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互联互通为目标 信息化建设大步前进

「专访」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互联互通为目标 信息化建设大步前进

点击上方“中国数字医学”可以订阅哦!

「专访」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互联互通为目标 信息化建设大步前进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锦州医大一院)始建于1946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是国家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辽宁省三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承担着辽宁省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诊急救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任务。2015年以前,锦州医大一院信息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也比较老旧,各方面都无法满足医院日益发展的需要,信息化严重阻碍了医院的发展,给临床及各科室工作带来了不便。患者日益多样化的就医要求和医院发展需求,迫切要求医院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借“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东风,锦州医大一院牵手北大医信,开启医院信息化最大合作,以互联互通为目标,在满足医院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了整体规划,开始分步实施,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实现了医院医疗的高度信息化,并在很多方面走在了行业内的前列。

近日,《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记者采访了锦州医大一院院长孙宏治,在采访中,孙宏治院长分享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专访」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互联互通为目标 信息化建设大步前进

医院信息化要“按需所建” 实现服务最大化

孙宏治院长在采访中表示,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经济发展相对于南部地区比较落后,因此对于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更要因自身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以需求为导向加之合理的设计,才能最大化的使医院、患者和社会三方面提高满意度。否则,可能会欲速则不达。”孙宏治院长说。

孙宏治院长表示,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更要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加强信息化建设领导督促。医院信息化不仅是要服务患者,还要服务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层,因此要掌握好平衡性,不可造成矛盾。

打破老旧医疗服务模式 增强患者获得感

曾几何时,到锦州医大一院看病患者首先要排队十几分钟才能挂到号,甚至排到自己时,却被告知相应科室已经没号了,这让一早就来就医的患者很烦恼。但现在随着医院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建设,锦州医大一院的挂号服务模式也随之改变,如今患者用手机即可在家中足不出户直接预约日期合适的号源,节约了大量时间。

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在诊前方面,锦州医大一院为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挂号服务渠道,涵盖了医院自助机、微信公众号、医院APP、支付宝服务号以及12320平台。缴费形式也包括了医院自助机、线上直接缴费和人工窗口,同时利用APP还可以与医生进行互动,方便不同群体的就医需求。就诊患者的医生,也可利用APP调取患者的所有信息,随时查阅判断患者病情及时给予诊疗结果和医疗干涉。优化了诊疗流程,提高了医院医生的诊疗效率,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锦州市作为全国居民健康卡的试点城市之一,锦州医大一院是全国第一批成功上线居民健康卡的三甲医院。同时,在电子病历方面为来院就诊患者逐一建立了完整的电子医疗数据档案,这将是患者在院的终身生命周期信息数据,具有完整性、准确性和可参考性。帮助患者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的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可靠的医疗数据。

以互联互通为目标 实现医院信息化全方面“大跨步”

互联互通是锦州医大一院信息化建设的又一目标。在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面,孙宏治院长表示,互联互通测评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无论是对医院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还是对诊疗行为的标准化保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医院信息化建设要以卫生信息标准为核心,信息技术为基础,才能更好的实现数据完全共享、系统统一入口和数据同一出处的效果。

在参评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过程中,锦州医大一院选择与北大医信通力合作,努力建设了多个符合评审要求的信息化成果:

<1>全院主数据管理平台 将字典与国际标准,国内标准,行业标准映射,院内字典统一管理。主数据管理平台与数据源值域映射,确保满足国家标准。

<2>电子病历 评级升级改造方面,通过核对国家测评要求,对医院的数据资源标准化缺少的共享文档进行了整改。

<3>信息索引 为患者建立索引平台,患者的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信息进行了合并规范。

<4>临床数据存储中心 集成院内临床应用系统的所有数据,建立了统一的临床数据存储中心,方便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查询患者信息,并且辅助临床诊疗决策,提高和保障了医疗安全。

<5>整合对接多厂商系统

临床方面,将HIS、pacs医学影像、超声、内镜、病理、心电、检验、手术麻醉、输血、体检、电子病历,接入平台。

医院信息管理方面,将药品、人力资源、设备材料、预算和物资供应运营管理系统接入平台。

运营管理方面,将门急诊收费、住院收费、护理管理、医务管理、病案管理、医疗保险农合和危急值管理一并整合。

<6>全院字典梳理 各业务系统交互所需的公共数据元标准、公共代码标准、公共数据存取规范、数据交换规范,全部进行整合分析。

<7>辅助临床决策 将患者历次就诊记录统一展示,临床数据中心与全院所有业务系统数据进行对接,为医生和护士提供历史就诊数据和影像数据,协助医生和护士完成临床决策。

通过积极改造建设,梳理和再造医院流程,医院自身信息化整体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三级等保测评中,对通信保密、信息保护和安全审计等进行了严格升级检验,促使医院数据安全变得更加可靠;引入物联网技术快速采集患者体征信息并自动记录到护理病历;并在原有万兆网络基础之上添加了无线网络功能,达到全院范围覆盖;院内设有多台自助设备机,方便患者挂号结算打印胶片等,免去排队困苦。此外,为了加强保障,更增设了灾备机房。

打造贴心“智慧医院” 让百姓享受医疗红利

在谈及与北大医信的合作中,孙宏治院长表示,北大医信是一家老牌的信息化厂商,具有20多年的医疗信息化软件行业实施经验和广泛的客户基础。技术工程师更是长期驻场,及时配合医院管理需求进行了个性化调整。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靠谱’的合作伙伴,是满足医院现阶段需求和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需要的前提”,孙宏治院长说。

未来,锦州医大一院将充分发挥和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撑起医院业务,满足患者需求,方便医生诊疗,形成医院闭环管理,大力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并在现有医疗信息化建设基础上,深度挖掘医疗大数据应用可能性,为诊疗服务提供决策支持。以“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红利为契机,通过信息化手段,向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的医疗服务,努力打造贴近人民心中的智慧医院,更好的提升就诊体验,让百姓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医疗红利。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 何亨

传播数字医学领域发展最新动态,关注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