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在“黃牛”圈混了多年漸漸地,小李發現行情有些“不對勁兒”。就在賣票信息發出去後,已有超出他們預期數量的粉絲前來詢票。打聽之下,粉絲多是奔著那個叫張雲雷的人來的。

對一線大咖,最紅、最新鮮愛豆名字能倒背如流的小李坦言,《快本》之前,自己真沒聽過張雲雷這號人物。被女粉絲們科普完他是“德雲社弟子”“相聲演員”後,小李更懵了:“現在說相聲的都有這麼多人追了?”

就在大眾對於相聲圈“明星”的認知還停留在郭德綱、岳雲鵬等老幾位身上時,殊不知近年其圈內已如演藝界一般颳起了一股“小鮮肉”風潮,有大量扛“炮”、舉燈牌、攜應援物時刻準備給愛豆“上貨”的迷妹湧入了相聲劇場。“張雲雷”的出現,為相聲市場注入活力,“票圈”變“粉圈”,也衝擊著相聲江湖裡的諸多老規矩。這似乎也表明,“飯圈文化”早就佔領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

張雲雷有多紅

12月1日上午11點多,北京南站原本的平靜被近千位穿著綠色球服,手持綠色應援巾的“國安”球迷打破。他們狂奔,迅速聚攏在某出站口,高呼口號,齊唱歌曲,氣勢如虹。就在頭一天,備受關注的足協盃“京魯大戰”落幕,“國安”奪冠。球迷們正夾道歡迎凱旋的英雄。

檬檬夾在人群中間,高舉單反艱難地“咔嚓”了幾下,然後擠回到好友小玲、格格身邊,半開玩笑地說:“待會兒我就把這幾張照片發到九郎超話裡,‘饞饞’他!”

檬檬並不是“國安”球迷,見此盛況純屬偶然。這三位女孩此時齊聚南站的目的,是要前往天津看當晚在大禮堂舉行的張雲雷相聲專場演出。她們自稱“二奶奶”,即“二爺”張雲雷的官方粉絲名。檬檬方才提到的“九郎”,是張雲雷的相聲搭檔。楊九郎酷愛“國安”,出於愛屋及烏的心態,檬檬才為九郎拍了隊員照。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相聲專場天津場現場

在剛剛過去的11月,張雲雷在全國各地演出、活動算頻繁。檬檬、小玲、格格三人的相見頻率等同於張雲雷的演出頻率。就像歌迷們一場場追愛豆歌手的巡演一樣,在相聲圈,追著張雲雷各處跑的大有人在,且不僅限於國內。早前張雲雷隨德雲社去澳洲演出,粉絲也站站相隨。師父郭德綱曾對此連連感嘆:“婦女們不容易啊!”

從北京到天津,平均每天上百趟車次,車程不過二三十分鐘,極為便利。檬檬這次天津之行走的卻不輕鬆,因為每次買張雲雷的演出票實在太心累了!

檬檬下手早,跟定了粉絲團買團票:“團裡票不多,也得靠搶,但至少搶的是原價。座位就甭想挑了,都是特別邊緣那種。”小玲這場是奔著看前排去的。幾經刷票換票後,最終,她花了4500元收了九排二十幾號的票子。4500元,這不算小玲花過最多的票錢。之前張雲雷在小園子演出時,情況更誇張。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天津場主創合影

近年,德雲社在全國各地設有多家小園子。如本週末在哪個園子裡安排了演出,社方就會在週一發出個具體節目單,而開票時間則是在上一週的週五,提前賣票。一般來說,觀眾看演出,提前個一兩天預定,甚至當天起意當天買票,也是能買到的。但如果說這一場有張雲雷,那可就“嚇人”了。玲玲解釋:“小園子本身座位太少。像北京三慶園,總共就214個座位。雖然園子演出一般就一個節目加返場,但它距離比商演離得近啊,氣氛又好,大家還是挺想去的。”買張雲雷小園子票,最高價位500元,最便宜60元的原價正規票基本就別想了,“大麥網”上基本是放票秒沒狀態。而“黃牛”那邊行情是,進門票2000元起,想要前排?那就5000、6000往上加吧!

11月的《快本》錄製,檬檬他們也去了。觀眾區3排1600元的價格在他們看來是撿了個便宜。“因為長沙那邊黃牛一開始不認識他,定價就一般。”小玲笑稱:“一千多看他那麼長時間也值了!我以前第一次看他現場,1300元的票,真的是咬著牙買的。現在?1300賣我張票能樂死我。3300都不能眨眼!轉頭就沒票。”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在《快本》

高鐵駛入天津。時間尚早。另有各地趕來的六位女友訂好了館子等著檬檬三人匯合。她們選的這家吃飯館子,早前傳是張雲雷也來過。和愛豆吃了“同款”,可以說是一種儀式感。

九個女生因為張雲雷相識、相熟,成為每天在微信群裡交流最多的姐妹。餐桌上,她們熟稔地引用著張雲雷講過的段子彼此調侃,迸出一句句外人聽不大懂的相聲行話,偶爾再交流一兩段前幾場自錄的小曲兒片段,商量再聚於張雲雷月底的跨年場。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粉絲手機裡放的張雲雷小曲

晚上七點半的演出。不到四點,格格就接到“線報”並傳達給大家:“*姐問咱們現在過去不?他們家應援物已經快被領完了!”出發前,姑娘們另做了一件頗有儀式感的事情:將七八個當晚用來拍張雲雷高清圖的“大炮”(相機)和門票擺在一起,拍下了一張認證照。

但還是晚了。待五點前眾人趕到大禮堂外,那些更為精緻的周邊應援物多已被拿走。即便檬檬幾人很早就按著後援會、個站的要求加了不同的群,“超話”等級也符合領取要求,怎奈同樣達標且比她們積極的粉絲更多,“我之前在一個群裡還看到,有幾十個沒買著票的人說也要來。就為了領周邊,看一眼‘二爺’(張雲雷)。”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快本》張雲雷應援物

所謂這“看一眼”,那便是純“追星”狀態了。只見不少提著印有張雲雷、楊九郎照片袋子,頭上戴著寫著他們名字髮箍的女孩,遠遠地聚在側門一條過道兩邊。據說,那是張雲雷他們車子進場之處。有似是後援會管理層的人大聲遣散人群:“回門口排隊吧,‘二爺’已經進去了!”“等這兒沒用!”被轟的女孩們悻悻離開。側門但凡再有一點兒動靜,女孩們又都齊奔回去,滿臉興奮。往復多次。

也有那沒買到票的粉絲想著來門口碰碰運氣,跟“黃牛”砍出幾張價格“差不多”的票。但無奈的是,“太火了!我們手裡也沒幾張票。你們有多的票我們收啊!兩千的票我再給你加五百?”門口轉一圈,試圖從粉絲手裡收票的“牛”竟遠多於賣票的“牛”。

“二樓十幾排三千多”“五排二十多號現在五千出”……臨近七點半開場,“牛”們手裡的票價仍降不下來。眼見幾個學生黨在門口討價還價了倆小時,最後還是因無力承擔高昂票價,沒進去。

就在同一天,德雲社北京某小劇場演出,票友陳姑娘舒舒坦坦聽了一場相聲,只花了100元。

誰是張雲雷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視頻。某次演出返場時,由於臺下觀眾太過熱情,張雲雷光是接眾人遞上來的禮物(行話叫“上貨”)就接了大幾分鐘。師父郭德綱站一邊兒,看著看著,調侃了他一句:“說相聲說成這樣,你也是欺了祖了!”

1992年出生的張雲雷,是郭德綱妻子王惠的表弟,家裡頭有不少人都從事著戲曲相聲相關工作。打從5歲起,他就常常被家人帶到曲藝園子裡玩。耳濡目染,張雲雷懵懵懂懂地對“咿呀呀”的唱腔也有了興趣。聽家裡大人講,彼時和他同輩兒的兄弟姐妹一進園子就哭,唯有張雲雷能安安靜靜地從開場一直聽到結束。

9歲學曲藝,11歲時張雲雷正式拜郭德綱為師。“雲”字輩兒的他也算是最早跟著老郭的徒弟。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郭德綱

張雲雷是以“唱”入門, 正經兒過了幾年苦練功的日子。小時候,無論寒冬酷暑,張雲雷須得每天六點起床喊倆鐘頭嗓子。回到家中,再用復讀機和空白磁帶錄唱下自己所有會的戲曲,等師父起床後放給他檢查。若有一句不對,就要返回重新唱。再唱不好?飯也甭吃了,繼續唱。

張雲雷回憶:“那陣除了吃飯、睡覺,其它時間都是在唱。那時候也想著蒙人。師父規定一段唱50遍,我沒唱夠就去交作業。但人一聽,就知道我騙人了。傳統唱腔這東西你偷不了懶,唱十遍跟五十遍,它唱出來的滋味就是不一樣。”

郭德綱曾說過,張雲雷是他唯一一個一個字兒一個字兒教出來的徒弟。某次採訪,老郭提起張雲雷小時候背貫兒,稱自己常是直接把他懟到牆角里,一遍遍背,“錯一個字就是一個大嘴巴,從頭來!”直到其一字不差地順好。而郭麒麟也證實過父親郭德綱的話,疼哪個徒弟,就對他特別的嚴厲。最疼的就是張雲雷,以前捱打最多的就是他。

從太平歌詞學起,再到蓮花落、京韻大鼓、京劇、評劇、竹板書、小曲小調、二人轉、曲劇、御子板、梨花板、墜子板、三絃兒、八角鼓…聽過沒聽說過的,張雲雷都會,後來他被觀眾稱作是“萬寶曲庫”。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

頭幾年,張雲雷是以“唱”為主“說”為輔。打2003年正式掛節目單登臺演出開始,譬如演十場,他會“說”兩場。那時候年紀也小,上了臺,觀眾多覺得這孩子好玩,“扎一個小辮子,穿一個小大褂,在站在臺上唱太平歌詞能唱20多分鐘”,如今女粉絲之所以暱稱他為“辮兒哥哥”,就是由彼時造型而來的。

2005年,由於嗓子“倒倉”,張雲雷遺憾退出德雲社,直至6年後的2011年才回歸。也是在“倒倉”之後,憑嗓子“唱”出方天地也不現實了,張雲雷花更多精力正勁兒說起了相聲。

雖然現在張雲雷的演出是一票難求,但前幾年,觀眾寥寥之況頻有。楊九郎是2009年加入德雲社的,2013年8月16日,他第一次和張雲雷作為固定搭檔演出。據九郎回憶:“大概15年以前吧,我倆演出,臺下觀眾少的情況挺多的。像我們以前有一個張一元劇場,有一天是我們倆的底。那場總共就賣了6張票,到了我們倆演的時候還走了4個,後來我們2 VS 2演了一場。這算還不錯的,賣了6張,有時候一張都沒賣,我們還沒上班呢就下班了。”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楊九郎

觀眾少,總是流水地來流水地去,更沒有專程為聽他們演出而來的人。我們問張雲雷,會失落嗎?他“嘖”了一聲,“怎麼說呢?我就覺得每演一場的時候,都得拿自己是新演員,當第一次登臺來表現吧。因為大多觀眾沒有聽過我,我必須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沒心思失落,只想著是讓那些個不認識我的人,聽了這次,爭取明天讓他們為我而來。”

張雲雷記得,到了15年,“晚上要套件薄夾克的季節”,第一排,就開始有那麼兩三桌、四五桌觀眾專程來聽他們表演了。到了年底,有次登臺。他上臺一鞠躬,再抬頭,竟看到有個把粉絲舉起了燈牌,“是在北京的廣德樓劇場,那是我第一次見到燈牌。有點懵。”

雖不比現在火爆,但一場場磨練下來,張雲雷也累積了一些固定觀眾,小有名氣。尤在16年左右,師父郭德綱似也有意力捧他,16年的《笑傲江湖》節目,老郭安排他上;之後的《歡樂喜劇人3》本也是讓他去;轉年的電影裡,也有張雲雷的角色。然而《笑傲江湖》錄播完一期,剛有更多觀眾看到德雲社還有這樣的“帥苗子”,張雲雷就經歷了南京高鐵站墜臺事件。

因為送別友人喝醉,2016年8月,張雲雷從南京站十餘米高臺失足,直直摔落。能大難不死,郭德綱都感慨這簡直是“生命的奇蹟”。另不幸中的幸運是,本被醫生判了很大程度沒法兒再站起來了的張雲雷,在身體裡安了100多塊鋼板後,竟也逐漸恢復起來。17年1月德雲社封箱時,張雲雷重返舞臺。但至今走路不便,不能久站。

站上“短視頻”風口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

南京一“摔”,讓張雲雷成為了新聞人物,但這並不為他的演出“加分”。張雲雷自己也講不清具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太多的觀眾是為看他們而來,票價翻倍被炒高。

今年10月21日,張雲雷楊九郎在北展開專場。開票當口,哥兒倆正在西安準備演出。對於票房,張雲雷很忐忑。要知道,對於常年在100、200人小劇場演出的相聲演員來說,2700人的北展之於他們,就像是鳥巢之於歌手的意義,代表事業又邁上了個臺階。

結果是,開票一分鐘內,門票售罄。這次北展售票讓張雲雷真切覺得:是火爆了。

通過和張雲雷及其粉絲交流,我們大抵梳理出了張雲雷真正走紅的關鍵因素。

2017年,張雲雷已是德雲社八隊隊長。在各隊奔波流轉於全國小園子做演出時,他帶八隊在北京三慶園演出。雖說是受眾有限,從另一方面來看,常駐一地倒也培養了一些忠粉。小園子演出之餘,春天開始,張雲雷也被安排開始走“三寶”,德雲三寶是德雲社“雲、鶴、九”三科徒弟自2017年開始的全國商演,每場演出六個節目三對演員,每對演員兩個活兒及返場。“三寶”剛開始時,通過墜臺新聞知道張雲雷的,遠比了解他演出風格的人多。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的微博轉發

早在兩年前,張雲雷主動做過一件事,把一首傳統北京小曲兒《探清水河》改編成了民謠吉他版。再往前推的源頭是,師父郭德綱自己喜歡改編不少傳統小曲,徒弟們跟著學,誰把哪首曲兒唱的好,老郭自己就不再唱了。比如《送情郎》成了岳雲鵬的固定曲目,《探清水河》是由張雲雷來唱。

《探清水河》這首曲兒,張雲雷從六七年前就開始唱了。起初,他按照傳統北京小曲兒那樣致恭致敬地唱,耐下心來聽他唱的人並不多。“後來我就想怎麼讓觀眾接受這個曲兒?我定不能把傳統的根給刨了,直接按照唱歌的方式唱,從我這兒我自己也接受不了。我按民謠的方式改了,發現大家喜歡,都覺得好聽。”

就像郭德綱總以《大實話》為結,《探清水河》是張雲雷返場時會唱的曲。自打改成民謠易懂易唱以來,跟張雲雷開始合唱的觀眾漸漸多了起來。加上張雲雷也愛在返場再穿插幾首流行歌曲,一如《相思賦予誰》《好心分手》《戀人未滿》……這互動感就起來了。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粉絲製作的周邊

從16年只有零星觀眾舉著熒光棒應和,到後來揮棒的人愈多。在一次演出中,張雲雷打趣兒地跟觀眾講起自己看S.H.E演唱會的經歷:“當音樂一起的時候,整個體育館都是綠海,太漂亮太感動了!”就是隨口一說,大家卻都記在心上了。之後再唱《探清水河》時,張雲雷的粉絲便也為他打造了一片綠海。把相聲場開成演唱會的調侃也因此而來。

今年開年,短視頻大火。有粉絲錄下了他唱的《探清水河》,發在了短視頻平臺上。因其音色不賴,歌曲洗腦,人長得精神,加上“鮮肉”相聲演員唱民謠這搭配也夠新鮮,很快,《探清水河》形成了刷屏之勢。

80後的檬檬就是刷短視頻時看到他的:“開始不認識,沒在意。但每次刷視頻總有他,打開看了幾個,覺得挺有趣,他一邊唱,臺下有人叫‘辮兒哥’,他那邪魅一笑,就吸引我了(笑)。”

00後的小姜也是刷短視頻入的坑:“還不是演出視頻,是他跟臺邊收禮物,收了那麼大一堆(比劃)收不停。我當時覺得很誇張,這人什麼來頭啊?好奇去搜了搜他相關微博,慢慢就停不下來了。”

50多歲的張阿姨是看了今年的《歡樂喜劇人4》認識張雲雷的。“小夥兒長得確實精神,也有才華。以前我聽相聲也不多,沒見過還有這種形象的演員。”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歡樂喜劇人4》中的表演

短視頻平臺的火爆、綜藝播出,讓更多人認識了張雲雷。不少粉絲則表示,真正“飯”上張雲雷,是從第一次去到現場看其演出開始。

今年一年,張雲雷共有三十多場演出。除了“入坑”前錯過的幾場,檬檬把其它場次都跟了。講起最初“狗”現場心態:“當時就覺得看好幾個月他視頻了,想說就去現場看一次吧,看場就得。但他現場真是太有‘毒’了,看了一場就停不下來了。”

在檬檬看來,追張雲雷現場的樂趣就在於他“每場都給你驚喜”。“你像《黃鶴樓》這種傳統的活兒,每個演員都會演,那為啥看他不看別人?人家一個活兒說十遍,十遍不會變,他每一場都會在傳統基礎上,加些創意。包括他會的、還沒有展示的東西太多了,每場帶著大家普及新的文化。像這次在活兒裡多唱了幾句評劇,上次又突然Cue幾句《同光十三絕》,我們又趕緊去搜,原來2014年央視春晚唱過這京劇,覺得挺有意思的。”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走CP路線

“他基本功紮實懂得多吧,”小姜頗為驕傲跟我們安利,“很多粉絲都會拍張雲雷整段整段演出。他也不在意你把所有表演都放在網上,因為他每場都有新東西。不怕你看了視頻就不來現場了。”

上了年紀的張阿姨更對小輩兒有種疼惜之情。“都知他身體不好,裡面那麼多鋼板呢。早前園子演出,演了一個多小時,下來時他整個腳都是釘子扎出的血,後來沒法站了,臨時趕緊去南京拆。弄完之後又去瀋陽開‘三寶’,當時都是坐著輪椅上去的。但再怎麼著也沒影響過他演出。扮角兒時該做的動作也都儘量做,意志品質這塊來說,我們挺欣賞的。”

顏值、童子功技藝、多舛卻又能逢凶化吉的“傳奇”故事,又趕上了新傳播媒介大熱助力的好時候, 張雲雷紅成了相聲圈的“流量”擔當。

被挑戰的“江湖”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粉絲熒光棒引發爭議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與上圖對比一下,德雲社山西場的普通票友們

算起相聲圈流量、偶像,張雲雷絕不是獨一個兒,光是德雲社成立二十多年來,被“砸掛”砸火的不止一個兩個,孟鶴堂、周九良,張九齡、王九龍的場子裡也有粉絲舉熒光棒支持的。但像張雲雷陣勢這麼大的,還真是頭一回。

張雲雷的粉絲裡雖然不乏幾年相聲老粉兒,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是從短視頻之中認識的張雲雷。這些粉絲對相聲圈瞭解甚少,不免是按追星,並非“捧角兒”方式去追他的“藝術”。

在《快本》錄製同天,某知名娛樂論壇上,有人把張雲雷粉絲為《快本》做的應援總結帖搬了過來。粉絲們給張雲雷本人應援了奢侈品牌羊絨大衣、睡衣各一件,另有金條100g;《快本》五位主持人也各有一份奢侈品和10g金條做禮物;此外,粉絲還為和張雲雷同場同臺的其他藝人準備了名牌錢包、化妝品;普通工作人員則擁有豐富的食物應援。堪比 “頂流”明星的應援配置驚呆一眾網友。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表演現場

平時張雲雷演出時,粉絲們“上貨”更多。據傳統相聲演員老劉介紹:“之前我們傳統行業是這樣,如果你喜歡這個演員,你就給他上花籃表示下支持,我們後臺會備有花籃,演員、劇場再做分賬。但在臺前這種‘上貨’送禮物的,真是這兩年剛剛興起來的。”

陳姑娘算是老票友了,過去聽相聲,往往是便宜的票賣得快。現在有“鮮肉”的場子都是貴票,天價、出得快:“女孩們要‘上貨’啊。以前臺下聽相聲的都是大老爺們兒,你看看現在,都是女觀眾包了場。”

按理說,聽相聲無關性別。對於大量女粉絲進劇場,陳姑娘頗有微詞,不滿於粉絲們的“刨活兒”現象。“我之前帶一個沒怎麼聽過相聲的朋友來看過一場,那時候就有挺多女粉絲搭茬刨活的。不該搭的地方搭,有時候只為起鬨表個白,有時是炫耀自己早聽過了,就圖個跟偶像互動,一場相聲,刨稀碎,演員演的節奏也不對了。反正普通觀眾體驗感挺不好的。”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粉絲後期製作過的飯圈美圖

同門演員孟鶴堂、周九良曾在採訪中就自己場合裡的粉絲“刨活兒”現象無奈道:“有的粉絲愛聽的是相聲以外的事,有時在臺上,會忘了自己在說相聲。”

傳統相聲演員老劉亦擔心:“以前我們小時候聽傳統相聲,聽的是個底蘊,把相聲當藝術去聽。但近年年輕人聽相聲,可樂不可樂成為了(評相聲好壞)最大評判標準,再往後,可能可樂不可樂都要放到一邊。區分什麼是好相聲的標準就會變成這個是不是我愛豆演的?可能這段相聲我說的比這個人更精彩,但是沒用。”

前幾天,有媒體評論痛批粉絲攜熒光棒進相聲場的現象,指責不該把演唱會追星的飯圈文化用在傳統曲藝上面。評論亦批張雲雷改的《探清水河》“完全是流行歌的唱法,粉絲們傳唱起鬨跟風成分多。這種改造,好比一個失敗的基因編輯,原本的優良基因都給過濾掉了”。

談及相聲形態的變化,老劉略微憂心,“現在整個演出狀態,在之前的相聲界裡是完全沒有的。你要說他脫離傳統?他說的確實也是傳統東西。你說他說的是傳統相聲?很多東西其實已經有些面目全非了……還有年輕搭檔之間一些打趣狀態,和粉絲臺上臺下聊天狀態,已然形成了另一種風氣,從整個相聲發展的角度上來說,這種風氣未必是好事,它會引起藝術性打折扣的後果。”

跟張雲雷搭檔久了,九郎看得很開:“師父說過一句話,存在即合理。我們左右不了別人想法。但是一切前提都是把相聲說好,尊重每場演出每個包袱。”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早期對《探清水河》做創新時,張雲雷也問過師父郭德綱這是對是錯。“他說觀眾喜歡嗎?我說喜歡。他說你改編完了觀眾喜歡,就是對的。改編完了觀眾罵你,覺得你糟踐傳統東西那就是錯。我改《探清水河》並沒有拋開基礎東西。”

他覺得改編民謠就是為了吸引大眾群體:“我先用一種比較能接受的版本讓大家去對這首歌感興趣,喜歡之後,我也會告訴不瞭解它的人,這原本是一首傳統的北京小曲兒,那它原版是什麼樣?大家也會翻去聽。一步步來。”

張雲雷曾在很多場合多次被問到:粉絲湧進相聲圈,你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嗎?

他的答案是:“直到現在我也覺得,這肯定是好事。起碼我粉絲來說,我唱完什麼,他們就跟著去學。都說人家姑娘手機裡都是誰誰誰,我粉絲手機裡都是評戲、京劇、太平歌詞。一百人傳二百人,越來越多人開始聽傳統藝術。像北展時候,2700人能合唱評劇《乾坤帶》,這真是驚喜。師父不也說麼,張雲雷唱的所有東西他們都願意打印下來一塊唱,這就是個培訓班的狀態。”

張雲雷承認,粉絲多了,對他提出的“花式”訴求也多了。 “我也沒想過迎合吧。現在在臺上唱一個新的傳統東西,他們會更瘋狂。像前幾天天津專場,我展示了京韻大鼓,要比臺上唱一首歌還讓她們喜歡。這是我非常開心的一件事。”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擔任《國風美少年》國風召集人

《國風美少年》是愛奇藝四季度推出的重點項目。在前期籌備階段,總導演王寧看了張雲雷一些演出視頻後很吃驚:“他帶動了那麼多年輕朋友喜歡傳統戲曲,極有感召力。這一點和我們節目‘由年輕人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向更多年輕人傳播國風之美’的宗旨太契合了。”他力邀張雲雷當“國風召集人”,成為節目固定嘉賓。

可是,藉著流量,真正把“粉絲”變成忠實的觀眾,並達到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談何容易。據瞭解,有張雲雷、孟鶴堂的場子均人滿為患,票價驚人,但似乎並未能夠帶動其它相聲演出場次變得更好。

今年11月24日,邯鄲場“三寶”結束,意味著明年張雲雷將不再和其他兩組隊員搭檔演出,他的活動或許將以商演、專場為主。粉絲小玲坦言,明年她只會追著張雲雷演出走,沒有他的德雲社其它演出,自己不會考慮看。

我們問過檬檬:“你覺得自己這種熱情能持續多久?”

“我們之所以現在這麼熱情追,就是因為張雲雷每場都有新鮮感東西給我們吧。如果他有一天沒料了,自我重複了,可能就……”檬檬笑了笑。

相聲界的小鮮肉“二爺”——張雲雷(本文很長,耐心觀看,哈哈)

張雲雷和霍尊在《國風美少年》節目中

上個世紀90年代,張文順、郭德綱和李菁創辦德雲社的雛形“北京相聲大會”,他們試圖讓相聲迴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2005年,經歷了十年慘淡經營,德雲社被京城文化圈捧哏引爆,成為相聲圈的“草根英雄”。再十多年後,德雲社已然成為相聲行當有“家規”、有“家法”的代表,而張雲雷又成為那個異數。

張雲雷會和其他流量藝人一樣說相似的話:“以前我沒想過人氣,但很多人都跟我說這個問題。那我覺得先不說別的吧,既然我有這人氣了,我就不能消耗,也不想辜負她們,要讓她們覺得粉張雲雷沒有白‘粉’。我繼續學習精進,把更多內容帶給你,這是我做好自己並回報他們方式。”

但他也說:“我是相聲演員張雲雷,根兒不會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