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田其实挺多的,为什么还会大量的进口外国原油呢?

一只可爱的福娃


摘要

地炼仍是原油进口量创新高的主要动力,12月仍有较大的进口空间,而且2019年进口配额巨大增量上看,中国对进口原油的需求仍很旺盛。尽管中国国内原油消费能力可能相对疲软,但国际油价处于低位,以及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协商的90天谈判期内,增加原油库存将是原油进口的主要动因。

2018年10月初至11月底国际油价经历了一场由供应面主导的暴跌,从之前高油价损伤全球经济的言论,到现在低油价进入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能源消费的舒适区域,中国原油进口量喜闻乐见再创历史新高。

11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达到4287.2万吨,约为1043万桶/天,同比增加15.7%,环比增加8.6%,超过2018年4月份964万桶/天。

国内原油消费不温不火

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屡破新高,国内原油供应相对充足,但是下游成品油(汽柴煤)消费相对疲软,1、5、9、10月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国内原油消费对进口量的支撑相对较弱。这主要是因为需求高峰期的远离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也导致对燃油车的需求减少。

原油进口持续增长的动力

尽管中国国内原油消费能力相对疲软,但中国原油需求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地炼企业,2018年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14319万吨,比2017年多了5146万吨,2018前11个月原油进口量多出2017年全年原油进口量25.2万吨,由此来看,12月地炼对原油进口量的支撑仍旧强劲。

另外,中国地方炼厂的格局也正在变化,逐渐从山东等地为代表的传统炼厂向舟山、大连等核心的现代大型地炼转型,尤其是大连恒力和浙江石化等项目逐步投产,2018年投产之际都获得2000万吨进口原油使用权和500万吨的原油进口允许量。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国有炼厂也在计划扩能。

因此,商务部根据2018年前10个月的进口情况下发2.02亿吨的原油进口允许量,相比2018年多了5881万吨,约是118万桶/天。

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11月沙特原油产量也达到了1102万桶/天的历史最高位,随着中国炼油产能的投放,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超过这一数字也并非无望。

中国进口来源的多元化

由于国内资源供不应求,中国转而大量从国外进口,因此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能源安全的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中国的不断强大,一些国家摆出“中国威胁论”在贸易上对中国不断施压,原油作为工业发展的动力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大国政治当中。但中国在进口来源方面是多元的,在迫于压力减少美国、伊朗进口的同时,中国增加了其他国家原油的购买以满足对进口原油的需求。

2018年前10个月,2018年前10月中国进口原油约3.36亿吨,同比增加5.9%。其中俄罗斯为中国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在前10月进口总量中占15%,其次是沙特、伊拉克等。

美国位于第10位(不在下图中),在前10月进口总量中占4%,但由于中美贸易争端,至少9、10月份中国没有进口美国原油。沙特也在6、7月份上调对亚洲原油装船价格,因此中国减少了对其原油的进口,但是在美国、伊朗进口原油减少的情况下,又增加了对其原油的购买。

中国将逐渐增加对美国原油的购买

从长远看来,出于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中国需要拓宽原油进口渠道,以降低对单一国家原油的依赖程度。而且,中国俨然已经是美国第二大原油出口国,随着美国原油产量不断增加, 2019年、2020年管道运能的扩大,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是美国原油出口不可或缺的目标。

短期来看,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协商的90天谈判期内,中国将增加对美国原油的进口。目前国际油价油价较低的时期,而在2018年末2019年初国内原油消费水平较低,增加原油库存将是进口原油增加的主要动因。


鸿网大宗


看似油田太多,但是产量却很一般。国内需求强劲,没有油了只有进口。

我国的油田确实挺多的,被人熟知的大庆油田、辽河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玉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和塔里木油田,遍布中国大地。

虽然油田数量众多,但是我们的石油产量却不容乐观。截止2018年11月,国内石油产量单月维持在1500万吨的水平之上,预计全年石油产量在2亿吨。而2018年国内石油表观需求到了6.15亿吨,同比2017年增加了4.6%。全年需求和供应的缺口在4亿吨,完全依赖石油进口弥补,我国对外石油依赖度已经超过了70%。

中国有句话,人多力量大。而在消费上,这就是一个大胃口。我们对于石油的需求,已经超出了我们油田产量的几倍,我们的石油无法满足自给,只有拿着外汇储备,进口石油。我们也只能承受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和美元升值对我们形成的克扣了,对于被动挨打。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我国进口原油4.18亿吨,同比增加8.4%,进口均价为每吨3442.9元,上涨31.5%;我国进口成品油3024万吨,同比增加12.4%,进口均价为每吨3981.4元,上涨21.2%。看到这个进口数据,我们是否要感慨一番,我们的“三桶油”基本上就是一个吃干饭的料,除了涨价赚快钱外,对石油产量增加没有一点点的贡献。


在过去十年,我国的石油产量一直保持在2亿吨的水平。要想解决我们石油一来进口的被动局面,只有发现像长庆油田的那样巨量的油田。当然这都是痴人说梦话,几乎不可能。或者像美国一样在页岩油开采技术上实现突破,使我们的采油成本降低,获得更多的投资。或者加大发展新能源,以遏制国内石油需求的过快增长。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行走吧木头


我们国家确实有很多的油田,目前剩余石油储量也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三位位。曾经一度我们也向国外出口我们的原油,但由于各地的过度开采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国家出面进行了治理,这一举措无疑是利国利民的。


中国人口众多,储油量虽高,但均分到每个人就很少;

而中国大国的超速发展,需要的石油量,靠国内开采已经远远不够;

开采石油除了人力、设备等还需要加上环境污染治理等隐形成本。那能够从他国进口价格低廉的石油原油,何乐而不为呢,甚至中国会将进口原油加工精炼后再高价出口,赚钱中间利润。

此外中国石油主要储备在东北、西北,开采运输到消耗大的东南部地区,需要走陆路,而进口的海运运输费用要低廉得多。

石油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需要几百万才能行成,用一点就少一点,需要保护起来,好给子孙留点,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所以国家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大量进口外国石油原油,并且进口是多元化,从多个国家进口,以防被国外以石油资源供应对我国进行要挟,此外,发展海上石油开采技术,开发新能源,积极推动新能源车的使用,显然是英明的。


兔叽哒哒哒


是的,我国石油资源确实很丰富的。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公开数据,中国目前已经探明的石油地质储存量大约1260亿吨,可开采储量300亿吨,而广阔的东海、南海与黄海,尚且没有进行深入勘探。目前中国的石油储量在全球前十名外,但产量仅次于俄罗斯、沙特与美国。2017年全国石油产量为1.92亿吨,约占该年全球产量的4.4%。

我国现有石油开采油田二十二个,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和海洋。它们分别是大庆油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渤海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辽河油田,南海东部油田,延长油田,西北油田,西南油田,大港油田,塔里木油田,华北油田,吉林油田,河南油田,中原油田,青海油田,土哈油田,江苏油田,冀东油田,江汉油田和玉门油田。而大油田有十个之多。

这么多的石油资源,由于开采技术装备还根不上发达国家,开采能力只能保持在两亿吨左右。然后我国却是石油消费大国,仅2017年石油消费总量达到5.9亿吨,今年预计突破6亿吨的石油消费量,今年石油的产出量还在2亿吨左右。这么大的石油缺口,只能是进口外国石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我们一定会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到了那个时候,我国的石油一定能自给自足的,立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祺临962


中国油田确实很多,大油田有19个,知名度比较高的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川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以及吉林油田等。

截至2017年底,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89.65亿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5.42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5.33亿吨。看似很多,排名世界第十三位,但是不要忘了我国有多少亿人口,人均可采储量排名倒数,和美国、委内瑞拉、沙特以及加拿大相比差距太大;尤其是我国每年石油开采量位居世界前列,总量少、开采量大、进口量大是我国真实的现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说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所以新旧动能转换尽快提上日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虽然有些专家说油价降低会影响新能源的发展确实有失偏驳,但是严峻的现实状况也是客观存在的。油价得降、新能源也得发展,这是两个并不矛盾的事情,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才是我们的专家应该要注重的问题,不负责任的甩锅只是令人贻笑大方罢了。

所以说,我国人口多、汽车持有量大才是大量进口国际原油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的国内原油开采量已经连续多年超过2亿吨,位居世界第2,但是抵不住需求量太大,只能通过进口国际原油的方式来解决!


银行小学生


从表面看,中国油田石油储量世界第三,中国大油田的数量能从很大程度上,弥补石油的需求。同时我们要考虑油田的位置开发难度和成本等方面考虑。进口石油让我们的成本更低,另外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一些,就少一些。从国外进口石油,对我们的石油储备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外我们国家发现大油田的同时,国家也在进行石油储备。为什么我们要大量进口石油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进口原油价格比我们国家的开发石油成本低。同时也很好的保护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明天得名


中国的石油储量在全世界排名为13位,不算特别少但也算不上丰富。和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及人口数量相比,储量就相当可怜了。相比储量,中国石油产量已经很高了,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要大量进口

截止2017年,中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有35亿吨,在全世界排名第13位,只占全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的1.5%。相比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可以看出这个比例不是一般的低。

排名第一的委内瑞拉石油探明可采储量473亿吨,排名第二的沙特阿拉伯石油探明可采储量366亿吨,排名第三的加拿大石油探明可采储量272亿吨,排名第四的伊朗石油探明可采储量216亿吨。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的石油储量低的可怜。

相比很低的石油地质储量,中国的石油产量就高得多了。2017年,中国石油产量1.92亿吨,这还是低油价形势下产量有所下降的结果,前几年连续超过2亿吨。2017年,中国石油产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七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六国,占世界石油产量比例的4.4%。中国以占世界比例1.5%的地质储量,生产了占全世界总产量4.4%的石油,可见中国石油的开采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油井)

按现有产量计算剩余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还可以开采多少年,被称为储采比。中国石油的储采比仅为18.3,就是说按现在的的产量,再有18.3年中国的石油就会全部开采完毕。当然新的勘探肯定还会有新的石油储量发现,实际上不至于只能再开采18.3年,但可以看出中国石油生产形势的严峻。全世界储采比为50.2,中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7年,中国石油进口量4.1957亿吨,进口量是中国自己产量的两倍多。中国自己的石油产量增产潜力不大,顶多能维持在两亿吨左右,能保持现有产量已经很不错了。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石油消费量都会保持不抵的增速,进口只会继续增加。


仁勇校尉


油田多~其实反而是油田小,储量少的表现。。。你把油田想象成井就明白了~~中东人家一口油田可以一直抽,因为石油跟地下水一样会流过来。中东和中亚包括俄罗斯,美国的油田都非常大。中国的油田抽两年就干了。哪怕是克拉玛依,现在很多油田也干了,中国是贫油国,克拉玛依。也抽不出多少油,因为位于中亚大油田的最边缘,没多少油,只能采到天然气~~


Mairk1


中国就目前知道的油田也比较可观?中国进口油品也不是现银结账的?都是贸易互换而来,经常能看到码头上的大量货柜吧,大大的货轮吧?都是这些东西在里外捣腾来的石油~粮食~矿粉~金属原料~等等……大体来路就是这样发生的。国内的资源就不必开采了!


龙的传人水泊梁山


石油是不可在生资源用完就没有了,等外国没有了我们地下还存着那这叫战略儲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