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间的明争暗斗

姑嫂间的明争暗斗

宝钗遇见穿着单衣的岫烟,就怕她冷了,一问才知道,那姑娘没钱打赏迎春的下人,不得已当了棉衣。宝钗叹息,薛蝌的婚事,必要先订了宝琴,才能迎娶岫烟,这个规矩,听上去不通,不过倒是有些对妹子的爱护,通常来说,兄妹年纪相差不大,先嫁了妹子,再迎娶还好些,省得姑嫂将来冲突。

姑嫂间的明争暗斗

探春当家主事,先拿凤姐的事做筏子,为的是立威,精明的凤姐忙告诉平儿,切不可争执,一切要以三姑娘为主,嫂子自动让了一步,这是聪明人。探春说李纨,“这大嫂子也糊涂了”,只因李纨说了探春维护赵姨娘的真话,探春先就恼了,说长嫂子糊涂了,也是小姑娘的傲娇,李纨能怎样,不过是老老实实听着。惜春数落尤氏管教不严格,她的丫环出了问题,丢了她的面子,也是暗指,尤氏在东府管束不严,弄得一家子声名狼藉。

小姑子总是占了个小字,小就可以任性,可以刁蛮些,可是到了薛家,却是宝姑娘要让了一步。

薛蟠娶亲时,宝钗的年纪不小了,不能正经算,最简单过了十五,她一来贾府,过的第一个生日,就是十五岁生日,贾母特意让凤姐隆重办理,就是提醒薛家,姑娘大了,可是后来一晃多年,薛大小姐,年纪早不小了,别的不说,贾政外放三两年,刘姥姥来时,贾母不过七十多一点,后来过的是八十大寿,这样算下来,薛大小姐,早二十四五了。

姑嫂间的明争暗斗

作者不明写,只是宝琴订了亲,薛蝌订了亲,湘云看了人家,迎春出阁,就是不提宝钗的婚事,按说,薛家不可能不考虑,以宝钗的年纪,应该是嫁了她,才迎娶夏小姐,这对宝钗比较合适,也免得受夏金桂的气。

果然,夏小姐成了薛家的少奶奶,想的就是当家主事,唯我独尊,辖制了丈夫,压制了婆婆,可是在小姑子这里碰了钉子,薛宝钗何等精明,暗以言语弹压,夏金桂读书识字,自然听得出来,知道小姑娘不可冒犯,只好罢了。

可是暗里不服,拿香菱的名字,做文章。

说什么,宝钗学问不通,菱角哪里香,这个女人,就懂得桂花有香气,哪里会明白风露清荷的优雅,她不懂,只是说,菱角盛于秋,就改成秋菱了,这是给宝钗难堪。

可不想想,她的丫头名字,就叫宝蟾,不知忌讳,贾府中小丫环红玉的名字,就改了小红,不过是因了玉字,犯了主子的名。而袭人把怡红院小丫鬟芸香的名字改成蕙香,不还是芸字犯了“绛芸轩”主人贾宝玉吗。

姑嫂间的明争暗斗

连袭人都懂的理,夏金桂都不知道,自己眼中就没规矩,她的见识,还不如一个丫环,难怪凤姐说,自家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都强,就是说的金桂这类小姐。

宝钗当然明白,只是不睬她,可是大事上宝钗不含糊。

金桂排斥香菱,故意生事,逼得薛姨妈要卖了香菱,此时宝钗就出来相拦了,宁可把香菱放在自已身边,也不让金桂在薛家说一不二,胡作非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