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在不在银河系里呢?

温柔的恶魔556


答:北斗七星全在银河系内,距离地球最远的一颗“天枢”,也就123.6光年。


实际上,我们在夜晚时,肉眼能看见的所有点状星星,都是银河系内的恒星,距离地球不超过8000光年;更远的距离,只有一些星云和超新星,在特殊时候能被肉眼所见。

北斗七星一共七颗亮星,均位于大熊座内部,所以分别被标记为α、β、γ、δ、ε、ζ、η:

北斗七星是夜空中连线形状非常特殊的星星,在北半球夜晚很容易识别,也是用来寻找北极星的主要标识,因为北斗七星勺口两颗星星距离的五倍延长线,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对应的方向,基本就是正北方。


在中国古代,这七颗星星有着特别的名称,以及特殊的含意:

一、大熊座α星

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又名贪狼星,距离地球123.6光年。

二、大熊座β星

北斗七星中的天璇,又名巨门星,距离地球79.4光年。

三、大熊座γ星

北斗七星中的天玑,又名禄存星,距离地球83.7光年。

四、大熊座δ星

北斗七星中的天权,又名文曲星,距离地球81.4光年。

五、大熊座ε星

北斗七星中的玉衡,又称廉贞星,距离地球80.9光年。

六、大熊座ζ星

北斗七星中的开阳,又称武曲星,距离地球81.2光年。

七、大熊座η星

北斗七星中的瑶光,又称破军星,距离地球100.7光年。

银河系内恒星数量高达数千亿颗,但是我们在夜晚时,肉眼能见到的星星也就6000颗左右(包含南北半球),这是因为其他恒星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只有一些亮度较高的星星能被我们肉眼看到。

就连距离我们太阳第二近的恒星系统——巴纳德星(6光年),视星等都低至9.54,肉眼根本看不到。


由于恒星都存在自行现象,所以北斗七星的形状并非一成不变,只是在短时间内,我们肉眼无法察觉而已;比如在前后十万年里,北斗七星的形状,将如下图所示变化: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答案当然是在的,我这么说吧,实际上人类能够看到的星星,基本上都在银河系之内,至于银河系以外的星星,人类几乎是不可见了,当然了,这里指的只是单个的星星,如果河外星系的话,人类倒是能看见一些。

首先毫无疑问的,北斗七星都是恒星,这七颗恒星分别被称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瑶光,这七颗恒星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在78光年到124光年之间,这个距离可以说相当的远了。

然后我再说说银河系,银河系是一个棒旋的大星系,其中估计能有2000亿颗以上的恒星,那么我们的银河系有多大呢,目前的答案是直径10万光年左右,甚至可能更大,所以北斗七星肯定是在银河系之内的。

另外上面我已经说了,北斗七星距离地球的距离,最少也有78光年,所以它们发出的光,至少也需要78年才能抵达地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看到的是78年前的北斗七星。

然后北斗七星的视星等都是4以上,那么什么是视星等呢,答案是人肉眼可以看到的星体亮度值,这个值的数字越小,星星的亮度也就越高,而且视星等数值可以为负数。

那么在北斗七星的7颗恒星当中,视星等分别是这样的,天枢1.79,天璇2.40,天玑2.50,天权3.40,玉衡,1.77,开阳2.40,瑶光1.80,所以北斗七星当中,玉衡是其中最亮的。

然后刚刚上面说了,视星等是可以为负数的,例如太阳的视星等为-26.71,月亮为-13,金星为-4.6,天狼星为-1.45,这其中月亮和金星属于行星,他们的亮度全都是反射太阳光的。

最后还有一点要说一下,就是北斗七星在我国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天枢叫贪狼星,天璇叫巨门星,天玑叫禄存星,天权叫文曲星,玉衡叫廉贞星,开阳叫武曲星,最后瑶光叫破军星....


科学薛定谔的猫


在夜空中,只有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以及大、小麦哲伦星云这四个呈现出云雾状的天体是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其他肉眼可见的星星都是在银河系之内,并且它们与地球相距大都不超过1000光年(银河系半径5万光年),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北斗七星。在现代天文学的88个星座中,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一部分,它们与地球的距离大约都为100光年。

天枢

天枢距离地球123光年,它的质量为太阳的4.3倍,半径为太阳的32倍,视星等为1.8等。天枢目前已经耗尽核心的氢燃料,离开主序阶段而膨胀成红巨星。此外,天枢还有一颗伴星——大熊座α星B,它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6倍。

天璇

天璇距离地球80光年,它的质量为太阳的2.7倍,半径为太阳的3倍,视星等为2.4等。从天璇向天枢延伸出一条假想的直线,可以指向北极星,这是寻找北极星的便捷方法。

天玑

天玑距离地球83光年,它的质量为太阳的2.9倍,半径为太阳的3倍,视星等为2.4等。这颗恒星的自转速度很快,赤道的自转速度估计为178千米/秒,约为太阳的90倍。天玑也有一颗伴星——大熊座γ星B,它的质量约为太阳的80%。

天权

天权距离地球58光年,它的质量为太阳的1.6倍,半径为太阳的1.4倍,视星等为3.3等,这是北斗七星中最暗淡的一颗。天权属于一个三合星系统,它的两颗伴星——大熊座δ星B和大熊座δ星C都非常暗淡。

玉衡

玉衡距离地球83光年,它的质量为太阳的2.9倍,半径为太阳的4.2倍,视星等为1.8等。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玉衡的周围可能环绕着一颗质量为木星15倍的亚恒星天体。

开阳

开阳距离地球83光年,视星等为2.3等。在这颗恒星旁边还有一颗较为暗弱的恒星——辅,曾被古人用于测试视力。此外,开阳与另外五颗恒星组成了一个六合星系统。

瑶光

瑶光距离地球104光年,它的质量为太阳的6.1倍,半径为太阳的3.4倍,视星等为1.9等。这是一颗B型主序星,才刚刚形成1000万年。


火星一号


只要你能看见的恒星全都在银河系,人类能看到的星星也就六千多颗,大部分都是恒星,其范围都在以太阳系为中心,半径为1万光年的球体内,约占银河系直径的十分之一。当然,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和银河系面平行的圆圈中,因为银河系厚度才3000光年。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其他星系,比如临近的仙女座星系。当然凭肉眼顶多能看见仙女座星系的大概轮廓,其中的恒星并不能看清。

北斗七星全都在银河系的大熊座内。北斗七星只是大熊座最耀眼的七颗恒星。


中国古人把这七颗恒星组成的图案看作是个斗。可是西方人看到了更多的恒星,这些恒星和北斗七星组成一起就更像一个熊。当然国际上以熊来命名这个星座,而不是斗。西方文化主导了国际上对星座的命名也是文化输出的一部分。

北斗七星的在古代被命名为1:天枢星,2:天璇星,3:天玑星,4:天权星,5:玉衡星,6:开阳星,7:瑶光星

古人极其看重北斗星象,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这不仅象征国运,也是研究气象变化的材料。

国际命名分别是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和大熊座η

其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大熊座α,约122光年。

距离地球最近的是第六颗大熊座ζ星,距离约78光年。

其他五颗恒星距离地球在78光年到120光年之间。

要知道,肉眼最远可以看见一万光年外的天体,北斗七星平均距离我们才不到100光年,看起来就很近了,其恒星本来亮度就高,我们看起来自然就很明亮。


科学认识论


北斗七星当然在银河系里,我们现在肉眼能够看到的星星都是在银河系里。

银河系外除了几个星系(云),肉眼是看不到任何星星的(超新星爆发除外)。

人的肉眼能够看到夜空中的星辰有6000余颗,而银河系里面有几千亿颗恒星。这些恒星大多数离得太远,有些离得近的由于太小亮度太低,所以肉眼是完全看不到的。

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现在一些新发现认为有20万光年),而肉眼能够看到最远的星星个别有1万多光年的,大多数都百十光年,肉眼能看到最暗的星星是6等星。

北斗七星是人类把它们拉扯在一起得七颗恒星,它们本来并不在一起,互相也没啥关系。

古代中国人把组成这北斗七星七颗星分别叫做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这七颗星距离我们人类在78光年-124光年之间,它们的视星等在1.77到3.45之间。

其中最亮的一颗是北斗五玉衡星,视星等为1.77,最暗的一颗星是北斗四天权星,视星等为3.45。

视星等是根据人类观测到的星光亮度来测算的,数字越小的就越亮,有负数。

中国古代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一个舀酒的勺子,还有不少神话传说。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三国演义的孔明拜斗就是点七盏灯,大概就是以道教说法想为自己解除健康厄运吧。七星中第四星天权为魁星,古人视为文曲星,是天上主管文运的星宿。

其实北斗七星就是几颗互不相干的普通恒星,没有什么神秘可言。

天上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星星除了太阳系五大行星,都是恒星。

恒星就是自己能发热发光的星星,由于距离较远,又基本是围绕着银河系同步运行,因此位置相对固定,变化较慢,千百年来肉眼看起来变化不大,因此叫恒星。

而肉眼比较容易看到的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等行星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本身不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因其距离地球较近,有的看起来比恒星还亮,但由于各自运行轨道周期不同,从地球上看起来在天上的位置就变化频繁而且较大,因此叫行星。


恒星虽然变化相对较小,但时间长了还是有变化的。

北斗七星与古代千年前的位置就有了一些变化,只不过人的肉眼很难观测出来,现代用科学仪器就能够精密测出来。过了若干万年,这种变化就明显了。

北斗七星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时空通讯观点,欢迎点评讨论。


时空通讯


北斗七星都在银河系内,距离在100光年范围上下。这个范围别说银河系了,就算是一条银河系的旋臂都比这个宽。银河系的旋臂距离4500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值,最新研究表明大约是16万光年。地球所在的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6万光年。

我国古代命名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他们分别对应大熊座α、β、γ、δ、ε、ζ、η。

头和尾,也就是天枢和瑶光距离比较远一些,前者120多光年后者100多光年,剩下的五个在80光年左右。所以在银河系转动的时候,我们在地球上观测北斗七星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如下图。



蛋科夫斯基


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当然都在银河系中,而且距离我们并不是很远,因为我们所能看到的所有的恒星都在银河系中,而且是距离我们1500光年之内,其实在特别晴朗的夜空,距离一千光年的明亮恒星都很难看到了,而银河系直径达10万光年,有太多的恒星是我们所看不到的,所以我们所能看到的恒星都在银河系中,而且从天文学上来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能看到银河系之外的恒星,那就是当恒星超新星爆发的时候,超新星爆发时会发出极亮的光,有时光亮会盖过一个星系还不止,但是那样的时刻都很短。


科普大世界


银河系是一个目前直径达到20万光年的星系,我们的太阳系只是处于银河系的猎户座旋臂之中,身处地球上的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星星都是银河系之内的,并且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数量不超过7000颗。

北斗七星算是夜空中比较亮的星了,普通人也能在晴朗夜空中找到它们,因而它们都处于银河系之中,而且距离地球的距离还都不算太远,但北斗七星都是互相独立的七颗恒星,在以前和今后的日子里都会不断的变化形状,只不过在地球的角度看来它们刚好在一起。



北斗七星在中国的名字是道教起的所以非常有仙气,长期以来北斗七星广泛存在于我国的神话故事中,但以现代天文学的角度来看,北斗七星中的天枢距离地球123光年,天璇距离地球80光年,天玑距离地球83.2光年,天权距离地球58光年,玉衡距离地球82.6光年,开阳距离地球82.9光年,瑶光距离地球104光年,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斗七星都是它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样子。

北斗七星中的天玑,玉衡,开阳距离地球差不多都是83光年,但是它们之间的距离却也达到了几十光年,北斗七星并不是靠引力连接在一起的恒星,而是靠地球的特殊位置连接在一起的。

北斗七星在几万年内就会慢慢改变形状,最后变成一组新的造型。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脚踏七星,逆天改命”,北斗七星在古代常和人的生死命运联系起来,不过它们全部在银河系内,事实上夜晚我们肉眼看到的星星基本都在银河系内。

北斗七星从“勺柄”开始依次是,瑶光(北斗七)、玉衡、开阳、天权、天玑、天璇、天枢(北斗一)。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啊,这些词经常出现在小说中。它们都是恒星,最近的北斗六开阳星距离地球78.2±1.1 光年,最远的北斗一天枢星距离地球 124±2 光年,其他的五星都是80光年左右。

这样的距离自然还在银河系内,要知道太阳系距离银河系边缘和中心都是几万光年,银河系最厚的中心地带有3000-6000光年,而银盘约1000光年的厚度。

在我国古代北斗七星经常与人的命运、生死联系起来,那当然是一种迷信。因为大气云层等的关系,北斗七星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出现某颗星比平时更暗或者消失的现象。国外古代也有关于北斗七星的传说,他们叫大熊座,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一部分,不过故事比较狗血,感兴趣可以去搜一下。

古代人也发现了它们的一些特征,每个季节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度关系,北斗七星在地球夜空中的位置也在不断变换。但将北斗一天枢星和北斗二天璇星的连线的延长5倍,却永远(相对而言)会经过北极星,北极星在地球上看到的位置一直比较恒定,可以用来导航。


来看世界呀


北斗七星都在银河系里,且距离地球都非常的近,事实上,咱们肉眼可以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都是银河系内部的,还有个别的云雾状纺锤体亮团那个是银河系外的星系,比如仙女座大星系,三角座星系,这些肉眼同样可以看见。

北斗七星被记载的历史可谓是非常的悠久啊,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对于北斗七星观测的记载,北斗七星由这几个星组成:玉衡、开阳、瑶光、天玑、天璇、天权、天枢。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最亮的那颗星叫做玉衡,而最暗的那颗星叫做天权,这七颗星在我国古代备受人们的重视,因此北斗七星还有着另外的名称。

瑶光(破军)、开阳(武曲)、玉衡(廉贞)、天权(文曲)、天玑(禄存)、天璇(巨门)、天枢(贪狼)。

这七颗星距离地球都很近,最远的距离地球不过才124光年而已,肉眼皆可以直接观测到,所以古人们常常借此来辨别方向,这七颗星在天空中的分布位置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有5颗星是朝着大致相同的方向运动,另外2颗星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大约在十万年后,我们就看不到北斗七星如今的模样了,就不会呈现出勺子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