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金陵埋骨宁火长燃

「国家公祭日」金陵埋骨宁火长燃

1994年8月

朱成山首次提出国家公祭日的看法

2004年12月

朱成山的看法得到两会代表赵龙的认同

2005年3月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提案正式提上日程

2014年2月27日

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金陵埋骨宁火长燃

国家公祭日

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是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一尊极其震撼地反映日本侵略者暴行的雕像:母亲倒在地上,挣扎着用最后的力气去给哭叫的小儿喂奶,终于不支死去;而可怜的孩子还浑然不觉,使劲地吮吸母亲的乳汁,在寒冷的冬天里,两人很快被冻结在一起……旁边,还有一个小孩,在无助地痛哭……

「国家公祭日」金陵埋骨宁火长燃

这尊雕像取材于70年前

一段真实的惨案

那个眼睁睁看着一家人8口遭到屠杀的孩子

如今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

他就是现如今已经79岁的常志强老人

想82年前的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

一堆堆的尸体,一张张绝望的脸,疯狂的日本人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我们无数苦难的同胞面前,没有怜悯,没有恻隐,疯狂的展露着他们泯灭的人性。强奸妇女,虐杀儿童,那么多无法反抗的人们就这样被杀害。

82年后

在即将到来的国家公祭日

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当下

「国家公祭日」金陵埋骨宁火长燃

勿忘国耻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凄风苦雨,尸骨如山。历史不会只记下美丽与辉煌,还有伤痛与悲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一是让我们缅怀逝者,二是让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2.13日,这一天不止是南京人该记住的日子,更是全体中国人应该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对于南京来说充满了压抑痛苦,尸横遍地,献血染红了秦淮河。日军的屠刀下面是整整30万的亡魂,放下武器的军人,无数的平民,难以计算的妇女与儿童。有些人还没看过这世界就已经结束了,有些人看过了世界,却没见过如此惨无人道的杀戮。那一天是沉痛的日子,不,不应该说是那一天,应该说是那段岁月,对南京人,对中国人,都是不愿意去回忆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勿忘国耻!

缅怀逝者

国家公祭日,我们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超越了个体、家庭和小圈,代表的是全体中国人对逝者的追念,对残酷战争的唾弃,更是对和平的向往!我们相聚在一起,悼念那30万的无辜的受难者,悼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全体军民!外侮需人御,我们将永远铭记那些为了新中国而奉献自己的革命先烈!

守望和平

今天的和平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同时要如同汲取养分一般汲取知识,学有所成,支撑起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与臂上的和平鸽一齐共同守望和平,跟上时代的步伐,牢记肩上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国家公祭日」金陵埋骨宁火长燃

金陵城下祭亡灵,耳畔犹闻怨泣声。

卅万同胞凄浴血,百千荒亩惨堆茔。

白山黑水黎民起,大地神州战马腾。

尽扫阴云奔盛世,常怀国耻护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