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哪個更適合治國?為什麼?

藝術就是謊言


於治國而言,道德和法律並不衝突,反而相得益彰,相輔相承,道德的作用類似於流血時人體細胞具有的自我修復能力,在於自我調節,對不文明,不和諧,不道德的行為藉助社會輿論,良知,常識,公認的價值觀念和風俗倫理進行譴責和批判;對見義勇為,尊老愛幼,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風尚不遺餘力的歌頌和讚揚,以建立起一個更加符合社會一般公眾認可的道德標準為宗旨。道德本身的自我調節和維護就是治國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甚至精神領域,而這是法律遠不能給與的和做得到的,哪怕法律再完善;而法律又是最基本的道德,但與道德不同的,它的精力和關注點始終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它僅僅調節哪些最重要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並且以道德無法自我調節為前提,畢竟能道德調節的,不需要國家以強制力調節來介入和干預才是最好的!

治國由於烹小鮮,需要道德的小火慢燉,又需要法律大火烹煎炒炸!


荷葉下避雨的青蛙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道德約束了人們的行為,但是法律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底線不能打破,否則。。。犯罪,甚至說做錯事情,成本太低。

依法治國,道德只能是約束法律之外的行為,作為輔助作用,其實,這一點得到普遍共識,沒什麼人反對,不然,沒有法律,只有道德的國家,讓人感到不安全,沒有保障。

我們把話題極端化,不談道德,只說該不該廢除死刑。

這或許更有意義。在各個國家裡,這都是一個會拿到紙面上討論的問題。之前江歌案,持續了那麼久的熱度,那麼多人呼籲,而且聯名要求判處殺人犯死刑。

這就是法律的嚴肅性,如果是道德,那麼這個殺人犯是一輩子被人唾棄,可是能怎樣呢?

在我們討論該不該廢除死刑的時候,有個這樣血淋淋的案子,我們都會憤怒,會要求判死刑。

要是撤銷法律,用道德管束一個國家?!你敢想象???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道德只能起到綁架人的思想作用,而起不到約束人的行為作用。

說道德能治國是一種膚淺的認知。

道德在一個人的私利面前只是一塊遮羞布而已。

越是高高在上大談道德的人越是想利用道德為自己的私慾開路,越是整天講著道德的人越是踐踏道德底線的人,越是人人講道德,人人談道德的社會,越是道德缺失的社會。

道德只能綁架弱者和善良的人,讓他們好成為羔羊讓那些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得利和為所欲為。

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靠的是規則強硬法律堅挺,在規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三六九等,沒特權特色。社會就自然公平,只有在公平的社會環境下道德你不請不說不談道德自然而然在每個人心裡生根。

所以國是需要規則和法律來治的,道德根本治不了國。


不言中26


我的觀點: 依法治國比依德治國更可靠 一、依法治國才能長治久安. 法律就是一種行為準則,具強制性;同時,法律是管長遠的,具穩定性.我國憲法規定:所有公民、所有黨派組織都必須在憲法及法律範圍內活動.只有這樣,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持下去,國家才能真正做到長治久安,繁榮進步. 二、依德治國只能治於一時. 依德治國實質上是說:由有德之人治國(即聖君治國). 說透徹點就是人治. 歷史上也有過堯、舜等聖君,其以德治國也受到百姓擁護過.但人畢竟不是神,誰也不能保證時刻有德和聖明,年老還有發糊的時候呢,人的壽命也是有限的,所以以德治國是不可能長久的. 綜上所述,還是依法治國更靠譜一些.


在那高高的谷垛下面


道德是一條線,它高懸於空,告訴人們應該做哪些事,並且能做到哪一步。能夠觸碰到這條線的人越多,這個世界就越平和,穩定,善良。

法律是一條線,底線。它告訴人們,哪些事不能做,如果觸碰到底線,會付出代價,甚至生命。觸碰這條線或者突破這條線的人越多,世界就越發混亂暴力危險和血腥。

沒有法律的烘托,道德就是空中樓閣,每個人都會指著樓閣誇誇其談,卻沒有人能擁有。有了法律的保障,人們在腳踏實地的基礎上,慢慢構建我們的道德標杆,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

所以一個社會如果道德滑坡,實質上是法制出現了問題。僅憑道德,是無法治國的。


花錢無缺


道德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要素和素質,是一個人存在於社會的自律紀律。法律是限制和管制人類社會發展的社會中的部分人缺乏道德理念,沒有人性自律的人的另一個紀律。

至於道德和法律那個更能治國?

其實法律更加有力,但僅僅以法律來治國也是不全面的,首先道德和法律在治國上是相互依存的,一個國家社會如果嚴重缺乏人性道德那麼法律也無法治理好社會的發展,簡單的說,如果國家社會出現道德嚴重喪失,那麼執行法律的人也會喪失道德,這樣的社會和國家即便有再強大的法律也是無法治理好國家的,因為執法人員都喪失道德,可見有誰還會按道德辦事?這樣虛有的法律再先進也是空殼,是無法約束人的。

可見,社會和國家的治理首先還得依靠道德文化作為發展的底線,法律只是國家社會發展的輔導工具、同時以法律的制裁力度是監管道德文化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國家的發展。唯有以強硬的法律來監管道德文化的普世價值性才是一個國家社會的和諧發展之路,文明之路。道德是一個人自律的紀律,是國家和社會的公德文化,法律也是每個人遵守的國家紀律,實現法律的文明是人性道德的道德文化所實現而實現的,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社會必須以道德文化為魂法律法規為驅趕,唯一隻有道德文化和法律文化的相互有力配合發展才是治國的最佳途徑,才是唯一實現國家和社會的真正文明發展的基石。


工農視角


又有人以儒家提倡道德批判儒家,繼而批判傳統文化了。

但問題是道德和法律是對立的嗎?

人類絕大多數法律都源於道德,如果道德價值改變,法律也會變。

如以前歐洲人熱衷於決鬥,法律也支持決鬥,後來他們覺得這個不道德了,法律也不支持決鬥了。

如在日本協助人自殺會被減罪,但在西方大部分國家(有安樂死的除外)被等同於殺人。

這些都是道德影響法律。

說白了,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是不容侵犯的所在,而道德是法律的提高!如果一個社會人人只是不犯法,但在道德上敗壞,相信我你肯定過的不開心。

所以既需要法治,也需要提倡道德,這才是正常的,這也是現代國家和古代儒家知識分子治國的方法。


全真道士梁興揚


我認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物質文明確定精神文明。因此法律更適合治國,道德更適合修身,以法治國,以德修身是最佳的組合。以德治國會陷入虛無與虛偽的境界,會陷入無限自由則無自由的境地。法律更有可操作性,在技術層面上好界定違法還是不違法,在物質層面上更好處理相關技術問題。當然法者所以愛民,禮者所以行事,任何法律都要站在絕大多數人的立場立法,才能保證法治之下人民能幸福,否則惡法不如無法。

道德是一種境界,可以把他看成是最上層建築,不是人人都能將道德修練得很高,更不是人人都會依道德行事。當共產主義實現後,物質極度發達,精神高度文明,那時或許可以以德治國,在這之前還是法治更加貼近現實。以道德治國最終都會演變人治,人治依賴於最高元首的個人道德修養,但是人無完人,人不是神也不是機器人,都有七情六慾,穩定性極差。

《道德經》裡提倡的其實是一個小國寡民的社會情境,儒家所提倡的其實是三皇五帝時代。因此以德治國就要求國家很小,小到如同一個村子,數千人束之以德自然是可以維持統治的。

但是國家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各種利益衝突太多了,再用道德來治國就明顯不行了!所以春秋戰國時代沒有一個諸侯國採用儒家來作為治國思想,後世的“獨尊儒術”其實是外儒內法。宋、明、清三代以儒治國,以道德來代替法律治國,將法律變成皇帝的王法,其結果就是國民麻木虛偽,國家孱弱可欺。

道德一面大旗,他光彩奪目,但是要求人人都有極高的道德修養是一點也不現實的,因為人人精神境界都高的前提條件物質極度發達始終沒有實現。因此在物質文明沒有達到極度繁華,人人按需分配的條件時,用道德治國只會讓國家越來越弱,法治才是首選。

法家與儒家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人人幸福快樂,物質與精神高度文明!只不過法家更加務實,先物質後精神;儒家卻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要求人們精神高度文明!


大秦鐵鷹劍士


道德,那是上層封建社會貴族對底層百姓打下的王牌標籤!以法治國,大勢所趨。




九夏濤聲


法律在利益面前尚不能完全遏制犯罪,如何靠道德來遏制?道德的高大上都是在嘴上,要求別人做而自己並不做。滿口仁義道德,背後男盜女娼說的就是這些宣揚道德的人。德育幾千年擋住儒生貪汙了嗎?朱元璋恨貪官扒皮抽筋都不起作用,早上殺完,晚上就又出來了。

別聽儒生忽悠說秦二世而亡是因為法治。秦國從商鞅變法到荀子入秦一百年,荀子大讚只是可惜無儒之美政,五十年後秦國才滅亡。那麼荀子這個大儒教育出來的法家以及與李斯辯論的儒家在秦國最後的五十年裡為秦國統一六國做了什麼貢獻,又為秦國滅亡做了什麼?貪天之功的儒家這次功勞沒搶法家統一六國的功勞,卻忙於造謠焚書坑儒為秦國滅亡切割自己的責任。儒生說秦法暴,但睡虎地秦簡卻沒有證據,甚至體現了今天的一些法治精神。那麼秦國怎麼亡的?儒生嘴裡的秦法殘暴不足信,漢隨秦製為什麼不說殘暴?還有一個說法是說漢朝重用老實人的故事裡講的秦國滅亡在官吏“文過飾非以為能”不用能說會道的人。文過飾非與紂王的言足以飾非是相同的文化。孔子說,君子諸己,小人諸人。儒家的解釋君子責怪自己,小人責怪別人。那麼孔子這個君子之首就應該經常責怪自己了?看論語沒找到一句,卻找到顏回的一句話,大意是天下人錯了,我們沒錯,不用降低孔子主張的標準。孔子聽了很高興。那麼用孔子自己的話衡量自己他是什麼?

德這個東西從他的開始就有人類的自私在裡面,誰獲利誰說你好,誰不獲利誰就罵你。社會資源總是有限的,如何公平才是一個國家能夠發展的正道,才會使上下一心。我認為只有法治才能夠公平公正,即使你不用儒德,也一樣會有偏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