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寧死不降,曹操為何斬了高順,卻收了張遼?

Aaron31116701


相信喜歡三國的朋友都知道高順這個人物,高順為人清廉,治軍嚴明,不好飲酒,相傳手下有一支陷陣營也是東漢末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存在。但在呂布被擒後,呂布的不少部將都選擇投降了曹操,高順卻被曹操殺了,十分令人惋惜,那高順被殺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邏輯文史姨有如下幾點猜測。

一、身份問題

從官位上來看,呂布為主,往下就是陳宮、高順一文一武,再往下才是什麼或許存在或許不存在的“八健將”和智囊團。陳宮自不用說了,曾經也算在曹操手下做事,後來帶頭跳反和張邈投奔呂布(有人說是陳宮覺得曹操殺了名士邊讓所以才叛變的,文史姨對這種說法並不信服),如此不忠不義之人或者說是理念與曹操嚴重不合之人壓根就沒有共事的可能。陳宮估計自己臉上也掛不住,若真投降了曹操以後怎麼和荀彧、荀攸、程昱等人共事啊,所以他也不求饒了,直接一死了之。而高順在被擒後不言不語,對曹操的勸降也是置之不理,所以也只有一死了。

二、宗親問題

那麼曹操是真心想招降高順嗎,恐怕未必吧。我們把時間軸往前推一點,回到陳宮迎呂布的那一天。那日夏侯惇得知鄄城有變,忙親自帶兵去救援,結果正好碰上了呂布軍,當時很可能領軍的就是高順,幾番糾纏後夏侯惇被流矢射傷了眼睛,這也成了禰衡口中“完體將軍”一輩子的心病。而夏侯惇恨呂布,也恨高順,那麼曹操有沒有可能顧及宗親的顏面把高順置於死地呢。退一萬步講,就算曹操有意招攬高順,高順今後在曹營會不會遭到魏氏宗親的排擠呢?

三、地區問題

這個方面純屬文史姨的腦洞,我們發現曹公貌似對山西老鄉有著特殊的好感,其陣中的徐晃正是山西洪洞人。而張遼祖籍是朔州,為呂布效力時也和曹操交手過不少次,徐晃得知敵軍陣中有位山西老鄉或許也會對他特別關注,所以等張遼被擒時徐公明同志是不是也會力保這位老鄉呢?

當然,張遼屬於主動歸降曹操,並非《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大罵呂布”那樣的場景(連主動投降的忠勇之士都殺,曹操還要不要好評了)。所以綜合這幾點來講,高順必須死,而張遼得到了重用。


孫權說,我有十萬精兵,區區張文遠算個什麼,結果在合淝…


邏輯文史游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高順和張遼根本就是兩種人。

大家注意,高順被抓住押到曹操面前時,一語不發。

操問曰:“汝有何言?”順不答。操怒命斬之。(引自三國演義)

什麼叫做一語不發,第一不求饒,第二不說大話,第三根本不理睬你。

這是什麼意思?我高順根本看不起你曹操,老子不屑和你說話,要殺就殺,不就是個死嗎?

可以說,三國演義裡面,最強硬的傢伙就是高順。

相比高順,呂布就下三濫了,不但屈膝求饒,還讓劉備幫他說話,就是怕死。

不過,張遼也好不到哪裡去。

卻說武士擁張遼至,操指遼曰:“這人好生面善。”遼曰:“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操笑曰:“你原來也記得。”遼曰:“只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遼曰:“可惜當日火不大,不曾燒死你這國賊!”操大怒曰:“敗將安敢辱吾?”拔劍在手,親自來殺張遼。遼全無懼色,引頸待殺。曹操背後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於面前,說道:“丞相且莫動手。

張遼當年曹操面說大話,還罵人,是幹嘛?如果真不怕死,就學高順那樣,一語不發了。

之所以罵人,擺明了就是情緒不穩,是掩飾自己內心恐懼,說白了張遼還是怕死。

只要怕死,就好辦,曹操可以藉機收下。

再說兩人性格。

高順是呂布的愛將,也是頭號大將。高順一開始就跟隨呂布,身為中郎將高職,忠心耿耿。即便呂布是個莽夫加攪屎棍,肯定不會有大出息,高順也是一心一意跟著大哥。

高順自己認為作風正派,不喝酒不胡鬧,老實帶兵,戰功也很大。高順部下大敗曹軍,把夏侯惇一隻眼睛都射瞎了。

即便呂布糊塗,將他的大部分兵權交給有親戚關係的魏續,高順還是默默的做著自己的事情。直到呂布被曹操打的節節敗退,又將兵權交給高順,高順卻也不計較,和呂布並肩死撐,直到城破被俘。

可見,高順人品很高,為人忠貞不二,和曹操之流不是一路人。即便現在投降了,高順將來恐怕也會找機會拉部隊走人,還是和曹操對抗。

張遼就不同。這傢伙先跟著丁原,丁原被殺後跟著董卓,董卓被殺後又跟著呂布。

同時,在呂布軍中,張遼只是一個普通將領,地位和高順不能相比。

既然是邊緣人員,又有多次換主子的先例,曹操顯然可以將張遼收用。

同時,高順統領呂布軍主力,多次大敗曹軍,殺了曹操不少部下。

如果此時不殺高順,曹軍官兵難免不服氣。但張遼地位較低,殺不殺無關大局,自然就收了。


薩沙


首先,高順和張遼不同,高順這個人是一個打仗勇猛而不懂人情世故之人。

他滴酒不沾,剛直不阿,每次打仗都是他帶頭衝鋒陷陣,殺人如麻,射夏侯惇,擒劉備,毫不留情。

其實那時候各個陣營的人,都會有老鄉相識,沾親帶故的。高順帶兵表面上風光,號稱“陷陣營”,其實就是叫無情無義。所以在殺他時,沒人幫他求情!



高順被擒後一言不發,用蔑視的眼光瞧著曹操,那一幅大義凜然的態度,讓曹操心裡很難受,心想:“你要麼降,要麼不降,裝什麼裝?”然後曹操迴轉頭看劉備的臉色,這時候的劉備見到仇人高順,氣能順嗎?臉色鐵青,一言不發,曹操明白了,劉備想讓高順死。既然自己暫時要利用劉備,就了了他的心願,殺高順!


這個時候,夏侯惇進來了,夏侯惇自從被高順射瞎了一隻眼,心情一直不好,夜裡經常咆哮摔鏡子。夏侯惇一進來,曹操看到他的眼睛心如刀絞,俗話說:打人不打臉!心想:“你高順也太心狠了,毀我兄弟英姿,不殺難消心頭之氣,殺!”於是曹操殺了高順!


老薑聰蒜


在《三國演義》裡面,高順和張遼都是誓死不降的,但是在歷史上並非如此,陳宮與高順是被侯成、宋憲、魏續這三人捉住後獻給了曹操,而張遼是跟著呂布投降曹操的,在曹操面前,陳宮與高順都沒有投降的意思。

所以都被曹操給砍了,而張遼是直接投降的,自然就被曹操給收了,其實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樂進是一開始就跟著曹操的,其他四個都不是。于禁開始是跟鮑信的,鮑信與曹操是好友,鮑信死後,就跟了曹操。

而徐晃開始是楊奉手下,楊奉被曹操打敗後,徐晃就投奔了曹操。張郃開始是冀州牧韓馥的手下,袁紹拿下了冀州,張郃就投奔了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袁軍大敗,張郃就投奔了曹操。

張遼最開始是丁原的手下,後來跟了何進,何進死了,就跟了董卓,董卓死後,就跟了呂布,呂布被曹操打敗之後,就投奔了曹操。曹操正因為有來自各個諸侯勢力的猛將和謀臣的投奔,才越來越強大的。

那我們回到《三國演義》裡講,我們來看看他們當時的具體表現是怎麼樣的。高順和張遼都是在下邳城西門被曹軍所抓獲的,陳宮是在東門被抓獲,高順被士兵帶到曹操的面前。

曹操問高順:你有什麼想說的嗎?高順不回答,曹操十分生氣,命人將高順斬了。張遼也同樣被帶到了曹操的面前,曹操對張遼說:你看起來眼熟呀!張遼說:我們在濮陽城曾經見過,怎麼會忘了呢?

曹操大笑說:原來你還記得呀。張遼說:只是可惜呀!曹操說:有什麼可惜的?張遼說:濮陽之戰的時候,你沒死。曹操感覺被戲弄了說:敗將還敢這樣?曹操準備拔劍,想親手殺了張遼。

張遼毫無懼色,這時候曹操背後兩個人同時說:丞相劍下留人!原來是劉備與關羽,劉備說:張遼有義,應該留用。關羽說:我關羽向來知道張遼是個忠義之士,願意以性命相保。

曹操這時候把劍給扔了,大笑說:我也知道張遼忠義,只是戲弄一下而已啦。曹操親自為張遼鬆綁,張遼看到曹操這麼有誠意,就投降了曹操。由此可見,曹操有愛才之心,再加上有劉備和關羽的求情,再加上張遼其實也有歸降之心,而不像高順與陳宮完全沒有。


歷史簡單說


高順與張遼,兩種不同的人物,兩種不同的人生,同樣也是兩種不同的結局。

高順終其一生,追隨呂布,不離不棄。郝萌叛亂,高順平定,呂布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高順,是為忠心不二。



張遼一生,四易其主。事丁原,從何進,丁原被呂布殺,張遼投董卓,董卓被呂布殺,張遼投呂布,呂布被曹操殺,張遼投曹操,是為明哲保身。

呂布因猜忌,奪高順兵權,只在戰時才將兵權臨時交給高順,高順毫無怨恨,是為死心塌地跟隨呂布。

張遼因募兵而得私兵千餘,以兵投董卓,在董卓軍中保持相對地位;以兵投呂布,同樣保持獨立地位;以兵投曹操,曹操既得將又得兵,亂世之中,兵就是資本,也是投降的資本。



高順為人清白威嚴,不好飲酒,不收禮物,屢次勸諫呂布用賢臣、不貪財,一幅清正嚴明的耿直之士,遇明主,高順必有大為,遇庸主,高順必將埋沒。不懂變通,並非高順的錯,埋沒人才,也非高順之過,都是因為沒有伯樂。

張遼為人圓滑世故,雖四易其主然而從未謀害舊主,雖明哲保身然而從未道德敗壞,張遼像一個適者而存、隨遇而安的智者,更像一個懷才不遇、待價而沽的隱者。



曹操雖不計出身,唯才是舉,但首先你得忠誠,對於君主來說,選擇人才最重要不是能力,而是忠誠。夏侯惇其勇不如曹仁而地位高於曹仁,是其忠誠;對於一個不願投降的人來說,不願歸降就是不願忠誠,曹操無法讓一個不願歸降的效忠自已,於是高順就成了悲劇。

高順之死,死於人性,張遼之生,生於人性。一個頑強求生的人顯然比一個不知變通的人活得更長,於是曹操殺了前者,而收下後者。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高順和張遼都是呂布的高級將領,倆個人都是忠義之人,為什麼曹操殺了高順而留張遼呢?

這裡有幾個不得不說的原因,高順在呂布手下掌管著特種部隊“陷陣營”,在呂布和曹操作戰的時候給曹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曹操手下的很多人死在高順手裡,若不殺高順實在是難平眾怒。收留自己最大的敵人讓手下的兵怎麼看呢?殺了高順給手下的人看,既給兄弟們報仇了,又激勵了士兵的軍心。



其次高順是鐵心了跟呂布的,被抓了後曹操問他有什麼要說的,高順卻一言不發,壓根沒想做辯解,看似早已經要做死的打算了。在曹操看來對於這種人已經不必再勸說了。


還有一個或許是直接原因,高順的部將曹性曾射瞎了夏侯惇的一個眼睛。而夏侯跟隨曹操戰功無數,深受曹操喜愛,更是曹操的親戚,殺了高順也算給這個親戚報仇了。


夏目歷史君


高順是呂布一員大將,呂布征戰時,左邊是陳宮,右邊是高順,其地位是眾武將之首。高順生平作風嚴瑾,不喜飲酒,作人威嚴。所帶部隊被美稱“陷陣營”,是呂布的精銳部隊,所部人數700多人,作戰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公元198年2月,呂布對劉備部發起進攻,高順受命攻劉備佔居的沛縣,劉備向曹操求救,曹操派大將夏侯惇增援劉備,被高順率軍擊敗,主將夏侯惇一隻眼睛被射瞎。城破劉備潰逃,家眷盡被高順所俘 。高順作戰勇敢,智謀長遠,常勸呂布在軍事行動上指揮失誤,不要移罪下屬。不要取不義之財,以毀名節。呂布對高順有猜疑之心,平時將部隊指揮權收繳,讓親戚魏緒掌控,戰時才給高順指揮權。儘管如此,高順仍然無怨無悔,對呂布忠心耿耿忠於職守。這年9月曹操率軍東征呂布,雙方 大戰數日,陳登用計從徐州騙出呂布,徐州為曹操所得,呂布敗守沛縣,被曹操圍困,三個月後糧草不濟,部將侯成,宋憲,魏續等人叛變,呂布,陳宮,高順,張遼等巨首皆被擒住,呂布,陳宮被殺,張遼因劉備求情,被赦免死罪,投降曹操。高順被殺,可能是對呂布的忠心耿耿,讓曹操有些顧慮,讓劉備心有餘悸沒有給高順求情。就這樣一代勇將消失了。後來晉代陳壽寫《三國志》時,對高順是一筆帶過,造成後世對高順的感覺很平庸。


手機用戶52347605903


有一下幾個原因

1 在兗州、濮陽 曹操和呂布交戰, 其中有好幾次戰敗, 倉皇、狼狽、逃命的那種戰敗,而每次戰敗都有高順拼命追趕, 不追到誓不罷休的感覺 (高順統領了呂布最金銳的部隊陷陣營) 所以從人性的角度看 : 曹操多少總有點恨高順吧 , 每次都是你 沒完啦 !

2 高順的部隊設計射瞎了夏侯惇的眼睛,夏侯惇那次差點喪命,眾所周知 曹操本姓夏侯, 和夏侯一家人 ,現在兄弟被別人放暗箭差點喪命 ,你做老大的總得給點交代吧

3 白門樓上, 高順被俘虜, 曹操知道高順是個將才 ,強忍著一肚子怒火問高順 : 還有何話說?(其實就是給高順臺階下 ,想收服他) 哪知 ~~~ 呃~。。。這下曹操內心真的火了 : 我~當初追殺我你拽 ,你都一個階下囚還這麼囂張 。。。


這種情況下 ,你是曹操 就算你“心態”再好, 你能怎麼辦 ? 人家高傲的都不想搭理你,你能怎麼辦,放了 夏侯惇他們能答應嗎 ? 你放關羽的時候夏侯惇都跑去追,趕更何況自己的死敵

只能,斬首了

說真的,高順算三國裡被埋沒的人才,文武雙全、 又忠心 、為將正直 其所統領的陷陣營是三國裡為數不多的精英 。。。人們卻總認為只有張遼才是呂布手下第一戰將 ,可惜呀~



至於張遼被招降原因, 那太簡單了, 張遼有本事、 加上劉備關羽說情 、呂布集團剛剛被滅 曹操需要一個有本事有榜樣的人來收服人心、 張遼是最佳人選 ,張遼性格沒高順那麼孤僻 (情商高吧)懂得順臺階下 。。

說實話, 曹操看人眼光還是蠻可以的, 不然也不會有以後威震逍遙津的張文遠

(個人意見 個人想法 純屬娛樂 )


嶽西小毛哥


同作為敗軍之將,為何曹操殺了高順而收了張遼呢?很簡單,因為高順是被活捉的,又拒絕了曹操的美意,而張遼是率部投降的,所以曹操才會做出這種選擇。

高順和張遼都是呂布手下大將。特別是高順,手下有700“陷陣營”號稱精銳,而本人清白有威嚴,更對呂布忠心耿耿,甚至兵權被呂布剝奪仍然對他不離不棄,是絕對的忠臣。

下邳之戰時,曹操圍城三個月,又用水攻,使呂布軍中人心離散。後呂布部將侯成、宋憲、魏續反水,活捉了陳宮、高順二人,投降曹操。這一幕被白門樓上的呂布看到,他自知大勢已去,便吩咐左右砍下他的首級獻給曹操請功,但左右不忍心,呂布只好下城投降。這時仍然在外圍堅守的張遼得知消息後,便帶著本部兵馬又收攬其餘兵士主動歸降曹操,放棄了抵抗。

從中可見,張遼要比高順識時務,能夠認清形勢做出正確的判斷。而曹操好不容易拿下下邳,首要任務是穩定秩序,面對主動率部投降的張遼,肯定不會殺他,還會重用他,藉以收買人心,穩定局勢。所以曹操當即拜張遼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

其實對於呂布、陳宮、高順三人,曹操也給了他們機會,只是他們沒有把握住。

呂布早在下邳之戰開打前就有了投降之意,但被決意抗曹的陳宮勸阻。這時呂布主動投降,先向曹操表態,我為曹公統率起兵,何愁天下?曹操頗為心動,但一旁的劉備卻說,曹公不見丁原和董卓的故事?

呂布破口大罵,你個大耳賊最無情無義!於是,呂布卒。

然後是陳宮。陳宮和曹操是老交情了,但因為曹操殺了邊讓,讓陳宮對曹操徹底寒心,所以和曹操決裂。這時曹操仍然勸降,但陳宮一口拒絕,執意赴死。曹操沒辦法,於是陳宮卒。

最後是高順。曹操問高順,你原意投降不?高順沉默不語。面對生死問題,高順竟然一言不發,其實可以理解為高順拒絕和曹操合作了,甚至不把曹操放在眼裡。

曹操心想,都淪為階下囚了,你還擺什麼臭架子?

於是,高順卒。

後來司馬光評論高順,是愚忠。對呂布這種反覆無常的人竟然忠心耿耿,真是白瞎了高順的才華了。這種缺乏遠見卓識的人,留著也沒用,讓他死倒是一種痛快。


石頭說歷史


謝謝相邀!曹操在白門樓絞殺了呂布、陳宮自願赴死、斬了高順,收了張遼,那麼為什麼要殺高順收張遼呢?

張遼大罵呂布獲生

呂布的貪生怕死讓張遼大罵呂布,張遼大義凜然的這一罵,讓曹操佩服並看到了希望,反正他已經不認可呂布了,如果活下來就得另投明主,而現場明主非曹操莫屬,劉備雖在場,但他當時也是寄人籬下;

加上關羽為張遼求情,在溫酒斬華雄和三英戰呂布之後,曹操就對關羽另眼相看,他眼中的英雄絕對是英雄;再者也給關羽一個面子;最主要還是曹操愛惜人才。

高順一言不發被斬

高順對呂布非常忠誠,統轄七百餘人,號稱千人素有“陷陣營”之美譽。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的勇猛曹操是愛惜的,可他對呂布的忠誠曹操也是知道的,加上他一言不發,看都不看曹操;不說話之人最可怕,因為你猜不透他在想什麼?所以曹操才斬了高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