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李氏家族與“人民功臣”牌匾的故事

“這塊‘人民功臣’牌匾在我家門頭上掛五六十年了,我記事兒時它就在那兒掛著。”12月12日,山城區石林鎮東馬村61歲的村民李莊只端詳著“人民功臣”牌匾,飽含深情地向記者講述了這塊牌匾與他三爺的故事。

三爺剿匪立功獲“人民功臣”牌匾

鶴壁李氏家族與“人民功臣”牌匾的故事

1943年,李莊只的三爺李世貴才17歲就參軍南下,此後一二十年杳無音信。“那時候家裡窮,連飯都吃不飽,為了讓家人吃飽飯,我三爺便選擇了參軍。”李莊只回憶,那會兒家裡有人參軍就會給一些糧食,那個年代參軍走的時候都是披紅掛綠、騎著高頭馬,很光榮”。

1955年,政府給李莊只家送來了一塊“人民功臣”牌匾,他們才算知道了一點兒李世貴的消息,雖然不多,但至少知道十多年來他可能還活著。

“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家送牌匾時,我三爺並沒有回來,當時根本就不知道他是死是活。”李莊只記得家人告訴他,三爺李世貴因為南下剿匪立了三等功,才榮獲了“人民功臣”牌匾。

李莊只第一次見到李世貴是在五六歲的時候,那時李世貴參軍已有20多年了,這是李世貴參軍後第一次回家。“當時我還小,只記得三爺拉著我在牌匾下面講剿匪的故事,內容現在都記不起來了。”李莊只告訴記者,當時村裡跟他三爺年齡相仿的人都來家看三爺,屋裡坐滿了人,“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我三爺是死是活,一聽說他回來了趕緊來看看”。

“原來你還活著啊!”“你可算是回來了,我們以為你是拿命換來的牌匾。”“人家來送牌匾的時候沒見到你,心裡挺不是滋味的。”李莊只記得村民七嘴八舌地說著,話語中除了擔心外更多的是誇獎。

家族的榮譽得好好珍惜

直到兩三年前,李莊只才把掛在門頭上的“人民功臣”牌匾摘了下來,不是不想掛著,而是怕被偷走。

“人民功臣”牌匾1.2米長、0.7米寬,記者注意到牌匾上“人民功臣”四個大字如今仍清晰可見。而牌匾左右兩邊的兩列小字則模糊不清了,仔細辨認能隱隱約約看出左邊寫著製作牌匾的日期和發牌匾的機構,右邊則是發牌匾的原因。“能看出是1955年湯陰二區贈的,右邊有李世貴的名字。”在場的村民邊用手擦拭牌匾兩邊的兩列小字邊說,有時間了得拿著放大鏡來仔細看看,然後記下來,“現在要是再不記下來,以後真的就不知道上面寫的是啥內容了”。

李世貴復員以後,便留在了雲南省東川市武裝部工作,隨後在那裡成了家。“我三爺參軍以後就回來過4次,最後一次回來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李莊只說,那次三爺回來是因去北京開會路過,沒住幾天就走了,“每次三爺回來就會有很多村民來家坐,三爺會跟大家講當時的情況。”

談話間,李莊只搬來了凳子,站上去把“人民功臣”牌匾重新掛到了大門頭上。“一掛上牌匾覺得大門都變氣派了。”李莊只笑著說,每次從牌匾下經過都是滿滿的自豪感,“前幾年有幾個收古董的人想要買,來了好多次,我都沒有賣。後來,怕被偷走就摘回家放著”。

李莊只說,雖然他跟三爺見面次數不多但並不陌生,因為是三爺的這塊牌匾陪著他長大的,“毫不誇張地說,那可是老一輩拿命換來的,我們這些後輩人,不管啥時候都得好好珍藏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