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大畫家筆下的龍,傳神之至,妙不可言!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有關龍的形象,“漢唐時多呈獸形,宋以後漸變為蛇形”。歸根結底,龍的繪製是古老圖騰拼湊出來的產物,並沒有人真正見過,畫家們在創作中也會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創造。

東晉 顧愷之

東晉大畫家顧愷之也擅長畫龍,且“多才多藝,尤工丹青,傳寫形勢,莫不絕妙”。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洛神賦圖”,畫中洛神端坐於雲車之上,回收顧盼,座前立一神女充當駕手,雲車之前有六龍並駕馭齊驅拉車奔行雲中;另有一龍從水中躍起,奮爪升騰,頗有氣勢。圖中之龍皆頭部略短,雙角細長微曲,蛇頸獸軀,形態馴良溫順、充滿稚氣。

「高清」大畫家筆下的龍,傳神之至,妙不可言!

洛神賦圖

唐朝 馮邵正

盛唐畫家馮邵正,擅長畫龍和水。唐開元中,關輔大旱,京師缺雨尤甚,少府監馮邵正提早在某殿西壁畫一素龍,然後再令四壁各畫一龍,只見得“奇狀蜿蜒,如欲振躍,繪事未半,若風雲隨筆而生”。皇帝與眾官“於壁下觀之,麟甲皆溼。設色未終,有白氣若簾蕪間出,入池中,波濤洶湧,雷電隨起……不終日而甘露遍於畿內!”畫龍致雨的故事成了統治者津津樂道的惠民神話。


「高清」大畫家筆下的龍,傳神之至,妙不可言!

唐代 吳道子

據《宣和畫譜》記載,吳道子也是一位擅長畫龍的高手,“道子畫龍,則麟甲飛動,每天雨則煙霧生。”《酉陽雜俎》續集也記載道:“(長安)西中三門裡南門,吳生畫龍及刷天王須,筆跡如鐵,有執爐天女,竊眸欲語。”可見其畫龍的熟練程度,時人還見吳道子“慘淡十堵內,吳生縱狂跡”。風雲將逼人,鬼神如脫壁。其中龍最怪,張甲方汗慄。黑夜窸窣時,安之不霹靂。

「高清」大畫家筆下的龍,傳神之至,妙不可言!

南宋 陳容

到了宋代,由於“南渡偏安”後人們的思想漸趨自由活躍,一些知識分子乃至士大夫的民族憂患意識日趨強烈,因此人們自然而然地以中華民族的象徵—龍之形象來宣洩自己的情感,並以龍之非凡的氣勢和神行變化無常,來寓示自己遠大的理想和精神追求,此時開始出現真正的畫龍“專業戶”,北宋的董羽、王顯道、吳懷和南宋的陳容、艾淑、僧法常等都是畫龍名家。其中,尤以南董羽和陳容最為知名。

「高清」大畫家筆下的龍,傳神之至,妙不可言!

南宋 陳容 九龍圖

據說,陳容是中國古代最會畫龍的人。在陳榮之前,中國古代畫家筆下的龍形態多樣,各具風格。後來大家看到了陳榮的龍,不由得驚呼“哇,這才是龍真正的樣子啊!”龍好像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於是,大家都學他畫龍。


現代 任重《九龍鬧海》

任重,字千里,1976年生,祖籍河北,畫室名浴桐小館,職業畫家。曾在雲南省博物館、北京榮寶齋、湖州市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院、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多地舉辦個展。

2018年4月30日,上海匡時2018春拍在上海展覽中心正式舉行。任重《九龍鬧海》以600萬元起拍後,獲得全場關注,場內買家競價至1500萬元,終由電話委託買家以1520萬元競得,1748萬元成交。 其畫看點頗多:

從構圖看,橫幅開展,猶如大型壁畫般氣勢磅礴,九龍的安排為右四、左三、中二,翻卷於層雲疊浪之間,右方居中一龍回首吐水,強勁水柱劃破畫面中央上揚左衝,所噴濺起的水花上有二龍纏卷嬉鬧,其餘六龍分居左右,旁觀作勢,神態亢奮,全畫靈動夭矯,充滿盎然生趣,具有極為強烈的劇場效果,為中國畫龍題材增添出難得的新意。

畫中龍之形態皆腿爪粗壯,身長尾細,角若堅木槎丫,須如赤火烈焰;戲水二龍猶如“團龍”紋飾的活化版,另七龍的虯曲矯健之姿,也更貼近高古龍紋與造型的深化,感覺得出既隱含著數千年前的亙古情愫,又充塞著年輕奔放的衝勁,似乎也呼應了正當壯盛之年的任重對中國傳統藝術生命尊崇與弘揚的執念。

「高清」大畫家筆下的龍,傳神之至,妙不可言!

任重《九龍鬧海》

清代 周璕

還有清代的畫龍名家周璕(1649——1729),以畫龍聞名,他曾把自己畫的畫張貼於黃鶴樓,標價格為一百兩。有臬司衙門裡的一個人,登黃鶴樓看到了,欣賞了一番,不置可否,說:確實要一百兩。周璕隨即將畫送給他,說:我並非是一定要得一百兩的,只是看看世人怎樣看的,您能識畫,是我的知己呀,我要贈給知己。因此出名了。他畫的龍翻騰在雲霧裡,幾至百轉,遠處淺近處深,隱隱隆隆,可謂非常好看。周璕有多幅作品傳世,他的《墨龍圖》藏於南京博物院。

「高清」大畫家筆下的龍,傳神之至,妙不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