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最美的人」宁阳四中 2016级地理备课组

「身边最美的人」宁阳四中 2016级地理备课组

「身边最美的人」宁阳四中 2016级地理备课组
「身边最美的人」宁阳四中 2016级地理备课组

宁阳四中2016级地理备课组现有专任教师4名,是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全体成员秉承“良心”校魂,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不断强化专业素养。他们工作踏实肯干,有着强烈的进取心、责任心;他们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一、集体备课,提高效率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若要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加强集体备课。多年来,地理备课组一直坚持“一周一大备”“一天一小备”“天天随时备”。每周四下午,全体成员按时到达集合地点,按照既定分工,总结本周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商讨下周教学安排。在教学案、课件、课堂、限时训练等环节的设计和编排上互相探讨、集思广益。每天早晨上课前,利用晨读20分钟的时间每位教师都把自己前一天遇到的教学问题拿出来集体探讨,并把自己教学中的有效做法与他人共享。每日工作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师生交流中遇到的问题都能随时分享交流。通过集体备课,教师的智慧碰撞和思想交流,既有效发挥了的教师个人潜能,更促进了教师共同提高,使教学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

二、青蓝工程,师徒互听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障,学校坚持“青蓝工程”,每年都会组织青年教师拜师学习。青年教师每日坚持听课,积极加快学科素养的提升。师傅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进行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进步。这点在2016级高三地理组,更是成为了每天的习惯。杨涛老师,已有十年的教学经验,依然坚持拜师听课,刘兵老师每周进行科学指导。陈南老师作为青年教师,学习积极性高,每日坚持听课。李克建老师对其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总是耐心讲解,帮助其快速成长。并且每周都会有一位教师组织公开课,组内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听必有评,每次听课后,会在周四下午集体备课时间,对开展的公开课进行评价,提出宝贵的建议。四位老师,互帮互助,优势互补,正因为此,每次考试,班级地理平均分相差不过3分,地理学科总体成绩一直比较突出。

三、深入研究,聚焦高考

考试是对学习结果的检验与测定,是学习过程的终结。目前的高考题,已成为学习过程的延续。放眼地理高考试卷,满目一新。全新的材料构置出全新的情境:各种以新形态出现的图像、充满新数据的表格,来自自然及人类社会各层面典型的地理事物或成果,新地理技术手段等。“新情景、新材料”下,学生必须先读懂或学会这些知识、信息,方能够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地还原、联系已学过的地理规律、原理,进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为此,他们积极做好三方面的研究,精准备教高三。

研究高考:坚持认真分析研究每一章节地理高考考试说明,重做近几年的全国新课标高考试卷、高考发达省市如河南、海南、潍坊、济南等地区高中学校的最新高考模拟题;广泛搜集、查阅、研究权威网络发布的学科高考信息。

研究学情: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作业、试卷的批改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研究教学,尤其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坚持讲练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功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以符合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后的日子,2016级地理备课组的全体老师将一如既往,扬长避短,虚心好学,为了四中明天的辉煌而不懈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