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因果报应录「轮回篇」一、三生石上话前因

今天开始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每日更新一起精进!

现代因果报应录【轮回篇】

一、三生石上话前因

现代因果报应录「轮回篇」一、三生石上话前因

钟石磐

唐朝代宗时候的京都,河南洛阳城内,有一佛寺名叫惠林寺,原先是已故光禄卿李憕的府第,由其子李源捐献而成为佛寺。唐朝因安禄山叛变,东都洛阳被陷,李憕据守府中,不肯降贼,因寡不敌众而被杀死。他的儿子李源年少的时候,以贵族子弟,生活豪奢,交游甚广,嗜好音乐,善于歌唱,在当时很有点名气。但是自从他的父亲李李憕死节之后,他心中非常悲痛愤慨!于是发誓:不做官、不娶亲、不吃肉,独身居住惠林寺中五十多年,成为一个在家修行居士。寺中住持圆泽禅师,善于经营寺产,且懂音乐,与李源成为知己好友,两人整天相对交谈,总是说个没完,人家亦不知道他们谈些什么?

有一天,他们两人相约去游历四川的峨嵋、青城二大名山。李源要经由湖北乘船从水路溯江而上,进入四川;圆泽要取道陜西的长安与斜谷,经陆路入川。二人意见不同争持了半年,李源的心事,圆泽能知道,而圆泽的心事,则李源不知,可是圆泽又不便讲出来,结果李源坚持他的意见,而且振振有词的说:“我已经发誓不做官,断绝与官场中人来往,现在怎么可以再去京都长安呢?要是遇见那批官场中人怎么办?他们还以为我改变了主意了。”圆泽听了他的这一段话,半天才叹口气说:“一个人的行动是不由自主的啊!” (意思是业力不能改变了)只好依照李源的话,向湖北进发。

船儿行到南浦地方,因为要准备上滩,于是天不黑就靠岸停船,从船舱望见岸上一个穿花缎衣裤的妇人,肩负著瓦瓮到河下来取水,圆泽一见她就流着眼泪说:“我不肯走水路就是因为怕遇见她哟!”李源不了解而又很吃惊的问:“我们一路上看见的女人不少,为何您就怕看见她呢?”圆泽哭丧著脸说:“这妇人姓王,我应该做她的儿子,她已经怀三年了,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就很久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见了,那就不能再逃避,只好去投胎了。希望您以符咒相助,催生快产,请您在这里多留几天,帮忙料理我的身后事。到了三朝日,请您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过后十三年的中秋月夜,再请您到杭州天竺寺外,我们还可以再度相见。”李源听完这一段话,心中非常后悔而又很难过,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为圆泽准备沐浴,更换衣服,一切完毕之后,到了傍晚的时候,圆泽当真死了。

李源使用催生符咒,使王氏妇人很快而又平安地生下一男婴,这便是圆泽的第二生了。等到三朝日李源去王家访问说明来意,要求抱出婴儿一见,王家立刻许可,当李源抱婴儿在手时,果然一笑,李源却不禁泪流满面,便将详细情形告诉王家,王家也就拿出钱来将圆泽安葬于山下。

李源亦无心独自游川了,于是转回洛阳,抵达惠林寺时,才知道圆泽早写了遗书,叫他的徒弟交给李源,交代后事。李源等著到了第十三个年头,便南下向杭州西湖出发,准备赴八月十五日中秋夜在天竺寺外相会之约。李源先到寺外等候,那晚月光明亮,忽然听到葛洪井旁传来歌声,只见一个十几岁的牧童头上挽了双髻,身穿短衣,骑在牛背,手持竹棍敲著牛角口唱山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① ”李源一听到这只歌,知道牧童就是圆泽,便大声的说:“泽公您好!”只见牧童远远答话:“李公真有信用,这么远来辛苦您啦!不过您的俗缘还没有完了,请你不要过来,你我前途不相同,不能接近,如果您能精勤修行而不坠落的话,将来我们还有相见的机会,珍重!”牧童带转牛头,口唱山歌而去,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② ”牧童的歌声渐渐远了,也不知他往何处而去,这牧童便是圆泽的后身。

李源于是转回洛阳,仍然居住惠林寺中,两年之后,有大臣李德裕向唐代宗保奏:李源为忠臣之子,很是尽孝,请予以官职。代宗准奏,封李源为谏议大夫。这便是李源所未能了脱的俗缘,但是,李源确实已经看破世情,淡泊名利,不肯就职,竟然老死在惠林寺中,死的时候,已经八十岁了。

现代因果报应录「轮回篇」一、三生石上话前因

注释:

① 牧童唱词第一首“三生石上旧精魂”,三生石,据说在杭州,说明因果贯通三世。精魂,灵魂,第八识。它经历三世,所以称“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说自己不是来西湖赏玩风景的。“莫要论”,即不用说。“论”,读伦。 “惭愧故人远相访”,感谢老朋友远道来访问。“此身虽异性长存。”“此身”,指躯壳,虽然改换,前世是法师,今生是牧童。可是本性并没有变。

② 牧童唱词第二首“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前世今生的事是那样渺茫,不愿意再提说,会触景伤情。“吴越山川寻已遍”,江苏、浙江的山水已经游遍了。“却回烟棹上瞿塘。”打算回舟沿江上行归家去。烟棹,烟波中的小船。棹,音赵,划船的桨。瞿塘,瞿塘峡。这里泛指三峡地带,当时属荆州管辖。

这一公案,说明自力了生死难,在娑婆了生死难。圆泽禅师的修持境界很高,能知过去、未来,能任意坐化。但也出不了轮回,了不到生死。如果他修净业,仗佛力,必能带业往生,一生成就。这就说明仗佛力了生死易,生净土了生死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二零零四年五月二十三日(农历四月初五日),庐山东林寺《净土》专访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老法师的一篇题为《为法忘躯》的专访报道,本焕老法师为禅门耆旧,虚云老和尚传法弟子,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现年九十七岁。当记者问及当代净宗的弘扬与修持、禅净二宗的关系时,老法师特别讲了《印光法师文钞》所载圆泽禅师这个故事。并说:“为什么印光老法师讲这个故事?一个出家人已经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他有这么大的能力,但他还要来这个世间上放牛。 印老讲这个故事就是说我们要好好念阿弥陀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闻佛说法,证无生法忍,就算是下品下生,也不会堕落,到时候还会见阿弥陀佛,这是印光法师为了度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叫大家好好念佛。我已经九十七岁了,我看这娑婆世界越来越糟,斗争坚固。我现在也念佛,也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闻佛说法,证无生法忍,然后乘愿再来,普渡众生,这是我们学佛将来要成佛的根本。”

读本焕老法师这段开示,可见一位老修行,深知仗自力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不易。正如宋代死心禅师所说,参禅如果未能大彻大悟,应兼仗佛力往生净土,见佛闻法,更为稳当。当年圆泽禅师如果见到这点,也就不会再来放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