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股不同权股票纳入港股通达成共识,今年港股通125只股票上涨,占25.9%

12月9日晚间,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联合发声,已就不同投票权架构(即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股票具体方案达成共识。

下一步,三大交易所将抓紧制订相关规则,在完成必要程序后向市场公布,预计规则将于2019年年中生效实施,这可能意味着2019年年中,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便可进入港股通。

同股不同权

同股不同权是指资本结构中包含两类或者多类代表不同投票权的普通股的架构。

简单来说就是,假设某股东在一个企业只有20%的股权,却能拥有50%以上的投票权,拥有较少的股份,却能决定公司的运营方向,这种情况就属于同股不同权。

同股不同权的优缺点较为分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吕随启对IPO日报表示,同股不同权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能绕过(公司)监管框架的限制。二是能够以少量的股权,就能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三是在市场里股权结构比较特殊,可以运作的空间可能比较大。

联讯证券分析师彭海于研报中表示,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存在,提高了公司运行效率,解决公司的长远利益与风险投资机构的短期利益之间的冲突,有助于为公司提供高度匹配的人力资源,有效地降低了恶意并购的可能,缓解了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道德风险。

对于其缺点或者风险,吕随启表示,同股不同权可能使监管的难度上升,另外,同股不同权,导致估值体系乱了,投资者有可能面临左右无所适从的问题,缺少一个客观判断的标准。

彭海于研报中指出,同股不同权,可能发生控股股东为自己谋利,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的情况。投资者对此应保持谨慎。

一位中邮证券研发部高管对IPO日报表示,目前A股不允许企业同股不同权,除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外,(大部分市场)都不允许这种架构。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变化。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其中,第26项指出,推动完善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资本市场相关规则,允许科技企业实行“同股不同权”治理结构。(证监会、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人民银行、财政部、司法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而12月9日晚间,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联合发声,已就不同投票权架构(即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股票具体方案达成共识。

港股通的现状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三个交易所达成共识,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可以纳入港股通。

港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交所或深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港交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港交所上市的股票。

那么,港股通的现状如何?

截至12月10日收盘,Wind显示,港股通一共包括482只股票(包括今日被剔除的星美控股)。其中,125只股票目前相较年初实现了上涨,占比25.9%。有4只股票的股价涨幅已超过100%,分别是中国鼎益丰、颐海国际、联合能源集团、波司登。另外,涨幅超过30%的有26只股票。

相较年初,目前股票跌幅超过80%的有4只股票,分别是民众金融科技、五龙动力、千百度、蓝鼎国际,跌幅超过30%的有139只股票。

相较年初,港股通股票平均跌幅为-11.89%,即平均市值蒸发超过十分之一。

从市盈率来看,482只股票中,市盈率超过50倍的有29只,而市盈率低于20倍的有376只,比例达到78.01%。

目前,上证综指市盈率为11.4倍,深证成指市盈率为17.3倍,恒生指数市盈率为9.7倍。482只股票超过上述市盈率的公司比例分别为45.64%、25.73%、52.28%,即港股通市盈率方面略低于上交所,远低于深交所,略高于港交所。

从行业分布来看,482只港股通股票,集中在9个行业,这些行业的股票超过20只,分别是地产业68只、其他金融32只、工业工程31只、公用事业Ⅱ30只、纺织、服饰及个人护理28只、医疗保健28只、工用运输22只、汽车21只、银行20只。地产业港股通占比较大。

同股不同权股票纳入港股通达成共识,今年港股通125只股票上涨,占25.9%

[email protected]

同股不同权股票纳入港股通达成共识,今年港股通125只股票上涨,占25.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