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不费嗓子有什么技巧吗?

池璐


我们在ktv唱歌时间久了就嗓子哑了,这是为什么?

因为正经唱歌的都是丹田发声,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用丹田唱歌,解决嗓子沙哑的烦恼。

如何用丹田唱歌,怎么样用丹田唱歌发音的方法?首先唱歌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要做到全身放松,要理解你所唱的歌曲内容,我认为这是第一步;然后才会有良好的呼吸,但是用在唱歌上的呼吸是要稍加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下:

1. 闭上双眼冥想一个点(或物品),想像那个点,在你头上,然后你开始发声,以「乌」声最为容易达到那个点,用「一」、「淤」也可以,当你一边想像那个点,一边发声让你的声音碰到那个点时,你会比较容易用丹田或鼻腔共鸣。这时你可以用辅助姿势,伸出食指往那点指,会有助练习。

2. 另一个方法是,用你的食指跟中指在肚脐下两到三个手指头的位置(这里就是丹田),用力发出「喝!」的声音,当你是用丹田发声时,会感觉腹部手指触摸的地方变硬,不会是软趴趴的感觉。这时你就练习到了丹田发声了。

3. 还有,要测试你是不是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有个简单的方法能测试。就是你在呼吸时,若你是用胸腔呼吸,你的肩膀会上下起伏。若你是用腹式呼吸法呼吸,你会感到你肚子会起伏,而不是胸口或肩膀。

4. 唱歌时哪边用力?当然是肚子用力啦,不过是自然而然出力唷,若你平常有用我上面讲的腹式呼吸法呼吸,你唱歌自然而然就会由腹部使力了。而且,真的不会酸! 你记得你是怎 嗯嗯的吗?当你在嗯嗯时使力,那个感觉就跟你在用丹田的力量一样。

5.呼吸的时候气吐出来 然后唱?我是没听过这种说法,但自己试了一下,感觉是在用丹田的力量没错,不过说实话,都没气了你怎 唱歌!


韵桀


第一、用正确的位置发声

很多人唱歌都是夹着嗓子在唱歌,甚至于吊着嗓子唱歌,这种方式不但费嗓子,还费力,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正确的方式是应该把发声位置尽可能往下沉,沉到什么位置呢?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我们平时讲话的时候,我们把手放在胸口,看一下是哪个地方颤动,我们唱歌的时候就要把发声部位放在这个部位。

第二、加强气息的训练,学会气息控制

很多人唱歌的时候,出来的声音很虚,不够饱满,其实就是因为声带没有完全闭合,同时气息控制不好,声音很飘。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深呼吸一口气吸满,然后憋住气,把手放在肚脐下二寸的位置,然后大喝一声“哈”,感受一下肚皮的颤动,同时听一下这个声音的力度,我们唱高音的时候,也是这个原理,是腹部发力,而不是夹着嗓子去挤出来所谓的高音!


冰城老孔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虽然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并不是很懂的声乐发音知识,但是看到题主的问题后,让我想到了多年前的一个小故事,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有关,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当然,也与发音有关!

有一次,记者曾问帕瓦罗蒂,为何你的高音那么厉害?为什么会唱歌?

帕瓦罗蒂想了想,回答如下:

在他的演艺生涯初期,名气还不大,他常常需要到各地巡回表演。有一天晚上在旅馆里,正当他想入睡时,却被隔壁房间婴儿的哭闹声吵得无法入睡,一想到第二天还要登台演唱,他就苦恼不已。

隔壁的这个孩子一直哭了3个多小时都没有停,刚开始他很生气,觉得受不了,但辗转反侧后,他突然觉悟:噫!这个孩子哭了那么久,声音为何还是一直洪亮?而自己平时唱歌,不到一个小时,声音就要开始沙哑。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这个发现,让他开心的不得了,他不再烦恼,也不再想入睡,干脆坐了起来,仔细听孩子是如何哭的。😄

他感觉孩子不单是用丹田发声,而且哭到声音快破的临界点,会把声音拉回来,所以声音才不会破。于是他就用心去体验这种歌唱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帕瓦罗蒂终于变成了一位伟大的歌唱家。


相信聪明的题主一定有所感悟吧😄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老穆说语文


唱歌费嗓子,往往是由于没有运用正确的气息,学会用气息托着声音演唱,就可以解放嗓子了,会感觉歌唱很轻松。

在呼吸器官、肌肉协调与平衡的过程中,由于歌唱者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不尽相同,往往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第一,初学者为了多吸气,往往容易出现耸肩并张大嘴用力猛吸气的现象。其实.这样仅仅靠扩大胸廓、横膈膜下降,而缺乏对腹部的压力来吸气,会导致其气息支持部位浅、吸气少,甚至吸不进气,所发出的声音就容易软弱无力、位置上不去、音色不美、传不远,甚至出现气不够的现象。在歌唱的过程中,即使持续一个长音也只需要吸很少一点气,尤其是一般的乐句,唱前只需要想象一下要发的音,略略扩大肺部的气库(即胸、肋、腹、背稍稍放松,扩开一些),就会牵动横膈膜下移,乐句所需要的气息便会自动地、无声地流人肺底。

正如声乐家库罗契金所说:“过多地吸人大量的空气,不但不能给予适当地消耗空气以任何保证,反而束缚了歌唱者的发声器官,有时将导向极紧张的发声、不准确的音调(不知不觉地升高或降低声音)以及相当快地消耗气息……如果吸人适当的空气量,即不感到发声器官中的任何过度负荷,也就是差不多同讲话时呼吸一样。”

第二,初学者吸气时可以听到喘气声或杂音。这种喘气声或杂音的毛病主要是喉咙没有正确打开。假如能适度地打开喉咙形成正确的口咽腔形状,不但可以避免上述毛病,还能在很短时间内吸足乐句所需要的气息。在过去年代里,无声的和不被察觉的呼吸是歌手们所追求的目标。

第三,初学者呼气时胸骨架塌陷,上腹部不能保持坚挺感,并随着气息的呼出很快收缩。这种现象会使声音不准、摇晃. 并且不能具有持续一个长音所需要的气息。因此,在呼气时就必须保持吸气的感觉,只有乐句终结时才能慢慢恢复本来的状态,从而保证良好的发声效果。

第四,初学者呼气时往往容易过于强调下边的气息支持,把小腹收得太紧而失去应有的弹性,甚至形成僵化状态,从而导致呼吸过重、位置上不去等现象。总之,在气息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醒自己避免出现上述种种错误,充分发挥呼吸器官的整体作用。气息支持越稳定.声音越轻松、越自如,相应气息支持也就越容易保持,这样才能获得想象中的呼吸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