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先市镇位于四川省合江的西南方,赤水河、佛甲路纵贯全境,交通便捷。距合江城区25公里、泸州市城区55公里、贵州省赤水市城区20公里。有合江“四大古镇”之称。先市镇原是区所在地,历史悠久,最早始建于唐朝,因唐朝神童先氏建业于此而得名。境内有唐朝神童先旺墓,抗日战争纪念牌,明末张献忠驻军遗址等多处文化古迹,现保持市级文化先进镇称号。由于独特的区域优势,渊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凸显其经济文化的优势。

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赤水河从南而来,在先市古场东面与佛拢溪汇合流向密溪、实录,在马街、洞宾岩与长江牵手,奔向三峡。赤水河黄金水道托起沿岸的村落、古场、古镇,于是先市场下就有集市、老街、店铺,河边上有了渡口、码头,先市成为合江四大古场之一。

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先市之名人

《合江县志》记载,地因人名。合江先汪,为春秋时晋国三军元帅先轸50世孙,出生于唐朝德宗贞元二年,即公元786年,三岁启蒙,读书观音溪岩,苦读不辍,七岁日诵万言,时人称奇。举于朝,蒙诏试,授神童,泮读宫中十四年。深通经史,21岁赐进士出身,授合江县令,返乡治邑,政声卓著,受民拥戴。后辞官,居安乐山(笔架山),聘为白猿书院主讲,教授乡中弟子,注有《九经》,有《安乐山》诗入全唐诗集,其诗云: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代真人化迹残。

翠柏不雕龙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一身迥向天边立,万壑皆从脚底看。

莫道烟消无路上,但存仙骨到非难。

这首七律《游安乐山》载于《全唐诗》14册472卷中,讲的是先汪居安乐山凭吊刘真人古迹而有感而发。

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后又作《玉蟾探胜》七律,云:

玉蟾安乐俱名山,两地相邻带水间。

今日情酬同心结,临江喜戴一重天。

青松不老长记取,翠竹常存未忘年。

伫立高峰晴空远,夕阳含笑彩云边。

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公元876年,91岁的老汪已是子孙满堂,桃李天下。他选中了赤水河边上的古镇,这儿有丁山,有之溪相伴,实乃人间桃源,又有汉武帝品味的杞酱。留下遗嘱,死后葬于孝禅寺(广福寺)一侧,早闻晨钟,暮伴鱼鼓,一心向佛,为民祈福消灾,佑一方四境安宁。百姓敬他为官清廉,勤政于民,以地祭先汪令,先市场因名人先汪而得名。先汪墓已存1100多年,为地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云:

一杯山下矗丰碑,屯壑将军号虎貔。

遥时隔溪唐令尹,万家庐墓系人思。

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先市古镇最出名的还要说是酱油,与其说是最出名不如说是很多人对他的好不知道,先市酱油又名"先市豆油",以赤水河流域小麦大豆、赤水河水(井水)以及四川井盐为原料,利用赤水河流域特有天然微生物发酵精酿而成,色泽棕红,体态澄清,味道鲜美,余味绵长,具有浓郁清香而醇和爽口、成甜适度而锅煎不糊、挂碗不沾碗、久存而不生花之特点,乃古今至爱的灶上珍品。

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泸州千年先市古镇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泸州古镇溯源追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