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兵哥哥”仝文濤用雙手換取美好生活

河南經濟報記者 高青坡 通訊員 喬培珠 馮櫟 焦萌

“他現在是我們村的村委委員,很年輕,村裡的重活、累活都是他乾的。”在葉縣田莊鄉尤潦村村委會,黨支部書記張廣河這樣說。

張廣河說的是尤潦村村民仝文濤,他今年35歲,從部隊轉業後,一直保持著軍旅生涯的優良作風,敢拼敢幹、吃苦耐勞,不僅自己依靠勤勞雙手脫貧致富,更帶動了周邊村民一起增收。

初見仝文濤,高高的小夥面容憨厚,皮膚黝黑。

2003年,仝文濤離開家鄉,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某部服役,做汽車運輸兵。服役期間,他每天早上早操後,堅持到學習室看書學習,充實自己;下午的體能訓練,他也按照要求高標準完成。兩年的軍旅生涯很快結束,2005年,仝文濤退役。

轉業後的仝文濤回到家鄉,先在縣林業局林場做司機,2008年,考慮到家庭開支太大,他便辭去林場工作自主創業,他開過麵包房,到工廠打過工,還在駕校做過教練。2014年,靠自己打拼9年的仝文濤回到村裡,用僅有的幾萬元積蓄,辦起了小型木材加工廠,從事原材料的粗加工。

“咱年輕有力氣,只要不怕吃苦,啥事兒都能做成。”事業剛起步時困難重重,仝文濤就自己搬木材、抬機器、當司機,“有時候一天干十幾個小時,太陽曬得脫層皮。”仝文濤和全家人一起投工投勞,共同努力讓廠子走上了正軌。而後,仝文濤又投資20餘萬元,擴大了木材加工廠的規模。

木材加工廠不僅讓仝文濤有了可觀收入,同時也為尤潦、梁寨、道莊等周邊村莊的20餘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讓他們既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又能增加經濟收入。

今年50多歲的李丙紅是田莊鄉道莊村村民。他上有70多歲的老母,下有年幼的孫子,作為家裡的頂樑柱,李丙紅無法外出務工。

得知李紅丙的情況後,仝文濤便讓他到自己廠裡工作。到廠後,仝文濤讓李丙紅負責切割木材以及材料碼放。工作雖然辛苦,但每天有150元的收入。“在這兒幹活,仝經理從沒跟俺紅過臉,有時候天氣不好,他還讓俺早點回家。”樸實的李丙紅話不多,但提起仝文濤,話語中都透露著感激。

說起當初為什麼沒有在外地發展而選擇回鄉,仝文濤坦言放心不下父母。原來,仝文濤父親患有冠心病,母親患有糜爛性胃炎,之前在外打工讓仝文濤十分不安,為了方便照顧家人,仝文濤選擇了返鄉創業。如今,仝文濤已有兩個孩子,妻子平時除了照顧老人孩子外,還在村裡開了一家小超市,一家人相親相愛、其樂融融。

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軍旅生涯練就了仝文濤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毅力。退伍後,他用頑強拼搏的精神,為社會、為家鄉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由於熱心村裡各項事務,在今年村“兩委”換屆工作中,他被推選為村委委員。

“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我知道,想過上好生活,就要不等不靠,用自己的雙手換取美好生活。”仝文濤用他的行動,展示著新時代退伍軍人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