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家长应该怎样与孩子对话?

yuan_jian


每个人都是需要成长的,家长也不例外。

在与孩子的对话过程中,不要总是用陈旧的观点或看法去约束孩子,要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具体建议如下:

1.学会理解与尊重孩子

高中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理解与尊重。切忌凡事过问,小题大做或高压式管理。

2.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

高中孩子虽然对事情有了自己看法,但由于其心理特性还不成熟,遇见事情容易冲动、偏激,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多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不要嘲笑孩子的迷茫。

3.把握机会与孩子真正沟通

不要总是与孩子谈学习成绩、谈考试,这样很容易触发他们抵触心理,可以一些时事政治、趣闻趣事引入话题,让孩子主动与家长交心。

4.适当安排孩子发泄不良情绪

高中生的课程繁重,学习竞争压力大,常常会感到焦虑不安。这个时候,家长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疏解孩子心中的苦恼,比如带孩子一起爬山,或者假日观光旅游等,这样不仅能够疏解孩子的心理,更能增加孩子对你的信任。

以上是我关于与孩子沟通的简单看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私我,我会尽量帮助大家解答的。


北大状元学习经验分享


我孩子上高一,我来谈一谈我的看法,不喜勿喷。

进入高中,孩子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适应,不光是学业上的适应还有心理上的适应。以前初中特别是初三一共学七门课,到了高中达十门课程,内容多了,程度深了。能进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孩子,初中成绩都还不错,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宝,可以说是家长老师一路呵护进入到了高中。

但是进入高中后,很多人都有心理落差,你说你优秀,原来还有比你更优秀的,你说你努力,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在高手林的班级,你考差了,别指望老师随时注意到你,因为考差的太多,考好的也有很多。这需要自己不断调整适应。

作为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呢?首先少关心成绩。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进入高中第一次月考成绩后下巴都能掉下来,孩子接受不了,她更接受不了,然后就认为是孩子不努力,说一些埋怨的话,让孩子心情很不爽。我可能是因为当老师的原故,所以在孩子没有上高中前,就一直给他铺垫进入高中后会面临的问题,让他心理做好准备。

其次是孩子压力大,情绪波动大。家长就少一些批评指责,等孩子发泄完情绪后,再心平气和地和他谈一谈,他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孩子也会遇到,不是因为他变差了,而是因为高手太多了。

第三等孩子心情平静时,和孩子分析一下他的优势还有劣势,然后商量着怎么解决。我一般情况下都是倾听,然后给出建议,如果被拒绝了,也没有关系,下次有机会可以再提,反复几次后他多少能听进去一点。

第四不谈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也不和其他同学攀比。就把每一天安排的从容一些,如果每一天都能好好地度过,我想将来结果也不会太差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平等地交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有空时可以陪孩子看看电影逛逛书店放松一下。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源小米


高中时期的学生,为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急迫想证明自己。家长在时候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要稍微调整,不能再将他们看作你的宝宝了,而更应该将ta看作一个大人,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其沟通交流。

 

高中生的突出心理特点是:

1. 初步脱离父母,逐渐独立的时段。

高中生从高一开始,15、6岁的年纪,在心理上开始寻求脱离父母的出口,尤其有很多地区由于家庭离学校较远,学生开始住校,有了一定的生活空间。

 

这个时期的学生,在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和待人接物方面都得到明显增强,往往由于这种自主性的增强,孩子越发想冲破来自父母的“束缚”,其中还有一股不服或者较劲的意味。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到了高中之后,家长会开始感觉和孩子沟通困难,总是觉得孩子在和自己作对。

 

2. 择友原则性增强。孩子到了高中后,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步建立,对于交友更具有针对性,不会仅仅因为不想显得自己特别就刻意交友;加上高中开始恋爱现象开始萌芽,孩子们更愿意和自己同龄人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大都数人都认为高中的友谊最真挚。

 

3. 心理压力大。高中的孩子开始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越大后期,随着高考压力的增强,心理压力也越大。

 

针对以上三个明显心理特征,家长再沟通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投其所好”,将ta视为一个成熟的小大人,首先拉近心理上的距离。积极与老师、孩子加强联系,掌握孩子的动向。但是家长自己也不要因为太担心孩子的未来就表现出焦虑,作为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给孩子提供良好从学习和成长环境,以及关注孩子的营养状况。





惠学云课堂


孩子进入高中,心智基本成熟,对任何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孩子个人性格塑造已经完全形成,基本的为人处事方式已经全面具备;加之高中课程比较多,学习任务量重,学习压力大,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要与学校协调、同步进行,注意和孩子沟通方式方法,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励志教育等方法技巧缺一不可,更能促进良好的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树立远大的目标,良好的行为品质以及各方面素能的培养,让孩子在高中学习过程中良好、有序、健康成长,并能实现梦想。

1.从高一开始,家长要注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利用各种机会和孩子进行全面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对孩子的高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指导,对于孩子在高中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能够正确疏导,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信赖感;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高中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事宜,和孩子有共同语言、共同话题,才能够增进孩子的认同感。


2.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学校的学习、生活表现,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进行全面沟通,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偏差要及时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进行耐心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大发雷霆,甚至采用粗暴的惩罚手段;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旁征博引,举例说明,讲话要有“艺术”,要根据孩子平时接受意见所持有的态度,或者直接指出错误、或者委婉强调、或者“严厉批评”,要及时劝勉,不能拖延,只要改正就行;在后续的家庭教育管理中家长不能再次“重翻旧账”,抓住曾经的错误不放,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3.对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要进行鼓励,并给孩子制定下次奋斗目标,再接再厉,必要时进行必要的奖励,例如到全家到餐馆吃一顿可口的饭菜之类,但奖励要注意度;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下降,首先家长要有耐心,和孩子进行详细交流,联系孩子家里的学习习惯,再和班主任了解孩子在校学习表现,全面衡量与分析孩子学习下降的原因;如果是孩子贪玩、学习态度不端正所致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先要给孩子讲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明确学习的重要性,要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学习改变人生个人命运,必须要刻苦努力拼搏,才能有所成就,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态度强硬,态度坚决,绝不能“手软”,但也要注意方法技巧,要陪着孩子学习,督促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如果是因为孩子学习方法所致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应该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并给予孩子鼓励,高中学生如果通过努力,注重学习方法技巧,规范学习习惯,肯定能学好,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请求教师给予孩子学法指导。

4.孩子的各种学习情况家长应该及时了解,并要在第一时间内及时解决或者进行督促与纠正,不能对孩子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时间已久而家长仍然不知情,致使孩子的部分不良行为习惯给予孩子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家长进行全面督促的措施应该雷厉风行,态度要坚决,决不能“手软”,利用各种措施,促使孩子逐步端正学校态度。

总之,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要采取方法措施,在平等对话交流沟通的原则的基础上,应该坚持原则,不能对一些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进行“妥协”,例如孩子不学习、行为习惯出现偏差等,要耐心说教,坚持动员和鼓励,督促孩子各方面素能有序发展。


时光匆匆微微甜


高中时的学生,心智成熟,课业负担重,家长应找时机,在孩子快乐惬意时平等交流,虚寒问暖,关心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样孩子更易于接纳。在孩子郁闷,心情不爽时尽量避开询问,给予孩子无声的关怀照顾,如给予物质和金钱的支持。


奋斗的青年164420936


高中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有思考问题的方式了,对大多数事物都有了自己的判断,轻易不会听从别人的话,这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他对话,交流,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不能以资格,辈分强加于人。


阿峰谈教育


成人的角度,朋友,讲方法,讲技巧


清瞳在线


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干活一起玩。


素食的猫


平等对话,深入交流,多予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