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連載上一篇

Day 3

嘉蔭縣位處中俄邊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同時嘉蔭也是中國的恐龍之鄉,整個縣城從裡至外體現出恐龍元素,這一點從從街道的命名就可以看出。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此時才終於知道原來黑龍江真的是一條江,江對面就是戰鬥民族的領地,不過據說沒有人居住。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提供遊覽服務的遊船

小恐龍看守的垃圾箱。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無處不在的恐龍元素。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廣場上屹立的中俄233號界碑。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霸王龍同學你確定你不是來賣萌的嗎???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有了昨天的經驗教訓,提前在網上預購了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的門票,比窗口的價格便宜5元,往返車票20元需要額外購買。

後來聽說景區已經被個人承包開發,現在觀光車的終點就是曾經的私家車停車場,茂蘭溝號稱東北小九寨,一波風景圖獻給大家。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整個景區遊覽下來大概需要三個小時左右,剩下的時間足夠趁著天亮趕回伊春,不過由於剛開始不能決定是否前往恐龍地質園,所以提前預定住宿依舊在嘉蔭縣。

找到嘉蔭縣的農貿市場,採購一些松子特長也是不錯的,夜晚的絢麗燈光大概秉承著伊春市的傳統。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Day4

因為下午要前往金山鹿苑遊玩,而嘉蔭縣到伊春市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又不想特意起早弄得疲憊,遂決定根據時間定遊玩的路線。

繞遠觀賞一下因為俄方原因關閉的嘉蔭口岸。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行車經過伊春大橋,在橋下駐足很久。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時間關係不能遊玩興安塔,查了查地圖去木雕園和石雕園消磨下時間,這兩個公園都是免票的室內公市民休閒的去處。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金山鹿苑位於伊春與鶴崗中間,距離伊春70km左右,開車一個小時就可到達,門票三十。

到的時間在三點五十左右,鹿場有鹿三百多隻,除少數幼鹿大多散放在圈閉的山林間,遊人大概能看到三四十隻,此時草已變黃,若是夏天綠草如茵應更美。

好奇為什麼所有的鹿都沒有鹿茸,原來每年六月份都要剪掉,畢竟這裡主要是一個鹿養殖基地。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返回伊春吃罷晚飯,想去商場溜達溜達,但是伊春的商場關門很早,只能早些返回酒店休息準備明日的返程。

Day5

中午途徑哈爾濱呼蘭區,簡單的吃了午飯,參觀了蕭紅故居,簡要地瞭解了“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女士的短暫的一生。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穿行於小興安嶺的秋——“林都”伊春2018自駕行記(二)

三人一車,歷時五天,人均消費1300多,在十一黃金週內算是性價比很高的小眾旅行地了,伊春旅遊多以黑龍江境內車牌為主,希望在未來,這座城市可以迎接海內四方的遊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