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海灘尋折戟:三亞灣裡沉了輛日本坦克?

歡迎關注【薩蘇】(sasutime)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雖然略不如亞龍灣水清沙細,但地處“椰夢長廊”的三亞灣也堪稱瓊島一處得天獨厚的休閒勝地。

在赤城號的艦載機對守軍進行了猛烈轟炸之後,隨著太田實海軍大佐一聲令下,日軍紛紛換乘小艇和水陸兩棲車輛,開始對三亞灣實施登陸。三亞守軍頑強抗擊,激戰中一輛搶灘的日軍坦克被擊中,失去控制沉入海底……

這段描述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彷彿夢囈。1939年2月14日,日本海軍實施進攻海南島南部的“乙計劃”,登陸攻佔三亞。此戰日軍指揮官的確是太田實,實施火力準備的也的確是赤城號航空母艦,但當時三亞已無正規軍,只有民團餘醒亞部等地方武裝進行了抵抗。

儘管一度擊退日軍對榆林港的進攻,但很快全面潰敗,棄城而走,日軍檔案中記載的損失相當輕微。所以,在三亞灣擊沉日軍坦克云云,很容易讓人想到抗戰神劇。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又有新劇投拍了嗎?怎麼沒人通知我們?!

前幾天,我因故到三亞一行。這是在三亞灣海濱散步的時候,我腦子裡的古怪想法。

之所以會這樣胡思亂想,是因為我在眺望海面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在海濤中有一個忽隱忽現的黑傢伙,其過於規則的形狀,看來就不像自然形成的礁石——這個怪物題圖照片中就有,您能找到嗎?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此時正值漲潮,那個黑傢伙有時會被浪濤吞沒,如果不仔細看,根本注意不到。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但是浪落下去的時候,看上去又分明是一個環形圍壁的人造物體,上面還佈滿了海洋生物和其他附著物,說明已經在水裡年頭不短了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換個浪漫的傢伙,可能思路很容易轉到這樣的場面去,但兄弟屬於理工科玩票文史的,腦袋比較僵硬

所以,我當時第一個念頭就是——難道有輛日本坦克沉在三亞灣裡了?!

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也有一點來由——就在距離這個怪物幾百米處,也是在三亞灣岸邊,十幾年前有人注意到那裡有幾組造型奇特的“石柱”,經過考察發現,原來那是日本海軍當年修建的水上飛機場棧橋遺址,這些石柱就是棧橋的樁子。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時移世易,海南如今成為繁榮發展之地,在三亞海濱,曾經的侵華日軍水上飛機碼頭僅剩幾根殘樁,彷彿昭示著侵略者在時代大潮面前的淒涼命運

既然幾百米外就有日軍侵佔時期的遺蹟,這裡也很可能有。同時世界各地的大海大湖裡,沉了很多戰爭遺物,發現和打撈它們,已經成了考古界的一種時尚。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沉沒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日軍坦克遺骸

這輛坦克頗有來頭。爭奪該島的戰鬥打響時,日軍曾吃了美軍裝甲部隊的大虧,發動七七事變的直接責任人一木清直大佐所部被美軍坦克打得落花流水,信奉拼刺刀可以解決一切的一木本人也斃命於此。戰鬥結束後人們發現有的日本兵頭顱就掛在美軍坦克履帶上,情狀十分可怖。

為報此仇日軍也從十七軍抽調第一獨立坦克中隊等部隊前往瓜島參戰,結果因為沒有掌握制空權制海權,還沒等登上海岸,有一半坦克就隨著運輸船沉沒在大洋之中,成了今天潛水愛好者的水下地標。

而我國探險家協會,也曾於2013年8月在滇池發現沉於水下的疑似飛虎隊P-40戰鬥機。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在滇池發現的疑似戰鬥機發動機遙測掃描照片

而日軍在登陸海南島和此後與守島我軍的戰鬥中,的確使用過大量裝甲車輛,型號包括九七式中型坦克、九五式輕型坦克、九四式輕裝甲車等。

在日軍佔領海南島的大約六年中,在島上堅持敵後抗戰的國民黨軍王毅部和共產黨瓊崖抗日總隊(瓊崖縱隊前身),都有打擊日軍裝甲車輛的記錄。

抗戰勝利時,日軍也曾向接收海南島的韓練成將軍所部交出過若干坦克和裝甲車,如果有一輛日軍坦克沉在三亞灣近海,也不應該是什麼奇事。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日軍在海南島作戰中使用的94式輕裝甲車

那麼,為什麼我看到那個黑色的物體會想到坦克呢?實際上我把照片發到海軍史研究會給幾位朋友看的時候,也有人猜測它會不會是一個廢棄的大號浮筒。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但是,將照片中的“怪物”放大來看,可以看到它很像一個半圓形的敞口金屬物,頗有厚度,遠不是浮筒那樣薄,倒頗為相似於失去頂蓋的坦克炮塔。

您說坦克炮塔不應該是頂部開一個圓洞或者方洞的樣子嗎?一般坦克是這樣的沒有錯。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比如我國的九九式坦克就是這樣

但是日本坦克中,卻頗有幾個可以直接揭開“天靈蓋”的,它們打開頂蓋的時候,炮塔的頂部就整個暴露在外了。我推測這可能是出於便於加工的原因。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一輛被摧毀的日軍戰車,注意其頂部,如果沒了頂蓋,就只剩一個鐵筒了

而我觀察浪中的那個怪物,偶爾浪退去較大的時候,可以看出是一個頗高的圓筒狀物,酷似日本坦克失去頂蓋的炮塔頂部。而且,其周圍水勢環繞而動,顯示水下還有比筒狀物面積更大的異物——難道是坦克的車體?

說起來,在我國水域發現水下的日本坦克,也不是太新鮮的事情。1995年,解放軍坦克三師某部接到電話,當地一名農民問他們上個月演習是不是有一輛坦克掉到大清河裡了。

三師上個月的確進行了一次演習,周圍老百姓看新鮮的不少,所以談不上保密,但丟一輛坦克自己還不知道……看來這位農民兄弟對我軍嚴格的軍紀還不太瞭解,真發生這樣的事兒,師長政委恐怕都要上軍事法庭的。

但農民兄弟堅稱在大清河游泳時摸到一輛坦克,不是你們的,是誰的?

一來二去,部隊也含糊了。後來調裝甲兵學院擔任指揮系主任的蘆繼兵大校回憶當時部隊便派了人去勘查,結果證實河裡真的有一輛坦克!

大吃一驚的部隊立即派出了拖車,卻拖出一輛古怪的坦克來,總重只有三噸多——要知道老解放卡車還能拉八噸呢!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然而這卻是件好寶貝——原來,這是1937年日軍進攻保定時永山戰車隊掉到水裡的一輛94式輕裝甲車(諢號豆戰車),全世界保存得這麼好的,只有這一輛。

此車,如今在坦克博物館展出呢。

三亞的這個怪物,會不會也是一輛什麼時候掉到海里的日本坦克呢?

不過,由於時值漲潮,很難看清那怪物的真面目。而且沒有做下水的準備,我決定返回酒店,做好準備後,明天退潮的時候游過去看看。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記下怪物的位置——正在東玳瑁山和鉑爵大酒店的連線上,我暫時返回,明天再來確認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在發現三亞灣海灘上有個“怪物”之後的第二天,我在落潮時間再次前往訪查,結果發現,那怪物的形象終於比較清晰地展現出來了,愈發像個日軍的坦克炮塔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換個角度看一看,前面還有個凸出的東西,旁邊一塊似乎翻起的蓋板

有朋友提到日本坦克也不都是整個頂蓋都可以掀開的,這固然不錯,但的確有幾種日本戰車有這樣的設計。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比如九四式輕裝甲車,便比較典型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九五式輕型坦克也有這樣的特點,只是它的艙口蓋有整體的和兩塊半圓形拼合的兩種不同設計——不過如果頂蓋已經不見,這在外觀上倒也沒什麼區別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另外,日軍的一些特種車輛,比如公路鐵路兩用巡道車,也是類似的設計

這些日本裝甲車輛的炮塔基本都是罐狀的,老八路戲稱為“鐵墳丘子”,與三亞海邊的怪物有些相似之處。因此讓我們有些期待,畢竟世界上還真有一些丟在海邊的坦克,可以讓人憑弔。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太平洋戰爭中被毀的美軍坦克,至今擱淺在珊瑚礁的岸邊

到海邊的時候,帶了泳衣、捲尺(準備測量尺寸)、撬刀(準備颳去部分附著物後查看其質地),但是,沒想到事情卻是一波三折。

剛要下水,被附近一座巡邏車上下來的兩位協警員制止了,理由呢?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就在面對那“怪物”的海灘上,竟然有這樣一塊標牌!

“那麼,你們知道那個東西是什麼嗎?”我問。

對方向海里看了半天,表示不知道,但聽我的描述,也懷疑會不會和軍事有關。據他們說,這裡一向是兵家重視之地,對面的玳瑁山是“六朝司令部”——秦朝(秦朝?!)、明朝、清朝、民國、日佔時期,新中國都把那裡作為海上軍事基地的。所以,這邊有個什麼東西,也不奇怪。

“不會是坦克吧。”胖一點的那位說,“會不會是個機井的井蓋?”

“肯定不是,我見過機井井蓋啥樣。”瘦一點的那位反駁,“不是個坦克也是個碉堡。”

“誰敢把坦克放這兒?修碉堡也不行啊,警備區不允許的。”胖的說。

“東邊不是好幾個日本碉堡?……”瘦的反駁。

“什麼日本碉堡,民兵的……”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三亞的確有一些舊碉堡保存下來了,多是日佔時期的遺物,上個世紀中期海防民兵也用過

看兩位同志吵得青筋都快蹦起來了,我趕緊制止——打住打住兩位同志,說說不讓游泳咱們怎麼接近那個東西啊,是不是水下真的有什麼危險的東西?水怪?

瘦同志不好意思滴說我們也是剛來工作不久,不知道以前這底下有啥危險,但是前些日子清理整頓,好像沿著三亞灣摸過一圈,也沒見什麼危險的東西,可能以前有鯊魚啥的,現在沒了。

那位胖同志想了想,說那個東西看樣子周圍水不會太深,不用游泳,趟過去也能靠近,你一定要過去的話,我們在岸邊盯著,免得出危險。

“你確定不是去游泳,對吧。”胖同志說,“那就沒事,是不準游泳,又沒說不準下海。”

好容易說通了兩位同志,下水之後摸到了那個怪物的旁邊,一路還算順利,但這地方的確有點兒不適合游泳。

首先是水下貝殼堆積很多,紮腳得厲害,其次是可能有那個怪物的存在,造成水下亂流,這個地方浪特別大,而且落差大,還真有點兒站不住。不過,近距離觀看,的確是不一樣。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有著正圓形外觀,略微傾斜的筒狀物,其頂部外緣略有凸出。此物的外表有大量海生貝類、藻類附著,很難看清其本來面目。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其內部瀦滿海水,深不可測,內壁也被大量藤壺覆蓋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在潮水進一步後退的時刻,可以看出其距離頂部約五十公分的部位,有一道約五公分寬的環狀箍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還有它的一側似乎有伸出去的蓋板,如果是坦克,那就很像火炮伸出部位的護板了。這個蓋板下方的圓筒壁上,隱約能摸到一個長方形不大的孔,但已經被海生貝類基本堵死了。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而在蓋板旁邊,還有一個凸出的設備,具體是什麼由於附著物太多,怎麼也分辨不出來

總的來說,這些都讓我們覺得和坦克的炮塔有一定的相似度。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只是,二戰中的日本坦克,採用圓形頂蓋的好像沒有那麼大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而且,在水下隱隱還可以看到這個圓筒形物體是附著在一個長方形平臺上的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從這個角度,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其水下的平臺,讓人忍不住猜測是不是炮塔下方還有車體?!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坦克的結構,就是一個炮塔下面一個車體嘛

這個怪物到底有多大呢?本來我是帶了捲尺準備測量一下的,可能因為和協警員同志的交流,弄得心情有點兒憔悴(心情怎麼憔悴?!老薩亂用詞),接近這個怪物的時候一個湧浪過來,手一抖,捲尺掉到了水裡,而且,這東西的周圍隱約可覺有傾斜的水下陡坡,捲尺掉進水裡,一時就摸不到了。

測量工具沒有了,怎麼辦?

沒有辦法,只能因陋就簡。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把拖鞋放在這個怪物的頂部邊緣上,大致可以看出其大小比例來

不過,當我用撬刀把一部分附著物清理掉之後,感覺它應該不是坦克。

實際上,此前我已經有了懷疑,曾經努力試圖搬動上部的圓筒,看它能不能轉動。如果真是坦克的炮塔,那應該是可以轉動的。但結果是不動如山——這倒可以理解,可能是上下結構之間鏽死了。

同時,也沒有找到任何可以確認的部件——這也可以解釋為海生附著物太多。然而,撬刀去掉一部分附著物後,我看到其露出的部分,似乎不像金屬。這玩意兒,更像一個整體澆築的建築構件。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扣之有金石聲,但無法確定是什麼材質,而岸上的兩位同志又一個勁兒地打手勢,意思是不讓我搞破壞性研究……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最終也沒能有更多的發現

不過那兩位協警同志倒是有自己的看法。依他們看來,這很可能是一個水泥澆築的掩體碉堡,上部是一個瞭望哨的位置,有望孔和射孔。

我呢,覺得也可能真的是一個什麼建築構件被丟入海中,因為去年臺風太大,造成水下地形變化而使其出現在海岸附近。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這次所謂的探險,付出了血的代價,但結果還是沒有搞清,很是遺憾

不過我覺得這倒是挺值得的,畢竟,探索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這時,天色已經漸漸發暗,而頭頂訓練的直升機仍在盤旋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直八和直九的身影不時浮現

三亞海灘度假髮現“日軍坦克”殘骸,隻身下海考察結果令人驚異

▲ 也會有幾架一起驅馳的時候

一切,都讓人想起一句臺詞——波高南海風雲急

無論是坦克、碉堡,還是其他,都已經是歷史,只希望今後的南海,不要再增加這樣的廢物了。

廣大的讀者朋友,你們能看出來這是什麼東西嗎?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