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有著怎樣的命運?

風雨向陽花


在夾縫中生存的東北軍

狹義上來說,東北軍指奉軍1928年改旗易幟,宣佈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到1937年二二事變這段時間,時間很短暫,還不足十年,但是經歷過的事情可謂是一波三折,甚至關係到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1928年張學良改旗易幟,奉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這標誌著國民黨從形式上完成對國家的統一;緊接著東北軍為了收回中東路與蘇聯開戰,暴露了東北軍戰鬥力不強虛有其表的事實;中原大戰時張學良率兵入關,武裝調停,使蔣介石成為國民黨內絕對的霸主;緊接著就發生了九一八事變,這個一會要展開講;在西安事變後,由於張學良被扣,東北軍群龍無首,最終被蔣介石分化瓦解。

可以說,東北軍一直生存在極為複雜的鬥爭環境下,外面是日俄一直覬覦東北,尤其是日本,在日俄戰爭後對東北始終虎視眈眈,恨不得一口就把東北吃了,而對內來說,張作霖想要謀求統一的北洋政權來對抗日本侵略,張學良選擇妥協統一的國民政府政權來對抗日本的侵略,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

對於東北軍這樣一個軍閥性質的群體來說,想要生存下去,決不能偏隅東北這一地,必須向關內發展,因此張作霖兩次入關,張學良一次入關,都是想要獲得關內的地盤作為自己的縱深。

九一八事變對東北軍的影響

九一八事變對中國來說是一件極為重大的事情,時至今日,瀋陽每年的九月十八日上午九點十八分都會警報長鳴,告誡人們,勿忘國恥。

然而對於東北軍來說,他喪失了賴以為生的根基和老巢,沒有了東北的東北軍還叫東北軍嗎?在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的地盤只剩下今天河北省周邊,後來熱河事變、長城抗戰後,東北軍已經到了幾無立墜之地。

東北軍的形象和地位也遭到損害,九一八事變後的東北軍徹底淪為一支即不是中央軍,也不是軍閥的軍隊,完全成了一支流落異鄉,寄人籬下的軍事團體。

從蔣介石這邊講,老蔣希望建立一個集權的獨裁的政府,因此,打擊地方軍閥,削弱地方勢力是其一直以來的政治理念,因此對於失去東北地盤的東北軍更是採取不斷的打壓和瓦解,把東北軍調到西北剿匪,結果東北軍幾下就被打掉三個師,張學良還合計老蔣能給他補充,實際是,老蔣直接撤銷了三個師的建制。

東北軍混到如此地步,就好比當年中原大戰後西北軍的殘餘宋哲元部,就跟要飯的沒什麼兩樣。

西安事變以及二二事變對東北軍的影響

極為艱難的處境使得東北軍日益消耗,如此下去東北軍必然不復存在,張學良也不斷的思考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困境,實際上最符合東北軍的幻想就是重回東北,只有擁有東北地盤的東北軍才不是要飯的。

在這樣的思想下,張學良接觸到我黨統戰人員的接觸,想要建立統一抗日戰線,逼迫老蔣停止內戰,共同抗日,最後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被扣押,使得東北軍群龍無首,本來東北軍內部就有矛盾,在張學良被扣押後這種矛盾逐步加劇,針對怎麼營救張學良,東北軍內部形成了少壯派與元老派的爭執,當時元老派希望通過柔和的方式給南京施加壓力釋放張學良,少壯派希望通過武力營救張學良,結果還沒等救呢,就發生了二二事變,最終導致東北軍走向瓦解。

隨後,老蔣將東北軍改編成6個軍,調往不同的地方駐防,東北軍作為一個特殊性的軍事集團退出了歷史舞臺。


史論縱橫


張學良繼位以後,通過“改旗易幟”使得東北迴歸中國版圖,使得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奉軍由此變成了東北軍,此後張學良致力於把東北軍改造成“民眾武力”和“國家武力”,刷新東北軍內部,剷除東北軍內部的三大惡勢力。先後剷除了張宗昌,褚玉璞所部的直魯聯軍,1930年成功解除了二人兵權,同年以槍決處死反對“改旗易幟”的親日派楊宇霆和常蔭槐,制止了一場軍事政變。穩固了張學良東北軍政首腦的地位。但是對於盤踞熱河的老奉系軍閥湯玉麟則因其擁兵自重,陽奉陰違,張學良數次欲除之未果,熱河戰役張學良更是意圖以張作相取湯玉麟,引起湯玉麟不滿拆臺撤走,最終釀成承德不戰失守,導致熱河保衛戰夭折之禍。


東北軍的歷史演變

九一八事變,日本法西斯採取不宣而戰突然襲擊的辦法輕取東北重地瀋陽,由於東北軍出自老奉軍的弱點,以及在國民政府不抵抗國策的雙重影響下,使得東北軍出現了一部分親日派將領如熙洽,張海鵬,於芷山,吉興等在關東軍的利誘下率部兩萬餘投敵,並在日本大力扶植下招攬舊部迅速進行擴編,背叛了國家和民族當了可恥的漢奸,在這部分投敵的東北軍中,也有如馮佔海部不滿上層投敵轉而“反正”者。馬占山二次起兵抗日就一次性有三個旅的偽軍反正迴歸了抗日隊伍中。除通遼錦州一線東北軍撤入關內之外,其他大部分東北軍則留守駐防原地,先後有十六個旅計十萬人通電抗日。並以這些部隊為基礎發展起了五十五萬義勇軍對日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日鬥爭,由此譜寫出了白山黑水十四年孤軍苦鬥的壯麗悲歌。

長城抗戰駐防關內的東北軍26萬人全員參戰,之前由於湯玉麟的不戰而逃使得熱河抗戰形式急轉直下,張學良宣佈“下野”,何應欽將東北軍改編為四個軍,東北軍以四萬多人的減員傷亡代價繼續進行長城抗戰,最終卻以“塘沽協定”的簽署而告失敗。隨後半數東北軍奉蔣介石之命南下“剿共”,但無心內戰的東北軍僅在1934年的4月和7月進行了兩次小規模戰鬥應付了事。此後東北軍奉調西北“剿共”,背井離鄉的東北軍士氣低下,經過嶗山,榆林橋和直羅鎮三次戰役接連損失三個師的兵力,師長何立中陣亡,牛元峰自殺。損兵折將的張學良幡然悔悟:東北軍應立即脫離“剿共”前線,走聯共抗日的道路,面對蔣介石的一意孤行最終導致“西安事變”的兵諫發生。

西安事變是改變中國近代史走向的重要事件,以張學良被軟禁為代價,終於使得中國出現了統一戰線,一致抗日的新局面,隨著全面抗戰的爆發,東北軍出現了新的分化,一是華北站場的部分東北軍將領不滿國民政府軍隊一路南撤,在被留下掩護國軍撤離的53軍呂正操部在阻擊任務完成後和大部隊失去聯繫的情況下,在冀中晉縣以“人民自衛軍”的名義宣佈參加了八路軍,二是反對國民黨反共摩擦的東北軍57軍111師3000多人在常恩多(特別黨員)郭維城率領下舉行了“八三”起義參加了八路軍,最終得以挺進東北成為赫赫威名的萬歲軍38軍的一部分。三是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於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東北軍67軍特務隊新兵,1939年7月在延安成立八十多人的東北幹部隊,張學思任隊長,這是一支由中共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東北武裝。為日後挺進東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抗戰中東北軍除了部分不得已捲入摩擦旋渦外,大多數時間內東北軍都是八路軍和新四軍最可靠的友軍,互相配合保持了友好關係,在江蘇新四軍發起的“黃橋戰役”中,堅持魯蘇戰區的57軍在國府嚴令增援的極端困難情況下,用虛張聲勢的辦法維護了和新四軍的友誼,避免了手足相殘。也正因為有了新四軍八路軍的積極配合,使得東北軍在遭受國民政府百般打壓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遊刃有餘的在山東和江蘇兩個敵後戰場和日軍足足奮戰五年。

東北軍抗戰歷程

全面抗戰中的東北軍被改編成為49.51.53.57.63.67六個軍和騎兵第二軍,在整個抗戰中近四十萬東北軍始終奮戰在抗日戰場第一線,也由此帶來了巨大的傷亡,到抗戰勝利實際意義上的東北軍僅剩53軍,49軍則已經中央軍化。

51軍:軍長於學忠,張學良被軟禁後,于學忠是東北軍實際的當家人,也是張學良兩次兵權的交託人,一生對張學良忠心耿耿,麾下的51軍更是戰功卓著,在徐州會戰中打響了“臺兒莊戰役”序幕戰的淮河阻擊戰,率部一字排開在百餘里長的戰線上據守淮河北岸,對戰在“南京大屠殺”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軍13師團,在陣地多處被突破的情況下,于學忠率兩名師長親自督戰,率軍以“硬碰硬”的方式和日寇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全殲13師團渡河部隊併發起反擊收復全部失地,淮河一戰殲滅日軍3000餘人,成為安徽抗戰史上殲敵最多的一次戰鬥,有力的牽制了日軍北犯的兩個師團,阻敵南北會合的目的,使得日軍磯谷師團孤軍深入,為臺兒莊大捷創造了必要條件。淮河阻擊戰在中國抗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繼“平型關大捷”之後的又一次貨真價實的重大勝利。

隨著北線戰事吃緊,51軍奉調揮軍北上阻擊日寇南下,保證了臺兒莊戰役的最後勝利,徐州會戰末期,傷兵累累的51軍奉命掩護徐州六十萬大軍撤離,部隊身陷重圍被截為數段,于學忠機動靈活率部轉戰突圍,沿途不斷收攏部隊仍得萬餘人。

徐州會戰之後,51軍轉戰大別山北麓,浴血奮戰屢挫強敵,隨後于學忠請命帶51和57軍一起開赴山東敵後戰場,魯蘇抗戰條件艱苦,面對日軍四個師團十萬日軍重兵圍困,由收編和地方武裝升級的部隊組成的八個遊擊縱隊大部投敵。1943年3月至5月,駐山東日軍和偽軍吳化文等部萬餘人,向該軍所在的魯南地區連續發動攻勢作戰,51軍損失慘重,第113師師長韓子乾被俘;第114師全部陣亡。經過五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消耗殆盡。6月上旬,該軍奉命撤出魯南,暫往魯西待命。1944年3月,魯蘇戰區撤消後,該軍隸屬第5戰區,調往鄂豫邊界的大別山區,參加了豫中會戰。此次會戰後,該軍在河南商城整訓。于學忠被解除兵權,作為第一支開赴敵後的國軍部隊,51軍沒有逃脫排擠和打壓,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後51軍調往蘇魯戰場,但此時的51軍已經名存實亡,不復東北軍血統。

57軍,軍長繆徵流,作為東北軍五大主力之一的這支部隊在抗戰中所取得的功勞不比任何一支部隊少,僅淞滬會戰之後掩護全軍撤離的作戰中,57軍111師和112師就分別進行了靖楊之戰和江陰保衛戰,一路血戰在重創日軍的同時自身遭受了慘重傷亡,揚州保衛戰是南京保衛戰的一部分,111師師長常恩多率部死守南京守軍唯一退路,戰後獲國民政府通令嘉獎,常恩多拿著這份嘉獎令時哭著說道:“一萬多東北子弟,跟著我從長城到連雲港再到南京,現在都戰死了,他們的家人還盼著他們回去,我要這個嘉獎令有什麼用!”

112師血戰江陰城,這次戰鬥空前慘烈,全師官兵頑強抵抗日軍精銳第十三師團的猛烈進攻,自身也付出了很大的犧牲。戰鬥中該師兩個旅共四個團中有三個團建制打光,兩個團長負傷,師指揮部三易其地,最後連師部直屬隊都衝上一線,師長霍守義重傷,只有李蘭池麾下的萬毅團勉強保持完整。餘部進行整理僅剩4000餘人,因戰況緊急隨後繼續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在太平門陣地112師堅決固守陣地反覆搏殺,在大部隊撤離之時由於接到撤退命令較晚,李蘭池副師長仍率領東北軍部隊與敵作戰,李蘭池將軍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隊伍衝鋒,不幸被敵彈擊中,壯烈犧牲,112師此戰僅剩團長萬毅(開國中將)和四名士兵倖存,南京一役57軍實際上已經全軍覆沒,因血戰有功得以開赴江蘇整補,但開來的補充兵員竟然是同為東北軍67軍淞滬覆沒殘部的一部分,全軍上下痛哭涕零。兄弟聚首整軍再戰。

補充後的57軍完整建制實際上只有111師333旅,其餘大部分是新兵,在徐州會戰期間進行了連雲港保衛戰,57軍第112師第667團在孫家山進行了陣地防禦和反突擊戰。並與第672團一起進行了大桅尖戰鬥。兩次戰鬥擊退了日軍的進攻,給日軍以極大打擊,陣地失而復得,保衛了連雲港,111師攻克阜寧,將日軍丘山旅團大部殲滅,使日軍東線增援臺兒莊的企圖未能得逞。在臨沂保衛戰中,張自忠和龐炳勳部血戰不支的緊要關頭,李宗仁查遍全軍最後給57軍111師333旅下達了馳援臨沂的命令,333旅官兵星夜馳援在最緊要關頭出現在臨沂戰場,以一旅之兵發起正面反擊,猝不及防的板垣師團坂本支隊潰不成軍敗退20公里,333旅一路追擊,不料陷入重圍,但全旅官兵毫不畏懼,正面血拼15個晝夜高唱大刀進行曲躍出戰壕展開反衝鋒直至取得最後勝利。戰後被第五戰區通令嘉獎被譽為“解臨沂之圍,壯我軍之聲譽”,333旅經此一戰再次傷亡過半,僅剩千人。

此後57軍奉命和51軍一起開赴山東和江蘇戰場,57軍軍長繆徵流陰謀叛變投敵,111師師長常恩多憤恨不已率部兵變驅逐了軍長繆徵流,震怒不已的蔣介石隨後下令57軍番號撤銷。常恩多隨後和郭維城,萬毅一起率部起義加入了八路軍,常恩多重病在身病逝在起義途中,萬毅繼任新111師師長,抗戰勝利後率部(此時該部為濱海支隊)挺進東北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任司令員。後擔任政委,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後改編為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後改編為大名鼎鼎的38軍114師。東北軍57軍111師最終進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在此後的抗美援朝作戰中和38軍112師一起成就了38軍萬歲軍的美名!

49軍,軍長劉多荃,實際上是東北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之一,由張學良衛隊擴編而來,士兵素質高,裝備精良,淞滬會戰49軍面對強敵英勇頑強,109師據守陣地和日軍隔河進行炮戰,血戰數日全軍覆沒,105師也遭受重創。三個團長相繼陣亡,隨後撤至江西整補,師長劉多荃花重金拉來預備第五師自行補充,把庫存的所有武器裝備給了部隊,正當49軍摩拳擦掌準備再戰日寇的時候,蔣介石拉走了煥然一新的部隊,又給換成了赤手空拳的預備第九師,49軍“雞飛蛋打”,戰鬥力大打折扣,隨後奉命留守江西堅持江西抗戰。隨著主官的變動逐漸被“中央化”1939年9月,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3月,江西上高會戰,收復萬壽宮。1941年10月,王鐵漢(打響抗日第一槍)升任49軍中將軍長,不久駐防浙江。1942年5月至8月,49軍參加了衢州會戰,多次收復失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49軍赴杭州受降,後進駐江蘇武進。1947年8月剛到東北才20多天的49軍被東北野戰軍第8縱隊殲滅。被拖入內戰旋渦的49軍終究沒有脫離覆沒的命運,成為了蔣家王朝的殉葬品,一聲嘆息。

63軍,軍長馮佔海,大多數人知道馬占山江橋抗戰,卻不知道東北當時流傳有“一馬占山,二馬佔海”,馮佔海作為東北軍抗戰驍將,最初是吉林衛隊團團長,因不滿熙洽投敵憤而通電迴歸抗日隊伍,短時間內拉起了近萬人的“吉林自衛軍”,參加過慘烈的“哈爾濱保衛戰”,後挺進吉林進攻長春,拉起了數萬人的武裝,後隨義勇軍主力撤入熱河,兵強馬壯的馮佔海部四萬餘人的部隊被編為63軍,在武漢會戰中戰則當先,功勳卓著,參加了萬家嶺大捷的系列戰鬥,馮佔海是東北軍主力部隊中最早因部隊打光而失去兵權的將領。國民政府手段卑鄙,63軍歷史雖短,在有限的舞臺上記錄下了馮佔海將軍和所部光輝的歷程。

67軍,軍長吳克仁,67軍的前身是被大眾所熟知的北大營步兵第七旅,長城抗戰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七軍,身受九一八之恥的67軍一戰於長城以一個師的兵力頂住日軍一個師團的進攻足足三天,中央軍坐視不救終被擊潰。二戰於古北口與敵重創,三戰於灤東抗戰,戰果輝煌。全面抗戰後轉戰華北各地,1937年7月13日,蔣介石在廬山發佈動員令,吳克仁接到動員令後,即集結全軍經商丘、徐州開赴滄州,接替自平津南撤的二十九軍正面陣地。8月下旬,六十七軍又奉命馳赴大城,接替二十九軍王長海部,奉命掩護華北國軍南撤,是華北國軍最後一個撤出的部隊。10月15日,日軍土肥原師團猛攻臨名關,六十七軍在敵軍猛烈炮擊下,頑強應戰死傷慘重,商震拒不派援。16日,吳克仁被迫率軍南撤,到達新鄉休整。 吳克仁對河北前線各軍將領保存實力、怠於作戰,非常痛心,前往南京向蔣介石陳述,要求調離北戰場。這時上海戰局吃緊,蔣正苦於無兵可調,遂命67軍增援淞滬戰場。得到的軍令是:“搶佔松江,阻敵三日,違者軍法處置”吳克仁深知此戰兇險莫測,留下遺書給妻子揮軍奔赴淞滬戰場。松江無險可守,淞滬會戰末期國軍倉促撤離,沿途全是潰軍,面對日軍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師團及第五師團之國崎旅團,67軍未及展開便匆匆投入松江血戰。此戰67軍全軍血戰不退,全軍包括中將軍長吳克仁在內的五個少將以上將領殉國,重傷師長朱文清(後因捲入皖南事變建國後被槍決)旅長各一名,八個團長陣亡七人,餘部完成任務後突圍,全軍兩萬餘人血染疆場,餘部縮編成一個師,部分傷兵補充給了57軍,67軍番號撤銷。

第二騎兵軍,軍長何柱國,打響榆關抗戰第一槍,1935年8月,改編為東北騎兵軍第3師。1937年8月,所轄騎兵師分編為騎兵軍第二軍。參加了太原會戰中的晉北戰役和忻口戰役。堅持綏遠抗戰,著名抗戰將領騎兵第六師師長劉桂五就是該軍一部,追隨馬占山抗戰殉國。隨著戰事進行,戰馬有耗無補,以至於沒多久就從騎兵變成了步兵,被分散改編漸漸去東北軍化。

53軍,軍長周福成,從河南轉戰湖南參加長沙會戰,後徒步行軍到達雲南參加整訓,被列為甲種軍換裝美式裝備,在滇西反擊戰中隸屬第二十集團軍,作為開路先鋒強渡怒江,攻克高黎貢山,血戰騰衝,攻克龍陵兵峰直抵畹町,抗戰勝利後赴越南接收日軍投降。解放戰爭中同樣被捲入內戰調東北後被四野全殲,全軍覆沒。

這裡多說幾句,在抗戰中東北軍部隊遭此命運的遠不止騎兵第二軍,長城抗戰後類似騎兵第九師等原義勇軍序列的部隊很多都改編進入了西北軍和中央軍,著名的西北軍29軍從長城抗戰後一萬餘人很快擴編成近十萬人的部隊,大部分就是編入了大量的東北抗日義勇軍,著名的張自忠西北軍59軍(原西北軍38師)就過半是義勇軍改編而來。因此在臺兒莊戰役中的淮河阻擊戰和臨沂保衛戰中,東北軍和西北軍兩軍相見,發現彼此大部分都是東北子弟,手足相抵毫無保留的密切配合作戰這也是原因之一。僅臨沂保衛戰第59軍傷亡達14000餘名,尤其以第38師為甚,1941年1月,在張自忠殉國後,騎兵第九師一部改編的暫編第53師列入該軍序列繼續抗日,歷史的來龍去脈需要細心的人去尋找蛛絲馬跡,更多的則埋入歷史浩瀚湮海。

在東北軍二十年的歷史上,屈辱和光榮並存,他的屈辱在於抗戰初期錯誤的執行了國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內”的決策,背上了丟失東北的“責任”,從此身負國恨家仇。他的光榮在於他是中國抗戰唯一進行了十四年武裝鬥爭的中國軍隊,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了東北軍奮戰的身影,在本就艱苦卓絕的鬥爭環境中,東北軍始終奮戰在第一線,在國軍三百多萬軍隊龜縮大西南的近六年時間裡,東北軍始終奮戰在外圍的山東,江蘇和江西戰場,至抗戰末期西南方向的滇西反擊戰,東北軍唯一的血脈53軍更是一路先鋒,直下畹町率先匯合孫立人的新一軍。三十四枚青天白日勳章記錄了東北軍將士在抵禦外侮的戰場上光輝歷程,同時在國軍抗戰犧牲的115名將領中,就有東北軍將領24人。在漫長的抗日戰爭中,40萬東北軍將士最後僅剩七萬餘,大部分東北軍將士都熱血沃土,壯烈殉國。但是東北軍輝煌的抗戰歷程歷史卻從未忘記,並載入青史,彪炳史冊!


杜康不負西江月


九一八後仍然丟人,說的就是東北軍,在熱河戰役中也未能挽回顏面,丟盔棄甲。當時國內輿論針對張學良的也很多,紛紛要求他守住熱河省,將功贖罪!鋪天蓋地的輿論的壓力,張學良也無法不重視! 熱河確實是防守的好地方,熱河的地形特殊,山地眾多,易守難攻.日軍的重炮和坦克比較難以發揮威力,飛機的空中掩護也比較困難,很適合東北軍在這裡打防禦戰。

但是張學良又認為熱河保衛戰不好打。熱河一帶的地形雖然適合防守,但是這類高寒高原地帶是最適合日本關東軍發揮威力的地方(關東軍的最初的目的就是對付西伯利亞的蘇聯軍隊,特長就是在高寒高原地帶作戰)。後來關東軍曾經和蘇聯軍隊在哈桑湖和張鼓峰交手,並沒有落絲毫下風。


東北軍之前因為收復中東鐵路曾經被蘇聯打的全線崩潰,真的打起來恐怕不是關東軍的對手!況且用何柱國將軍的話來說:熱河雖然山多利於防守,但是山隘也多,無法面面俱到.日軍很容易從各處突進合圍.這就要求指揮官有比較高的戰術素養.如果指揮不好,或者過於戀戰,就很有可能被日軍繞路到後方合圍殲滅。如果張學良把本錢全部投進去和日本拼光了,最終熱河又沒有守住。自己就是雞飛蛋打,丟了地盤又丟了本錢(軍隊)。所以張對到底投入多少部隊去打,還是比較猶豫的。


李三萬的三萬裡


東北軍的前身為“奉軍”,1929年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中原大戰時,主帥張學良率主力擁蔣入關。九一八事變時,東北軍退守關內。部分未入關的東北軍英勇抗擊日寇侵略。入關後的東北軍受蔣指令,參與“圍剿”作戰。

西安事變發生時,東北軍約有近20萬的兵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護送蔣介石返回南京時即被扣留。失去主帥的東北軍內部紛爭升級,引發流血衝突。

1936年12月25日,張學良被扣南京。東北軍內部在營救張學良的問題分成兩大派別,即主戰派與主和派,雙方矛盾尖銳,最終釀成血案。主和派67軍軍長王以哲等被主戰派軍官孫鳴九等人所害,史稱“二二事變”,“二二事變”嚴重內耗了東北軍實力。

張學良被扣後曾致信東北軍將領“共濟和衷”、“擁護大局維護領袖之宗旨”。1937年3月,東北軍將領同意了蔣對東北軍東調方案。部隊被易地換防,東調駐守豫、皖、蘇一帶,部隊之間互不相屬,分解使用。接下來蔣對東北軍進行了縮編,由甲種軍縮編成乙種軍,原來每軍轄四師縮編每軍轄二師,撤銷了東北軍8個師的番號,這樣東北軍的兵力被縮減三分之一,實力大為削弱。

東北軍經過改編,保留了第49軍、51軍、53軍、57軍、67軍、騎兵第2軍共6個軍。原東北軍的106師、騎兵第10師、炮兵第6、第8旅則在西安事變後直接投奔蔣軍。

抗日戰爭時期,東北軍奔赴前線,奮勇抵禦日寇的侵略,損失慘重。在上海、南京保衛戰中,東北軍5名將軍壯烈殉國,部隊嚴重減員;51軍浴血奮戰徐州會戰;53軍征戰國內戰場,後出境入緬越參戰,大批官兵為國戰死。還有一部分東北軍脫離蔣控制。1937年53軍691團在團長呂正操率領下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1942年57軍111師在師長常恩多的帶領下起義。

內戰中,一部分東北軍選擇投誠。剩餘部分則被解放軍擊潰。


歲月是一條河流


題主問的是東北軍,那麼張作霖的“奉系”時代就不提了,因為自從張學良改旗易幟歸順國民政府以後,原“奉系”才變成了東北軍全稱"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最終的軍事指揮權在於南京政府,東北再無獨立外交權限,全部與當時的中國法定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統一。

中原大戰

張學良的選擇:想要讓中國走上近代化統一國家的道路,不能支閻錫山、馮玉祥這類土皇帝!

中原大戰爆發前夕,張學良始終表示嚴守中立。蔣介石與反蔣的閻馮聯軍都意識到張學良手握三十萬雄兵將左右雙方勝敗,都去爭取張學良。此時的張學良也正在反覆權衡,不禁自忖:“閻馮二人,完全是中國西北部土窩裡的土皇帝,娶小老婆都還要小腳女人,這樣的人決談不上什麼開明政治主張,只能憑槍桿子稱王稱霸,別說沒有力量統一全國,就是統一了中國,憑他們的智力和道德水平也治理不了國家。”張學良與心腹謀士認定,只有蔣介石能統一中國。蔣手下延攬了大批的人才,文有文的,武有武的,是治理國家的樣子,雖非明主,但比閻、馮這些土皇帝要文明些,中國之統一,非蔣莫屬。中國只有統一了,才能抵禦時時想吞併中國的日本帝國主義。所以暗中決定支持蔣。最終東北軍主力揮軍南下入關就最後決定了閻錫山的失敗的命運。

中原大戰結束,張學良接管了華北,收編了西北軍實力大增,而此時的蔣介石又坐不住了,手下中央軍需要休整,開始把張學良東北軍當成了心頭之刺,政治從來都是謀定而後發,善於弄權的蔣介石接連打出三個陰謀組合拳,幾乎沒弄髒手就瓦解了東北軍。

東北軍的黴運來了

蔣公第一拳:破壞東北軍與蘇聯的反日同盟關係的“中東路事件”

東北作為東北軍“穩固”的後方實際上並不牢靠,夾在強大蘇聯和新興強國日本之間,這兩個列強在東北分別享有鐵路權益,也存在爭端,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張學良本應在兩者之間維持相對動態的平衡,使得蘇聯或者日本都不敢輕舉妄動,蔣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使張學良與蘇聯斷絕聯繫,這樣身負家仇的張學良再面對日軍的挑釁,蘇聯都不可能站在東北軍一邊,無論結果如何最後張學良都只能求助於蔣介石國民政府的支持,並不得不聽命行事。這對早已經“親日拋蘇”的蔣介石國民政府來說,可以達到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坐看東北軍陷入孤立並削弱。

早在1928年6月,時任外交部長的王正廷在南京發動了一場以修訂不平等條約為中心的“革命外交”,包括恢復關稅自主權、取消治外法權、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鐵路利權、內河航行權、沿海貿易權。這令人激動的政策得到了改旗易幟後積極“擁護統一”的張學良積極響應,此時在國民政府策動下的張學良開始向蘇聯討還鐵路和電報局等各項權利。驅逐蘇聯駐華武官,扣押了蘇聯1400多名相關人員,在蔣介石的幾番慫恿下對中蘇簽訂協議共管的鐵路權益採用了武力奪回的方式,終於引發“中東路戰爭”,

國民政府也“配合”的宣佈對蘇聯宣戰。張學良投入麾下十萬大軍對蘇作戰,而國民政府只有“聲援”的結局猛然使得張學良感到“上當了”。由於戰事不利,但加上得知南滿鐵路方面日軍開始蠢蠢欲動,反對與蘇作戰的張作相力勸張學良和平解決,經過談判雙方簽訂了《伯力協定》後蘇軍撤軍。至此而蔣介石這個可歌可泣的陰謀使得張學良和蘇聯斷絕了往來,在對日政策斡旋上依附並聽命於國民政府成了唯一的選擇

蔣公第二拳:不抵抗國策逼出不抵抗命令“陽奉陰違”孤立東北軍

在日本陷入經濟危機之際,蔣介石鼓勵張學良大力投入基礎建設發展經濟,這事實上嚴重損害了日本在東北的既得經濟利益,終於令經濟危機下的日本軍人走上了外交政治的舞臺,日軍暗中扶持石友三叛亂,令張學良不得不率領十八萬東北軍轉戰山海關以南,而日軍隨後就實際上掐斷了東北軍北上回師的鐵路,東北境內僅僅剩下5萬地方警察部隊。面對在朝鮮與中國東北邊界做好了萬全準備侵略中國的關東軍,蔣介石國民政府非得沒有做出任何預先軍事上的準備,還屢次安撫麻痺張學良,最終九一八事變猝然降臨,而蔣有言在先“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的國策,面對日軍如何挑釁不可抵抗。對國民政府和國聯調停抱有幻想的張學良再一次選擇了“聽大哥的”。

東北軍獨自面對日軍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錦州攻防戰”,失去了根基和儲備的東北軍甚至發生了棉衣不足,彈藥不足的情況,張學良數次通電求援無果,國民政府的隔岸觀火使後援無望的張學良選擇了撤退,蔣介石成功的把輿論矛頭指向了張學良和他的東北軍。

不得不發的“長城抗戰”中,張學良終於獲得蔣介石“六個師”協同抗日的承諾,滿心歡喜的張學良動用35萬大軍躊躇滿志準備收復失地,並把全部26萬東北軍全員參戰,布重兵防守熱河,但不給力的伯父湯玉麟不滿二把手的任命,乾脆拆臺撤走導致熱河不戰而失。此時熱河境內的東北軍一旦退路被切斷,則東北軍的主力可能被全殲於熱河,在此局面下張學良慌忙命部隊撤退到長城沿線,此舉引起輿論譁然,已經下野過一次的蔣介石面見張學良祭出“丟車保帥”的辦法,張學良無奈宣佈“下野”,隨後蔣介石馬上任命“親日派”何應欽並面授機宜“以打促和,停停打打”,何應欽走馬上任並改編了張學良留下的東北軍主力為四個軍,並西北29軍這個“異己”力量沿長城沿線一字排開,在15萬日軍的猛烈炮火下對東北軍進行了隨心所欲的消耗,而蔣所派中央軍17軍形同督戰。以戰促和的戰略導致最後《塘沽協定》的簽署,徹底出賣了東北,長城抗戰中國軍隊傷亡六萬五千餘人,其中29軍五千餘人,17軍傷亡4000餘人,保存實力的商震部僅3000餘。東北軍傷亡近四萬餘人。而東北軍此時從三十餘萬有地盤的實力派變成了僅20萬人的無根基之浮萍!

蔣公第三拳:借刀殺人 利用東北軍“剿共”

熱河失守後為了防止東北軍“東山再起”,蔣介石積極派遣嫡系部隊配合西北軍解除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的武裝,將大量退入關內的義勇軍收編到嫡系部隊和西北軍29軍,並把平津實際控制權交給了西北軍,在收編了大量義勇軍和同盟軍餘部後,29軍一度發展到了近十萬人。調部分東北軍南下“剿共,”之後又把東北軍西調去了財政稅收和東北,平津不可同日而語的西安進行“剿共”,採用了既消滅紅軍又能消耗東北軍實力的一石二鳥之計。不聽令則停發軍餉。一心打回故土的東北軍此刻戰心皆無,士氣低迷,幾次交手下來東北軍損兵折將,人馬近一步削弱到十六萬人。

歷史的選擇:西安事變 逼蔣抗日

曾經坐擁三十萬大軍的絕對實力派的張學良此時已經忍無可忍,深感孤立的他為了和蘇聯重新建立聯繫獲得支持,經過高福源的往來牽線,張學良和紅軍達成合作共識,並給予剛剛長征到達陝北陷入困苦的紅軍前後67萬大洋,子彈1100萬發的“援助”,甚至包括西安事變後八路軍的四萬套軍裝。由此建立了東北軍,西北軍和紅軍“三位一體”的共同體聯盟,經過數次“苦諫”,“哭諫”要求蔣允許東北軍抗日無果之後,這位被“蔣大哥”害的傾家蕩產,逼得走投無路的少帥只能鋌而走險宣佈“兵諫”,剛剛到達西安督戰的蔣介石被繳獲假牙一副,被嚇得翻牆而走!隨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雖然送蔣回家的張學良被扣押,但中國近代史也由此進入了全面抗戰的新篇章。因西安事變而被囚禁到晚年的張學良曾有一句感人至深的話:“我為了這個國家犧牲了一切”。此話不假!

中國八年抗戰?

縱觀整個抗日戰爭史,國民政府強調是八年,為何是八年?因為蔣緯國編寫的《國民革命史》無法自圓其說的解釋“七七”事變到“九一八"事變之前的六年,為何喪權辱國到這個樣子。為了掩蓋消極抗日甚至公然在國民革命戰史中大手筆描寫東北軍作戰不力,我們應該問一下:為何長城抗戰那麼多東北軍基層軍官獲得青天白日勳章?(長城抗戰總共頒發49枚青天白日勳章,東北軍獲得了25枚。)事實是何應欽把長城抗戰中53軍下屬的八個師一字排開置入日軍火網,嫡系部隊坐看67軍107師在一線陣地獨自抗擊日軍大半個師團整整三天的進攻,雖奮勇殺敵卻終於被擊潰,為何商震有三個師的兵力卻保存實力只放了一個師任由冷口被攻克。《塘沽協定》《何梅協定》出賣了東北和華北,這是蔣介石消極抗日的鐵證!哪怕是全面抗戰的八年,蔣介石集團也僅僅積極了十五個月,因為這十五個月如果不積極,面對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日軍進攻,蔣氏江山休矣!武漢淪陷之後日軍不得不停止進攻開始修整,國民政府立馬再次進入了消極,美其名曰:“相持階段”,蔣粉們可以洗洗睡了吧!

汙衊詆譭沒關係 數據史實來證明

隨後的全面抗戰中,東北軍前後參加了全部十八次大型會戰,在淞滬會戰,揚州保衛戰,江陰保衛戰,南京保衛戰,連雲港保衛戰,臨沂保衛戰,淮河阻擊戰,武漢會戰,一二次長沙會戰,滇西反擊站,第二次遠征軍入緬作戰等戰鬥中,戰則當先,履立功勳,前後榮獲35枚青天白日勳章成為地方派系獲得數量之首。無愧國家和民族,也完成了身陷囹圄的少帥“把東北軍投入到抗戰中去”的囑託。他們中的大部分均戰死沙場,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據統計抗戰勝利後東北軍將士回到家鄉者不足十五分之一。


免費糾正噴子三觀


東北軍的前身是奉軍,也就是由北洋政府奉系把持的武裝力量,這支部隊的創始人是以張作霖為首的一些武裝軍閥,在其勢力最強大的時候光正規陸軍三十萬到四十萬之間,而且控制了東北、華北、東南諸省,張作霖更是位居北洋政府陸海空大元帥。



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後,其子張學良繼承了他父親在東北的所有權力,隨即向北伐軍易幟,聽命於南京政府,這時的張學良成為了國民政府的二號人物,東北軍的勢力又得到了一次新的提升。而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軍則逐漸開始沒落。



在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因實行不抵抗政策,在日軍的衝擊下多有潰敗,尤其在日軍揮師南下後,東北軍元老湯玉麟不戰而退,使得東北軍一時聲名狼藉,後張少帥下野。東北軍掌握在了張學良的一些心腹手下手裡,在張學良回國後,老蔣又讓其剿共,這時的東北軍數量大概在二十萬人左右。



而張學良赴西安之後,連戰連敗,不斷損兵折將,被全殲的部隊還被撤銷了番號,最終發動了西安事變。在西安事變後,老蔣對東北軍更是進行了各種分化和削藩措施,尤其東北軍以孫銘九為首的少壯派軍官更是和王以哲等人因救張學良爆發了矛盾,最終王以哲被殺,此後東北軍基本沒落。


絕筆歷史



枯心883


中國東北軍,沒有張學良的背叛逃跑,倭寇就不會那樣殘暴橫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