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關注丨寧波北侖引入社會組織帶動共幫互助 服務精細化 溫暖老兵心

2018-12-10 14:2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珍珍 王波 通訊員 虞海波 陳霞

浙报关注丨宁波北仑引入社会组织带动共帮互助 服务精细化 温暖老兵心

這一輪雨雪天氣的到來,讓鄭佩霞心中有些焦急。12月9日上午,打了幾個電話後,鄭佩霞才放下心來。“電話裡催了,說是衣服今天就能做好,明天一早,我們帶上新被褥,上門送給老人。”她說。

鄭佩霞是寧波北侖百靈鳥公益聯合會老兵優撫項目的專職工作人員。上週四,她與志願者們來到春曉街道三山村邵興平烈士家中,發現烈士80多歲的父母冬日禦寒的衣物不夠保暖。他們當場為老人量體裁衣,回去後又找到裁縫店為老人定製夾絨棉襖、棉褲等衣物。

冬日送溫暖、結對幫扶困難對象、點亮老兵微心願……自去年5月項目開展以來,志願者們通過定期走訪,詳細記錄每位老兵的家庭情況、性格特徵和心理需求,以“一人一檔”的形式為優撫對象創建服務檔案,制定服務清單;彙集社會力量提供上門慰藉、結對幫扶、點亮“微心願”等個性化、精細化服務。

“如何為各類優撫對象提供精準服務,一直以來都是各地優撫工作中的難題。”北侖區民政局副局長楊旭東告訴記者,北侖引入社會組織精準實施服務的創新做法,補齊了基層優撫工作中存在的安置力量薄弱、優撫人員專業素養不夠、服務管理網格覆蓋不全等“短板”。

去年5月,北侖區民政局對全區2600餘家登記在冊和備案的社會組織進行篩選,最終選擇了有幫扶老兵經驗的百靈鳥公益聯合會承接老兵優撫項目。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展,北侖區民政局每年劃撥20萬元至30萬元作為經費,還建立了階段性評價、項目進展實施評估等一系列監管及評估制度。

百靈鳥公益聯合會負責人胡亞佩介紹,目前項目招募了兩名具有豐富社會工作經驗的專職人員,以及百餘位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具備一定心理學知識的志願者。項目實施一年多,已走訪慰問烈士家屬、患病老兵800餘人次,開展心理疏導等服務500餘次,還攜手公益紅娘,為單身老兵以及老兵子女提供一對一的跟蹤服務,牽線50餘次。

令胡亞佩驚喜的是,不少老兵也加入了公益隊伍,展現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優良品格。今年7月底,百靈鳥公益聯合會收到了一筆特殊的捐款,它來自87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徐興德。老人家住新碶街道嶺南村,平日裡粗茶淡飯,得知百靈鳥公益聯合會今年初成立“老兵大病救助基金”,就將自己平時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3000元捐了出來。

徐興德老人說:“我現在過得很好,把這些錢留給最需要的老兵。”徐興德老人的善舉感染了很多人,瞿興高、鄭金華等老兵紛紛慷慨解囊……目前“老兵大病救助基金”已籌集善款22萬餘元,救助了3名身患重病的老兵。

在新碶街道經營超市的老兵顧建才,是志願者裡的積極分子,幾乎每次公益活動都有他的身影。他說:“每次參加活動,融入這個大家庭,彷彿回到了40年前剛到新兵連的感覺,那種青春洋溢、朝氣蓬勃、敢爭上游的精氣神又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