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農村很少人養豬了?

每日新況


一、關於戶口性質問題

根據現在國家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法律,農村耕地和宅基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農民享有的是對土地的使用權。這個使用權只能使用,無法繼承。因此,無論農業戶口還是非農戶口,都不存在繼承農村土地使用權的問題。

二、關於承包地問題

你是非農戶口,那麼你的戶籍肯定已經不在承包戶的戶口簿裡,因此喪失了對承包耕地的使用權。

三、關於宅基地問題

宅基地上如果存在被繼承人的房屋,那麼你可以因為繼承房產而繼續使用宅基地;但如果宅基地是淨地或房屋坍塌,那麼有可能會被村委會收回。

雄關漫道A

2017年12月14日 · 肥城市通和蠶繭養殖合作社負責人 三農領域創作者

至於農村養豬的太少,筆者這樣認為:

一、農戶散養形不成規模效益,老百姓講,佔不住人,畢竟打工能攢個大錢,在家浪費勞動力!那種粗放型的養殖模式早已被規模化、集約化所代替!

二、近年來,國家主要扶持大中型養殖企業,散戶養殖受益少,甚至成為盲區。

三、小戶經營抗風險能力差,受病害、市場等因素的影響,一旦受損,就沒有再幹的信心!


農村鄧宗維


這個問題,筆者深有所感。

還記得小時候,一年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殺年豬。那時候家家都養豬,每個村子裡都有一個殺豬匠,春風得意,滿臉橫肉。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農村裡的人都不養豬了,下圖這種熱氣騰騰的情景很少出現了。從本人從業以來感觸原因如下:

1、養豬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了。

以前的豬吃米糠、麥麩伴豬草,一頭豬養一年。在如今都吃飼料,出欄時間也縮短至半年180天左右,所以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率,規模也就越來越大,然而養殖技術含量也高起來了。

伴隨著飼餵方式的改變,豬病、飼養管理也就越來越科學。所以以前那種傳統的低效率的養殖方式就慢慢被淘汰了,風險太高,豬一旦死了,一年的辛苦就白費了。

2、養豬規模化、集約化

眾所周知,養豬在現代是為了賺錢。散養戶、個人戶的養殖已經由於低效率、高成本、高風險已經被慢慢淘汰了。規模化,集約化的養殖成為趨勢。統一的生產管理,統一的豬場建設,統一的豬群管理,科學的飼養管理成為了養豬的主流。

3、環保的要求

養豬是一個環保重災項目。我國人口集中、土地相對較少,豬場糞汙不加處理和利用地任意堆棄、排放的現象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畜產公害”的發生。豬場對環境的汙染包括糞汙、惡臭、粉塵、病原微生物、噪聲等,但主要是糞汙處理利用不當對大氣、水源和土壤造成的汙染。豬場的糞汙包括糞便、墊草及其它固體廢棄物以及飼養管理、消毒、職工生活等產生的汙水。豬場糞汙的汙染物主要是有機物、惡臭和病原微生物。

所以國家政策對於豬場的亂搭亂建是有嚴格標準的,已經逐步取締了一些環保不達標的豬場,農村個人的豬欄豬舍,也同樣免不了環保的要求,慢慢都被關停了。

4、食品安全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豬為主。在中國這個農業大國,豬肉消費佔據了整個居民餐桌消費的60%以上。先進的生產方式逐步會淘汰落後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的必然。通過對養殖的規範管理,保證豬肉食品的安全,也是以前我們養豬所忽視的。


哼哼小會


現在農村很少人養豬,主要有一下幾方面:

一,因環保制約。

二,利潤小,甚至有時無利潤,甚至賠錢。

三,豬病太複雜(有時傷亡嚴重)

四,太髒、太辛苦

五、由於社會人員對養豬行人看法太低,養豬人沒面子。

六、國家補貼只補給大型養殖廠,大型養殖廠就算養豬無利潤,還有國家補貼這一塊(甚至只有廠,不養豬照樣拿國家補貼),國家補貼直接繞亂了生豬自然發展規律和價格。小養殖廠從經濟實力和沒有補貼,這兩方面基本沒法生存。

七、大型屠宰企聯合控制生豬價格。

總合以上情況,小養殖戶哪有生存空間可言,現在就算有小部分小散戶,也都是老幼殘疾為了生存,實在沒有生活來原。

現在小型養殖是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比上屌死沒有什麼區別。



泰山石敢當162024707


為什麼現在農村很少人養豬了?以前農村家家戶戶基本上家裡都是養幾頭豬的,因為可以為家裡補貼家用維持生活,以前一般都在家裡種田極少出去外面打工本地也沒什麼工廠上班地方,家裡農田種些番薯基本上都是吃番薯葉還有就是番薯,要麼就是家裡米糠等!養到過年可以賣些錢,也可以家裡幾家人分些肉。



現在農村也很少養豬了,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是散養分散,現在國家政策要求規定不能散養,在現在很多農村年輕人都出去外地打工上班了,沒什麼人在家養豬了,一年也賺不了幾個錢還累。


農村Lin先生


至於農村養豬的太少,筆者這樣認為:

一、農戶散養形不成規模效益,老百姓講,佔不住人,畢竟打工能攢個大錢,在家浪費勞動力!那種粗放型的養殖模式早已被規模化、集約化所代替!

二、近年來,國家主要扶持大中型養殖企業,散戶養殖受益少,甚至成為盲區。

三、小戶經營抗風險能力差,受病害、市場等因素的影響,一旦受損,就沒有再幹的信心!


雄關漫道A


記得上小學那會,村裡家家戶戶都養豬,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我都會跟小夥伴們一起去打豬草。每到過年的時候,村裡家家戶戶都會殺豬,村裡有個專門殺豬的大爺那會都會格外忙。而如今,整個村子裡面竟然沒有一家養豬的。我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養豬獲得的利潤沒有以前大,不划算。

以前一頭豬仔就幾十塊錢,而現在要幾百塊錢;以前豬吃麩子和野草就能長大,沒有多少成本,而現在呢,得給豬買飼料吃。

2、現在村民有更多的收入來源,就不願意養豬了。以前村民除了種自家的地之外,農閒時間,男的就出去當建築工人,婦女在家養豬就可以貼補家用;而現在呢,農閒時間,婦女也外出打工掙錢去了。

3、養豬太髒,太累。

以前,農民在自己家養豬,每到夏天,家裡到處都是蒼蠅,到處都混雜著豬糞的味道。現在隨著村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像養豬這種又髒又累的活就沒人願意幹了。

現在豬養殖已經越來越趨於規模化,農村散養豬的人越來越少,這也說明了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大農圈


我2000年以前就養了四頭豬,主要養豬賣錢補貼家用。過年會殺一頭豬過年吃,吃不完的豬肉做臘肉,做香腸。小時候經常幫父母摘野菜,煮豬食,餵豬,養豬真的很辛苦。現在老房子的豬圈還保留著。上大學後,我就叫我父母不要養豬了,因為那時散養豬的時機已經過了。

1.90年代前農村經濟收入單一,主要靠種地,養豬,做零工(建築工),90年代末期農村開始走向城市去打工。那時是“男主外女主內”

90年代以前,農村主要靠種地,家家戶戶養豬。養豬的豬糞還田,真正的農家肥種田,根本不用化肥。吃不完的蔬菜,紅薯,水稻等用來餵豬。種養結合,不浪費資源不破壞環境。而打零工(建築工)都是男人在做,90年代的時候農村建房子都是互相幫忙,少部分請建築工,所以那時建築工人工資才15塊一天(95年的價格,90年才5塊錢),而現在同地區的同樣工種已經漲到150塊。打零工不賺錢,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只能養豬,種地。

95年開始,農村有些人到深圳等大城市打工賺錢了,95年的時候打工一年可以存一萬多塊錢,而且不用曬太陽,人也更白了。打工可以賺錢,還不用這麼勞累,還能穿的光鮮亮麗。於是從那時開始農村年輕人大批湧向沿海城市出去打工賺錢。農村留下了老人婦女小孩。養豬種地勞累不說,還不賺錢,於是留住農村的老人也漸漸的不再養豬了。

2.2000年開始,養豬週期長,豬價一直下跌,豬飼料一直上漲,養一頭豬不如打工一個月。

90年代初,農村養豬還主要是以野菜,蔬菜,紅薯,大米和米糠的為豬食原料。養一頭豬一般要八九個月才能出欄。95年之後慢慢地會在以前的豬食里加點飼料,可豬飼料年年大漲,特別是2000年之後,飼料上漲,豬價下跌,很多人紛紛放棄養豬選擇打工。

3.傳統養豬費時費力,回報低。

傳統養豬,要摘野菜,剁野菜,還有煮豬食,餵豬和打掃豬圈,這些都是很費時費力。一天到晚就是忙著養豬的事情。養四頭豬,基本上要兩三個人才能忙的過來。養豬人身上還有股豬糞臭味,養豬也穿不了光鮮亮麗的衣服容易弄髒弄臭。而隨著外出打工潮的出現,紛紛放棄養豬,選擇輕鬆光鮮亮麗的工作。

4.而現在養豬需要審批,很難辦理。

因為環保,很難再養豬了。

其實以前農村的養豬方式就是生態環保養殖。每個豬圈都化糞池,化糞池都有蓋,不會臭氣熏天。發酵的豬糞尿還田,是很好的農家肥,養三四頭豬根本沒有多餘的豬糞排到外面汙染環境。豬糞還田,農作物餵豬,不浪費不汙染環境,良性循環。可現在不讓養了,沒辦法啊。不說了,喜歡我的回答就關注昕瑞生態。

昕瑞生態


其實不是農村人很少養豬了,而是現在農村人養的豬少了,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以前養豬大多數都是為了賺錢貼補家用,因為以前農村真沒有什麼賺錢的路。所以每家每戶都養有3、5頭,我大姨家甚至養到8頭豬,幾十只羊(她家有3個學生,一個大學,一個初中,一個小學),所以全靠養殖賺錢送學生,所以特別辛苦。

2、農村人養豬大多數喂的都是熟食,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先給豬食煮好。家裡的紅薯、土豆、菜葉等等就是餵豬的青飼料,要是自家沒有了還的到處去割豬草,煮豬食的材火用量也特別大,在放牛看羊的時候總會砍捆材揹回家,所以特別的辛苦。清楚的記得那年我媽外出打工,我爸一個人在家的時候,要種地還養了3頭豬,人都瘦了很多,我們知道後就叫他不要養那麼多,一頭就好。

3、現在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養豬也不在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團團圓圓吃殺豬飯。(殺年豬)有人為農村養豬算了一筆賬,一頭豬仔從買回家到出欄,消耗的糧食、材火、粗糧(紅薯、土豆等)、人工的錢足夠買一頭豬。就算養豬也不會養那麼多,畢竟太辛苦了。


我想目前農村大多數的情況應該和我們這裡差不多吧,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尤其是高山移民,新農村建設,導致許多農村人集中在一起,更是沒有養豬的條件,所以,現在農村養豬的數量就越來越少了,


山李丨侯歌


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們都知道,農民的掙錢門路很少,無非是外出打工或者從事種養行業,其中有些人選擇生豬養殖!然而,最近這幾年來,在農村養豬的人越來越少了!


那麼,為什麼農村養豬的人越來越少呢?

1.環保壓力

年初國家出臺史上最嚴環保法,對養殖區域進行劃分,禁養區的地方不允許農民養豬了,既使是處在適養區的農民,養豬需要辦證,並且排汙必須達標,否則責令關停處理!

另外,從2018年1月1日起,國家對養500以上的豬場徵收環保稅,讓農民朋友們額外增加成本壓力!

2.影響居民

以前,很多農民朋友在村莊或離村莊很近的地方建豬場,豬場的糞便臭味和噪雜聲會影響村民們生活。

另外,最近國家舉行最美鄉村評比,養豬場對村莊的美好景象影響很大!

3.生活壓力

農民們養豬的目的是賺錢,如今飼料和獸藥年年漲價,加上豬販子壓價特別歷害,養豬的利潤越來越小!如果養豬規模不上去,一年掙得錢還不夠日常開支!因此,農民朋友們何必冒著風險養豬呢,還不如到城裡去打零工呢!

綜上所述,在農村養豬的風險壓力很大,農民朋友們都不想繼續養豬了!


豬農巴巴


小時候,農村家庭養1-2頭豬和一頭是標準配置。所以,放學之餘以及週末的必備“家庭作業”就算“扯豬草”和“放牛”。小夥伴們三五成群的一人一個蛇皮袋子去菜地或油菜麥子地裡扯草,最常見的就是麥地的“苦草”,長大和麥子很像單子葉細長細長的,也有一些闊葉的野草。有時時間富裕,小夥伴們就在田間地頭打撲克,“彩頭”是豬草,輸一盤一把草,所以有時有點小夥伴輸光了草就要重新再去扯了!因為是新鮮的草,所以回來後剁碎拌些麥麩米糠就算是豬的一餐了,剩下的就下一頓了,一般一天扯一次草。那麼養了一年的豬在年末時基本上要出欄了,這個基本上都是為了酬春季開學的學費,所以,以前養豬都是為了孩子上學啊!!


現在,孩子的學費主要是靠其他收入來支配。而且,養豬不僅辛苦,而且豬圈氣味大,所以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農村是不會再見全村家家養豬的場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