英,法,荷来掠夺资源,碰上有强大能力的美国便以卵击石。即使在军事力量站优势的中国大陆,也因为中华儿女的强大抵抗力而难以成功。以日本一国之力攻打落后的中国都尚且困难,更何况攻击比中国战略更深,军事力量更强,工业能力强大,整体实力更强的苏联。


郭小曌


日本已经没力量出兵相帮了。

它的关东军精锐都调到太平洋战争战场上与美国作战去了。关东军剩下一点老弱病残丙级师团维持了。

当初有八十万精锐,其中就有西攻苏联打算。无奈中国战场拖住了它。后面它打美国,更帮不了德国的忙了。珍珠港是美国使出的苦肉计,目的就是为了对日德宣战,有个名目。所以日本向美国动手时,让希特勒不但对日本支援无望,还拖累自己要帮日本向美国宣战。所以珍珠港战争爆发时希特勒大发了脾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