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中国轮胎从上世纪初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真正走向自力更生、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并迈向全球,是改革开放近40多年的事。从全球轮胎发展史来看,许多轮胎巨头已经经历了三代到四代的领导人更替,而中国轮胎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大多在二代的接班期,国内多称为“胎二代”。

百年轮胎大王

几代传承越做越强


当之无愧的轮胎行业巨头米其林公司的创办人安德烈和爱德华兄弟,坚定相信轮胎业的发展前景——尽管当时整个法国只有不到3000辆汽车。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安德烈·米其林和爱德华·米其林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米其林成功的秘密:最早的Bibendum


1926年6月15日,米其林的“胎三代”弗朗索瓦出生于法国克莱芒·费朗。彼时,祖父爱德华·米其林与其兄弟安德烈·米其林创建米其林公司已有37年,事业蒸蒸日上。

6岁时,弗朗索瓦的父亲在一次空难中丧生,年仅34岁。4年后,弗朗索瓦又失去了母亲,10岁的弗朗索瓦由此变成了一名孤儿。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弗朗索瓦先生

因为这些遭遇,米其林家族决定,弗朗索瓦30岁时被任命为米其林集团的共同领导人,4年后,弗朗索瓦成为集团总裁,正式开启其对米其林集团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掌管。而此前低调的弗朗索瓦已经在集团的基层工作了4年,不过用的是化名。

弗朗索瓦低调行事,被法国媒体称为“法国最隐秘的老板”。1959年6月12日,当戴高乐来到一家米其林轮胎工厂参观时,为了保守公司秘密,弗朗索瓦竟然让戴高乐一行在门外等候了好长时间。弗朗索瓦“行事隐秘,不喜公开”的行事风格可见一斑。

不过,这位行事低调的企业家是法国工业界公认的翘楚。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弗朗索瓦是法国战后享有盛誉工业家之一,他把地区性的家庭企业治理成法国大企业。弗朗索瓦在其任期内推动并成就了米其林的子午线轮胎技术。此外,在弗朗索瓦的领导下,米其林拓展了全球业务,特别是在美国。从1960年到1979年,米其林公司在法国以外地区开设了25家工厂,取得了空前的增长。

米其林今天的成就我们不必赘述,但是应该肯定的是,创业与守业精神的代代传承,低调谨慎的做事态度,是百年轮胎的成功奥秘之一。

中国轮胎几十年高速发展

迎来全面“改朝换代”


说起中国轮胎的领导人传承,也有很多非常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其实,凡是成功的企业,其领导人、老板当然是优秀的。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罗结先生

生于1925年的罗结今年已经93岁了,而他缔造的正新橡胶(下称“正新”)仍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断地开疆拓土,凭着中国人独有的勤奋爱国永争第一的民族精神在轮胎事业上达到了一个顶峰。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2014年6月17日,年近90岁的罗结没有像往年一样出席正新股东常会,会议由其子罗才仁以“代主席”的身份主持。在会上,全体股东同意由罗才仁接任罗结的董事长职务,正新橡胶正式进入了“后罗结时代”。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罗结是正新的灵魂性人物,甚至可以说正新就是罗结,罗结就是正新,正新是罗结的另一个身体。如今罗结真的老了,身体已不允许他再工作了,指挥棒该交到下一代了,这样才能让“另一个身体”继续年轻。

罗才仁是罗结的次子,生于1953年,毕业于美国涅乃克技术学院营销与材料管理系,毕业后一直在正新工作,曾担任厦门正新副总经理,1993年时主持创立正新中国并出任董事长,2010年又主持创设了正新重庆工厂,自2010年起担任集团副董事长。

从父辈打下的“中国轮胎大王”成为“世界轮胎大王”,是罗才仁的事业理想,目前,正兴玛吉斯国际国内的特殊地位,足以成为中国轮胎的骄傲是,正兴成功的“二代传承”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源泉。

国内这样著名的“二代传承”还有很多优秀的例子。

比如,“王希成家族”玲珑轮胎,接过企业管理大权,王锋的表现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王希成先生

玲珑的成长充满艰辛和酸楚,一只眼睛视力只有0.2,另一只眼睛几乎失明的王希成,于1987年接管了濒临倒闭的县办集体企业——招远轮胎制修厂。临危受命的王希成到任后,用自己的人格担保贷款5万元,开始创业。当年生产轮胎9.2万套,完成产值650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玲珑轮胎董事长 王锋

与父辈时期相比,今天的玲珑不仅国内全面开花,随着泰国工厂、欧洲工厂等海外项目逐步落地,王锋一手描绘的“5+3战略”蓝图,正在不断成功实现,玲珑将未来定位于“全球轮胎前六”,一个中国的“世界轮胎巨人”正在崛起。

再比如,三角轮胎的二代传承。

2018年6月13日晚,三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玉华逝世,享年70岁。

作为轮胎行业的传奇人物,他见证了中国轮胎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全过程。在丁玉华的带领下,三角集团逐渐成长为中国轮胎业的领军企业。


丁玉华来到威海轮胎厂(三角集团前身)之前,在化肥厂干过技术员,当过四年荣成橡胶厂的党委书记,上过两年大学,担任过威海荣成市化工局局长和经委主任。1990年底,丁玉华被调到威海轮胎厂任厂长。接到调令的第二天,他就只身上任,徒步进厂。

1992年,威海轮胎厂更名为山东轮胎厂,从零起步发展子午线轮胎。1995年,该公司第一条三角牌9.00R20全钢载重子午胎下线。1997年10月,山东三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三角”成为同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三角集团从此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三角轮胎现任董事长 丁木

今天的三角轮胎,已由丁木子承父业,接任董事长。

翻开丁木的个人简历,熟悉丁木的人都知道,他是从基层干起来的。丁木干的第一个管理岗位,是三角轿卡制造部第二生产线三车间主任,很多人回忆说,“丁木开个会都不敢往前坐”,后任职供应链管理部副部长,采购及供应链管理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全球贸易与市场网络建设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成功的人都有谦逊的品格、坚韧的毅力、超越常人的勤奋和努力!

中国轮胎经销商

进入二代接班期


与轮胎企业相比,中国的第一代轮胎经销商堪称艰苦创业的典范,许多都是从当年的路边补胎地摊做起来的,记得青岛倍力轮胎创始人李保民谈起当年的艰辛时说到,为了省下5块钱,自己把一车轮胎扛上车拉回公司。这样的经历在第一代轮胎经销商创业者当中比比皆是。

说起现有中国轮胎经销商中历史最长的,还数上海曲阳轮胎的沈氏家族。从1935年3月,沈祥乾、沈祥元创立上海南洋补胎行。到1947年5月,在的上海市威海路、重庆路、天目路等市中心繁华地区拥有7家自有门店,并买下全部门店物业产权。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1956年8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策的变化,所有门店收归国有,南洋补胎行的所有员工被国家收编,成立了上海第一家轮胎翻修企业—上海轮胎翻修行。1978年9月,沈祥元的儿子沈惠兴接替退休的父亲的岗位,自此与轮胎行业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90年代大量国有企业被市场淘汰,体现改革。刚过而立之年的沈惠兴将面对人生最重要的抉择,丢掉铁饭碗,用1万元买断自己20多年工龄。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1997年9月,沈惠兴创立上海曲阳轮胎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成为轮胎行业新一代经销商,2011年起,沈总担任上海轮胎协会会长。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上海轮胎协会会长 曲阳轮胎董事长 沈惠兴

2008年,上海新宏阳轮胎成立,沈氏家族第三代,沈惠兴儿子沈晓东任总经理。

由此,中国轮胎三代人,三家公司,83年历史,亲历轮胎行业全部的发展历程,仍然不改初心,三代传承,

成为中国轮胎最值得传颂的一个典范。

行业知名的还有:湖北的鲍人巧、鲍昱立、梅炀父子翁婿三人;安徽的韦平、韦华父子;河南的柴宝柱、柴文超父子;哈尔滨的李德民、李可鑫父子;唐山韩唐顺、韩冬父子;海口的符合春、符气鸿父子等。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中橡协副会长兼营销工委理事长

武汉天黎董事长 鲍人巧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鲍昱立(右)、梅炀(左)与中策橡胶沈金荣(中)董事长合影


天津的知名轮胎代理商王广山家族,从事轮胎批发行业多年,在津京冀遍布网络。而王广山王锋父子在当地轮胎圈里也是一段佳话。

王锋毕业后就接过家族轮胎业务,说起同龄年轻人没有几个看得起的轮胎活,王锋却非常自豪自己的生意经,短短几年,他已经成长为一位精明的轮胎经销商,车辕车辙对王锋进行了专访,侃侃而谈的他,看来对轮胎业务早已胸有成竹。

广州的潘卓谋、潘华宏父子是行业另一个优秀代表。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潘家另一个轮胎家庭是北京正强轮胎公司的潘卓强、潘升煜父子。一南一北,潘家两代人一个家族两个家庭的轮胎事业,因第二代的新生力量,正在蒸蒸日上。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在潘家祖籍潘屋村的家族大聚会


高富帅的“胎二代”,推动中国轮胎迈向“高大上”


潘氏轮胎家族的第三代来了


由于篇幅限制,还有很多很多的优秀轮胎家族,再次无法一一枚举。怎么样,看完这些,你是不是瞬间感觉中国轮胎的未来一片光明,希望轮胎家族继续家风传承,也许第三代接班的时候,中国轮胎又是另一番热闹繁荣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