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一、《從陳景潤到劉路所想到的》

陳景潤1966年發表《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作家徐遲1978年發表在《人民文學》第一期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報》1978年1月進行了轉載,立即在全國引起轟動。不久,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陳景潤作為年輕的代表之一坐在主席臺上。

作為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的代表,陳景潤之後繼而出現了數學家楊樂、張廣厚在“函數值分佈論”領域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他們成為一代中國青年的學習的榜樣

由此帶動了在科技界、在大學校園,在青年科學家、在大學生中的科學熱,尤其是數學熱。出現了人們後來說的“科學的春天”。“哥德巴赫猜想”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社會效應和歷史價值。

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 陳景潤與華羅庚)

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楊樂與張廣厚)

陳景潤、楊樂、張廣厚他們影響了八十年代一代青年人。

2008年在散文獎的一次會上,我見到時任《人民文學》副總編的周明同志。此時,距《哥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文學》上發表己過去了整整30年,《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遲和主人公陳景潤皆已去世,但周明同志談起陳景潤,談起《哥德巴赫猜想》的產生過程,仍還津津樂道,陳景潤在六平方米屋子裡解析世界數學難題的事蹟,彷彿就在昨日。

我不是科學家,但多少年後我看到三、四十年代由於戰亂,大學搬遷(大量是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聯合而成的西南聯大時期),散落在潘家園地攤上的陳省身、華羅庚、熊慶來、胡世楨等一代數學大師當年的數學通訊手稿時,還把它收藏起來,以備供給研究人員用。足以可見八十年代的數學熱影響之深。

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八十年代,那真是個前所未有的科學的春天。這些年來,一直盼望著又一個科學春天的再次出現。

可喜可賀的是,前不久據報道:“西塔潘猜想”,一道在數理邏輯學中沉寂了十餘年的數學難題,被一位中國的大學本科生破解。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2008級本科生22歲的劉路,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據說,還是首次在校大學生破解數學難題。《人民日報》等重要媒體也報道有“破解世界數學難題”,“震驚全球”之說。

我想,劉路會成為青年的榜樣,繼而會像八十年代的陳景潤一樣,在大學生中,在青年中再次掀起數學熱,科學熱。因為,現在青年人多麼需要這樣崇尚科學的社會環境,社會多麼需要祟尚科學的風氣啊!可遺憾的是,這樣的熱度很快就涼了下來。劉路這位大學生之所以能做到“震驚全球”,像陳景潤一樣,固然有他獨特的天賦。並不能要求所有大學生和青年科學家都能做到這一點。但從劉路身上體現出的青年人對科學崇高的追求精神,在當今社會,還是應大力宏揚的。

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再想想,近些年來感動世界的中國青年,有球星的“球”技,泳星的“泳”技,跑星的“跑”技,“感動”世界之後,他們大都先後成了“感動中國”人物。我想,那“震驚世界”的數學難題解決者,數學之星劉路也會成為“感動中國”人物的。

就像八十年代,一場排球勝利可“振興中華”,“哥德巴赫猜想”也可“振興中華”一樣。

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文字刊《人民日報》2012年5月12日“大地副刊” 題目為:從陳景潤到劉路

二、《丟失'的手跡 》

6月1日是個週六,從上午9點時開始,我默默地坐在一個小型拍賣會一角,等待著不被眾人關注而我卻認為極其重要的一件拍品——“陳景潤致科學通訊編輯部信札”。

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剛過去的5月22日是陳景潤誕辰80週年紀念日。信札是陳景潤寫於1984年3月18日,此信札寫後不到一個月,陳景潤從家中騎車到魏公村的新華書店買書,被一輛急行的自行車撞倒,當即昏迷,在治療中被診斷患上了帕金森氏綜合徵。可見,這可能是他生病前最後的手跡。

我足等了3個小時,“陳景潤致科學通訊編輯部信札”拍品,100元起價,幾乎沒多少人爭拍,很容易就被我拍到了,我不無感嘆!

中午赴朋友家宴,席間有兩個“80後”青年,我興高采烈地讓他們看我的拍品,他們卻不屑一顧。我告訴他們“這是我等了一個上午,才買到的”時,他們竟目瞪口呆,一位還以為我是從地攤撿的破爛呢。我問:“你們可知道陳景 潤?”他們指指電視,幾乎異口同聲:“喏,我們只知道陳奕迅,不知道陳景潤。”原來他們正在看某衛視頻道,明星作為“中國最強音”導師正率眾歌手PK呢。我簡直有些痛心疾首:“你們不能只知道陳奕迅不知道陳景潤啊!”他們說:“那您上電腦打姓陳的,電腦聯想肯定首先是陳奕迅而不會有陳景潤呢!”我一時間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這時,我沒有再為用很便宜的價格拍到這件“陳景潤致科學通訊編輯部信札”而高興了。想到科學界這幾天為陳景潤誕辰80週年紀念的紀念文章和活動,緬懷他的貢獻,呼籲弘揚他獻身科學、不懈奮鬥的精神,我卻為千呼萬喚不回還的“科學的春天”而惆悵了。

陳景潤何許人也?30多年前的1978年發表在《人民文學》當年第一期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報》1978年2月17日進行了轉載,立即在全國引起轟動。一篇轟動全中國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使得數學奇才陳景潤一夜之間街知巷聞、家喻戶曉。1973年,他發表的著名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與不超過兩個素數乘積之和》(即“1+2”),把幾百年來人們未曾解決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大大推進了一步,引起轟動,在國際上被命名為“陳氏定理”。他的事蹟和鑽研精神在全國廣為傳頌。

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鄧小平同志與陳景潤親切握手)

陳景潤是上世紀80年代青少年心目中傳奇式的人物和學習楷模,影響了一代青年。如“陳景潤致科學通訊編輯部信札”中提到的“奇數情形Goldbach問題研究”的合作者王天澤,當時與陳景潤一起進行“奇數情形Goldbach問題研究”時還是個在校數學系學生。可見上世紀80年代中國,時代的最強音是崇尚科學,而絕非今天到處瀰漫的歌星PK的所謂“中國最強音”。

我在《人民日報》兩度撰文不能“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本篇《人民日報》2013年6月17日“大地副刊”標題:丟失的手跡)

時日新華社新華網專電:兩位80後稱“只知陳奕迅,不知陳景潤”

(文中所有圖片為後配加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