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梅兰芳、杜月笙都念念不忘的孟小冬,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

ruboliang


一个国剧演员成名难,要长保美誉更难。

欣赏一位演员身上的功夫,却不知道练功时他吃过多少苦头。

说一个人嗓子好,却不知道他经过多少个寒冷的早晨,在空地上调过多少回嗓子。

一些人的才能就停在这个阶段,成名是再无指望了。

若是顽固不化,继续钻研,只会自毁前途。

失败的苦头是一种,成名后的苦头又是另一种。

菊坛旧闻录上曾这样描写成名后不自量力的名角儿们:“舞台是冷酷的,观众是无情的,今天你唱得好,舞台是乐园,观众是朋友;明天你唱得不好,舞台是苦海,观众是敌人。”

书中还举了几个例子:

李盛藻坐科时很红,出科以后,怪腔怪调,就没人愿意听了。

徐碧云一开始也不错,后来抽上了大烟,嗓子抽哑了,人也抽懒了,观众也渐渐散去,再没回头。

还有的名噪一时的大戏子,年轻时红红火火。十年后嗓子哑了,声音小了,只有前几排听得见,从前满座的戏院如今只有三成座,晚景何等凄凉。

站在舞台上的人,最能体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时,不是才华成就了人,能保持恒久不衰的定力,自律、自强,懂得收放,本身就是一种才华。

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孟小冬连登了三天启事:

“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从此七年相伴成追忆。

她闹过,哭过,甚至绝食,甚至做过一阵子的佛门弟子。可最后还是将一腔空置了的感情,投入梨园之中。

这或许不是因为感情失败,而是因为给余叔岩老师父做弟子太难。她始终还是爱戏的。

孟小冬早就想拜余叔岩为师,她人脉很广,多次请人劝说。可是余叔岩是不愿将自己一身本领传于他人。

他高傲得连男弟子都不收,女弟子就更不用说了。

可是,再老派孤傲之人,也劝不住别人说和。民国27年,他突然收了李少春为徒,孟小冬赶紧抓住这个“缺口”,让朋友们大力劝和,余叔岩架不住别人的软磨硬泡,只隔了一天,就收了孟小冬为徒。

余叔岩授课,因人而异。李少春有武生功底,就专门教他《战太平》、《定军山》。孟小冬没有武功底子,做派与唱功倒是非常好,于是她学的就是《洪洋洞》、《搜狐救狐》。

余叔岩教人学戏,并不是每天都教。有时间了,情绪高了,他就兴致高昂地教导到大半夜。

而且一定要完全学会他教的东西后,他才会教下一步。所以,跟这样的老师学戏,一要顶得住熬夜和突如其来的加课,二要有非凡的耐心。

既要熬得住老师“慢吞吞”不往下教的任性,更要熬得住深入研究的苦闷。

后来,李少春中途辍学,只剩下孟小冬一人坚持着。每天粗茶淡饭,不断重复的日子,她熬了五年,出师后,她演了余叔岩亲传的《洪洋洞》、《搜狐救狐》,一举登上了演艺事业的最高峰。

可是这样的高峰攀登起来,何止五年的光景。

孟小冬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的艺名叫孟七,生子六个,排行老四的鸿群就是孟小冬的父亲。一家人的才华都挥洒在梨园,工武老生,武净、丑角,家里人都有担当。

她从小对戏曲耳濡目染,九岁,在仇月祥学老生戏,十二岁就在无锡新世纪登台了。十四岁,在上海乾坤大剧场演出。十八岁,便到北平深造,拜名师学艺。

可是那时候,很少有像孟小冬这样认真学戏的,尤其是外地赶来。多数都是拜了师,每月供个月钱,然后顶着师父的名头,继续唱戏赚钱。

可孟小冬有自己的想法。她不仅跟着师父学,每每有机会到戏院里去看名角儿演出,她也要争做前排,细心观察,学身段,看脸色。

又学习咬字、唱腔。不仅如此,她还向专门研究名角儿唱腔的人请教。

十八岁以前,她只是有名气,十八岁拜师陈秀华之后,她便去掉了之前那广泛得颇有些乱七八糟的戏路子,专门演老生戏了。在三庆园、城南游艺园、新明大戏院里都有她的演出,而且都是唱大轴头牌。

她在老生界的地位,凌驾于他人之上。

这时,她遇见了梅兰芳。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庆祝五十大寿,他是个标准的戏迷,别人为了捧场就提出让梅兰芳与孟小冬合演《游龙戏凤》。“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场,珠联璧合。”

舞台上,孟小冬扮皇帝,拖着长长的鬓口,梅兰芳则是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女。在他眼里,这个二十不到的真正的少女有一种让人摸不透的忧郁感。

她从不开口大笑,神色里总有一种凝神屏气的严肃。她也不像别的女孩那样活泼,仿佛戏曲神韵注入了她的骨血里,深厚而不老派。

他欣赏她,也喜欢她。而她呢,拜师学艺时就对名角儿非常痴迷,她愿意生活在他身边,做一对梨园里遗世独立的璧人。

她下嫁时,梅兰芳已经有了王明华、福芝芳两位夫人。两位夫人也都是梨园出身,嫁人之后便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专心持家。

不过,她们总还有个家可以操持。

孟小冬就不同了,她嫁入梅家四年,从未正儿八经地进过梅宅。

她不愿做小,可既然做了,她也不便与两位夫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勾心斗角,出来反而对她好一些。不过,这个“好”也不是时时刻刻,长长久久的好。一个女人做了人家的妻子,就等于做了一家的媳妇。她再新潮前卫,心里也总想着见见公婆。

1931年夏天,梅兰芳的大伯母去世,孟小冬前去悼念,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见见梅家的人。可刚到门口,就被雷厉风行的二太太福芝芳拦住了,没说几句话就把孟小冬挡在了门口。

梅兰芳当时就站在两位妻子之间,他选择哪一边都不是,可最终还是对孟小冬说,“你回去吧。”

她眼见没人向着自己,转头就走。

这七年的感情瞬间烟消云散。

孟小冬与梅兰芳

其实,两人的好日子持续了九个月。太太不让进家门的事还没发生之前,两人的感情就被孟小冬的暗恋者给拆散了。

北京城防司令的儿子王惟琛,对孟小冬很着迷,成狂成痴,得知孟小冬嫁人之后,非常气愤,带着枪直径步入梅宅客厅。梅兰芳此时正好不在客厅,王惟琛怒气冲天,见到沙发上坐着的客人,迅速拔出枪来威胁。

梅兰芳性格懦弱,朋友在客厅求救,他只说,“我立刻打电话去。”便消失不见了。不久,军警抵达梅宅,劝解中,王惟琛惊慌失措,错杀了客人张汉举。这位《大陆晚报》的经理成了爱情的冤死鬼,彻底震惊了梅兰芳。

他不知道孟小冬还有多少这样痴狂的戏迷,也无法估计今后还会出多少类似的事情,可他懂得自保。

在他的心里,这样的逃避或许还有一点深明大义的意思。因为不单是为自己着想,更是为家人,为朋友着想。

王惟琛的脑袋被军警砍下,在前门外的电线杆下,悬挂示众三天。

从此,梅兰芳便安心在福芝芳的保护下生活,见孟小冬就越来越少了。为了保命,他还离开北平,在上海定居。

可她的隐忍,换来的还是被人轰出家宅。

她哭,她闹,她心灰意冷,可她也立誓从此不见梅兰芳。“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她靠着学戏来度过所有与恋人离别的岁月。靠了戏曲发家的她,此时也靠着戏曲重振旗鼓。

可是,她从来就不是会被打垮的人。

她的眼中有一种傲气和冷静。

她身上有一种铁骨铮铮。

爱情来便来,非常真心去接受。

爱情走便走,她也觉得不强留。

她不是那种会胡闹,会死缠的女人。温暖,是自己给的。坚强,也是自己给的。

所以,她人生中的36岁到40岁,她成了真正的单身贵族。一人吃饭,一人睡觉,一个人再次回归到学生时光,再次打造自己,以求获得新生。

她没了感情的牵绊,心也没有更多的寄托。跟余叔岩在一起很难,比与任何自私的恋人在一起都要难。她每天都怀着铁杵磨成针的心情,默默地学习。每天独自来到余家,每天独自走回自己家。

1934年,她复出。这一次上台,离她上次正式登台已经时隔是七年之久。首场演出安排在西长安街新新戏院。她再次出现,为观众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更成熟的孟小冬,那个已经获得余氏教学精髓的孟小冬,那个已经成为余氏唯一传人的孟小冬。

她,经过静谧时光的打磨,已经超越了梅兰芳那两位同样梨园出身的夫人。

辉煌时,她依旧保持着那冷漠的神色。

这样的强硬,是梅兰芳想拥有却不敢拥有的精神气。

她依旧吸引着许多人。其中就有杜月笙——那个二十多年前就看上她的杜月笙。他与别人一样,对她的复出首演心驰神往。

再次相会后,杜月笙请孟小冬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随后也奉上了二十多天的演出。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兰也是梨园中人,杜家几位夫人多年来分庭抗礼,你争我夺,姚玉兰这边正好缺一个队友,便经常与孟小冬接触,关系深入后就时不时的劝她嫁给杜月笙。

她没有同意,可也没拦着杜月笙对自己嘘寒问暖。她孤傲多年,太需要温暖了。谁不需要呢?更何况,这温暖近在咫尺又是诚心诚意。

杜月笙等待了二十年,终于等来了孟小冬的陪伴。更可贵的是,得到之后,他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断了继续欣赏的念头。

他为孟小冬搭戏台,继续唱。这个天下第一号大戏迷,在六十寿辰的那天,邀请全国上下的大戏名角到上海义务演出,理由是为了赈灾。原计划五天的戏,演了10天,盛况空前,票价涨到了1000元一场,戏迷们依旧追捧不断,场场爆满。

到了台下,孟小冬就在公馆里照顾病怏怏的杜月笙,或许是为了交换他的一腔爱意与崇拜之情,但更是为了自己的心中那份期望依旧的安定。

十年来,孟小冬居然从未提过婚配与名分。她宁愿退一步,这样无名无份的互相照应着,也不愿重蹈覆辙,做别人的小老婆。

孟小冬与杜月笙

可就在1950年杜月笙一家要迁居香港时,一家人忙着弄护照,头都忙晕了,未考虑到她。一向冷冰冰,对任何事都没有明确态度的孟小冬,突然来了一句,“我跟着你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

杜月笙愣了一下,赶紧赔不是。说了几句带歉意的话,便正经操办起婚礼来。

前几位夫人跟着他享尽荣华富贵,到了孟小冬这里,却整天照顾他,陪伴他,为他这个年老体弱的药罐子端茶送水。

他总觉得把孟小冬娶进家,是一件残酷的事,一来辜负了她的青春,二来禁锢了她的自由——其他几位妻子都是儿女绕膝,孟小冬却什么都没有。可是,他又怎么舍得放孟小冬走。

于是,在时局动荡、人心惶惶的时候,他给孟小冬一场最豪华的婚礼。

管家万墨林到九龙饭店,把饭店的大司务请到杜公馆来做菜,一共做十桌,每桌900港币。婚宴时,楼下不够用,又临时借了楼上陆根泉家的客厅。亲朋好友无一人缺席。

那天,杜月笙带病出息,穿戴一新。孟小冬冷淡多年,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江一秋是杜公馆的座上宾,对于杜孟两人的感情,他曾如此评价,“哎呀,杜先生与孟小姐的感情交关好,两个人嗲得来。”

杜月笙弥留之际,她悲伤至极,立誓绝不登台演戏。懂她的人都去了,她还演了做什么。

此后,她深居简出,吊吊嗓子,后来就连嗓子也懒得吊了。

像年轻时一样,她说到做到。

她的名字里有个“冬”字,一生性情也像极了“冬”,冷淡、强硬、能忍,能扛。

对自己如此,对事业如此,对爱情,竟然也是如此。

像是一种必死的决心,支撑着这跌宕起伏却十分辉煌的一生。

有人说,她最后没有爱情,把自己陷进了照顾杜月笙的日常里去了。

但有谁能如她这般,敢爱又决绝,敢恨又洒脱,收获过事业,也抓住了爱情。


男神女神深度八卦


在梅兰芳的眼里,孟小冬是一位跟他志同道合,又旗鼓相当的京剧演员。有人说,朋友易得,知己难求。孟小冬是梅兰芳的知己,只是可惜的是,梅兰芳似乎还不够格做孟小冬的知己。

在杜月笙的眼里,孟小冬是当时曲艺界的大明星,放到今天的娱乐圈,那就是一出门就会各种抓拍,一皱眉头就会有各种媒体揣测,发生了什么事的那种人。

孟小冬的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幼年学戏直到在北京唱红的阶段;第二是与梅兰芳在一起的日子;第三是拜余叔岩为师学艺以及跟杜月笙在一起的时光;第四是杜月笙死后,她独居香港和台湾的时日。

孟小冬出身梨园世家,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她的父亲、伯伯、叔叔都是京剧演员,孟小冬自小就受到京剧艺术的熏陶,并且开始自己学戏。



后来她为了发展,决心去北京学戏,没想到到了北京没怎么学,倒是把自己给唱红了。一个漂亮的坤生,在北京还是很少见的,而且又唱的极好,被人称“冬皇”。

“冬皇”很快就与“伶王”相遇了,开启了她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当时她才十八九岁,梅兰芳已经三十一二岁了,而且还有了两房太太。但是未经人事的孟小冬,也不管不顾,很快就陷入到了爱河之中。


但是可惜梅兰芳并不是那种能够托付终身的人,她跟梅兰芳在一起,也只能做一个永远无法正名的小三。据说孟小冬与梅兰芳分手前夕,梅兰芳的一个长辈去世了,孟小冬要去祭拜,结果连门都没进去。

孟小冬是一个行事果断之人,她本是也富有传奇性,当然知道再喜欢也不能委屈了自己。于是她毅然决然的离开梅兰芳,继续自己的京剧之路。

之后孟小冬拜了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关门弟子兼唯一的一个女弟子,开始潜心研究余派唱腔。这也算完成了她来到北京的心愿,尽管来得稍微迟了一些。

孟小冬与梅兰芳分手后,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的杜月笙开始行动了。他的四姨太姚玉兰也是京剧老生,并且和孟小冬算是闺蜜吧,于是杜月笙开始有机会接触到孟小冬。

时间久了,孟小冬也知道了他的心意,后来两个破也拜堂成亲,孟小冬成为了杜月笙的五姨太。但是好景不长,新婚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杜月笙就因病去世了。

杜月笙死后,孟小冬一个人独居香港16年,在此期间培养了一些弟子,后来因为挂念在台湾的亲友,又去台湾住了10年。最终于1977年因突发疾病去世,享年70岁。


魏青衣


被婚姻拖累了的名女人!

孟小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京剧女老生,人称“冬皇”,名字够霸气,就像现在的“范爷”!

孟小冬出身于京剧世家,她的爷爷、父亲、伯父、叔叔都是艺人。她自小酷爱京剧,九岁开蒙,十一二岁登台,十四岁就在上海的大舞台崭露头角,享有盛名,被认为“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后来,她拜在著名京剧演员余叔岩的门下,成为他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女弟子。孟小冬在名师指点下表演技艺更加精纯,孟瑶在《中国戏曲史》中,称赞她是“余派唯一得到衣钵真传的人”。

如果,不是后来遇到了梅兰芳,她的人生可能不会如此坎坷。

18岁时,孟小冬从上海北漂到北京,遇到了访日返京的梅兰芳,两人一个男扮女装,一个女扮男装;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冉冉升起,他们还同台演了不少对手戏,比如《游龙戏凤》之类的,颠鸾倒凤,情意缱绻。

由戏生爱,俩人先是同台,后来同床。虽然,这时候,孟小冬还是个18岁的小丫头,而梅兰芳已经有了两房夫人。孟的师傅非常反对这门亲事,但架不住孟自己喜欢,孟的父母也愿意往上贴。

但是,他们的结合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问题,比如在礼法上,孟可不是梅的夫人,梅家里还有俩呢!梅也没敢告诉他那两位夫人,而是自己给孟买了个私宅,说不好听点,就是自己私养了个二奶吧。

孟小冬投入有情郎的怀抱后,就不再演出了。既不登台,也不能与梅一起外出,等于是梅兰芳养在家里的金丝雀。

可是,等过了那段激情劲,梅也渐渐淡了,毕竟演出也忙,家里还有一堆事,他的二夫人还怀了孕,特别是因为孟小冬,还惹出了人命来。

孟有个脑残粉,一厢情愿的把她当成自己的女神。结果,女神变作他人妇,这可是夺“妻”之恨,于是,他跑到梅孟的住宅闹事,最后,打死了来这里串门的一个朋友。梅兰芳这个朋友实在太倒霉,招谁惹谁了,为了不相干的事情,赔上了性命!但这件事太有喜剧性了,有爱情、凶杀、绯闻,各种因素俱全,在社会上引起了沸沸扬扬的炒作。

不久,梅和孟就分手了,他们在一起只有4年。

分手之后,孟大病了一场,为了减轻病痛,她还吸食上了鸦片,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要想再回到当年的巅峰状态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后来,她遇到了“接盘侠”、上海大名鼎鼎的黑帮头子杜月笙。孟小冬和杜月笙的四夫人(也是个戏子)是闺蜜,一来二去,特别是四夫人极力撮合,孟又成了杜老板的人。孟给他生了个女儿。

1949年解放前夕,孟随杜家一行前往香港,打算从香港去法国。这时候,孟淡淡的问杜:我跟着你去,算你的丫鬟呢,还是女朋友?杜月笙当即与她拜堂成亲,总算给了她个名分!

不过,杜此时已病入膏肓,没能出得了香港就病死了。孟就在香港教授弟子,深居简出,后来又去了台北,闭门不出,从此世间再无“冬皇”。

1977年,孟小冬因病去世,终年70岁!


饮水君


如果说让杜月笙念念不忘,这话没毛病,但要加上梅兰芳个薄情寡义男,未免把杜月笙对孟小冬的真情也拉低了不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孟小冬是民国奇女子也没毛病,同时与两个历史留名的人物发生交集,本就是历史奇事一件,再加上她本人也是一个值得书写的历史性女人,自然也有她“奇”的一面。

孟小冬生于民国乱世,她的一生也在不经意间打上了时代烙印――“一生坎坷”可谓是真实的写照,作为民国年间著名的京剧名伶,孟小冬在女老生方面的造诣,使得她与她曾经的丈夫梅兰芳,并驾齐驱。

但正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孟小冬之所以一生坎坷,其根源也在这个梅兰芳,孟小冬坎坷的起点在于与梅兰芳婚姻的不幸。

正如《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对至尊宝一样,孟小冬可以说也是爱上了一个人不该爱的人,至尊宝还有来世担当,孟小冬却只能在现世受煎熬。

与梅兰芳结婚后,梅兰芳的二老婆福芝芳处处刁难孟小冬,梅兰芳有心娶年轻貌美的孟小冬,却不愿担当维护孟小冬的责任,搞得孟小冬作为社会名人,却感觉像老鼠一样生活的畏畏缩缩。


离开梅兰芳也就成了最终的选择,此时杜月笙适时的出现在了孟小冬的生活之中,虽然杜月笙的身份有些不堪,作为一个社会正派人物,谁都不愿与一个名声不太好的人交往。

尤其是杜月笙这样的流氓枭雄,都不是名声不好那般简单,人家就是靠名声不好生活的!

但是作为一个女人来说,遇到一个愿意爱自己对自己好的人还是很重要的,要是女人都遇着梅兰芳对孟小冬那样式的,人间悲剧还不得处处上演。

因此,不能说孟小冬让梅兰芳念念不忘,因为他根本不在乎孟小冬,不在乎她的感受。杜月笙就不一样了,他把孟小冬奉为“宝”,杜月笙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有极清醒的认识,能够娶孟小冬这样的社会名流,对与自己洗白身份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他也爱惜孟小冬的才华,当然,兼具美貌,孟小冬绝对称得上是个美女,无论身材还是长相,加之举世无双的才华,怎能不令杜月笙念念不忘?


历史三日谈


孟小冬(1908—1977),原名孟令辉,小名若兰。祖籍山东,生于上海。

小冬是她的艺名,据说这与她出生在冬天有关。小冬的家族是个京剧世家。祖父唱老生,人称老孟七。父亲孟鸿群,也唱老生。由于自幼就受到传统戏曲的熏陶,孟小冬对演戏表现出了强烈的喜好。看着女儿也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父亲很早就让她拜了师父学艺。六岁时,孟小冬便开始在无锡参加演出了。1915年,她拜孙派老生,也就是自己的姨夫仇月祥为师,学老生。四年后,在无锡演出,开始使用孟筱冬的艺名,不想演出一炮走红。后来,她正式入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乾坤大京班。

1920年底,她改艺名为孟小冬,并担任主角。此后又曾赴福建以及菲律宾演出。还在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击鼓骂曹》等。1922年,她与师父仇月祥等在汉口演出,赢得满堂喝彩。在汉口演出一年后,又赴无锡、济南、天津、北京等地演出。1925年8月23日冯公度为母祝寿,孟小冬与梅兰芳合演《四郎探母》,名动一时。第二年又在王克敏的生日堂会上,和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正由于两人的交往与合作的深入,她和梅兰芳渐生情愫,最终于1927年成亲。但对两人的婚事,梅兰芳的师父却并不看好。后来有位迷恋孟小冬的戏迷为报复梅兰芳而杀害了梅的好友张汉举。此后,两人感情出现裂痕。

1930年,梅兰芳伯母去世,孟小冬前往吊唁,但却被拒之门外。因此她万念俱灰,去往天津礼佛隐居。1932年,孟小冬父亲病逝。第二年,在报纸登文澄清与梅兰芳之间的事情,随后重返舞台。此后,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技艺更上层楼。1943年,师父余叔岩病逝后,孟小冬推出舞台重返隐居。1947年,赴上海为陕西水灾义演暨杜月笙六十大寿。当时演出可谓盛况空前,但在此后孟小冬就此告别了戏曲舞台。

在与梅兰芳情感决裂后,杜月笙的一个小房撮合孟小冬和杜月笙,随后孟小冬入住杜府。1949年,随杜月笙乘船前往香港。次年,两人在香港补办婚礼。此后,她在香港收的徒弟赵培鑫等。1977年5月26日,孟小冬在台北去世,享年七十。


书房记


孟小冬(1907年~1977年),北京人,著名京剧老生余叔岩的女弟子,她的人生和他的扮相一样反差很大。她本人长的十分漂亮,完全可以唱旦角。但选择了一个老生的扮相,她的婚姻也如此,明明有个好的开头,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尾,令人唏嘘不已。



Δ梅兰芳和孟小冬

她的婚姻很不顺,让两个男人牵挂一生。心灵被两个男人撕扯,剪不断理还乱。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

孟小冬在上海出道不久,无论从唱腔,扮相都很出彩,被誉为梨园“冬皇”。

1925年,17岁的孟小冬离开上海,到心目中一直向往的“京剧之都”――北京继续深造。

到北京后,戏路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对她的艺术暂且不作探讨。只回答和题有关的内容。孟此时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个男人,有“伶王”之称的旦角梅兰芳。

在北京戏坛上,二人合演了许多剧目,无论剧中剧外,谁人见了都说,二人“郎才女貌、珠联璧合”。

一个是“旦角”之王,一个是“生角”之王。本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最后有好心人牵线,二人结成了连理。一时传为梨园佳话。

1929年,梅兰芳夫妇到上海演出,这也是孟小冬阔别上海4年后的回娘家。当时上海滩流氓大亨杜月笙早就垂涎孟小冬的美色,这次回上海,孟小冬无疑是飞蛾扑火,很快陷入了杜月笙设下的陷阱。



Δ梅兰芳

原来旧上海有个规矩,凡是各地前来上海演出的艺人,首先要和演出戏院里的“戏霸”们联系,并在他们的陪同下,到有钱有势的官宦富商人家登门拜谒。否则,你的戏就会被喝倒彩,甚至被人砸场子,弄得你寸步难行。

拜过门,最后还要请戏院的“戏霸”大吃二喝一顿,酒足饭饱之后,他们会把你演出头三天的戏票送到各“大亨”府上,保你演出时戏院座无虚席,满堂红。

梅兰芳当然知道这个规矩,“拜码头”是很正常的事。这次他和孟小冬一起来上海演出,梅兰芳早就做足了功课。

梅兰芳按照前面说的都一一照办了,“戏霸”也吃了也喝了,按说就等火爆开场了。

谁知道演出的那天,“戏霸”们谁也没有为他送戏票,演出讲究开门红。什么事都是“一哄而起”或“一哄而散。”不用说,梅兰芳第一天演出的效果可想而知,包厢里的人寥寥无几,喝倒彩,摔东西声此起彼伏。

事后梅兰芳得知,这是杜月笙给这些人打招呼了,目的就是逼迫梅兰芳早点走,逼迫孟小冬投入到他的怀抱。杜月笙也够狠毒的。

演出的情况一天比一天惨,到了第三天,各大报馆的主笔们出来黑梅兰芳了,无中生有的诽谤梅兰芳,说他的艺德不好等等不实之词。来自四面八方的抨击击垮了梅兰芳。



Δ杜月笙和梅兰芳

噩梦远没有结束,梅兰芳演出还不到10天,黄金荣就借营业不佳为理由,强迫梅兰芳解除演出合约,并且拒付他的报酬。

黄金荣手下“孝子贤孙”们更是助纣为虐,向梅兰芳无故寻衅,百般刁难,杜月笙还要梅兰芳从下榻的中南饭店搬出去。梅兰芳这时的处境十分困难,想典当行头,换点路费,好尽快返回北平。

此时杜月笙觉得火候到了,他请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出面,把孟小冬叫到她家,先向孟小冬说了杜月笙的想法,意思是让孟小冬作杜夫人。

林桂生是江湖女人,她的能力不在老公黄金荣之下。黄金荣的最初发家都是林桂生的功劳。林桂生巧舌如簧,把孟小冬说动了。

孟小冬听了林桂生的一席花言巧语,此时她有点迷茫,她见过杜月笙,除了年龄大点,杜月笙长相倒也生得不差,心中正在犹豫,是留在上海还是随梅兰芳回北京?

讲真孟小冬是喜欢梅兰芳的,她也不是贪恋富贵的女人,关键是梅兰芳对当初这段感情打击太大了,她不敢回北京了。

原来在孟小冬嫁给梅兰芳以后,他家就战火不断,梅兰芳的二太太福芝芳始终不肯承认孟小冬的地位,三天两头的指桑骂槐。

孟小冬性情孤高又刚烈,自然不是福芝芳的对手,所以就寄希望于梅兰芳,希望梅兰芳给她一个明确的态度,但梅兰芳却对此有心无力,让孟小冬在家里受尽了委屈,当初梅兰芳答应她的都没有实现,心灰意冷的她对梅兰芳失望至极。



Δ杜月笙和孟小冬

与此同时,杜月笙暗使金钱打通了孟小冬身边老妈子的关节,在老妈子和林桂生的撮合下,孟小冬也打听到杜月笙真的没有正式妻室,于是就跟随了杜月笙。

孟小冬就这样做了杜月笙的老婆,结束了登台唱戏的生涯。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香港,享年63岁。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病逝北京。享年67岁。

1977年5月27日,孟小冬病逝台北,享年71岁。


秉烛读春秋


一位能够赢得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和上海黑帮老大杜月笙厚爱的女子,相信一定不是一般人物,想必定有过人之处,究竟是她的哪些才情让后人一影响深刻勒,就让我们看看她的不平凡之处。

首先,孟小冬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她的父亲、伯、叔都是京剧演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孟小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从艺的道路。年少在乾坤大剧场和共舞台等开始登台演出,当时的评论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从小就是一个受到良好戏剧教育的人,自身的基本功夫还是很扎实的。后来去了北平求学,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中,她最后选择了学习余派,最终得到了余叔岩的认可,收为关门弟子,得到了余叔岩的真传,因此她有了质的飞跃,能与当时京剧老生翘楚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相颉颃,誉满全国,被尊称为“冬皇”。在她后来的频繁的演出过程之中,一次碰巧和梅兰芳同台演出。当时最红的旦角便是梅兰芳,以男性扮女人;最红的生角是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两者刚好互补,乾旦坤生,颠倒阴阳。他们一起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等,两人因此而暗生情愫,成了一对佳偶,也成为了当时的佳话。但是,由于梅兰芳一直没有给孟小冬名分,加上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孟小冬最后和梅兰芳提出了分手。

无论是孟小冬美丽动人的外边还是她令人惊叹的才华都让很多人心生爱恋,杜月笙在看到孟小冬之后,也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在后来的机缘巧合之下,孟小冬来到了香港,最后由于杜月笙一直对她不露声色的敬重体恤,让她感到数年来未曾有过的温暖,她那孤苦无依的心灵又找到了依托。孟小冬心中一直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最后以身相许,这算是孟小冬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杜月笙后来一直卧床不起,孟小冬也一直侍奉于床前,直到杜月笙离世。


遗产君


说起孟小冬喜欢京剧的人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京剧界她是余派余叔岩的传人,惜戏如金是余叔岩的做派,孟小冬也是轻易不演出,要演必然一鸣惊人。


孟小冬作为一代名伶,她是人们眼中的传奇。人称“冬皇”的孟小冬到底怎样称得上传奇的,这里一一道来。


五岁学戏,七岁登台就来了个一鸣惊人。年少成名的孟小冬有一股傲气。她是那种天生丽质的纯净的美,身上自带仙气,让人一见忘俗。十四岁的孟小冬,已经是台上的大腕了。



舞台上,孟小冬唱须生,霸气决断,运筹帷幄,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丈夫。生活中她是妩媚柔韧的小女子。这个鲜明对比让她的粉丝们怜惜珍爱,欲罢不能。


孟小冬跟梅兰芳结婚,导致粉丝找梅兰芳出气,就是最好的证明。就像鹿晗与关晓彤恋爱很多粉丝迁怒关晓彤类似。对偶像的深爱就是传奇的力量。


孟小冬的感情生活更是一个传奇。她与梅兰芳在演艺生涯中日久生情,结为连理。


一个男扮女装,一个女扮男装,须生之皇,旦角之王,他们的结合一时传为佳话。满足了双方的粉丝郎才女貌,珠联璧合的愿望。



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与理想,舞台上互相成就,生活中相敬如宾,也曾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


可是种种矛盾导致他们离婚,这对孤傲的孟小冬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离婚后曾有一段时间孟小冬心灰意冷吃斋念佛,很久才复出舞台。


孟小冬后来嫁给了上海滩青帮老大杜月笙。一个是天才的艺术家,一个是一呼百应的上海滩老大。这也给孟小冬身上增添了传奇色彩。


很多人说孟小冬嫁给梅兰芳是为了感情,而嫁给杜月笙是为了尊重和爱,这话很有道理。


杜月笙喜欢京剧,也常客串演出,他一直骄傲曾跟梅兰芳一起登台。杜月笙暗恋孟小冬很多年,在孟小冬离婚之后,他的四夫人姚玉兰促成了杜月笙跟孟小冬的结合。


姚玉兰是孟小冬的好朋友,最初为了对抗杜月笙的三位南方妇人,撮合了孟小冬与杜月笙。


杜月笙一生叱咤风云,他对孟小冬的好是众所周知的。他能懂得孟小冬的心思,这是最难得的。



为了让孟小冬有一个名分,杜月笙不顾家人反对,临终前一年病中跟孟小冬结婚,才使孟小冬有了真正的依靠。


孟小冬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子,早年伺候病中的师傅余叔岩,衣不解带,毫无怨言。后来又侍奉多病的杜月笙,极尽所能。


她晚年生活在台湾,周恩来总理还曾派人请她回国。1977年一代佳人香消玉殒,但是她的舞台形象留在了人们心中,她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幸生


孟小冬其人,确实是民国的一大奇女子。她的“奇”不仅在那异乎常人的京剧天赋中,更在于她敢摆脱“渣男”阴影,摇身变成黑道大佬的女人这一段情感经历上。

*孟小冬和梅兰芳定情于京剧《游龙戏凤》。

1926年,为了给当时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过五十大寿,当红须生孟小冬和青衣花旦梅兰芳合演了一出《游龙戏凤》——孟小冬扮演不务正业的正德皇帝,而梅兰芳扮演美貌风骚的李凤姐。

一个是比男人更男人的女人,一个是比女人更女人的男人。两人本就生得貌美,又在戏里打情骂俏,慢慢地就对上了眼。

在一些好事者的极力撮合下,梅兰芳和孟小冬走进了婚姻殿堂。

但那个时候,梅兰芳已经有了两房妻妾,一个是结发正室王明华,另一个是侧室夫人福芝兰。正室王夫人早已重病缠身,不足为虑,而侧室福芝兰却是个精明能干的主儿。

为了躲避福芝兰的诘问与吵闹,梅党们想出了一个金屋藏娇的方法。换而言之,虽然孟小冬已经和梅兰芳成亲了,但两人秘而不宣,没有坐花轿,没有办婚庆仪式,甚至连婚房都偷偷摸摸的瞒着所有人。

这就意味着,按照当时的风俗来说,孟小冬其实并没有妻妾的名分,没有合法的地位,仅仅只是梅兰芳公开的情人而已。但孟小冬没有想这些,她只要梅兰芳的那颗心就足够了。

可导火线已经埋下,自然会有接踵不断的麻烦找上门来,最为轰动的事件应属当时的“冯宅大血案”。

孟小冬既然是有名的须生“冬皇”,屁股后面自然跟着许多迷妹迷弟,其中少不了一两个脑残私生饭。化名为李志刚的纨绔子弟便是私生饭中的“佼佼者”。

他听说孟小冬被梅兰芳“金屋藏娇”了,忿忿不平,径直找上当时正在冯宅赴宴的梅兰芳,假称自己是孟小冬的未婚夫,企图令梅大爷解除与孟小冬的婚约,途中还挟持并射杀了另一赴宴者。

毫无疑问,这件事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侧室福芝兰听说后更是在家大吵大闹,让梅兰芳苦不堪言。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梅兰芳不得不减少与孟小冬的来往。

这自然是令孟小冬极为不满的,想自己年纪轻轻事业正盛,却因为梅兰芳而搁置事业,还把自己所在深深的庭院里,最后却只换得个不理不睬漠不关心。

而孟小冬最深的绝望则缘于她不被允许进入梅家门。

1929年8月,梅兰芳的伯母病逝。对四岁丧父、十五岁丧母的梅兰芳而言,伯母便是他心理上的“生母”,这一点,孟小冬也是知道的。

所以,她立马剪短头发,头戴白花,前往梅家,想为婆婆披麻戴孝。可不料,福芝兰早已吩咐佣人将其拦在门口不得入内,孟小冬自然是不服气的——你也只是妾,我也有婚姻,凭什么不让我进门。

然后,她托进门吊唁的熟人叫出梅兰芳,让这个一家之主放自己入门。万万没想到,福芝兰的“彪悍”对梅兰芳这个“妻管严”、又爱惜自己“羽毛”的丈夫很管用,梅大爷竟然也劝孟小冬先离去为好。

这可气炸了孟小冬,她心灰意冷,躲回娘家。多少痴情的女子,在遇到情感上的挫折时一蹶不振,甚至付出如花般的生命。

孟小冬也难过,也绝望,她甚至想过皈依佛门,但在献演了一出《捉放曹》之后,这个刚强的女子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她开始不断的拜师,努力打磨自己的技艺,最终赢得了黑道大佬杜月笙的爱慕,并于1950年举行了一次正式的婚礼。

所以说,人啊,总是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即使遇上了所谓的“渣男”,只要你还没有放弃,只要你还对得起自己,这些糟糕事也只能算是命运向你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已,无伤大雅,反而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以京剧“冬皇”的一句话作结。这是孟小冬在被梅大爷抛弃之后放的狠话,博库君特别中意——

“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也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博库图书馆


孟小冬是当之无愧的“梨园冬皇”,也是民国时期的传奇女子,她的传奇是跟她的两段感情连在一起的。

究竟是怎样的感情,造就了一个传奇的女子呢?

01

孟小冬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父亲以及叔伯们都是京剧演员。受家庭影响,孟小冬5岁开始练童子功,9岁起正式跟着姑父仇月祥学唱戏,不同于一般小女孩喜欢唱旦角,孟小冬从开蒙起就学唱老生。

她12岁首次登台,14岁就开始与当时的名角一起搭档,勤奋努力且天资聪颖的她在台风、演技上一点也不输给当时的著名男角,被戏迷们赞誉为“冬皇”。

1926年,年仅20岁的孟小冬和当时的旦角之王梅兰芳,同时受邀参加一次堂会。为了满足戏迷们的要求,两人合唱了一曲《游龙戏凤》。

一个活泼俏皮,一个风流倜傥,两人精彩的表演令戏台下的看客惊叹不已。

也正因为这次的相识,促成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美好姻缘。

只不过,此时的孟小冬才20岁,刚刚在戏台上崭露头角,如果嫁人势必会影响到她的事业发展。

因此,这桩恋情遭到了多方阻挠。反对最强烈的是孟小冬的师傅,他痛心疾首于这个女弟子在事业正灿烂时,为了一个男人而放弃光辉的前程。

但孟小冬不是一般的女孩,她不会去权衡利益得失,只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在一片反对声中,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爱情。

虽然她跟梅兰芳都是戏剧界名人,但他们的婚礼却极为简单低调。没有花轿,没有吹打,没有迎亲,更没有大宴宾客。


更甚的是,由于家中太太的强烈反对,他们的婚房竟然安在了别家宅院中,孟小冬自始至终未正式进过梅家的宅子。

为了爱情,孟小冬忍下了这所有的委屈。

不仅如此,因为梅兰芳不愿意她在外抛头露面,她就果断地放弃了正处于鼎盛期的事业,甘做他人妇,从此不再登台唱戏。

婚后的他们琴瑟和鸣,的确过了段平静而甜蜜的生活。

然而,这样的岁月静好,不过是一场短暂的烟火,一场血案加一场丧事,彻底摧毁了这段婚姻。


梅兰芳的伯母去世了,听闻消息,孟小冬特意剪了短发,头戴白花,前往梅家,想为婆婆披麻戴孝。


但是,她却被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挡在了梅家的大门外,众目睽睽之下,被羞辱得下不来台。

而真正让她绝望的是梅兰芳的态度,孤立无援的她希望丈夫可以站出来为自己说句公道话,但令她想不到的是,梅兰芳竟然选择息事宁人,劝她先回去。

梅兰芳忘了,孟小冬是个刚烈的女子,她可以为爱情牺牲一切,也可以因为被最深爱的男人漠视而心灰意冷。

爱你的时候,我突然有了软肋;但你多次辜负我的深情,我只好重新穿上盔甲。

决绝坚强的孟小冬,留下誓言:“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曾经的才子佳人,一转身便成陌路。

02

感情受挫后的孟小冬,又重新回归到事业当中。

1933年,孟小冬正式复出,并拜师余叔岩。

孟小冬本就是极聪慧的人,在向余氏学艺的几年内,她严遵规矩,虚心求教,深得余叔岩的赏识。

余叔岩对她也是倾囊相授,将一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孟小冬。

杜月笙60大寿时,孟小冬登台唱了一曲余叔岩的经典曲目《搜孤救孤》,令台下观众以为余叔岩再世,叹为观止。

她兑现了跟梅兰芳分手时的第一个誓言:今后我要唱戏,不会比你差。


与此同时,生命中的第二份爱情也出现了,杜月笙再一次成全了她的温暖。

这位年长她20岁的上海枭雄,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她身边,在她的辉煌与坎坷中,这个男人永远都是背后强有力的支撑。

当日寇占领上海时,杜月笙惦记她的安危,命留在上海的账房先生写信给她,让她来香港,只因他在香港,可以在动荡中保她平安。

她重新拜师学艺,他支持她,并给予她经济上的资助,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让她如愿得到余叔岩的真传,成为余派衣钵的唯一女弟子。

她在上海患病,四处求医无果,杜月笙听闻后特派小火轮接北京的名医孔伯华来沪给她看病。孔伯华开了个普通的小药方,治好了她的病。他一高兴,豪掷十万大洋。三十年代的十万大洋啊!

抗战的岁月里,他四处奔波,投入到抗战的民族洪流中,即使再忙再累,心中依然牵挂着她,时常发电报关心她的生活。

这种种关心如此真切地晃动了孟小冬本已枯寂的心。

这样一个曾经心狠手辣的黑社会老大,一生叱咤风云,却为她倾注了所有的温柔,甘愿为其付出所有。知她,懂她,爱她,舍不得让她受一点委屈,甚至因她轻轻一句话,便补行婚礼,给她名分,而这是梅兰芳永远做不到的。

至此,孟小冬兑现了第二个誓言: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对于杜月笙对她的种种好,孟小冬自然心存感激,待他亦是情深意重。

晚年的杜月笙身体每况愈下,几乎是在病床上度过的,而在他身边捧着药碗,不离不弃,尽心服侍的始终是孟小冬。


她不在乎他是否年老,也不在乎他已是病入膏肓,她唯一想做的就是看护生命脆弱的丈夫。


遗憾的是,结婚一年后,杜月笙便因病去世了,两人没能相伴到老。

杜月笙逝世后,孟小冬选择了一条他多年佩戴的,挂钥匙的金链条留作纪念。


在她看来,一向出手阔绰的杜月笙向来身无长物,唯独这串钥匙链,恐怕是陪伴他时间最久的一样物品了,可见孟小冬对他的感情至深。

在沧桑苦难与风光无限都经历后,这个曾经骄傲美丽的女子选择了独守宁静。

晚年的她,闭门静养,遛狗,看电视,偶尔打麻将,定期去法华寺念佛诵经,就是不登台唱戏。

舞台上的孟小冬,扮演叱咤风云的大英雄,豪情万丈,激情澎湃,独立担当。然而,她骨子里终究还是一个崇尚爱情,温情浪漫的小女人。


这样一个刚柔相济,又敢爱敢恨的女子怎能不令爱过她的男人们念念不忘呢?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