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竟然是歷史上的一個120年輪迴!

2018年竟然是歷史上的一個120年輪迴!

我們學習歷史,常常會聽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這樣的歷史事件,其實這裡的“戊戌”“辛亥”就是採用了干支紀年法

什麼是干支紀年法呢?公元紀年和干支紀年又該如何換算呢?

今天,小粉筆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

天干地支

所謂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合稱。

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干,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支。

根據《說文解字》等書記載,天干按辭義可以解釋為:甲,植物破甲之時;乙,屈曲生長之時;丙,天氣明亮之時;丁,丁壯之時;戊,豐茂之時;己,紀識之時;庚,成熟之時;辛,更新之時;壬,懷妊之時;癸,揆度之時。

十二地支的名稱含義是:

子,萬物孳生之時;醜,扭屈萌發之時;寅,發芽生長之時;卯,破土出苗之時;辰,舒展生長之時;巳,陽氣盛壯之時;午,陰陽交替之時;未,嘗新之時;申,成熟之時;酉,煮酒之時;戌,衰老枯黃之時;亥,收藏之時。

天干表明一歲中十個時節的物候,屬於陽曆系統;地支表明一年中植物生長的十二個時節,屬於陰曆系統。

我們以十干和十二支循環相配,比如說甲子、乙丑、丙寅等等,依次類推,以60組為一個週期,週而復始,循環使用,用來表示年、月、日和時的次序。

干支紀日紀年

我國早在商朝就採用干支紀日法,這是商朝曆法的最大成就,也是世界上延續至今的最長的紀日方法。

干支紀年和紀日的方法一樣,所謂的60年一甲子就是用干支紀年法得出的一個輪迴,所以我們用“花甲”來指六十歲。

干支紀月

干支也用來紀月,但和紀日紀年不同。

地支在紀月的時候是固定不變的,正月為寅,二月為卯,以此類推,十二月為醜。而天干分配要考慮當年的天干情況。

比如說,當年的天干為甲或己,正月的天干就是丙;當年的天干是乙或庚,正月的天干就是戊;當年的天干為丙或辛,正月的天干就是庚;當年的天干為丁或壬,正月的天干就是壬;當年的天干為戊或癸,正月的天干就是甲。

干支紀時

我國古人將一晝夜平均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對照如下表:

2018年竟然是歷史上的一個120年輪迴!

上面小粉筆科普了干支紀法,接下來給大家上方法論!

在常識考試中會出現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小粉筆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換算方法。

首先,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2018年竟然是歷史上的一個120年輪迴!

接著,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干中找出對應。然後,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餘數在地支中找出所對應的地支。這樣,公元紀年就換算成干支紀年了。

如果某一年的尾數為0或者用該年除以12的餘數為0,就取天干中的第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0位“申”。

如果公元紀年是單個數字,就用該數字在天干、地支中直接查找就可以啦。

比如,我們想知道今年2018年是舊曆哪一年,用尾數8查到天干中的“戊”,再用2018除以12得餘數為2,用餘數2查找地支為“戌”,那麼今年就是舊曆戊戌年啦。

咦,是不是有點面熟?對啦,今年就是戊戌變法第120週年,干支紀年法以60年為一週期,所以,歷史就是個輪迴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