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臺走進中小學的計算機“講述”改革開放故事

今天(16日),北京景山學校教育改革論壇上,一臺老計算機親身經歷的改革開放故事贏得了滿堂彩。未來,更多計算機的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這臺設備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同志出國時帶回來的。”臺上,景山學校第一任計算機教師沙有威已經退休,他是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發展40年的見證人,“1979年,學校在和一個國外教育代表團的交流中瞭解到國外在中學開展計算機教學活動的信息,學校領導決定讓我和老教師章淳一起開始開展計算機教學的研究試驗,並在高一年級成立了計算機科技活動小組。方毅得知景山學校開展計算機教學活動的情況後,將出國帶回的這臺電腦轉贈給了景山學校。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電腦。”

景山學校用這臺電腦開啟了在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先河,成立了全國第一家中小學計算機教研組,率先在全國開設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為了更好地開展計算機教學活動,學校後來又籌集4500元添置了第二臺計算機TP803,很快學校就有了自己的計算機教室。”

首台走进中小学的计算机“讲述”改革开放故事

上世紀景山學校的計算機課

有一次,沙有威和同事們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豆腐塊”,其內容是北京大學一位教授出訪時看到的美國小學生用LOGO語言學習編程。看過這則消息,沙有威和章淳在北大找了近5個小時,在北大一所公寓裡找到了這位教授。“教授非常有興致地為我們介紹了美國的見聞,演示了LOGO語言編程的方法,還從美國帶回的一張5寸的LOGO語言的系統盤送給了我們,回到學校後章老師為學生編寫了油印的教材,在小學四、五年級開展了課外活動。這是我國(除港、澳、臺地區)在校學生第一次接觸到了LOGO語言的編程知識。”

1999年,學校成立“以計算機為學具”的實驗班,將計算機和網絡引入教室。各科老師查資料,做教案,做題庫都用上了電腦。 2000年,景山學校引進了機器人教學。“孩子們學起來也不像以前那麼枯燥抽象了,這些東西都具體化了,也更能引起更多孩子的興趣。”

首台走进中小学的计算机“讲述”改革开放故事

景山學校第一任計算機教師沙有威的徒弟、現任景山學校計算機教研組組長李卓在學校機房指導學生學習編程。

如今,VR、3D打印技術早已走進校園。沙有威的徒弟、現任景山學校計算機教研組組長李卓介紹,目前學校有6個機房,一個機器人活動室,還有一個創客教室,VR、3D打印機、3D掃描儀、激光切割機等高端技術配備也是一應俱全。“同學們學習的知識早不再侷限於早期單純的程序學習,學生可以在手機上都可以編程,而且還能給手機做APP,這就是信息技術的發展。”

景山學校副校長郝立萍介紹,校園將不斷升級創課內容。目前,學校六七年級已經普及機器人課程,數字美術等課程也將繼續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