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知恩不报

咸丰四后(1854年)三月,曾国藩败守长沙,太平军分兵攻占靖港、湘潭,形成掎角之势,准备围攻长沙。四月二日,在长沙官绅的建议下,曾国藩率湘军进攻靖港,试图挽救局势,谁知遭遇溃败,他且羞且惧,准备眼一闭,跳入湘江。

这是曾国藩第一次带兵打仗,他出征前,还偷偷写好遗书。他的两位幕客发现后很担心,要跟曾国藩一块去,曾国藩不同意。两位幕客不放心便找来另一位叫章寿麟的幕客,让他躲在曾国藩座船的后舱,务必保证曾国藩的人身安全。

曾国藩知恩不报

当 曾国藩投江时,章寿麟第一时间冲出来救人。曾国藩问他怎么在这里,章寿麟急中生智,编了一句谎话,说:“我来是要报告一个喜讯,我军在湘潭大胜先锋部队待会这往这边来,局面还能收拾,您千万别寻死”曾国藩一听,随章寿麟上了船。

曾国藩上岸后,湘江那边胜败如何,仍然没有准信儿。曾国藩找来章寿麟再一问,才知道被骗了。他很郁闷,决定再次自杀。由于死前要办交接,他将死期定为四月四日。

巧的是,四月三日夜里,湘潭传来捷报,湘军大胜,曾国藩不用死了。

曾国藩知恩不报

十年后,湘军强盛,曾国藩封候拜相,按常理说,他应好好报答对他有救命之恩的章寿麟,而且章寿麟正在曾国藩的辖区做知县,帮他一把是顺手的事儿,可至死,曾国藩都不有关照过章寿麟。

章寿麟觉仕途没法混了,遂告老还乡,途经靖港对岸时,画了一幅画,还写了序。在序中章寿麟很谦虚,说曾国藩天生就是要平定天下的,这是天命,这算自己不救他,他也不会死。对于自己未得到曾国藩的回报,他一点也没有抱怨。

曾国藩知恩不报

章寿麟固然姿态高,别人对此怎么评价呢?一百多位近代史的名人为这幅画写过文章。诗词,所有评语中最有看头,是左宗棠的评语。

左宗棠说:“曾国藩早将死生得失置至度外,他是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人。章寿麟救他是事实,便要说救了他就为曾国藩的人生增添什么,那不是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讨论曾国藩没有回报,章寿麟要不要回报,太没格调。" 曾左这对晚清政坛双雄,半生亦敌亦友,大概也最懂彼此的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