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河流鱼塘里的野生鱼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比饲料鱼好吃,你吃过吗?

七星老农


农村河流鱼塘里的野生鱼到底从哪里来的,怎么会比饲料鱼好吃,你吃过吗?这个问题花腰妹为你解答,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拿鱼摸虾,这些鱼虾都是河流鱼塘里的野生鱼哦,吃过很多,至今都是回味无穷!


花腰妹的家乡虽说是山区,但是大小坝塘和小溪、河流也不少,所以从我记事开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随村里的小男孩一起到河流、鱼塘里拿鱼摸虾,为此,没少挨父母打骂,说我一个女儿家家的,整天和男孩子一天混在一起,像个假小子,成何体统,但是我天性如此,父母也没办法。


我们最喜欢捉的是两种鱼,一种是池塘里的野生鲫鱼。记得在半山腰的一个山箐里,以前有一个牛打滚塘,不是很大,平日里靠雨水和山箐水积蓄,一般都是给上山的牛羊牲口喝水的地方,常年四季不会干水。

以前一直没听说塘里有鱼,偶尔有人说时不时会逮着几条泥鳅、黄鳝之类的。但是很奇怪,有一年一小伙伴突然召集大家说,看到那水塘里好像有鱼在游动,于是几个小伙伴带上捞鱼的工具就直奔池塘。


我们先把池塘的水放干,就看到鱼儿跳个不停,我们几个高兴坏了,连蹦带跳下到池塘,借助撮箕、拉耙等捞鱼工具,一个多小时就捉到了几十公斤的鱼。

说来也奇怪,池塘里的鱼全部都是我们喜欢吃的野生鲫鱼,有三指大小,最大的有巴掌那么大,当时我们很奇怪,没人放鱼苗,这些鲫鱼从哪里来的。


回家问父亲,父亲笑了,说真是一群傻孩子,鲫鱼喜欢把卵产在碎草叶上,而且生命力非常强,哪怕是卵干枯了,但是遇到水就能重新活起来。

所以,有可能是人或者其他动物不经意中把带有鱼卵的碎草带入了池塘,也有可能是山洪水爆发,从上面流下来的水中有鱼卵或者小鱼苗进入池塘。我们听了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喜欢捉的第二种鱼就是溪流里的野生石头鱼,也叫小红尾巴鱼,因为它的尾巴是红色的。下到小河或者溪流中,把小河水用石头和泥巴堵断,让河水顺着一边流淌,然后掀开截断河面的石头,就可以捉到肉嘟嘟的石头鱼了。


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捉一小桶。石头鱼喜欢把卵产在石头或者河岸边,只要有水无论漂到哪里都会成活,怪不得山涧小溪和河流里经常有石头鱼的身影呢。

除了野生鲫鱼和石头鱼外,我们当地还有钉子鱼、白条鱼、苦马鱼、泥鳅、黄鳝等数十种野生鱼类,因为独特的水源和生态的食物来源,这些野生鱼虽然不是很肥大,但是味道却很鲜美,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有传统的药用保健价值。我们常用来煎、炸、炖、煮,是大自然赐予农家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花腰妹


其实,小时候一直都好奇,学校门前的鱼塘,每年冬天都干枯,然后第二年春天下雨时,又满水。冬天干枯后,很多人都去抓鱼,挖泥鳅,把鱼塘里的鱼都抓完了。可是,第二年,等水满了后,又有鱼了。

其实,农村鱼塘河流里的鱼,到底哪里来的呢?

河流里的鱼哪里来。一般都是从别的河流支流,很水来的。至于你想问,别的河流里的鱼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就像人是哪里来的一样了。

而鱼塘里的鱼,一般又几个途径来。

1:河流水涨时,漫过了鱼塘。而鱼随水进入鱼塘后,没有随水出去,就留下来,进而繁殖成群了。

现在农村那些无主的鱼塘,水沟里的鱼,大部分就是这样来的。都是跟水进来,然后被困在那里,然后繁殖出来的。

2:人为放的。

在农村,有些人也喜欢放生。在特殊的日子里,把鱼放生到野外无人的池塘去。

或者,通过别的渠道无意把鱼卵带入那野生池塘里。

3:风无意中把鱼卵吹到别的池塘里。是的,真的是风。我是在网上看一个纪录片知道还有这种说法的。我当时看时,也觉得特别震惊。

鱼卵的生命力是非常强了。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它有自己特殊的保护机制,可以存活几年。而有些鱼卵是很轻的,犹如尘埃。

有些鱼喜欢把自己的卵产在水边的草叶上。然后,刮风时,就把那些轻如尘埃的鱼卵吹走。有些幸运的鱼卵,会落到水塘里。


4:动物把鱼卵带过去的。

如鸟类喝水时,不小心在嘴边的毛上沾上了。等鸟到另一个水塘喝水时,又落了下来。

于是,鱼卵孵化,繁殖成群。

野生鱼比饲料鱼好吃?这是错误的观点。有些野生鱼也不好吃,还有一股浓浓的味道,就像那些臭水沟长大的野生鱼。


而一些被汽油废水污染过的水池里的野生鱼,也有一股浓浓的汽油味。

所以,鱼好不好吃,是和它的生存环境和吃的东西有关的,还和它的生长周期有关。

如果,在山清水秀湖泊里,就算喂饲料,成长的时间足够的话,一样好吃。

如果,在一个长期被废水污染的水塘里长大的鱼,就算野生的,天天吃草长大,也不好吃。

不过,总得来说,野生自然长大的鱼,大多数比养殖的好吃。


村哥小凡


首先,农村河流鱼塘里的“野生鱼”有两类;

一类是我们常见的养殖品种;如“四大家鱼”或者其他常见养殖品种,这类鱼大都是从养殖场里“跑”出来的。由于人工养殖池塘发水或者有漏洞,导致鱼儿跑到了自然河流里,经过不断的繁衍,农村河流和池塘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野生鱼”。

还有一类“野生鱼”是本来就在自然河流池塘里生长的,这类鱼颜色各异,体型很小,长不大,有的还叫不上名字,但繁殖能力很强,经过不断的繁衍和迁徙,最终出现在各个河流和池塘中。



那么为什么野生鱼比饲料鱼好吃呢?

因为野生鱼的的生长环境和所吃的饵料有关。饲料鱼由于常年在高密度的池塘环境生长,吃的都是人工配合饲料,生长周期短,所以导致做出来的鱼肉口感一般。而野生鱼常年在自然水域生长,水质情况良好,吃的都是一些天然饵料,生长周期也较长,所以做出来的鱼肉口感鲜嫩,爽滑!


以上就是我对野生鱼来源和口感的一些理解,相信很多农村的朋友经常吃得到,也会深有体会!

| 我是小河农业创始人 | 作为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淮安综合试验站 | 我们专注于虾蟹养殖 |


湾塘谷


野生鱼到底从哪来的,我也感觉很纳闷呢: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小水沟,小水坑,线头鱼多的是,一群群的,跺跺脚,跑无踪;小时候常常捉鱼摸虾,站在水里,这些跳皮的小鱼啃人腿,痒痒的。有个水洼趟几趟,水浑了,大鱼钻脚窝里藏着,小鱼呛得呆不住,在水面只露个嘴儿喘不止;用网兜一抄,都是小线头,弄一桶回家喂鸡喂鸭子。

这些小鱼从哪来的?老人们说是草种子鱼,是草种子变的。有一年雨大下涝了,满地都是水,满地都是蛙叫声,当然水里也有不少鱼,而且还不小,随便逮一条就有斤八重。草种子变鱼不可能这快吧?老人们又说,那是下雨时从天上下的。尽管那时生活艰苦,奇怪的是没见谁家炖过鱼吃,小孩象光腚猴子下水摸鱼,只不过图个凉快,图个乐子。

这野生鱼到底从哪来的呢?我想与水有关,有水就有鱼,莫非水里自生的?我不相信什么草种子,也不相信什么鱼卵子,那过去水井里也有蛙有鱼怎么解释,过去说井里的蛙,酱里的蛆都是自生的,并不意味着脏。那粮食受潮在一定温度下就生蚰子,同理,水在一定环境温度下也能生出鱼来,所以,野生鱼是在水里自生自长的,是大自然的恩赐。

野生鱼当然比饲料鱼好吃,饲料鱼只能称为鱼,而野生鱼才是真正的鱼!




生活多彩719


农村河流鱼塘里的野生鱼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在农村,只要有足够大的一片自然水域,哪怕之前是块地挖出来的,不用三五年,这水里自然就会有鱼,时间在久一点,几乎都能见到各种野生鱼类了,那么这些鱼到底从哪来的呢?


第一、鱼卵孵化

老话说的好“千年的鱼籽万年草籽”,这鱼卵的生命力特别顽强,没有水的时候就自我保护起来,直到有一天,有了孵化的条件,就会重新孵出小鱼。鱼籽也会通过一些捕鱼鸟类传播,有水就会有鸟过来喝水,顺便把鱼卵带进水里,所以说,鱼卵孵化是野生鱼最为主要的来源之一。

第二、外来鱼种

在农村,有的地方喜欢稻田养鱼,这遇上涨水,鱼儿顺着水就来了也有的自然水域,有心向上的人,会选择买一些鱼来放生,这水里放生的鱼也不少,只要环境合适,自然就有了野生鱼了。

野生鱼为什么比养殖的好吃?

像我,从小野生鱼、野生泥鳅、野生青蛙等等农村常见野物吃着长大的,长大了,随着人们过度捕捉,农药化肥的滥用等因素,野生的越来越少,吃的变成了养殖的,养殖的鱼又肥又大,可论口感和营养,和野生的比,真的差远了。

野生的鱼鱼肉中的营养物质是来自纯天然的一些野生浮游植物,或者其他食物链上的食物,都是纯天然,自然营养价值高,且鱼生长周期长,肉质细嫩,而养殖的鱼类,为了快速增大增肥,投放的鱼饲料中保不准投放了一些激素,而部分地区还缺乏有效的监督,给养殖钻了空子,这样的鱼肉疏松没嚼头,品质自然降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仅如此,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水域鱼类养殖密度大,为了降低鱼的发病率,喂养过程中,必须还得用药,这样的鱼,比不了野生鱼也就不足为奇了。

怎么识别野生鱼呢?

野生鱼稀少难得,和养殖的比起来,不仅体现在品质上,也体现在价格上,在两种鱼的分辨上,普通人很难从外观选出哪个是野生,因此,集市上就出现了很多假冒野生鱼的情况,特别是鲫鱼和甲鱼,以假乱真的最多。

怎么识别呢?拿鲫鱼来说,首先看颜色,野生的鱼白里透着淡黄,而养殖的都比较单调,黑白色,白色略带点灰暗色,第二看鱼嘴,养殖鱼吃的是颗粒鱼饲料,长期在水面觅食,其嘴巴更薄有些泛白(如图养殖鲫鱼),而野生的鱼嘴巴因为要觅食,会相对厚而坚硬一些且泛黄。第三触摸,养殖鱼往往拿在手里软绵绵的,没有力,而野生的,鱼亢奋有活力,身体硬朗,且鱼肚子下的鱼鳞比养殖的坚硬的多。


农人解说


诚邀回答:农村河流鱼塘里的野生鱼到底是从何处而来?其实在农村由于环境的原因,这些野生的鱼还是从别的池塘和河流跑出来的。也就是说,所谓的野生鱼还是来自养殖场的鱼或者鱼塘的鱼;只不过是换个环境而已。比如:涨洪水或者发春水,这些鱼都会跟着流动的水而逃走。鱼一旦离开自己生存的环境来到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洗礼,鱼自然就好吃。大家都知道,农村的水质好、污染少,鱼在这样的环境生存,味道能不好吗?而且鱼吃的是原始食物生态链来的,味道自然上乘!我们通常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从而说明,生存环境跟鱼的味道密不可分!

爱吃鱼的人都知道,农村里吃草和吃浮游生物的鱼,味道鲜美、鱼汤白浓、鱼肉不散烂,这都是饲料鱼无法相比的。因此,环境和投放食物,就决定了它们的本质区别。作为农民的我,吃鱼是我的爱好!特别是每天的春雷一响、发春水时,河流边那些鱼都随着流水跑;一装就是一桶,餐餐都是美味。就连在平时,拿着网在自家鱼塘一撒,那都是真真的干货。






乡下庭院


俗称千年鱼籽,百千草籽,野生鱼由此而来。

1,野生鱼是生存的环境是沒有任何污染的,非常适应鱼儿生存与繁衍,而很少患各种疾病,鱼身,肚子里非常洁净新鲜,野生鱼儿是来源于丰富的自然饵料而自强不息,源远流长。

2,鱼溏里的鱼是依赖人工词养而生存,甚至还沒有来繁衍后代,就被捕提前捕捞,人工喂养的鱼,基本都是人工词料,水质不被大自然污染,也被自身排泄物所污染,况且有很多养鱼溏是死水一潭,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人工养殖鱼儿环境写照。

3,将野生鱼破腹后,内脏除了血水之外,洗净后非常干净透亮,甚至鱼肠内脏沒有混浊物。

4,将自家词养鱼肚打开后,一股臭味扑鼻而来,鱼壁上挂一层黑皮,而有的鱼身有红色癍块,这就水污染鱼而引起炎症。

5,我非常喜欢吃生鱼,味美而嫩潤无比,当知青时,我吃过”大凌河”口的梭子鱼,我吃过“兴凯湖”的大白鱼,还吃了家乡“大伙房”水库淡水鱼。

现在能吃到天然野生的鱼,对我们百姓是种奢望。


老刘105751014


答题前先说,象我们这没鱼塘,水坝没水下大雨后村里流水总会出泥啾,鱼。而且还是几十年不见的大泥啾和花翅鱼。鱼是从那来?老百议论多多,有说顺雨水来,有说从地河来,有说平时进泥里与雨又岀来,议论很多,但有两次,天旱挖水,细沙挖到一米多深时有水同时出现3公分左右的小鱼,又一次也挖一米多深岀来很多小螃xai。现在鱼塘多下雨顺水出是有的,但野生鱼,60年代夏季晚上带汽灯抓很多,现在没了,泥啾,甲鱼都没有60年代到那个水坝都多的很,不知为什么?


老侯


从动物世界里看到过野生的鱼产下的卵在干旱的时候几年也不会是遇到水就会孵化成小鱼儿,就像种子一样,一到水就会长出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野生的鱼什么都能吃到,所以味道好极了,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阿联想


因为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的野生鱼好吃,我老家也有很多种野生鱼种,味道好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