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地產行業成為房企轉型的新藍海?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出新的挑戰。產業地產

作為促進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將在新一輪的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伴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限購、限貸、限價、限售、土拍新規等房地產相關政策密集發佈的大環境下,傳統房企收到衝擊,加上傳統民營園區企業紛紛出擊,產業地產行業成為房企轉型,乃至各行各業的新藍海。

產業地產行業成為房企轉型的新藍海?


對產業地產認知不足

大部分轉型房企,對於產業地產行業缺乏認知,將項目歸於總部旗下的各大區域、城市事業部。在總部對於產業地產缺乏認知,缺乏統籌定位管理的大背景下,最後做慣房企模式的各大區域、城市事業部難以玩轉產業地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房企轉型,是在遭遇拿地滑鐵盧之後的迂迴戰略,那產業地產板塊的損失對於房企來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這將對於房企轉型口碑、品牌形象、拿地帶來致命的打擊。真的看好產業地產這片藍海,那成立專門的產業地產部門,尋找經驗豐富的產業地產板塊負責人將至關重要。

轉型後的制度不合理

房地產與產業地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業,房企轉型過程中需要針對產業地產部門制定合理的績效、激勵制度。對於轉型房企而言,多年房地產運營模式、績效制度、激勵制度根深蒂固,加之對於產業地產整體行業的認知缺失,以相同的績效制度、激勵制度複製到產業地產部門。相比於高週轉、高昂利潤的房地產行業,產業地產需要長時間專業的運營,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

沉不住氣,急功近利

因為轉型房企原有的資金、資源優勢,在涉足產業地產初期,貪多求全。區域開發、園中園、輕重資產都要涉及,廠房、研發、總部、辦公等園區類型都要囊括。在對於產業地產行業缺乏認知、產業地產團隊能力難以匹配的情況下,產業地產板塊遭遇滑鐵盧在所難免。各大“鉅艦型”轉型房企,幾個項目的失敗,僅僅是無傷大雅的磕磕碰碰。中小遊房企一旦“觸礁”將可能之間面臨“沉船”的危險。

傳統民營園區

急需全新商業模式

相比於“底蘊”深厚的轉型房企,傳統民營園區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巨大的資金壓力。產業地產行業發展週期較長,回款方式單一,僅僅依靠後期銷售、租賃,難以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對於現階段的傳統民營園區,可以深耕產業服務,通過產業服務、產業投資角度尋找全新的商業模式。

特色難以複製

諸多傳統民營園區在發展過程中,都能拿出標誌性的成功項目,但是侷限於項目區位、區域經濟發展特殊時期等特殊外部因素影響,推動整個項目走向成功。這類項目的成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特殊性,難以進行異地複製。

產城融合能力缺失

現在的產業地產行業隨著工作人群需求的上升,對於運營商整體開發運營能力的要求越來越嚴苛。產業地產行業更加註重產城融合的打造,單一的產業園區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國控園區

專業性的缺失

國控園區無論是拿地還是政策支持,對於轉型房企和傳統民營園區來說都是難以企及的優勢。但是此類園區受制於體制問題,過多的關注稅收、GDP等於升遷直接掛鉤的指標,忽視了市場原有規律。在產業招商方面,秉承招大引強的原則,最後導致園區內產業生態紊亂,打亂區域產業原有規劃,形成區域內園區惡性競爭。

區域色彩濃重

相當多的國控園區偏安一隅是有道理的,這類產業地產企業,與當地政府關係密切,發展過程中,當地政府扶持不遺餘力,多年深耕同一地區,經驗豐富,最後發展起來也在情理之中。

一旦要走出原有區域,進行異地複製,這就意味著,他失去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有些區域擔心產業流失,嚴禁產業帶出。加上深耕單一區域的國控園區對於其他區域情況的陌生,需要完全的從零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