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贾跃亭宁愿放弃乐视也要做汽车?

绝地鸡王1992


抱着乐视没有一线生机,因为现在的乐视不断面临着退市的大概率风险,还存在着大量的欠债!所以贾跃亭如果一心想要救乐视,无疑就是飞蛾扑火,其实他已经看到了乐视的未来!而FF汽车是一个项目,是一个故事,许多人看好,如果这个故事说的好,是很大概率能圈到钱的,那么对于贾跃亭来说,现在拿到钱就等于有钱还债,何乐而不为呢??


开始的贾跃亭确实想要一心造车,但是现在的窘境让他根本没有办法造车,自顾都不暇了!当别人看穿了他所画的饼,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开始陆续撤资和追债!先有恒大的退出,再有王思聪的追债,现在就连二股东都倒戈相向!再加上贾跃亭自身的债务,已经成本开销,所以前不久贾跃亭开始卖股兑现 还款!


可没想到的是,现在就连股份都被冻结了!所以说贾跃亭的融资其实就是为了填补之前的窟窿,而投于造车的资金比例更是微乎其微!这也是为什么车到现在还真正没见到和投产的原因!只能说,这次可能真的要凉了!!!


琅琊榜首张大仙


我来说点实话,对事不对人。

汽车这个行业真挣钱,不然你以为蔚来、威马、小鹏、乐视等等都各类新兴汽车企业就这么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生意终归是生意。情怀是有的,梦想也是存在的,但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看中的都是美好的发展愿景,说人话就是满地的钱。

可惜的是,弯道超车存在机会,但风险更大。

机会在于互联网时代,汽车上继承了众多的载体,不仅仅只是一个从A到B的工具,它可以联网、可以打电话、可以工作、可以不费一滴油实现300km的行程,甚至在几年之后还能自动驾驶。这些都是机会,所以你们看荣威将重心放在车联网上,效果甚好。百度也开始筹划着阿波罗计划,准备承包自主品牌对自动驾驶供应商的需求。

而所谓风险就是,无论是蔚来还是乐视,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全靠自己摸索。纯电动大家都在做,但这难吗?只要有投资人,有钱都可以轻松整合出一台纯电动超跑。


这个路子行的通吗?特斯拉是成功了,但特斯拉当时也差点破产,从特斯拉身上我们看到了马斯克的个人魅力,看到了没有政府的支持差点申请破产的特斯拉。虽然特斯拉现在销量还不错,市值也在增长,但必须要承认的是,特斯拉一直还在亏钱,一切都没想象中容易。

此外,汽车是一个高度集成的整体,一辆量产的汽车需要各个零部件的匹配配合,并不是只是拼凑起来就可以的,这是所有新兴企业无法绕过的问题,这也是蔚来找江淮代工的原因,无论你喊的口号多么科技前卫,终究落地还是要和制造业打交道。

乐视汽车从概念车亮相到被爆破产,经济危机缠身,其实说意外也不意外,说他是庞氏骗局可能有点刻薄,所以倒不如说贾跃亭还没有把它的汽车梦想规划好,其实作为同胞还挺希望他能成功的。

最后说下汽车市场有多赚钱,这个真的无法量化,以某豪华品牌的一款新车发布,上市发布会、推广传播、口碑维护等等,这里面消费者看不到的费用,厂家都能有过亿级的费用预算,你们想,有多少利润才有多少成本撒出去。


AL频道


随着国家对于汽车行业内弯道超车的理念进行了指导,国内出现了大批的新生汽车品牌。像乐视、蔚来、小鹏这些企业都纷纷宣布踏足汽车。就拿乐视来说,贾跃亭为了汽车放弃了许多,而如今的FF汽车却一直有传闻欠薪、停工。是什么让贾跃亭能这样的坚持下去?为什么汽车行业能吸引那么多人加入?

第一,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转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如今各个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问题都日益重视了起来,而这其中燃油车的排放就成为了许多国家的首要解决对象。就拿我们国家来说,通过推行各种政策去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达到减少燃油车的比例,实现环境保护。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我们都处在同一个起点,而不像汽油车一样落后别人太多。所以在这方面也会给这些企业家们信心,用中国速度来制造新能源汽车。

第二,汽车行业的商机很大。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汽车行业赚钱。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市场里的一大宝地,许多的企业家都盯着。

所以,谁也不让着谁,谁也不想放弃这块大蛋糕。并且,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那么就势必有机会走向全世界。到了那个时候,商机就会变得无限大了。

总结:在造车这件事上,贾跃亭经历了太多,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汽车行业里的不易。但是,与其谈太多不切实际的梦想,还不如回归现实,去切实的做一些能让老百姓开上的好的新能源汽车,我想这样会离成功更近一些。


汽车观察家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或者说,汽车是贾跃亭最后一根可以抓住的稻草了。

在乐视资金链还没有断裂的时候,乐视花了很多钱去造车,但是这不是主要的资金链断裂的原因。

乐视断裂的原因是战线拉太长了:造车;亏本卖手机、卖电视;大手笔收购版权;入股易到等等一系列的操作,从多个方面的烧钱,五个盖子是盖不了8个锅的。

如果你光是造车,乐视还不至于从16年的时候就没钱了。但是你把战线一下子拉长了,多方面烧钱,钱很快就烧没了。所以,贾跃亭并不是想牺牲乐视去造车的,而是他的估计太乐观了。

所以,乐视资金链断裂的原因是什么?是多方面一起烧钱造成的。那么资金链断裂之后,贾跃亭需要怎么样才能翻身?或者有机会翻身?当然是选择最有潜力的啦!

为什么造车最有潜力?

第一,造车是在美国,贾跃亭出国之后就能在美国逗留,不用的担心在国内因为债务问题而被传讯到法院、冻结资产什么的。但是对于一大帮被拖欠款项的供应商来说,哭了他们。

第二,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多国政府都在推动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能够减少污染,提高能源效率。多个国家都在推动电动车的发展。这样的话,电动车的市场将会非常巨大。

其他行业的潜力或者阻力都非常巨大,出国造车可以说贾跃亭当时最好的选择了。


太平洋电脑网


有时候,在梦想面前,我们需要咬牙坚持前进的脚步,但如果前进方向是错误的,那么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误入歧途——努力很重要,但方向更重要。现在回过头来看,贾跃亭选择造车,似乎就是一种选错方向的决然,而正是这种方向上的失误,导致曾经的乐视帝国轰然倒塌,沦为一场经济惨剧,令人扼腕、叹息。

现在,包括很多中国公司在内,都选择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动汽车),甚至也着手研发、试验无人驾驶技术。这与我们国家宣称的汽车制造要“弯道超车”的战略方向是一致的。

因为,在汽车发动机技术方面,欧美汽车制造商已远远走在了我们前面,在市场营销、品牌价值方面都具有先发优势。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甚至弯道超车、超过欧美国家的汽车制造商,是怀揣着汽车梦的中国人赋予电动汽车的希望。

目前,包括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在内,也都在投入研发新能源汽车,或电动车,因为在注重节能减排、建设美丽世界、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研发新能源汽车也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贾跃亭,也是认准了这条路,但其问题是,步子迈得太大,其一心一意打造的汽车生态城,有着浓重的乌托邦色彩,又是在美国——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其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亲,【小哥哥打算盘】曾行走美帝一线,目前关注中美经贸和美国经济问题。如果您认为回答道理,点个赞之后,别忘了关注头条号【小哥哥打算盘】奥,欢迎评论互动,后续回答更加精彩,么么哒。


摩羯财经


或许贾跃亭自己也不会想到,投资一个新能源汽车竟然惹来那么多争议,关于贾跃亭为了造车不惜将全部身家都投进去,已经不是什么爆炸性的新闻了,那么贾跃亭为什么宁愿放弃乐视也要做汽车呢?

新能源汽车确实是一个好项目

有新闻曾报道今年6月份,特斯拉以347美元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其市值也随之达到570亿美元,超过传统车企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问鼎“美国市值最高汽车厂商”宝座。算来,这已经是第四次特斯拉在用市值实力打脸传统汽车企业。

即便在资本市场,特斯拉毁誉参半,但是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他所代表的未来技术因为没有参照物才显示出他超越传统商业模式的巨大可能。在中国也是如此,新能源汽车受到了资本的追捧。2016年,马云、李彦宏、马化腾、雷军、刘强东、董明珠、王健林、殷一民等八大富商纷纷投资了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

而乐视汽车在资本上已经早走一步,2016年,乐视汽车完成10.8亿美元融资,参与此次融资的投资方包括,国家电网旗下英大资本、深圳市政府投资平台深创投、联想控股、民生信托、新华联以及宏兆基金等知名机构。此次融资之前,乐视汽车共投入近3.5亿美元,全部为贾跃亭个人投入。今年5月21日,贾跃亭表示乐视汽车马上要开始A轮融资,预计年内完成。


当然,在中国市场中,令企业动心的还有政府的推动力。就在前不久,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图”目标,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应该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而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足百万量级,增长空间惊人。

但,好的项目,更要看是谁来做。尤其当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经开始从热钱转向真刀实枪的拼杀时,更是如此。

新能源汽车并非绝对乐观。在第一轮资本发烧过后,第二轮资本开始看的更深,对于企业本身的核心技术、商业模式有着更高的考量标准。

首先是市场对于续航里程、一体化集成、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车企需要实现的技术升级和创新难度越来越大。

第二,在国内,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出,新能源车企各种成本和大幅增加,这需要新能源车企在资金、技术上拥有一定的实力。

第三,在技术、成本的压力下,如何从全产业链来布局,进行价值转移,通过资源整合、共享汽车等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新能源汽车生存关键。

换而言之,小体量、缺乏核心技术团队的玩家将退出市场。

那么在此时,贾跃亭就像乐视的超级汽车生态里的总指挥,将此前乐视汽车的布局继续强力推动起来。也只有这个人才能在三年前提前看到今天新能源汽车第二阶段的残酷玩法。

据说在乐视的核心技术打磨中,贾跃亭与团队曾发生过一次关于速度的争执。贾跃亭提出,要冲着百公里加速3秒以内的目标努力——这在彼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遭到了Nick的强烈反对。两人争论了一整天都无法说服对方。但最后在2017年1月4日,FF91以百公里加速2.39秒出现在全球公众面前,贾跃亭的目标实现了。


三年时间,乐视汽车已经打造了一套具备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整车技术。而这个将为乐视建立起第一道护城河。

第二道护城河,是乐视超级汽车生态。乐视“SEE 计划”的理念包含:汽车的电动化;汽车智能化,如自动驾驶;汽车互联网化,包括乐视车联、自动驾驶、云计算等以及基于共享理念的社会化运营。概括起来就是: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社会化。

第三道就是贾跃亭。三年前贾跃亭在汽车项目上的投入并无法做到全心全意,而今可以了。汽车这个盘子太大,必须要贾跃亭全力以赴才能够令人足够安心。所以现在,投资人们如愿以偿。

如今贾跃亭辞去乐视所有职务,专心扑到汽车上,或许只需要3年或者5年时间,就可以还给众人一个惊喜。


科技新人类


继续行骗的唯一路径啊,所以才这么干。

下周回国吧,如果不是骗子,回国一两周,不会影响贾布斯贾会计造车。

贾布斯算计中国人的钱,为了继续忽悠,在美国请群众演员拍造车照,在国内请网络写手放出美国百年投行和沙特投资ff的虚假消息,甚至卖国求荣游说美国国会和白宫外围人员,企图搭中美贸易摩擦的倒车,企图继续谋不义之财。

当哪天贾布斯不再舍得花黑来的钱财时,就会和赖昌星等人一样,被踢回国内,最终实现令贾会计窒息的回国梦想。

奸人是有奸相的,这贾布斯和写满嘴谎言的高速120码奔驰狂奔男,面相的相似度高达95%以上,老天造化啊。

各位看官,分得清的人么,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打假匡正


因为只有做汽车才能告诉宇宙:前面融的几百亿都是毛毛雨,朕做的是几万亿的市场。

比如一个打工的,一年赚5万,怎么可以借到50W?和十个亲戚朋友说,我看上了一套200W的房子,还差5万。贾总只是换个说法:朕夜观天象,未来电动汽车呈万亿市场之势。而今天下纷争,bat欲行霸市之恶行,唯我乐视于乱世之中独行惠民之举,以一企业之力短短数载,打破行业之底价,让手机,电视通通无利可图,所到之行业,哀嚎遍野。来把,子民,每人赞助朕100块,朕将再造一个旷世伟业于当世。爱卿,将朕的《我爱乐事贾跃亭》放起来


陈雨吉


放弃乐视执着造车,贾跃亭有不得不说的苦衷!

贾跃亭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一手创办乐视,同时又迅速扩张业务,卖手机、卖电视,进军影视业、体育业,金融业,还包括汽车领域。他的生态布局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两屏一车一内容,体育金融乐视云。可最终贾跃亭还是倒在了资金上面,由于同时涉足太多业务,有没有主要的产业支持资金消耗,贾跃亭资金链断裂。为躲避债务跑到了美国,至今不敢回国。而令人差异的是,即便市局艰难如此,贾跃亭仍没有放弃造车梦,我认为这其中有三个原因。

首先得先从汽车行业说起:随着车联网概念的提出,汽车已经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个载体,在汽车上可以搭载音响、电视、手机等多种设备。况且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在未来几年内就可以实现量产,大量投放市场的巨大商机。届时人们换车需求激增所能带来的利益超乎想象。

其次我们在看看贾跃亭这些年的布局:做手机,做视频,卖电视等,这些全都是在为造车做铺垫。手机是智能驾驶汽车的远程控制终端,用户通过手机启动汽车,并且让汽车开往指定地点。电视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早就有了车载电视。而视频则是手机和电视上搭载的附加内容。

这几样做好了,将来不论自己造车成功与否,贾跃亭都能在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比方说新能源汽车使用乐视的电视,安装乐视视频等等。而一旦造车成功,又将反哺手机、电视、视频等现有产业(捆绑销售乐视电视,安装乐视相关app等等)。不仅如此,还能通过车联网大数据获取用户一手资料,这部分价值更是难以估计。

所有说,造车是贾跃亭整个生态布局当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无何贾跃亭都不能放弃造车,但他操之过急,同时布局多条战线,导致没有一条能够做出太好的成绩,不得不不断贴钱进去,导致入不敷出。同时,他也低估了造车的难度。

当然,贾跃亭宁愿放弃乐视也要做汽车的原因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贾跃亭资金链断裂以后,最有潜力、最能够帮助他打好翻身仗的也只有造车这一条路了。资金链断裂,贾跃亭成了老赖,在国内是是混不下去了,资产被冻结,无法再继续经营乐视。而贾跃亭的汽车工厂在美国,只要出国以后在美国逗留,就不用担心因为债务问题被法院传讯,被冻结资产等多种问题,可以安心造车。

现在,贾老板的车虽然造出来了,但还是问题重重,距离量产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他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又与恒大的许家印闹别扭,估计也很难摆明。他到底能不成功,我不敢乱说,但我很是佩服像他这样敢于为梦想窒息的年轻人,只是有些同情那些被拖欠款项,生活难以为继的供应商们。

有梦想并为梦想付诸行动,这绝对是好事。但如果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好事就变成了坏事。针对贾跃亭的造车欠债行为,网上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个勇敢的追梦者,令人敬佩,希望他能造车成功。

可我却觉得造车是造车,失信是失信,还得分成两方面来看。逾期不还就是违约,就是失信,不管是否造车成功,失信的这个污点永远也洗不白。我们不能鼓励这种行为,如果造车成功就能洗白自己,那岂不是借钱有理了?


社会话唠君



关于乐视,如今网络上评论两极,有的说是“庞氏骗局”,有的说是追逐梦想 。大家各执一词,难以说服对方。

先不急着评论,我们来看看,乐视的 7大生态,都包括哪些内容?

在此,大观君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就是“两屏一车一内容,体育金融乐视云”。

两屏:一块大屏,就是乐视超级电视;一块小屏,就是乐视手机。

一车:就是乐视汽车生态,包括造车,也包括用车,如易到用车。

一内容:一块内容是乐视影业;

体育:当然是乐视体育。

金融:乐视的金融生态。

一朵云:就是互联网生态乐视云。

那么,这七块业务中。乐视前期真正重金投入的,还是“两屏一车“ ,按投资的时间顺序看,分别是电视、手机、汽车,与这三块业务相比,其他业务就是小意思了。

为什么是这三项业务,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三项业务的市场空间:

1、电视:全中国14亿人口,如果按照每家平均4口人,每家两台电视计算,总计需要7亿台电视,如果每台电视的寿命是10年,每年的需求为7000万台,每台单价以3000元计算,每年的市场空间约为2100亿元。

2、手机:全中国14亿人口,假定手机的持有量为10亿台,每台手机的使用时间为2年,每年的需求为5亿台,每台单价以2000元计算,每年的市场空间为10000亿;

3、汽车:全中国14亿人口,以四口之间每家拥有0.5辆车计算,总计需要约2亿辆汽车,如果每台汽车的寿命为10年,每年的需求为2000辆,每辆汽车的价格以20万计,每年的市场空间为40000亿。

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一点了吧,做梦没错,但梦是有大小的,有2000亿的电视梦,也有万亿空间的手机梦,更有4万亿级的汽车梦。如果每个产业乐视的市场份额能做到20%-30%,那就决定乐视是家年营业额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的公司。

乐视通过制造概念吸引投资者入场,股价一路上涨40多倍,但贾老板等原始股东从2012年开始不断套现,赚的盆满钵满,留下众多机构和散户接盘。这些钱都到哪去了?

回答是“造汽车“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乐视汽车生态旗下有几十家公司,目前,进展最好的是法拉第未来FF91项目,但关于这个项目,大家要知道两点:

1、这家公司是贾老板私人控股的公司,和乐视公司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2、这家公司注册在美国,和乐视汽车中国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在中国多个项目资金紧缺,包括汽车行业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拿中国资本市场‘套现’来的资金,跑去美国发展汽车项目,着实令人感觉比较奇怪的。如果FF91项目的前景真的那么看好,美国的融资业那么发达,为什么不直接在美国当地融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