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在广东英德市黎溪镇的恒昌村,碧桂园为积极响应广东省政府关于“把全省相对贫困村建设成为新农村示范村的重要决策部署”的号召,在当地通过党建“结村共建”的方式,深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让默默无闻的古村一跃成为乡村旅游的宝地。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虽然恒昌村的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就在这样一个无名之地,却诞生出了清朝的抗倭名将吴光亮。据历史记载,吴光亮生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卒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英德籍人在清末最后一位朝廷大官,也是一位具有高度爱国精神和崇高民族气节的将领。

在去年的11月9日,为深入打造乡村文化旅游,落实帮扶计划,碧桂园设计团队就进行了实地考察,团队在集团副总裁兼总设计师黄宇奘在彭志刚同志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吴光亮故居、光亮书屋以及城墙遗址,深入了解了吴光亮故居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并现场提出了设计构想。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村中现存大量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宅邸,光保留较完好的围屋就有六座,建筑面积多大1000多平方米。其中,吴光亮的故居作为主围屋,内设有一座四柱24厅作为会客厅使用,三周有数十间叫龙衣屋的小房子用作厨房等,结构严谨。天井以麻石镶边铺底,地板以麻石和鹅卵石铺设而成。大门和小门全部以坚硬的优质木料做成,大门从外到内设置为三层门,分别以矮门、横栓门和木板门组成,具有广州西关大屋门的风格。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在经过碧桂园团队深入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及文化后,针对恒昌村提出了科学系统的改造计划,将恒昌村定性为集教育基地、旅游、民宿于一体的生态村。如今,在恒昌村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在碧桂园的帮扶下,俨然已经蜕变为另外一番景象。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来,带动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村民幸福感倍增。恒昌村不仅美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

· 乡村墙绘

中国风的外墙彩绘在无形中为恒昌村增添了许多田园之气以外的意境美。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 改造后整齐划一的民居整齐的格局,与传统意义上凌乱的房屋建设有所不同,这样的方式让村民的交通更加便利起来。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 编竹簸箕、竹篮筐的手艺人

在恒昌村,拥有手艺的人颇多,前来旅游、参观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 木屋民宿

共有七个套房,房间陈列整齐富有格调,硬件设施完善,有着美丽庭院,鸟语花香,也有菜园,可供游客体验田园生活,修身养性。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 农家乐

在碧桂园的帮扶下,恒昌村的农家乐建设已完成,全部采用竹子搭设的农家乐,绿色健康环保安全,可供200人同时吃饭。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 观田广场

给村集体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给他们提供了晾晒农作物的地方,面积约有800平方米,满地的黄金稻谷也是挺好看的;秋季一到又是一幅不一样的山间景色。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 公共卫生设施

目前,农村公厕建设完成,已经投入使用,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结村共建”,碧桂园大力发展恒昌乡村旅游,助村民再增收

除此之外,碧桂园集团为恒昌村打造党建共建活动室,为村民提供活动阵地,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体验式短期代培、技能培训、提供农产品销售渠道、提供就业渠道信息等,激励和引导群众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内生脱贫动力,以党建促精准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