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一说国民党内四大书家,分别指谭延闿(楷书)吴敬恒(篆书) 胡汉民(隶书)于右任(行,草书)。

一、谭延闿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谭延闿(1880-1930),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生于浙江杭州。 谭延闿及其楷书 谭延闿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

从民国至今,写颜体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他尤以颜体楷书誉满天下。谭延闿可以说一生基本都在攻颜书。

谭延闿善诗联,擘窠榜书、蝇头小楷均极精妙。书法作品兼有艺术和文物双重价值,国内民间所藏多集中于湖南。

世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民国完一人”,说他是“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大政治家,有人称他为“党国柱石”、“药中甘草”,也有人说他是八面玲珑“水晶球”、“伴食画诺的活冯道”。

谭延闿精工颜体,被誉“民国至今,学颜者无出其右”。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谭延闿虽是词林出身,位居“宰相”,而所书绝无馆阁体柔媚的气息。年少时,即受翁同龢的赏识,翁在给谭的父亲的信中道:“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其书法几经变化,弱冠时学赵松雪、刘石庵,继而师法鲁公行楷尺牍,兼学东武(杨肇),松禅(翁同龢),30岁专习颜书,参以钱南园笔法,以《麻姑仙坛记》为日课,平生得220通。1929年4月,谭在上海养病,其间就临了203通。书法益臻朴茂,可见谭延闿于颜书之勤。谭氏所临《麻姑仙坛记》锋藏力透,气格雄健,酷似钱南园,而笔画更为厚重,其雄浑较钱氏更甚,挺拔之气跃然于纸。其结构严正精卓,如贤者正襟端拱于庙堂,深得其神髓,令人钦佩。他写颜字主张“上不让下”, “左不让右”。有论者云:“先生临池,大笔高悬,凡‘撇’必须挫而后出锋,凡‘直’必直末稍停,而后下注,故书雍容而又挺拔。”谭氏学鲁公书之外,则泛滥百家,兼涉篆隶,40岁后居广州,于古法帖无所不临。极纵肆之奇,生平书学至此乃大变。谭延闿曾在1926年以行楷背临古帖诸如黄山谷、苏东坡、米襄阳、赵松雪、文衡山、祝枝山、董其昌诸家,可见他学书之用心。谭延闿临帖神速,笔画之工,人勿如也。谭延闿的书法师鲁公,其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竖画多用悬针法,起笔沉着稳重,顿挫有力,使人感到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一洗清初书坛姿媚之态,所不足者,少自家面目。其行书功深厚,变化灵巧,笔笔中锋,笔锋于纸能藏锋力透,有大气磅礴之势。于右任先生每论时人书法时必曰:“谭祖安是有真本领的。”马宗霍评其书云:“祖安早岁仿刘石庵,中年专意钱南园、翁松禅两家,晚参米南宫,骨力雄厚,可谓健笔。”他的行书是将刘石庵与钱南园相互熔于一炉。其点画之丰满圆润、挥洒从容乃似石庵,而浑健苍劲,体势阔疏朗,气势夺人处又似南园。谭延闿是进士出身,入翰林院,有很高的学养。能巧妙地从前人书中吸收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宽博温厚、含蕴性灵、雄健开阔的韵致。此谓百学不能至也。

二、吴敬恒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吴敬恒(1865年-1953年),字稚晖,出生在中国江苏武进和中国江苏无锡交界处的雪堰桥。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

1950年代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他跟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铜像,为台北市的地标之一。

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吴稚晖“世界学术文化伟人”称号,为二十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

稚老的石鼓文写得线条静穆,结体安然,好像没有那种跳跃性的躁动感,而且其落笔清新干净,线条在平直中又略带一点弯曲,使得字又生动灵活起来,通篇观之,则别有天趣。若比之缶老书法中的霸悍强劲之势,吴稚晖这类文人书法,就显得有点内敛羞涩,不够专业的样子,然而正是由于书家的这种业余状态,反而使趣味从中生焉。

吴稚晖自幼学习大篆,是当代无敌的篆体家,在其青年时期便写的很好了。清朝科举他中举人,后来他对朋友说,这个举人是我骗来的,因为我写的文章不长,但是全部是用大篆写的,所以科举考官看不懂字,但觉得字写的很好,就把我录取了。

三、胡汉民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胡汉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原名衍鸿,字展堂,广东番禺人。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国民党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曾任广东省省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民政府主席,立法院院长等职务, 对书法颇有研究,自成一体,别具风格。“胡汉民,工书法,清挺峻拔,能合褚遂良、米芾为一体。晚工曹全碑,极神似,集字为诗如己出。”

四、于右任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祖籍泾阳,陕西三原人,国民党元老, 别署“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于右任1932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被誉为“当代草圣”。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四大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生于关中大地,自幼随太夫子汉诗先生学习王羲之《十七鹅》帖,寝馈金石碑版之学。访碑、临摹毫不懈怠,深得碑书之精髓,二十五岁即被誉为“西北奇才”。他的草书亦由篆、隶、北碑脱化而出,博综诸家、陶铸万象;雍容大雅、变化雄奇。尽运用之精熟,开胸襟于规矩。所谓“胡马依北风”,先生字里行间更透出西北人特有的大道雄强,磅礴无极。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世博会上,中国馆的“文字之墙”罗列了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怀素、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于右任等历代大师作品,而真正能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且形塑自我风格的,宗伯之后唯右老一人,其在中国书法史上之地位不言而喻。日本首相佐藤精于书道,一生崇拜的只有苏轼与于右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