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正值南粵古驛道紅色之旅大興之際,12月9日晚,汕尾馬思聰藝術中心座無虛席。大幕徐徐拉開後,“賀綠汀”、“丘東平”等英烈再一次走進了公眾的視野。六幕劇、數十首歌曲、數十次熱烈的掌聲、110分鐘,200餘名上海音樂學院的師生們用舞臺表演、演唱等形式再現了人民音樂家賀綠汀波瀾壯闊的一生,以及那一段段的紅色故事。

“賀綠汀先生在回憶錄中寫到‘聽到丘東平犧牲的消息,我十分的傷心’。今天讓賀綠汀先生、丘東平先生聽到你們的歌聲,我想他們在天之靈一定十分欣慰”,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許瑞生飽含深情地說。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12月9日,由汕尾市委、市政府主辦,海豐縣委、縣政府承辦的上海音樂學院大型原創歌劇《賀綠汀》在汕尾市馬思聰藝術中心隆重上演,這也是來粵的首次演出。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許瑞生,汕尾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石奇珠,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林在勇,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樹,省自然資源廳副巡視員方為民等領導嘉賓,以及1200多名市民一同觀看演出。

上海音樂學院傾力打造純原創歌劇《賀綠汀》

賀綠汀先生,是從湖南邵陽普通農民家庭走出的人民音樂家,也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音樂學院的首任院長。歌劇是以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爭取解放的宏大歷史為背景,真實再現了青年賀綠汀承前啟後、融匯中西、樹立文化自信、追求創作卓越的音樂家形象。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歌劇《賀綠汀》精彩瞬間。

歌劇《賀綠汀》共六幕,分別表現賀綠汀投身革命、赴上海國立音專(上海音樂學院前身)深造、刻苦鑽研西洋樂理和演奏技藝、組織帶領上海文藝界救亡演劇隊奔赴前線、在“噠噠噠”的機槍聲中創作出《游擊隊之歌》、在魯迅藝術學院任教的人生歷程。

為了打造高水平、高質量的歌劇,上海音樂學院基於“雙一流”學科建設平臺,通過大師劇拉動全院所有系部資源,帶出一支青年“音才”為主的主創隊伍。全劇三分之二的音樂為原創,三分之一的音樂選取了賀綠汀先生的代表作,以幕間劇的形式穿插。其中男主角有四大段詠歎調,風格突出,刻畫出賀綠汀壯麗的人生、豐富的情感。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師生傾情上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師生致謝觀眾並演唱《上音,我的愛》。

《賀綠汀》主創班底均為上海音樂學院師生:院黨委書記、院長林在勇擔綱總策劃及作詞;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音博導張千一和青年教師徐可、戴維一、邱曉柳攬下數十首劇中曲目的原創大任;副院長、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擔任總導演,導演劉戀、編劇陸駕雲也均是在校老師;顧平、方瓊、陳劍波、施恆等上音著名專家教授擔綱主演;樂團成員來自管絃系;合唱團來自聲樂歌劇系;舞臺視覺呈現由數字媒體學院師生製作,劇務則由藝術管理系學生承擔。

據悉,這是汕尾市建市30年來第一次演出歌劇作品。在此次演出中,劇組還特意在歌劇第二幕中加入由汕尾當地藝人演繹的白字戲。2006年白字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歌劇《賀綠汀》結緣南粵古驛道

歌劇《賀綠汀》來粵首演與許瑞生副省長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許瑞生副省長於1999年汕尾任職後為儘快熟悉地方情況考察海陸豐地區人文歷史,閱讀到丘東平有關的歷史文獻。近期,他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觀看了歌劇《賀綠汀》,並赴丘東平故居、羊蹄嶺古道調研。在調研中,他表示,汕尾市要將南粵古驛道修復利用與紅色基因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紅色文化鼓舞精神、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力求讓南粵古驛道成為承載著革命精神的紅色之道。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歌劇《賀綠汀》宣傳海報。

隨即,他給總導演廖昌永教授寫了一封信,希望複製一份《賀綠汀》演出錄像送丘東平故居,播放供遊客觀賞,豐富英烈故居展示內容,還盛邀廖昌永教授前來南粵古驛道採風、挖掘古道的紅色記憶,並冀望帶歌劇《賀綠汀》前往汕尾海豐在英烈家鄉演出。廖昌永教授隨即回信表達了謝意,以及對採風和演出的期待。

10月12日,上海音樂學院傳媒學院院長、歌劇《賀綠汀》製片人尤繼一教授一行前往汕尾採風。

12月7日,汕尾市海豐縣人民政府與上海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建的紅色基地——紅色音樂文化研究實踐基地,在海豐縣舉行合作簽約暨揭牌儀式。

12月9日-10日,歌劇《賀綠汀》在汕尾上演。紅色的音律終於迴響在古道上,紅色精神“驛”路傳承。

歌劇《賀綠汀》與南粵古驛道也有著深厚的淵源。該劇人物原型賀綠汀是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青年時期,他曾跟隨彭湃並結識了丘東平。該歌劇中最催人淚下的一幕,正是賀綠汀的摯友、詩人丘東平遭遇日軍突襲、英勇犧牲的一幕。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革命作家、詩人丘東平。(圖片來源自網絡)

從海豐古驛道走出去的革命作家、詩人丘東平於1927年參加武裝起義並加入中國共產黨,蘇維埃政權建立後任東江特委書記彭湃的秘書。1932年初,丘東平參加19路軍在上海抗擊日軍,和陳振樞合編《血潮》戰地鼓動刊物。1936年初,他回到上海,參加革命文藝創作和政治活動。1940年,丘東平任新四軍陳毅同志的對外秘書。1941年初,丘東平協助劉少奇創辦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丘東平任教導主任,為華東地區培育了大量的優秀文藝人才。同年7月23日,丘東平於蘇北鹽城(現建湖縣)掩護師生突圍時不幸壯烈犧牲,年僅31歲。

在此次演出中,主辦方還特別邀請了丘東平的後人前來觀看。

紅色歌劇 古道迴響 “驛”路傳承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現場氣氛熱烈。

在全劇結束後,觀眾的掌聲經久不息,主要演員和主創人員一次次地謝幕,當該劇總導演、著名歌唱家廖昌永上臺謝幕時,劇場觀眾沸騰起來,熱烈的掌聲和“廖老師唱一個!”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正患肺炎的廖昌永教授在觀眾熱情的感染下,不顧醫生“不能大聲說話”的叮囑,帶領著全體演員和合唱隊員,又一次高唱起《上音,我的愛》,將現場的氣氛又一次推向高潮。

自海豐自駕四十多分鐘的黎老師說:“聽說歌劇《賀綠汀》裡面有我們的家鄉紅色名人丘東平,我就來觀看了。這部歌劇很好,弘揚了我們的家鄉名人與他的精神,我想我會把這些故事講給我們學生聽。”

汕尾市區的劉先生和父母、妻兒一家人觀看了歌劇,他說:“我們都是第一次看歌劇,感覺很震撼、很好聽、很好看。”

歌劇《賀綠汀》中“丘東平”的飾演者陳劍波說:“剛接到劇本的時候,以為丘東平是一個舞臺形象、正面角色,但經過多次的演出,這段時間參觀了丘東平的故居,瞭解了他的事蹟,發現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著高度堅定的革命精神的人。隨著演出的深入,深深被這個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的真實人物所感染、打動。特別是這次來到了真正的丘東平的故里,更加感慨,再一次接受了心靈和思想的洗禮!”一年多的演出,丘東平的精神也已經烙在他的心中,“我的價值觀、人生觀無疑是進行了一次洗禮,這將對我的藝術生涯、教學事業、人生思考產生了巨大的、可持續的影響,我們200多位師生也深受感動,希望通過歌劇的形式讓我們的汕尾人民、我們的青少年、我們的觀眾能夠認識、瞭解丘東平烈士,讓我們不忘初心,傳承紅色精神。”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許瑞生(右)與林在勇(左)親切交談。

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林在勇說:“汕尾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之一,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日子裡面,我們來到紅色的汕尾——革命的聖地。在我們心目中,應該說在這裡造就復興的歷史。歌劇《賀綠汀》反映的就是一個奮鬥的故事,告訴我們是怎樣走向真理,走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許瑞生深情地對上海音樂學院演出的師生們說:“你們的歌聲悅耳,你們的情懷飽滿,你們用真情演繹了一場令革命老區無數的人民感到歡欣和鼓舞的歌劇。你們深入地闡釋了我們新一代的音樂家、未來的中國的希望,上海音樂學院將永遠是榮光,永遠是音樂的天堂。”

附件:

歌劇《賀綠汀》主創來汕尾海豐調研採風,蓄力南粵古驛道紅色之旅

南粵古驛道網 祁方

前引:日前,南粵古驛道網9月30日《銘記南粵革命英烈的光輝歲月,歌劇音像資料贈汕尾》報道,許瑞生副省長致信歌劇《賀綠汀》導演廖昌永教授,寫作:“丘東平先生故居處於海豐羊蹄嶺古道旁,如能保護利用好丘東平先生故居,與古道旅遊結合,革命老區相對貧困的村民民生改善可期。故求助一事,能否複製一份《賀綠汀》演出錄像送丘東平故居,播放供遊客觀賞,豐富英烈故居展示內容。若然,海豐蓮花山脈因歌聲而長青,東平先生故里餘音繞樑。”

許瑞生副省長還盛邀廖昌永教授前來南粵古驛道採風、挖掘古道的紅色記憶,並冀望帶歌劇《賀綠汀》前往汕尾海豐在英烈家鄉演出。廖昌永教授隨即回信表達了謝意,以及對採風和演出的期待。

10月12日,上海音樂學院傳媒學院院長、歌劇《賀綠汀》製片人尤繼一教授一行前往汕尾海豐調研採風。尤繼一教授此行,一是考察學習汕尾海豐的紅色文化、二是為歌劇《賀綠汀》在汕尾海豐演出做前期的商洽。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圖為汕尾海豐紅場一角。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圖為汕尾海豐紅場的廣場雕塑。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圖為汕尾海豐紅場的展示板一隅。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圖為汕尾海豐紅場的彭湃烈士雕像。

調研期間,尤繼一教授一行首先參觀了汕尾海豐紅場。紅場位於海豐縣城人民南路中段,是中國大革命時期,以彭湃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領導海陸豐人民建立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活動場所。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圖為尤繼一教授一行在汕尾海豐紅場留影。

其後,尤繼一教授一行還瞻仰了位於汕尾海豐梅隴鎮馬福蘭村的丘東平故居。該故居呈現了丘東平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丘東平烈士遺留的寶貴文學作品和革命精神充溢其中。尤繼一教授甚為所動,當即留言寫到:“通過創作賀劇,瞭解了丘東平烈士一生,那個年代的前輩先哲,有才情、追求、情懷、理想,讓後輩我等,敬佩感懷!懷念東平烈士。”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圖為汕尾海豐丘東平故居內景。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圖為尤繼一教授為丘東平故居留言手稿。

《賀綠汀》以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爭取解放的宏大歷史為背景,謳歌了人民音樂家為人民的藝術精神信仰,其中也有涉及丘東平先生的經歷。而且,該歌劇中最催人淚下的一幕,正是賀綠汀的摯友、詩人丘東平遭遇日軍突襲、英勇犧牲的一幕。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粵首演

圖為歌劇《賀綠汀》在丘東平故居播放。

據悉,隨著南粵古驛道活化行動走向深入、以及11條重點線路的日趨成熟完善,紅色元素也正得到不斷地挖掘和宣揚,歌劇《賀綠汀》將在11月汕尾海豐紅色之旅活動期間正式展演,相信到時我們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紅色藝術帶來的革命精神洗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