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俄罗斯的邻居,哈萨克斯坦为什么这样安全?而乌克兰却岌岌可危?

海之波涛3


原因是哈萨克斯坦没有像乌克兰那样,采取媚美仇俄的外交政策,没有让自己国家不恰当地卷入大国之间的地缘博弈。

美国并非没有对哈萨克斯坦采取过施压政策,试图让哈萨克斯坦进入美国划定的轨道中,转向亲美反俄。但是哈萨克斯坦在小心翼翼推进哈、美双边关系发展的同时,并没有让自己国家成为美国反俄政策的棋子,而是明智地依然与俄罗斯保持紧密的政治与经贸关系。

反观乌克兰,在以波罗申科为代表的一帮无能政客的操弄下,激进地一边倒地推行反俄政策,甘心成为美俄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既然乌克兰甘心成为美国的棋子与代理人,俄罗斯虽然没有强力反制美国的实力,但是打击乌克兰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打击乌克兰,以反击美国与北约的地缘包围,那还应当打击谁呢?!

如果俄罗斯不让乌克兰、格鲁吉亚这样的反俄先锋,美国棋子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那么,俄罗斯自己就会岌岌可危。让乌克兰、格鲁吉亚的反俄小国日子好过的话,俄罗斯联邦就会再度步苏联的后尘,进一步走向解体,其下的共和国就会纷纷走向独立。

而哈萨克斯坦只要不反俄,俄罗斯并不会反对其与各大国的正常交往,也必然会尊重其国家利益。这样的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安全,其实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在利益上是重叠的,俄罗斯没有理由不予以保护与尊重。

也就是说,乌克兰这十几年来陆续推行的仇俄政策,是严重损害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利益的,使得双方的博弈成为一种零和博弈的格局,变成你死我活的状态了。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当然会在必要时刻,采取断然措施了,乃至违反国际法都会在所不惜的!


建章看世界


俄罗斯那些前苏联时期的“兄弟”们,未加入北约的国家中,安全的不只是哈萨克斯坦,还有白俄罗斯。倒霉的也并不是只有一个乌克兰,还有格鲁吉亚。先说说格鲁吉亚:2008年8月8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冲突。2008年8月15日,格鲁吉亚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事实上彻底失去了对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的控制,国家分裂。


乌克兰比格鲁吉亚更倒霍:2014年2月28日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2014年3月17日克里米亚宣布独立,2014年3月21日普京大笔一挥吞了克里米亚。乌克兰不只是一个克里米亚问题,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哈尔科夫等地区也被亲俄武装控制,国家分裂。乌克兰与格鲁吉亚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有一个共同原因:两国走的是亲西方的政治路线,并试图加入北约。乌克兰、格鲁吉亚的悲剧就是卷入了美俄博弈,成为了大国博弈之下的炮灰。


这怪不得北约,也怪不得俄罗斯,要怪只能怪两国甘愿做北约(或者说是美国)打压俄罗斯的棋子,乌克兰与格鲁吉亚的现状就是棋子的下场。对两国来说,想要更好的发展,路只有一条:中间路线,略偏向俄罗斯。倒向西方,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俄罗斯不会善罢甘休;完全倒向俄罗斯,违背西方国家的利益,西方决不会䄂手旁观。而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并没有走乌、格两国亲西方的路线,也没什么反俄政策,因此两国也并未卷入美俄博弈之中。


北约一直在搞所谓的“颜色革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都是北约的目标,尽管两国的地理位置没有乌克兰那么重要,但北约仍然是将它们纳入到了东扩的范畴之内。不同的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并没有按照西方设计的路线去发展,恰恰相反,两国都沿着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而向前发展——北约的那一套东西在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不管用,西方的价值理念也没有生存的环境。哈萨克斯坦一边与美国发展着双边关系,另一边依然与俄罗斯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继续保持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甚至是加深与俄罗斯的合作——不倒向美国,但也不会反美。远离美俄的大国博弈,更不去做北约打压俄罗斯的棋子,这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的国策。对俄罗斯而言,需要的是把乌克兰、格鲁吉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做为与北约国家间的战略缓冲地带——这些国家可以不亲俄,但俄罗斯绝不会允许它们亲美,或者说决不允许它们成为打压俄罗斯的先锋。而乌克兰、格鲁吉亚却是要把本国送给北约当做对付俄罗斯的战场,俄罗斯不出手才见鬼了。


乌克兰岌岌可危,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支持乌东地区亲俄武装的问题,而是乌克兰的内部问题——罪魁祸首是乌克兰的政客。如果乌克兰内部团结,即便是俄罗斯军事强大,那也只能占了克里米亚,不会出现现在四分五裂的局面——乌克兰内部本就分化严重、种族矛盾突出、收入不平衡等,以尤先科、波罗申科为代表的亲西方政客不仅是未解决这些问题,反而是将矛盾激化。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上台后,一心都进亲西方的政策,加大了乌东地区的矛盾,这才让俄罗斯有机可趁。


儒道之主认为,即便是没有北约东扩、俄罗斯干预,乌克兰也早晚完蛋。一群不顾国家利益,只考虑个人政治前途的政客,是乌克兰人民的悲哀!波罗申科为了自己的大选,制造俄乌局势紧张,对乌克兰又有什么好处?实在是看不出来。对波罗申科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操控总统选举。别玩政治了,还是玩菠萝去吧!


儒道之主


如果把哈萨克斯坦放到乌克兰同样也会面临地缘冲突的局面,说白了就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地缘利益。



从乌克兰角度来看,乌民族形成的地理位置所在的东欧平原由于土地肥沃,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敏感的地域再加上处在中欧和俄罗斯两个强势地缘势力中间,这就决定了乌克兰的地缘宿命,同时也形成了乌民族的分裂性。


结合到近代,两次世界大战和前苏联的成立加重了乌民族本身的分裂性,促进了民族独立性,同样形成了乌克兰民族同俄罗斯民族的矛盾。而1954年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和1991年前苏联解体两个事件更是加重了双方的矛盾,所以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而从哈萨克斯坦角度来看,哈民族形成的地理位置夹在伏尔加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之间,由于距离农耕守成的黄河、恒河等流域文明较远,所以受到同为游牧民族的伏尔加河文明的影响就较为大些。由于本身并没有向乌克兰那样夹在强势扩张性文明中间,所以自然就不会面临较为尖锐的地缘矛盾。


同样放到近代来看,中亚各汗国由于在近代觉醒前被俄罗斯所吞并,国家意识并不强烈。再加上远离地缘矛盾争端,导致中亚国家对俄的依附性和资源配套性较强,而俄罗斯也理所当然的将中亚视为自己的后院。所以尽管在前苏联解体后多次受到域外国家的影响,但是影响的效果并不强烈。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之所以乌克兰较于哈萨克更易受到影响,主要还是因为其民族分裂性的历史原因和夹在两个扩张性文明中间的地缘导致的,如果像哈萨克处在扩张的游牧与守成的农耕文明之间,自然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矛盾。


马克观察


哈萨克斯坦与乌克兰的处境不一样,是很多因素共同的结果,而每一个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哈萨克斯坦或乌克兰的国运。

其一,哈萨克斯坦还没有得罪俄罗斯;其二,由于各种地缘因素,西方国家还没有在哈萨克斯坦搞破坏,或者搞了破坏但是没有成功;其三,哈萨克斯坦是“上合”成员国,而“上合”目前的实力也非常强大,西方国家不敢乱来。

而反观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拥有的这些因素乌克兰完全不具备。甚至乌克兰在处境已经非常糟糕的情况下,还做出了更多的正常国家都不会出现的做法,自然也是自作自受了,怪不了哪个。

苏联还存在或者苏联刚解体的时候,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实力最强,也是发展最好的两个加盟共和国,毫无疑问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那时的哈萨克斯坦还完全不能和乌克兰相提并论。而时至今日,哈萨克斯坦的发展程度不仅远超乌克兰,且国际国内的基础更是远比乌克兰稳定。要知道,乌克兰的各种先天条件可是哈萨克斯坦完全无法比拟的。

因此,国家的国运,伴了一个怎样的邻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要怎样选择,而很明显,哈萨克斯坦的选择是明智的。

当然,哈萨克斯坦也并非就是绝对稳定的。哈萨克斯坦的潜在性威胁也有很多。和乌克兰相同的是,哈萨克斯坦境内也有数量庞大的俄族人,他们在哈萨克斯坦仅次于哈族人,分布在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如果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出现一些问题,这些俄族人借鉴乌克兰的俄族人,或者被俄罗斯利用,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此外,哈萨克斯坦脱离苏联至今,总统还从来没有变化过,这个总统还能够维持哈萨克斯坦最初的策略。不过,这个老总统之后呢,哈萨克斯坦的前途还很难说。


苏绽


经济因素

在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当中,中亚五国由于本身处于内陆腹地,而且自然条件相对比较差。虽然资源相对丰富,但是经济过分依赖于中央的政策照顾和补贴。在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上远远没有乌克兰、白罗斯、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事实上想分家的是这些欧洲部分加盟共和国,俄乌白三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国家公园密会,签署了《明斯克协议》(又称《别洛韦日协议》),便宣告了苏联的事实解体。中亚国家很显然都是苏联解体的损失者,而不是受益者。这里其实便反应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中亚国家对于俄罗斯存在这经济的依赖相对比之下,乌克兰、白罗斯等对于俄罗斯经济的依赖性很欣然没有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那么强烈。所以政治经济与俄罗斯接近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刚解体时俄族比重)

文化和宗教因素

乌克兰这个国家是一个前苏联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强行拼凑起来的国家,本身就处于文化断层之上。国内以第聂伯河为界,分为了亲西方的东仪天主教和亲俄罗斯的东正教,两块文化和宗教认同明显不同的区域。这恰恰给了俄罗斯利用民族统一主义,干预乌克兰内部事务的机会。然而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情况则完全不同,虽然哈萨克斯坦本身在苏联解体之时国内俄族人占有很大比重,但是经过“迁都”,以及文化复兴,语言教育等一系列去俄罗斯化的政策。让哈萨克斯坦恢复了本真,穆斯林国家环境使得俄族人口纷纷外迁,根本也不可能出现俄罗斯利用民族统一主义与其发生冲突的客观条件。

(三国文化符号)

地缘和政治因素

乌克兰本身紧挨着欧洲和西方世界,面临着北约的东扩和渗透。西方的价值观在乌克兰有存在的土壤。因为国内乌克兰民族主义觉醒,是伴随着颜色革命而展开的。亲西方从而融入欧洲加入欧盟,以及维护民族独立加入集体安全组织北约,这些都是与俄罗斯战略利益存在直接冲突。但是这在哈萨克斯坦似乎就行不通。相对封闭的中亚地区,虽然美国和西方也对其进行了渗透,但是效果很显然是不太理想。哈萨克斯坦的政治风气其实跟俄罗斯很像,都是权威主义政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跟普京一样都是既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又是一个强人政客。自独立至今一直都是哈国的总统,而且国内还特别拥护。西方的价值观念在其内部缺乏生存的土壤,并且还遭到当局的排挤和提防。这使得哈萨克斯坦并不会像是乌克兰那样出现明显亲西方的政治势力,更不可能出现一个亲西方的政府。

(普京与纳扎尔巴耶夫)

结语

提防俄罗斯,实施去俄罗斯化政策,不一定会与俄罗斯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举措不能对俄罗斯的构成直接的战略威胁。对于俄罗斯这么一个具有着帝国传统的国家而言,其对于生存空间和战略缓冲地区的看重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一旦没有了这些,那么俄罗斯就会感觉到不安,其后果就是强行制造。所以这也就是乌克兰和格鲁吉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格鲁吉亚与乌克兰的亲欧势力)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加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古姿


要想知道哈萨克斯坦为何稳定,就必须要知道为何乌克兰目前混乱。而乌克兰的混乱不仅仅是以为波罗申科,几个政治家,而是国家本身就具体撕裂倾向,加上恶劣的地缘让乌克兰几经徘徊,最终爆发内战。

乌克兰西部乌克兰人经济对口欧洲,东部俄罗斯人经济对口俄罗斯。文化上乌克兰人更加倾向于欧洲,而东乌俄罗斯人则依赖东正教土壤。乌克兰在建国后历经4任总统,但是往往受困于俄欧关系,始终没能把国内拧成一股绳!

在欧美渗透之下,乌克兰转而全面倒向西方,而俄罗斯不得不出兵使乌东割据。


但是这一切在哈萨克斯坦并不成立,哈萨克斯坦在苏联分解之后组建国家非常成功,国民认同自己的哈萨克斯坦户口本。同样俄罗斯也经历了去苏联化改革,重新唤醒了本土的东正教文化。但乌克兰并不成功,乌东的俄罗斯人认同的是俄罗斯户口本而不是乌克兰。

另外和乌克兰相比,白罗斯似乎更加适合作为对比的材料。白罗斯在俄欧之间几十年,却可以保证了国内的稳定。在这里面,白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总统都已经担任了十来年。

卢卡申科是白罗斯第二任总统一直至今,纳扎尔巴耶夫从1991年分裂便一直担任哈萨克斯坦总统。


(哈萨克斯坦总统)

民主选举自然有自己的优势,可以避免一人独大,但是集权的铁腕强人执政,同样存在自己的优势。当然虎贲并不是宣传某一种制度,而是西方式的民主选举制度在乌克兰并不适用,而恰恰是这种制度,才得以让波罗申科上台。

民主制度下,极端的民族情绪(往往是错误的)通过选票影响了总统人选,而总统竞选人也在不断迎合选民,恶性循环之下,谁还在真正考虑国家前途?


虎贲军huben


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有许多共同点,两个国家都是当年前苏联按民族划分加盟共和国时才成立的,两个国家都从酷爱土地的俄罗斯手里获得过土地;但是前苏联解体不到30年,哈萨克斯坦的富裕程度已经基本追上了俄罗斯,而乌克兰不仅沦为全欧洲倒数第二的穷国,还面临国家解体的严峻考验。

发展战略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两个国家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哈萨克斯坦的基础比乌克兰还薄

1924年,按着斯大林的提议,苏联对加盟共和国按民族成分进行了重新划分。为了限制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哈萨克等中亚民族发展,但是得苏联政府把本来应该划给乌兹别克人的聚居区锡尔河、里海沿岸地区,以及吉尔吉斯人的传统领地塔拉斯河中下游流域都划给了哈萨克斯坦,相当于分裂了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为了控制哈萨克斯坦,苏联又把俄罗斯族聚居的五个州划给哈萨克斯坦,到1939年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已经超过哈萨克族,到前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哈萨克族比例是39.7%,俄罗斯族是37.8%,仍然相差无几,

那时的哈萨克斯坦到底谁是主体民族都不好说

反观乌克兰,1989年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族比例是22.1%,情况比哈萨克斯坦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就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而哈萨克斯坦除了一些农牧业产品,就是航天发射中心能够拿得出手。当年叶利钦就是嫌哈萨克斯坦太穷,补贴量太大,才拒绝接纳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合并的请求。

(哈萨克斯坦各州哈萨克族的人口比例)

哈萨克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基础”薄弱的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的比例已经接近7成,俄罗斯族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两成,反观乌克兰民族比例几乎未变。在哈萨克斯坦、乌克兰这样有巨大民族包袱和历史包袱的国家,维护领土完整不能光靠喊口号,而要有切实可行的战略,脚踏实地的实施,日积月累才能看到成效。乌克兰人应该好好看看哈萨克斯坦是怎么做的。

第一,认清自己的实力最重要。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深知自己与俄罗斯的巨大差距,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哈萨克斯坦依然不敢忤逆俄罗斯。这种韬晦的策略,也为哈萨克斯坦解决本国的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赢得了机会。第二,只做不说,不要太高调。20多年来哈萨克斯坦领导人,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鼓励海外哈萨克人回流;

二是给予哈萨克族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高的生育补贴;三是未雨绸缪,将首都迁入俄罗斯族聚居区,用行政手段推动民族人口比例的变化。哈萨克斯坦做了这么多,但是从来不在口头上煽动哈萨克民族主义,更不会支持排斥俄罗斯族的民粹主义,但是温水煮青蛙,哈萨克人顺利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第三,发展是独立的前提。

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民众生活得到了迅速改善。前苏联解体时,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的人均GDP相近,都只有俄罗斯的一半不到,经过不到30年的发展,哈萨克斯坦已经达到了俄罗斯的九成水平,而乌克兰只剩俄罗斯的1/4。生活水平差不多,哈萨克境内的俄罗斯族居民还有多大的动力去闹独立呢?第四,多交好朋友,演好平衡戏。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除了对俄罗斯之外,对其他大国都采取交朋友、不结盟的政策。哈萨克人非常清楚,现在在中亚地区的真正王者还是俄罗斯,只有当俄罗斯在中亚的实力进一步下降,地位完全逆转时,哈萨克斯坦才会考虑调整外交战略。在此之前,其它大国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都是保护自身利益、平衡俄罗斯影响的筹码,而不是真正的朋友

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哈萨克斯坦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在前进的路上,哈萨克斯坦还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考验,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总统一直都是纳扎尔巴耶夫,但是年近80的老总统退休后,谁会接掌总统大权?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是否会翻烧饼?不过相信有乌克兰的前车之鉴,哈萨克人应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除了俄罗斯和美国,还有第三选择嘛!


冲击时评


哈萨克斯坦的领导人非常明智,采取了相对均衡的外交战略,游走于俄美之间,既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又是上合组织成员,还与美国保持了不错的外交关系。乌克兰的亲美派领导人采取了全面倒向西方的战略,成为了西方反俄的桥头堡,在俄罗斯的反击之下,自然岌岌可危。

哈萨克斯坦国徽

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的差距

2017年,乌克兰的GDP总量为1127亿美元,哈萨克斯坦的GDP总量为1594.07亿美元;乌克兰人均GDP为2639美元,哈萨克斯坦人均GDP为8838美元。乌克兰用4500人口,而哈萨克斯坦只有不足1800万人口。乌克兰失去了克里米亚半岛、顿巴斯地区,哈萨克斯坦却日益稳定。在2013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曾经超过13000美元。目前,哈萨克斯坦是前苏联加盟国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经济体。

乌克兰地处肥沃的东欧平原,被称为“欧洲粮仓”,而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缺水多沙漠;乌克兰重工业基础雄厚,在苏联时期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工业基地,哈萨克斯坦在苏联时期长期依靠中央补贴,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可言。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

为何乌克兰一手好牌被打烂,哈萨克斯坦一手烂牌却打好了?

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领导人能力不同,决定了两个国家不同的命运

乌克兰落到如今的地步,与其短视的领导人不无关系。2004年,颜色革命席卷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爆发了“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爆发了“玫瑰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爆发了“郁金香革命”。篇幅有限,主要介绍一下在“橙色革命”以后乌克兰的命运。

“橙色革命”以后,亲美派尤先科成为了乌克兰总统。但是,尤先科采取的是全面亲西方战略,积极谋求加入欧盟,与俄罗斯关系几近破裂。但是,尤先科担任乌克兰总统以后,并没有将乌克兰的经济搞上去。2008年乌克兰总统大选中,尤先科败给了亲俄派亚努科维奇。2014年,尤先科联合季莫申科与波罗申科将亚努科维奇赶下台。被称为乌克兰“巧克力大王”的波罗申科成为了乌克兰新总统,继续尤先科全面亲西方的外交战略。在波罗申科的带领下,乌克兰没有解决乌东分裂问题,经济更是大缩水。2013年,乌克兰的GDP曾经超过130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到了2017年,乌克兰GDP总量缩水到了1100亿美元,人均GDP缩水到了2639美元。

哈萨克斯坦则不同,其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极具战略眼光。经过纳扎尔巴耶夫20多年的治理,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前苏联结盟共和国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经济体。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的人均GDP刚刚超过1500美元,到了2017年已经高达8838美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首都从阿拉木图搬迁到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的去俄罗斯化非常成功。

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与俄罗斯、我国都是邻国。同时,哈萨克斯坦的邻国阿富汗又被美国控制。可以说,哈萨克斯坦生存在世界三大强国的夹缝之中。对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入了欧亚经济联盟,加强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一体化进程;对于我国,哈萨克斯坦是上合成员,与我国的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2017年双边贸易超过了120亿美元;对于美国,哈萨克斯坦对美国打击阿富汗恐怖分子打开绿灯。2018年1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美国,与特朗普签订了高达70亿美元的20多份协议。

纳扎尔巴耶夫

结论: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都是与世界强国相邻的中等国家,如何处理与世界各大强国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决定了国运!乌克兰没有处理好,国家四分五裂;哈萨克处理好了,国家越来越兴旺发达!


美国观察室


上海合作组织,名气越来越大,国际上高度关注,哈萨克斯坦总统是该组织创意者。这位总统建国时,还有宏观战略措施,保证了国家政治稳定,国家间和谐。

乌克兰国家自成立起,就缺乏优秀政治家,把苏联时期最先进共和国搞的乌烟瘴气,乱码七糟。建国做的大事,先是减损国防力量,破坏国防企业。然后是搞坏乌俄关系,减少企业用户,搞坏能源供应。

现在乌克兰问题的核心是。放弃国家利益,给西方当帮办,完全接受西方指令,甘当损坏俄罗斯利益的马前卒。戈尔巴乔夫式政治家充斥管理层,近期无可救药。


严肃5047


我个人觉得有几个原因:

一、地缘政治因素。乌克兰离欧洲更近,北约和美国不会舍近求远。

二、宗教文化因素。乌克兰以斯拉夫人为主,宗教信仰是东正教。哈萨克斯坦以哈萨克族为主,宗教信仰以伊斯兰教为主。

三、历史政治因素。斯大林时期的政治大清除,政治迫害,大饥荒发生在“欧洲粮仓”的乌克兰,二战期间很多乌克兰人加入法西斯德国战营来反对苏联。乌克兰的人心有异,给北约和美国有可乘之机。

四、民族人种因素。斯拉夫人是个高傲,喜欢内斗,相对不团结的民族。反观历史,东欧斯拉夫国家,一直在互掐,同室操戈,约架不断。现在唯一表现最好的就是白俄罗斯。但卢卡申科总统退休后,下一届就不好说了。

综上所述,北约和美国选乌克兰下手是必然的。萝卜加大棒,以加入欧盟为饵,派大量的特务和亲美分子入乌克兰,乌不变天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