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有三款战斗轰炸机进行竞争,为何歼轰7飞豹会胜出?

李飞


歼轰-8和强-6出局最主要原因在于发动机,歼轰-7选用斯贝发动机就已经赢了一半

当初与歼轰-7竞争的还有两个,一个是沈飞的歼轰-8项目,另一个南昌的强-6。这两个项目,其实都与米格-23比较有渊源,虽然中苏交恶之后,我们没办法跟以前一样从苏联那边获得先进战机技术。但是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跟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转投美国,跟苏联断了关系,我们以为埃及空军提供米格-17和米格-21的零部件和维修支持为条件,从其获得了多架各型号米格-23,以及相关导弹。现存航空博物馆的米格-23,米格-23后发展出专用的对地攻击机型米格-27。

沈飞的歼轰-8计划,实际上就是把歼-8借鉴米格-23进行修改,改歼8机头进气为两侧进气配置,尾部设置同样的腹鳍,机翼增加边条翼,增加翼面积。这里借用下网易谈兵的CG图,制作比较精良,除了边条个人觉得做得稍微大了点。但是歼轰-8方案最大问题在于,其设计平台歼-8是立足于高空高速,在70年代末,我国空军还压根没掌握高空高速情况下进行精确轰炸的能力,对地攻击必须要强调低空低速性能。尽管歼-8为此进行优化设计,但是这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陡然变化,依旧很难适应,过于细长的机身,三角翼机翼展弦比太小都不适合这一任务。

另一个方面在于其使用的还是涡喷-7A发动机,耗油量太大,而后面改进的歼-8II内部油箱本身也就4.2吨,只能支持其800公里作战半径,如果携带大量炸弹重载去轰炸的,作战半径可能要缩水到500-600公里左右,完全没有吸引力。但是歼轰-8包括进气道和机尾等研究,后来被应用在歼-8II改进型上面,也算是项成果。


与歼轰-8这种属于歼-8进行米格-23化不同,南昌的强-6是在米格-23进行仿制和升级,陆孝彭设计师还非常大胆和有野望,进气方式改为腹部进气,不仅发动机计划使用涡扇-6涡扇发动机,而不是米格-23用的图曼斯基R-29涡喷发动机。而且还打算学美军F-14一样,计算机自动控制可调后掠翼,而不是米格-23和米格-27那样固定三个档位手动调整。不仅对地攻击能力非常强悍,而且空战性能也相当不俗。如果强-6能够达到设计成功,达到预期效果,那可以说是当时相当不错的战斗轰炸机,小号的F-14D“炸弹猫”。

但是很遗憾,强-6方案被涡扇-6坑出血,做为我国第一款涡扇发动机,涡扇6在1964年开始正式研制,在那个浮夸风盛行的年代,涡扇-6一开始指标就定的非常高,后来改进型涡扇-6G更是达到最大推力14吨,推比7,比太行都还牛!可以说当年一开始涡扇-6指标就完全脱离我国发动机实际研发生产能力,要知道歼-7的涡喷-7发动机都是80年代与西方国家技术交流后才成熟的。但真正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研制过程中严重的浮夸风,受动乱影响,涡扇-6四次上马、三次下马、五次转移研制地点,十年未能加工出一台试验机,研发历程非常不顺利。但结束之后,短短4年时间就交出成果,研发成功了。然后一上机试验,几乎可以用“炸裂”表演来形容,大的问题列出二十几项,退回给研发单位。而研发单位不负众望,半年多功夫又来邀功说解决全部问题,之后又是炸裂表演退了回去。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三四次后,上级把整个项目取消了。


所以说歼轰-8和强-6出局原因,最主要还是其自身问题导致。歼轰-7虽然设计中庸,但是其方案技术风险最小,性能也满足军方需求。关键在于其一开始就选择英国斯贝发动机就赢了一半,该发动机本身美军就拿来装备A-7攻击机,性能出色,可靠性非常强,避免了当时很多个战斗机研发方案最终受困于发动机问题而下马的命运。而这实际上武器研发时从之前的跃进激进思想,回归务实的思想和思路。强-6和涡扇-6实际上很可惜,很大原因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相关制度没有跟上,科研机构浮夸造假风甚行有关,军方怕了,还是歼轰-7保险点。


五岳掩赤城


歼轰7在我国的空军装备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全新喷气式战机,为中国积攒下来的经验成就了后来的歼10歼20。当年一同和它竞标的的还有歼轰8和强6计划,但最后是歼轰7笑到了最后,拿到了飞豹的桂冠。当年的三个项目都很先进,为什么最后是歼轰7胜出了呢?其实它的背后有一个国家帮了大忙,那就是英国。

歼轰7是一款直接受战争刺激而诞生的飞机。1974年,中国在南海与越南的冲突中取得辉煌胜利,但这场战争也暴露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支援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战争的需要。战后,海军强烈要求研制一款有足够航程和挂载能力的先进战斗轰炸机,以取代轰5执行支援任务。

1976年,沈飞和南飞两家公司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轰5后继型号方案,这两个型号都参考了米格23的部分设计。沈飞的歼轰8以自己的歼8为基础,大幅改变主要结构,为其安装类似米格23的机头和新型大推力发动机,载荷提升到4.5吨,航程增加到3000千米以上。南飞的方案与其类似,但采用了米格的可变后掠翼设计,技术指标也和沈飞相近,主要强调了信息化能力。

1977年,西飞提出了自己的轰7方案,采用传统的常规布局并优化结构,其他数据也与前两者近似。但轰7有一个强大的助力,就是采用了来自英国的斯贝发动机。1975年中英两国签署协议引进斯贝发动机和相关技术,1980年中国在其基础上研制的秦岭发动机定型,它比中国之前的 任何一款发动机都要强大和可靠,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发动机。1977年,轰7正式确定为下一代战斗轰炸机,定名为歼轰7。

发动机仅是一个方面,其实前两个方案自身的一些问题才是导致它们输给飞豹的主要原因。沈飞的歼轰8沿用了歼8的机体结构和气动外形,而歼8是一架高空高速战斗机,原本的设计是为高速飞行而优化,即使改变结构也很难实现较好的对地攻击效果,后续发展潜力较小。

南飞的强6则是在米格23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采用可变后掠翼试图平衡飞行速度和飞行性能,但中国当时还没掌握可变掠翼技术。并且中国评估后人认为,可变掠翼只是一种以结构换性能的折中方案,综合性能并不先进。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两型飞机研制时都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困难,实在是超出了当年中国的能力。


诸葛小彻


冲天飞豹,我的最爱,当年高一物理课本最喜欢的章节就是有飞豹插画的那一章。



likeyan352


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与歼轰7进行竞争的是歼轰8和强6两个方案。

歼轰8是在歼-8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歼轰8的设计方案是最大飞行速度1.75马赫,载弹量4.5吨,作战半径有1300公里。单从数据上来看,确实不错,但是歼轰8的改进基础是高空高速截击机的歼8,并不适合用于对地攻击,而且当时歼8自身作为战斗机也在改进中,歼轰8的进程缓慢,最后就出局了。

强6则是一款新设计的飞机,以苏联的米格23为基础,不过改成了腹部进气。强-6的性能指标是亚音速飞机,载弹量4.5吨,作战半径900公里。但是强6最大的问题是当时国内没有可变后掠翼的设计基础,很多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加上可变后掠翼自身有很多局限性,最后这个方案也不了了之。

歼轰7最大的优势是虽然各项性能指标没有特别出众的地方,但是技术储备比较充实,风险最小,最早实现了试飞,而且歼轰7载弹量大,达到了6吨,能满足当时军方的需求,最终笑到了最后。




不沉的经远


有两个原因导致歼轰7的胜出,一是发动机,斯贝发动机是中国第一款中国战机使用的涡扇发动机,也是第一款从西方引进的发动机,在当时的年代性能基本不落后,推重比大,省油,使用时间长,维护简单,这一切都导致歼轰7的性能比强六,歼轰八先进很多,第二个原因就是歼轰7在当时符合歼轰机的世界潮流,歼轰7其实在设计方面是模仿了欧洲狂风的一种机型,狂风的设计本来就非常成功,到现在还在西方国家服役证明了狂风设计的成功,作为模仿狂风的歼轰七,性能也不会差,至于强六,歼轰八,都是模仿苏联的米格23,21的产品,母机就已经是落后的机型,模仿出来肯定不会太好,肯定会被歼轰七淘汰。


赵永峰23


当时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各个工厂的特点。当年西飞、沈飞和南昌都提出方案,彰显三家的技术相关。

激进的南昌看别人的好就想学,不管自己什么基础。南昌还是立足于米格进行修改,不过选的是时髦的变后掠翼。不知道方案论证是怎么通过的。

保守的沈飞在一架飞机上改来改去,就没有自己画的图纸。谨小慎微。沈飞是以不变应万变,歼八打天下。你倒是像沃特那样,把F-8机身改短了啊。把机翼平面形状改一个展弦比大一点的,提高低空性能啊。

西飞功课做的最好,西安捡自己会的,看了外国很多攻击机的气动外形,发现形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小。设计采用了上单翼,大梯形比的后掠翼,固定进气道简化结构,不需要太高的机动性,双发动机增加航程和载弹量。外形简单朴实。

歼轰七在气动上没有什么复杂的难题,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空军插一杠子,和海军扯皮,非要搞并列座舱。

除了F-111和苏-24,还真没有什么飞机采用并列驾驶舱的。主要原因就是增加迎风阻力,降低最大速度,缩短航程。

歼轰七虽然不算先进,但也没有明显落后,还可以继续使用很多年。


天明遥遥山海关


歼轰7中选,确实是当时的最佳选择了。虽然无直接的参考样机,但一架飞机基本的东西相对齐备:

对比强六,变后掠看起来先进,实际体验却差(从埃及置换回来的几架,被搞怕了……)。

对比从歼8改的歼轰8,除了搞了十多年都未稳定外,关键气动外形注定不合适。

而歼轰7发动机有稳定又省油著名的斯贝(确保海军需要的长航程!这非常重要,个人觉得也是海军坚决支持她的原因),发动机对比歼8超前1代以上,对比还在测试的涡扇6,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需要的航电,三家都一样,都在等(当时我们的单脉冲射雷7还在持续开发中)。

至于为啥当时空军不爱,我觉得是受现实影响……最实用先进的还是歼7II,歼8还在试飞小批量生产,要一架重型大航程飞机干啥?飞去当时令人产生无力感的苏联投核弹?开玩笑了。

歼轰7技术虽然保守,但可信度高(还是因为颤振问题摔了试飞的飞机),在90年代中起,确实是最好的了,如果苏联不崩溃,我们拿不到27,现在改进型肯定是继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