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依靠這“九字訣”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規模、賣出了高價!

江蘇鹽城市建湖縣九龍口風景區風光綺麗迷人,九條河流從四面八方向蕩心島蜿蜒彙集而來,匯聚了一篇篇美麗的故事,在這亦有一對師徒,憑著在大閘蟹這個行業裡辛勤摸索十幾年,成了當地響噹噹的名人。師傅是養蟹能手朱文康,徒弟便是那九龍口大閘蟹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建華。

2010年邵建華創辦了九龍口大閘蟹有限公司,經過八年的奮力拼搏,養殖基地規模從最初的幾百畝發展到現在的5000多畝,輻射帶動面積超2萬畝。合作社覆蓋土地2萬餘畝,成員近300人。為了讓成員戶能獲得更高的收益,公司和養殖戶之間簽了15年的長期合約,公司為養殖戶提供苗種和和技術指導,養殖戶生產的大閘蟹全部由公司統一銷售。這樣,賣的價格要比市場上每斤高出15至20元。

說來也巧,我們到的時候正好趕上養殖戶送螃蟹過來,一隻只肥美的大螃蟹稱重分好規格之後,早已等在邊上的經銷商們開始挑選螃蟹,裝貨上車。

他们依靠这“九字诀”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规模、卖出了高价!

現場稱蟹

那麼邵總的九龍口大閘蟹有限公司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

邵總用“品種好、模式新、技術好”這九個字做了概括。

他们依靠这“九字诀”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规模、卖出了高价!

九龍口大閘蟹有限公司門口

公司與江蘇省淡水研究所合作,引進推廣“長江一號”、“長江二號”優質蟹苗,並進行培育示範推廣。經過不斷實踐,探索出了種植天然水草生態養殖、降低苗種投放密度等養殖新模式。公司投入3000萬元,不但建立了大閘蟹綜合服務平臺,而且還建立了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和展示中心。

另外公司聘請了江蘇省淡水研究所李躍華教授擔任技術顧問,先後承擔省、市多項苗種新品研發項目。該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註冊了‘九龍口牌’商標。目前,這個商標已創建成為省著名商標。‘九龍口’水產品也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認定,品牌效應日益彰顯,今年有望爭創國家馳名商標。“這幾年,我們積極拓展銷售渠道,一方面,合作社在上海、南京、蘇州等地設立直銷店面20多家,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另一方面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實行網絡營銷,網絡銷售額佔公司總銷售的30%以上,突破3000萬元。同時,打造出口基地,在2013年公司就爭取到了農產品出口自營權,並於2015年創建大閘蟹出口示範基地,產品成功出口到新加坡等國和臺灣、香港等地區,目前基地大閘蟹全部實行訂單生產、訂單銷售。”邵建華說,2016年公司實現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其中幫助養殖戶代銷達200萬美元。

在現場我們看到了很多大規格的螃蟹,五母六公規格的大閘蟹比比皆是。

他们依靠这“九字诀”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规模、卖出了高价!

五兩重的母蟹

養殖螃蟹這個事說起來不難,但是能養出大規格的精品蟹並賣上好價錢就是一件很難的事了。對此我們趕忙向邵總取經。

邵總笑著說:“我們這幾年與老漁民一直在合作,經營700畝的苗種繁育基地。選用大規格親本,從源頭上讓我們的養殖戶拿到好苗種,這樣一來,養大規格蟹的一大技術難題就被攻克了。”

另外邵總還告訴我們,經過幾年的摸索,這兩年的親本規格越來越大,育苗技術越來越成熟。之前普遍親本都是3公3畝,現在親本規格平打6母6公,這樣培育出來的苗種拿給養殖戶養,養出來的精品蟹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對於市場定位,邵總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們力求為消費者帶來最好的大閘蟹,同時為養殖戶謀求更高的收益。這樣,普通的渠道是遠遠不夠的,體現不了品質。所以我們建立了一條完整的高端流通渠道。對我們來說,需要把品質、規格、產量這三點把控好,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邵總接著說道:“目前,蘇北地區最需要做的就是要提高產量和質量,只有大環境更好了,才能人人掙錢。就今年而言,興化地區百分之八十的蟹農能賺錢,因為產量和規格較去年有了提升。只是規格和品質有些虛,部分蟹農為了提前上市,賣出的螃蟹並達不到上市規格,拉低了品質。這對市場的良性發展非常不好,只看中眼前的蠅頭小利,損壞了整個市場的聲譽,這樣非常不好。現在興化有些市場太亂了,亂大規格,所以口碑非常不好,搞得打這些市場就像收垃圾一樣,這樣長久以往,以後就算大家手頭有好螃蟹也賣不上好價格。所以我們受到啟發,一定要做精品蟹,並且明碼標價,結果客戶非常認可。”

他们依靠这“九字诀”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规模、卖出了高价!

邵總(右)和中國水產養殖網蔡俊(左)交流市場現狀

在這裡,邵總也呼籲廣大養殖戶把控好自己螃蟹的品質,共同淨化市場。

“市場一定要靠整個市場從業者自發的維護,而不是等著強制手段來干預。如果壞的口碑已經打出去了,外地的經銷商們根本不會再進入市場,買到垃圾蟹的消費者也不會再選擇興化的螃蟹,這樣最吃虧的還是養殖戶,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賣不掉或只能賤賣,結果給消費端的認知還是這是一個垃圾市場。其實興化市場裡有很多精品蟹,但是苦於市場口碑,並得不到他該分的那塊蛋糕。我認為還是需要淨化市場,養殖戶自己要加強品牌意識和質量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改變興化市場的口碑。其實從全國來說,精品蟹市場是不多的,為什麼消費者那麼認可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有自己的一套上市標準,對品質的把控特別嚴格,不達標準的大閘蟹是進入不了陽澄湖市場的。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性的市場,大家都在追求質量的基礎上來競爭市場這塊蛋糕。當然,作為養殖戶層面,絕大多數養戶當然願意養出精品蟹,賣上好價格的。這其中就有不良商販惡意壓價,出售垃圾蟹,擾亂市場。有些時候,興化的蟹同規格能比外面便宜二十元以上,這樣的螃蟹品質必然是非常差的。外面的市場是非常大的,北京大規格的公蟹能賣到100多一斤,香港甚至能賣到280元一隻,現在很多蟹農居然還面臨著手拿好蟹賣不出去的境地。這說明大閘蟹產業兩端並沒有良好的對接,消費者和蟹農統統被坑,處於中間環節的部分經銷商心態就不太對了,形成不了良好的對接環節。”

那麼邵總這邊是怎麼做的呢?“經過這幾年的經營,我們把規格和品質把控的越來越好,打好精品蟹這張牌,從而推動這個產業的良性發展。大閘蟹來我們這全部都是放在邊上先濾水,保證全是乾貨進市場。經銷商和消費者對我們非常信任。”

“做生意就是需要誠信!”這句話說出來是如此的擲地有聲。“品牌做規範了之後,都不需要宣傳。別人來我這拿螃蟹,拿過一次覺得不錯,第二次就還會再來,一來二去,來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很多經銷商都是自己找過來或者朋友相互介紹。”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而成功的路永遠只有一條。邵總手下這麼大的規模如何能夠管理的這般井井有條呢?

邵總告訴我們,這裡的管理是分級管理,一層一層往下分下去,做到精細化管理,每一年都能往前進一步。明年的話,會管理的更加精細,向蘇南的小精高模式慢慢靠近,也不能一下次就變成那樣,畢竟這麼大的面積,也只能循序漸進,這樣就會做得比較穩妥。

1、以500畝一個單位,選一個組長,負責塘口事宜,帶領一個組的工人,執行理念,將想法貫徹下去,工作包括:餵食、看食臺、看草等

2、定期組織塘口互相交流,方便大家互相學習,差的往好的看看,好的也往差的看看,這樣大家都能進步。也有競爭意識

3、設定獎懲制度:基本產量160,超過的量也有額外獎勵,管到每個點,每一個人。

這樣一來,將1000畝化整為零,就便於管理了。

最後,邵總告訴我們。 “養殖螃蟹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不是說找塊地,放點好苗,喂點好飼料,就一定能長出好螃蟹。從清塘,放苗,養殖,賣螃蟹那六個月是一個很煎熬的過程。總的來說,這是一整個閉環,一個生態的循環系統,一整個經營模式。需要去維護客戶,洞悉市場動態,現在從大的環境來說,對水產養殖排放的管理很嚴格,所以一定要做到生態養殖,儘可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比如說增加飼料在投餵中的比重,多使用菌種,如em菌,光合菌來調節水體環境,種草,養大規格蟹苗來取得效益等,這一定未來大的方向,需要我們站在養殖層面和政府機關共同去努力。大閘蟹作為一個一千億的大的產業鏈,這麼多的從業者,崗位科學家,這麼多的資源,我認為大家還是需要共同 去維護,把這個產業共同建設健康。”

他们依靠这“九字诀”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规模、卖出了高价!

邵建華(右二)、中易物聯劉格(左一)、中易物聯袁金印(左二)、中國水產養殖網蔡俊(右一)

這方唱罷,那方登臺。說完了這徒弟邵建華,我們來說說師傅朱文康。

在當地的河蟹行業,大家一般都是稱呼朱文康為師傅,一方面是因為他從事河蟹養殖年代比較長,養殖技術非常成熟,自從1994年開始養河蟹,年年都能取得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朱文康除了自己養的好,還帶出了一大批徒弟,經過朱文康點撥的養殖戶就更是沒有辦法計算了。最關鍵的是,雖然在河蟹養殖這方面已經有了很深的資歷,但是朱師傅仍然在不斷地學習,經常去一些養殖情況不錯的地方和養殖戶交流,和省市級水產專家交流討論更是常有的事情。

他们依靠这“九字诀”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规模、卖出了高价!

朱師傅的蟹塘

關於近年興化地區河蟹水癟子發病率較高的問題,朱師傅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咎於蟹苗質量問題,興化養殖環境一年不如一年,經過一個冬天的時間,蟹苗質量普遍下降,肯定會影響了第二年養殖效益。目前朱文康和他的徒弟邵建華正與江蘇省淡水研究所合作,從事“長江1號”“長江2號”中華絨螯蟹苗的培育工作。

據朱師傅介紹,目前市面上苗種質量依然參差不齊,目前在市場上的蟹苗,普苗居多,經過國家良種認證的只有長江1號,長江2號,江海21號,光合1號,諾亞1號等五個良種品牌 。其中中華絨螯蟹“長江1號”在單數年份繁苗,中華絨螯蟹“長江2號”新品種在雙數年份繁苗,二者在時間上形成無縫銜接。具體來說,2015年中華絨螯蟹“長江1號”大眼幼體孵化出來,經過十個月左右時間的培育,到了2016年三月份前後即可投放到池塘養殖;2014年中華絨螯蟹“長江2號”大眼幼體孵化出來,經過十個月左右時間的培育,到了2015年三月份前後投放到池塘養殖。這就是為什麼2015年河蟹養殖戶拿到手的河蟹苗都叫“長江2號”而不是“長江1號”了,“如果2016年還有人說自己出售的是長江2號蟹苗,那毫無疑問就是假冒的”。“長江1號”“長江2號”這兩個河蟹新品種的選育成功有利於河蟹良種的持續大範圍推廣,對促進江蘇省乃至全國河蟹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這幾年有限的推廣範圍來看,“長江1號”“長江2號”蟹苗的養殖效果是非常好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抗病力強、成蟹規格大而且齊整,唯一的缺憾就是由於優質親蟹數量有限,每年蟹苗的供應量很少,只能滿足一小部分養殖戶的投苗需求。

注:根據江蘇省淡水研究所的資料顯示,中華絨螯蟹“長江1號”是以體形特徵標準、健康無病的長江水系原種中華絨螯蟹為基礎群體,以生長速度為主要選育指標,經連續5代群體選育而成。該品種生長速度快,2齡成蟹生長速度提高16.70%;形態特徵顯著,背甲寬大於背甲長呈橢圓形,體型好;規格整齊,雌、雄體重變異係數均小於10%。中華絨螯蟹“長江2號”是以2003年從荷蘭引回的萊茵河水系原種中華絨螯蟹為基礎群體(雌蟹1790只、雄蟹1500只),採用群體選育技術,以生長速度、個體規格為選育指標,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的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相比,養成生長速度提高約19.4%,平均個體規格增加約18.5%;成蟹養殖群體規格整齊,雌雄體重變異係數均小於10%,遺傳性狀穩定,具有純正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的典型特徵。

他们依靠这“九字诀”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规模、卖出了高价!

朱文康(左二)、中國水產養殖網蔡俊(左一)、中易物聯袁金印(右二)、中易物聯劉格(右一)

【花絮】

他们依靠这“九字诀”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规模、卖出了高价!

邵總養殖基地裡的底部增氧設備

他们依靠这“九字诀”把螃蟹做出了精品、规模、卖出了高价!

邵總位於建湖的“長江1號”“長江2號”蟹苗繁育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