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說起小提琴名曲,

大部分人可能都會說出來《流浪者之歌》、《沉思》等等,

但是,作為中國人,

你知道中國小提琴名曲都有哪些嗎?

當然,很多人肯定要說了,

當然知道了,《梁祝》不就是嗎。

對,《梁祝》是,然後呢?

除了《梁祝》,你還知道其他的嗎?

……

估計你要靜默10秒鐘想想吧!

今天,琴姐就給大家介紹10箇中國的小提琴名曲。

慢慢欣賞吧!

10、慶豐收


《慶豐收》為小提琴教育家、作曲家張靖平作於1958年。樂曲以西北民歌的音調為主題,並吸收了嗩吶音樂和戲曲音樂的鑼鼓節奏。

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樂曲由一個慢速寬廣、具有號召力的前奏開始,突然進入極快速、熱烈的主段,表現人們喜慶豐年的熱烈、歡快場面,其間夾雜著模仿百鳥歡鳴的情景。

9、夏夜


著名小提琴獨奏曲《夏夜》由作曲家楊善樂作於1952年。作者當時是上海音樂學院學生,從小熱愛湖南家鄉民歌小調和“地花鼓”音樂,因久別故里思鄉情切,通過描寫江南夏天幽美的水鄉夜色,抒發懷念故里之情。其中不僅以“地花鼓”音樂為素材,而且還將其伴奏樂器一大筒的奏法移植到小提琴上,突出了水鄉音樂的特色。

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1953年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作品試奏音樂會上首演。後被編入《小提琴獨奏曲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53年)。1956年該曲在第一屆全國音樂周演出後被各音樂院校選為小提琴教材,後又編入《小提琴曲選》第七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60年)。

因它婉轉動聽的旋律,以及富於變化的感情,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廣大中國音樂愛好者最耳熟能詳小提琴獨奏曲目作品之一。


8、新疆之春

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新疆之春,是中國小提琴獨奏曲。由馬耀先、李中漢作於1956年。樂思流暢,感情豪爽奔放,具有鮮明的維吾爾音樂風格。


樂曲奔放流暢,瀟灑自如,具有鮮明的維吾爾民族音樂風格,反映瞭解放後新疆人民歡欣、酣暢的生活情趣。也是大家較為熟悉的一首優秀作品。成的慢速尾奏,小提琴與鋼琴同奏一個強有力的和絃,乾淨利落地結束全曲。

7、良宵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為劉天華於1927年農曆除夕夜創作的二胡獨奏曲,是劉天華音樂生涯中寫作時間最短的一首樂曲。後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表現了一種抒情、清新、明快、怡然自得的情緒。

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樂曲的第一樂段情緒比較平穩,其中的某些旋律為第二樂段作了鋪墊。樂曲為第二樂段的情緒逐漸緊湊、昂揚起來,給人以興奮、愉快的感受。最後又顯得平靜、安祥。

6、漁舟唱晚

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

建國後,著名音樂家黎國荃先生根據同名箏曲曾改編創作為小提琴曲,得以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呂思清、盛中國、俞麗拿都曾傾情演繹。1984年,著名電子琴演奏大師浦琪璋將其改編並用電子琴完美演奏,中央電視臺選取其1分36秒至2分43秒作為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一直沿用至今。三十年不變的背景音樂,成為十三億人最熟悉和喜愛的音樂,它也許是全世界所有電視欄目中播放時間最長的背景音樂。

5、牧歌


《牧歌》的原型是呼倫貝爾盟的長調民歌《烏和日圖和騰》,這首長調被採風學者從赤峰一帶收集來,它從呼盟碾轉傳唱到赤峰,歌詞逐漸演變定型,就成為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藍藍的天空飄著白雲,白雲下面蓋著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銀,撒在草原上那麼愛煞人”的《牧歌》了。《牧歌》歌詞形象純樸而富有詩意,字裡行間處處流露出蒙古族人民對草原和生活的熱戀。


小提琴獨奏曲《牧歌》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民族風格的作品,它是由我國著名作曲家沙漢昆先生於1953年在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時改編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音樂舒展優美,富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完美體現了南北朝民間歌謠《敕勒歌》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

4、思鄉曲


《思鄉曲》是馬思聰(1912-1987)於1937年所寫《內蒙組曲》(又名《綏遠組曲》)中的第二首(《塞外舞曲》是另一首,但《思鄉曲》是他的代表作),主題音樂來自綏遠民歌《城牆上跑馬》。


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思鄉曲》作於72年前的1937年。當年,日寇的鐵蹄蹂躪了滿蒙華北大地,東三省的學生唱著“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流亡關內。馬思聰行腳北國之後折回廣州,從一首綏遠民歌中引發靈感,譜下了這首《思鄉曲》,撥動了多少為抗日救亡而奮戰的中華兒女的心絃,並且一直流傳下來,引發了一代代愛國愛鄉的炎黃子孫的共鳴,成為了中國現代民族音樂不朽的經典。

3、金色的爐臺

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小提琴獨奏曲《金色的爐臺》是七十年代小提琴獨奏曲《金色的爐臺》是七十年代由著名小提琴作曲家陳鋼根據歌曲《毛主席的光輝把金色的爐臺照亮》改編。這首歌曲取材於毛主席視察鋼廠時與鋼鐵工人親切交談的場景,當年由歌唱家施鴻鄂演唱,歌聲傳遍千家萬戶。



樂曲運用了民族民間音樂元素改編成的小提琴獨奏曲,感情真摯,樂思發展自然巧妙,結構佈局合理勻稱。旋律更是優美而富有激情,樂曲中的民族風格營造了一種和諧勻稱的中國傳統式音樂美,表現了當年鍊鋼工人與毛主席心心相印的深切情感,抒發了中國工人階級自力更生、建設社會主義的豪情壯志。

2、苗嶺的早晨


《苗嶺的早晨》是1974年白誠仁先生特意為俞遜發新發明的口笛”創作的曲目,曾被中國藝術團在世界演出,享譽海外。1975 年由作曲家陳鋼創編成為小提琴曲。

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樂曲短小精悍,曲調熱烈明快,描繪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麗 圖景, 既保留了原口笛音樂的特色, 又充分發揮了小提琴的特 性,並吸收了二胡的滑音、笛子的花舌等我國民族樂器的演奏技 法,展示了熱情奔放的苗家舞蹈,描繪出一幅苗嶺晨曦的秀麗景色,表現了苗族人民歡樂幸福的生活情景,音域寬廣、情感豐富、對比明顯,在中國小提琴藝術發展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1、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幹


《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取材於新疆塔吉克民族的音樂素材。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縱情高歌”展現了遼闊美麗的草原風光和牧民們騎在馬上彈琴高歌的情景;“熱烈歡舞”充分發揮了複雜多變敏捷靈活的技巧,表現了塔吉克人民歡騰的舞蹈的場面。



中國10大小提琴名曲,你最愛哪一首?


這首小提琴獨奏曲是著名作曲家陳鋼根據吐爾遜卡的爾所作歌曲《美麗的塔什庫爾幹》和劉富榮改編的笛子獨奏曲改編,完成於1976年。其中應用了新疆塔吉克族的音樂素材,並吸收了中國民間器樂曲的演奏手法,增二度和裝飾半音的進行、模仿冬不拉的四音和絃的撥奏和感情奔放的華彩樂段,構成了這首樂曲的特殊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