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题」中科院专利起拍价为何只有几万元?

“还有没有更高价?出价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身穿旗袍的专业拍卖师带着职业的微笑,环顾拍卖会现场。

「热门题」中科院专利起拍价为何只有几万元?

在大屏幕上,拍品的名字显得异常拗口。“6-氯水-3-硝基甲苯-4-磺酸液相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名称,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了高精尖的科技成果。

没错,这里正是2018年中科院专利竞价(拍卖)会上海专场。日前,这场拍卖会成为当天召开的首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上海·嘉定)的重头戏之一。

「热门题」中科院专利起拍价为何只有几万元?

令人吃惊的是,与之前人们印象中动辄数百万元乃至上亿元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费用相比,这场拍卖专利的起拍价低得惊人,只有几万元。

难道是科技成果价格被低估了吗?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瞿荣辉却说:“这场专利拍卖,为院企合作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科研人员:通过拍卖寻找有创新欲望的企业

“恭喜一号位的买家获得这一专利。”时间一到,拍卖师毫不犹豫地落锤,宣布“6-氯水-3-硝基甲苯-4-磺酸液相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名花有主。

“这是一项还没有应用到产业中的技术。”发明这一专利成果的是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周生虎研究员。他告诉记者,该成果不仅能够高效地制备CLT酸——一种重要的红色有机颜料中间体,更重要的是将整个生产过程变得绿色环保。

“目前,生产一吨CLT酸,会产生8吨含铁固体废物。而用铁作为还原剂,在化工领域除了这里基本上都被禁止了。”周生虎说,“禁铁令肯定会越来越严格,我们研发的催化剂能够完全不产生固废,因此未来在该生产中有巨大应用前景。”

既然前景巨大,为何起拍价只有几万元?当记者将这一问题抛给周生虎时,他笑着说:“该专利只是在实验中获得的,要应用到生产中,还需要经过小试、中试。我将这一项目拿来参加拍卖会,是希望找到对此感兴趣的企业。”

在周生虎看来,领域内的企业只需要花费小钱就能在未来技术上布局专利,同时该企业也是真正有技术创新的需求,是可以合作的伙伴。“我希望能与拍得专利的企业进行进一步合作,我们来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

「热门题」中科院专利起拍价为何只有几万元?

科技企业:专利加速产业研发与落地

与周生虎的专利一样,参与此次竞拍的其他6件专利起拍价都只有几万元。与数百万元乃至上亿元的“重磅炸弹”不同,这些“轻质”专利更像是企业与研究员之间合作的试金石。从结果来看,7件拍品全部都被拍走,颇受企业欢迎。

“我们一口气拍下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3件专利。”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翔告诉记者,“我们事先对所有拍卖的专利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将目标瞄准了中科院计算所的专利,是因为这些技术将对企业未来业务的开展有帮助。”

这家落户于嘉定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农业物联网领域,其重点开发的能够监控土壤重金属离子的多功能数字传感器、能够精准灌溉和施肥的智能灌溉水肥机,以及作为背后支撑的软件平台,而中科院计算所的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采集、网络交换机专利正好与之相匹配。“我们希望利用这些专利,加速公司的产品研发,尽快落地推向市场。”陆翔对看中的专利志在必得。

其中,“一种数字信息推荐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和系统”由于与人工智能算法有关,因而引发了激烈的竞价,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最终以高出起拍价近一倍的价格拍下该专利。“价格符合我们的预算要求,毕竟中科院技术有很高含金量。”陆翔表示,“目前已经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有合作,今后将进一步寻求新的合作。”

「热门题」中科院专利起拍价为何只有几万元?

背后意义:为院企合作打开另一扇大门

“我们想把拍卖会打造成企业进入科研院所的一个通道,为院企合作打开另一扇大门。”瞿荣辉将专利比作一张门票,“企业对科研院所做的科研并不完全了解,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对企业也只有技术上的了解,对其未来的布局也不是清楚。”由于专利并不是拍卖完就结束了,其后还有技术熟化、技术支持等交流,因此就将研究人员与企业或行业绑定在一起。

这一方式对于研究人员或企业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瞿荣辉认为,科学家可以在企业中寻找到新的科研机会和合作机会,企业则有机会为创新寻找更多的技术和资源。

“无论对于科学家还是科研院所来说,数万元的专利拍卖价格只是个小数字。但他们已经意识到,让这么多企业家主动来研究院所远远比买卖一个100万元的专利更具有潜在价值”。瞿荣辉坦言,非常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有了这种理念,而拍卖会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