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导致新生儿出生后血管瘤?

慕紛1


血管瘤为目前婴幼儿最为普遍发生的良性血管肿瘤之一,可累及皮肤或内脏器官,部分患者于瘤体发生前的区域还可出现前兆症状,如变白、淤青、毛细血管扩张等现象。血管瘤通常在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大多数血管瘤病程经过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一般1岁以内为快速增殖期,之后缓慢增长过渡至消退期,5~7岁时逐渐消退。

当瘤体进入消退期时,每年以约10%的速度消退,部分病灶仍可残留毛细血管扩张、萎缩性斑块或纤维脂肪组织。血管瘤是以内皮细胞过度增生为特征的真性肿瘤,增殖期血管瘤常因瘤体迅速增大导致毁容、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于部位较深,面积较大、病情较为严重的血管瘤患者的治疗仍是医学界的难题。

有文献统计婴儿期血管瘤的发病率为4%~10%,且早产儿高达30%。60%的血管瘤发生在头颈部。

血管瘤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

1、白种人;

2、女性(71%为女性或女男比例为2.4∶1);

3、低体重儿;

4、多胎妊娠儿。

5、高龄产妇与前置胎盘。

通过多变量分析已经发现其中最显著的危险因素为低体重出生儿。而发生于低体重儿的血管瘤中局灶较节段常见,且低体重儿增加了多发性血管瘤的风险。


尽管血管瘤常见,但我们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一般认为是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血管瘤的遗传大多都是偶发性的,目前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归纳如下:

胎盘“栓塞”假说:有学者推测血管瘤可能来源于脱落后的胎盘细胞;

缺氧机制:组织缺血导致新生血管形成已被提出作为导致血管瘤发生的诱因;

血管生成肽;

血管瘤干细胞:近几年来已有相关报道证实了血管瘤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


儿科医生鲍秀兰


很多新生宝宝出生后患有血管瘤,让家长们感到担忧。据研究发现,这些危险因素会导致新生儿出生后患血管瘤:女性、早产、多次妊娠与血管瘤的发生显著相关;前置胎盘、先兆子痫、高龄产妇在血管瘤患儿母亲中更常见。

另外,以下因素也会增大血管瘤出现的几率。

1.孕妇在妊娠期间或者分娩期间,胎儿或婴儿受到了惊吓或者机械性损伤也是造成血管瘤的病因之一。

2.孕期受到化学物质、药品以及辐射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也有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生后出现血管瘤等。

3.过度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妆品等。

如果您有血管瘤方面的疑问,可以关注咨询我。


血管瘤健康科普医生


临床表现

血管瘤有三种:鲜红斑痣,平的;草莓状血管瘤,鼓起来的,表面似草莓状;及海绵状血管瘤,较大较深,摸之有海绵样的感觉。

大多数血管瘤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根据病变发展的过程分为增殖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这一典型特点是其区分脉管畸形的重要依据。虽然大多数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增生与消退速度并不相同。

2

诊断

增殖期血管瘤最初的表现常为苍白色斑,随后即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其周边绕以晕状发白区。婴幼儿在出生后1年内表现出2个典型的快速增长期,第1个快速增长期在出生后4~6周,第2个在4~5个月。血管瘤在这2个时期快速增长,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触痛、溃烂、出血等。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发生的部位、大小和病变所处的时期。较表浅的增殖期血管瘤常表现为鲜红色的斑或结节状病损,较深在的病变表面为青紫色或无颜色变化。

消退期通常在出生后的1年末(12~14个月),瘤体生长速度减慢。病变从增殖期到消退期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入消退期的前兆是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质地变软。皮肤或皮下的血管瘤进入消退期后,瘤体色泽由鲜红色向暗灰色转变,瘤体逐渐消退缩小。一般认为5岁以内的自然消退率为50%~60%,7岁以内为75%,9岁以内可达90%以上。多数病例经过2~5年的消退期。

在6岁以前能消退的病变,约62%的患者在瘤体消退后可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但在6岁以前不能消退的病变,约80%的患者在血管瘤消退后出现面部瘢痕、皮肤过多、毛细血管扩张。消退期血管瘤的镜下表现为血管瘤内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变成扁平状,血管减少,病变由一个以增生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为主的实体瘤转变为一个以纤维脂肪组织和管腔结构为主的病损。血管瘤中与胎盘有关的血管抗原免疫反应强阳性,而脉管畸形中则为阴性。

血管瘤根据发生部位的深度不同而分为3型,浅表血管瘤指位于乳头真皮层的血管瘤,深部血管瘤指位于网状真皮层或皮下组织的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则两者兼有,需注意与静脉畸形相鉴别。这种合理的简化的分类方法,由于在临床观察中便于使用,所以得到普遍认可。


肖六六48474833


新生儿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头、颈部的皮肤,以枕后部鲜红斑痣最常见,主要是影响宝宝外观,一般无器官功能改变。生后2-8个月一般生长较为迅速,有时不用做特殊治疗就可以自己痊愈。目前关于新生儿血管瘤的病因并不明确,但可能与新生儿受母亲体内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影响有关,对于一些较为轻微的改变,在生后可以自行消退。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血管瘤,要及时带孩子向专业医生询诊,以确定血管瘤类型,并且做好日常的观察。在家平时护理要注意保持宝宝身体清洁,常洗澡,另外洗澡时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划破血管瘤的表皮。另外要注意经常给宝宝修剪指甲,以免宝宝手舞足蹈地自己抓破血管瘤。目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较多,包括激光、冷冻、放射性疗法、手术切除等,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血管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