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局长写企业,总会到企业的网站上查查资料。

这次,却遇到了大难题。

今天要说的这家企业,连个网站都没有,资料也寥寥无几。

它就是常州华文

一个你可能没听过、但肯定用过其产品的企业。

1

2014年7月,Adobe与Google推出了新的开源字体家族“思源黑体”(Source Han Sans),在业界引起巨大震动。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Adobe与Google推出“思源黑体”)

这款字体,解决了电脑上中文字体长久以来字重、字库不足等问题,被评价为“足以改变字体未来”。

“思源黑体”字库数量达到65535的字符数量上限,粗细种类多达7种,开发规模堪称史上之最。

中文字体创作最难。中文字体设计要考虑很多因素,同一个偏旁,在不同的结构中,各有不同。中文字体又有简、繁之分,难度可想而知。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思源黑体”中文字体修改示意图)

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正是常州华文文字技术有限公司。

“思源黑体”第一次将常州华文推到了聚光灯下,其实,常州华文在电脑字体领域,已经深耕了20余年。

常州华文正是华文字库的制作者——

1996年,华文字库被苹果电脑公司选作其字库的专业级字库。

1996年,华文字库成为美国Adobe公司唯一系统中文字库,被广大国外系统厂家所采用。

1998年,华文字库被珠海金山电脑有限公司选作WPS97的高级字库。

1999年,微软公司为其office2000选购的12套中文字体中有10套是华文字库的字。

2000年,华文字库被美国IBM公司选定为系统级字库。

……

今天,可以说,有中文字体的地方,就有华文字体。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华文字体)

就是这么一家影响亿万中国人的企业,却藏匿于常州武进区牛塘镇一处旧厂房里,没有厂牌,没有网站,只有三四十名员工。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这家公司,有着什么的故事?

2

常州华文创办于1991年,创始人是黄克俭。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常州华文基本信息)

1978年,黄克俭就读于国防科技大,是国内第一批接触信息工程的人。之后,赴美留学。

在硅谷的一次偶然机会,黄克俭接触到PostScript页面设计语言。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设计语言可以用曲线来构建字体,改变以往汉字字库开发只能以折线设计的方式。这将使电脑屏幕上的汉字一扫僵硬、呆板的面貌,变得更加圆润和美观。

有了做中文字库的想法后,黄克俭回到国内,寻求北京、上海的大企业合作,但都被婉拒。

黄克俭决定自己创业。当时,常州武进卢家巷有一家中国民族文字模厂,拥有中国最优秀的字模设计师。

于是,黄克俭与字模厂合作办厂,是为常州华文。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字模厂的铅字)

其时,厂里的字模设计老师傅大多已年逾70岁,他们了解汉字字形,却无法理解电脑时代的字库。

常州华文用的是笨方法——

老师傅在方格上画出字形,用墨水填涂

扫描到电脑上,进行数字化

打印出来,请老师傅修改

再扫描到电脑,继续修改

……

常州华文每设计一款字体,后期都会逐字进行3到4轮的精细调整。从字面、字间距,到重心倾向、均匀度,多次校审,不放过一处细节。有时候一个字耗费的人工甚至多达几天。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常州华文字体手稿)

正是这种不厌其繁、不惧其细的工匠精神,让华文在中文字库领域脱颖而出。

华文字体先后被苹果、微软和IBM等国际知名公司收录使用。2013年,亚马逊公司在其Kindle设备上配备多种华文字库。

今天,华文字体已经“霸占”了每一台中文电脑,造福亿万中国人。

3

一台电脑,可以没有软件,但不能没有字库。

字体不可或缺,行业规模却非常小,全球每年产值不到10亿美元。

在常州华文创办的前5年时间里,没有一分钱的收入。最困难的时候,没钱发工资,黄克俭只好将自己的汽车卖掉。

直到1996年,常州华文设计出第一批华文字体。美国Adobe公司一次购买了四套字体,才让常州华文起死回生。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制作字库的企业,尚有十几家,到现在已经屈指可数了。

与背靠大公司的方正字库相比,只有三四十人的常州华文,生存尤为不易,也更为难得。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常州华文的办公场地)

公司初创时的老师傅,大多离世,薪火传承的中文字体设计师就更少了。特别是国人版权保护意识不强,盗版多、维权难,销路难以打开。

设计一款字体劳心劳力,耗时数年,盗版下载手指点点,却只需几秒钟。

即使生存艰难,常州华文依然坚守,默默地勾勒字体。

常州华文很穷,连个网站也没有,却也很富有,霸占了每一台中文电脑。

常州华文有点土鳖,藏匿于三线城市的一处旧厂房,但也国际范十足,20年前就是微软、苹果等国际争相合作的伙伴。

常州华文很小,员工只有三四十人,却又很大,影响了整个华语世界。

常州华文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一字千金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这是坚守,也是初心。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造福亿万国人、苹果微软争相合作:这个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蜗居在破旧厂房,连个网站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