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晉中交通事業發展成就回顧

交通運輸是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強力保障,更關係到每個市民每天的生活出行。40年來,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先行,晉中交通運輸事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縮影。如今,一個橫連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城鄉、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已基本形成,為晉中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推動著晉中大踏步邁向美好未來!

基礎設施建設成就輝煌

1978年,晉中地區全區僅有公路通車裡程3240公里,其中只有極少數三級以下的公路有鋪裝路面。經過40年的發展,到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16024公里,年均新增公路通車裡程319.6公里。全市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97.6公里,是1978年的4.95倍。全市高速公路、國省幹線、農村公路三級路網四通八達,通達深度和路面質量得到極大提高,目前,全市僅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通車裡程就達3391公里,位列全省第一。

一串串數字,既展現了晉中交通輝煌的發展成就,也飽含著晉中交通人艱辛的探索、執著的追求和無私的奉獻。

據瞭解,40年以來,全市的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經歷了發展壯大、快速發展、超常發展、高質量發展四個階段。

改革開放初期,晉中公路總里程少,公路技術等級低,通行能力較差。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晉中交通事業迅速發展壯大。從1980年起,晉中交通部門以縣通油路、鄉通公路、村通機動車和建設標準公路網絡為重點,對現有道路進行全面改造。1990年後,晉中交通運輸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1995年,靈石縣率先實現了鄉鄉鎮鎮通油路。1996年,榆次市和太谷縣實現了村村基本通油路的目標,同年底,全區58個鎮有55個實現了通油路,131個鄉有78個實現了通油路;全區有2030個行政村通了公路,969個行政村通了油路,村通公路率為56%,村通油路率為27%。

2000年,晉中交通事業呈現出全方位、立體化發展趨勢。同年底,全市共有國道4條,省道13條,縣道72條,鄉道152條,專用公路10條。全市公路通車裡程5105公里,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31.3公里。

進入21世紀後,晉中交通事業的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新跨越,為晉中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從2001年開始,晉中市政府傾力支持全省“三小時高速通達工程”。先後完成大運高速公路晉中境內99.701公里和太長高速公路晉中境內100.186公里的建設任務。

到2008年,全市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幹、國省幹線公路為骨架、農村公路為脈絡的三級公路交通網絡。

客運服務實現跨越發展

1983年,平遙縣出現全區第一個客運專業戶,打破了運輸公司獨家壟斷客運市場的局面,全區營運路線迅速增加,運輸難、乘車難的問題得到初步緩解,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的運輸局面初步形成。

2000-2005年,全市道路運輸能力明顯增強。全市營運客車達到1176輛,22302座位,客運線路328條。營運貨車達到20909輛,122714噸位,完成貨運量6977萬噸,貨物週轉量37336l萬噸公里。

2008年,全市共有公用型客運汽車站13個,營運客車913輛,年完成公路客運量3030萬人;旅客週轉量160000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5597萬噸,貨運週轉量129億噸公里。

2016年以來,運輸行業更加關注民生實事,建制村通客車工作持續推進。通過實施道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採取兼併重組、資源整合、優勝劣態等措施,擴大農村客運企業經營自主權。運管部門深入調研,總結部分地區未通客車原因,因地制宜,推出周班車、旬班車、電話預約等多種形式,擴大建制村通客車覆蓋率,不斷提升行業服務民生能力。

截至2017年,全市擁有道路旅客運輸企業46個、營運客車1173輛、總客位36682座。其中,旅遊企業12個,客車266輛。全市開通線路329條。2017年共完成客運量1859.58萬人次、旅客週轉量143534.02萬人公里。

特別是為進一步推進晉中、太原同城化進程,2002年12月3日正式開通901路主線公交線路,之後又於2003年1月1日開通了901路支線。901路的開通運行極大方便了兩市人民乘車,為推進兩市同城化及產業、基礎設施、空間佈局一體化,實現兩市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樹立我省對外開放的新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建起了晉中太原兩市區域經濟合作的綠色通道,加快了晉中、太原同城化步伐。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不斷更新和新增公交車輛,截至2018年10月,901路公交車運行車輛共53臺,比2002年剛開通的15臺增加了38臺,日運送乘客已由2002年的0.9萬人增至現在的1.35萬餘人。

2012年1月又開通了801路(晉中—太谷)的城際公交線路, 801路的正式開通為榆次、太谷兩地百姓提供了安全快捷、經濟方便、整潔舒適的城市公交服務。截至目前,801路共運行車輛17臺,比2012年剛開通的10臺增加了7臺。

貨運行業水平升級提質

1978年到1979年,交通部門所屬運輸企業擁有載貨汽車260輛,全年完成貨物運量164萬噸,佔全區貨運總量的24.7%;完成貨物週轉量3899萬噸公里,佔全區貨物週轉量的28.75%。

從1981年平遙人李士財率先購置一輛貨運汽車開始,到1984年6月,全區個體營運戶的貨運汽車已發展到525輛,拖拉機發展到4330臺,稱得上道路運輸戰線上的一支生力軍。1985年,全區非交通部門所屬運貨車輛達8988輛,全年共完成貨運量1476萬噸,佔全區貨運總量的91.7%;完成貨物週轉量50477萬噸公里,佔全區貨物週轉量的84.13%。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個體營運戶在佔據了貨物運輸主導地位的同時,為增強競爭能力,抵制市場風險,又開始向聯合經營的方向發展,僅榆次市先後組建了建華運輸隊、四通車隊楊盤個體聯合車隊、樹林運輸車隊等聯合運輸企業,運輸規模和運輸能力都有了新的增長。

上世紀90年代末期,交通部門所屬運輸企業,在完成歷史使命之後,退出了運輸市場,社會運輸重任完全落在了各企事業單位車輛和私營聯合運輸企業以及個體營運戶的頭上。

2017年,全市擁有貨運業戶31492戶,其中個體29683戶,貨運企業1809戶,其中100輛以上規模的75戶,50輛以上規模的100戶,10輛以上規模的324戶。已備案物流企業261戶。擁有營運貨車82778輛,1094433個噸位,其中危險品運輸車輛691輛。2017年,完成貨運量12521.94萬噸,貨物週轉量2477529.21萬噸公里。

改革開放40年來,晉中交通運輸事業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改善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推動了旅遊、物流等產業的迅速發展,拉近了晉中與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距離。當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晉中交通人堅持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奮力開啟建設“交通強市”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