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求南京扛起“省会责任” 、体现“省会担当”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作为经济第二大省的省会,南京对周边的中心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据《新华日报》报道,12月10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到南京集体调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南京市工作。会议要求,南京要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在新一轮转型升级中勇立潮头,发扬人才优势,优化创新生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纵深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加快建设好江北新区,带动全省发展。

在交通方面,要全方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高铁、航空、港口、过江通道、公共交通等方面加强谋划,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推动各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功能互补、高效运转。

会议强调,要加强对南京建设发展的支持,在创新发展、产业提升、交通建设等方面拿出含金量更高的政策举措。南京市要做好“主场”文章,在集聚资源、提升能级上积极作为,并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注重加强与比邻城市联动发展,切实扛起“省会责任”,体现“省会担当”。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南京要体现“省会担当”,就是发挥好对周边地区、对全省的带动引领作用,尤其是要发挥出南京高校众多、科教实力雄厚的优势。

南京211、985大学云集,在校大学生超过70万人。在去年9月份公布的全国双一流名单中,南京仅次于“教育第一城”北京(29所)和国际大都市上海(13所),以12所学校排名全国第三。但坐拥这么多科教优势,南京并没有很好地打通高端生产要素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的环节,在高新企业数量等指标方面还不如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

11月3日,2018紫金山创新峰会暨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十周年论坛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出席并讲话。谈及南京在过去10年探索中获得的“启示”时,张敬华用“五个不等于”来概括,包括资源优势≠创新优势,政府作为≠创新有为,自主创新≠封闭创新,人才流入≠人才红利,政策优惠≠环境一流。

“目前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挖掘。”田伯平说,南京作为江苏的最大城市,华东地区的特大城市,在资源、人才、创新等方面,应该更多地发挥出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

专家分析指出,南京的科教文化资源雄厚,各种高端生产要素在省会城市的聚集度比较高。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必须需要高端要素资源的配套,南京可以在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的服务作用。

江苏常熟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苏南的常熟、张家港、太仓等地都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域,这些地方目前的经济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未来随着南京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建设,南京的高端要素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苏南和周边地区的转型升级。

此前10月,江苏省委提出,将支持南京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全省资源,积极协调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大力支持南京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大力推动紫金山实验室建设,协调推动未来网络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努力解决科技创新成果“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支持南京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地标;支持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发展,大力推进各类创新载体、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集聚高端发展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