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Blood_puppet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一直存在分歧。因为分歧,甚至日本投降的原因还成为一个谜语,谜底是打一个古代历史人物名字。

有人的谜底是屈原,屈服于原子弹的威力之意,意思是美国的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最主要原因。还有的答案则是苏武,意思是由于苏联的武力迫使日本投降,因为二战末期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东北,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消灭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


还有答案是:共工、毛遂,或蒋干。顾名思义,日寇投降的真正原因,还因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极大的牵制和消灭了日本的有生力量,最终击败了日本。

其实这几个谜底都对,也都不完全对,日本的投降,归根结底还是日本山穷水尽,已经打不下去了,而把日本逼到这个地步,自然是几个方面共同的作用。


首先,原子弹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面对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杀人效率最高的大杀器,日本产生了极为恐惧的心理,不了解原子弹真正产量的日本人开始自己吓自己,按照正常逻辑,美国人只需要投上百十个原子弹,整个日本就会被核平,这自然促使了日本投降。

但是,原子弹到1945年7月份才最终研制成功,它起的作用,其实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重要固然重要,但绝非最本质原因。苏武的答案也与此类似,苏联出兵东北时已经到了1945年8月,此时距日本投降近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苏联百万大军兵锋虽强,战果虽大,但苏联军队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日本精锐的关东军,而是老弱病残。因此,苏联虽然出兵东北,但远远算不上决定性作用,它起的作用仅仅是锦上添花,最大的作用其实还是减少了美军和中国军民的伤亡。

对日作战中付出牺牲最大,贡献最多,伤亡也最为惨重的是中国军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人民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

以农业国对抗工业国,中国人民从未放弃抵抗。在付出了3500万军民牺牲,6000多亿美元损失的巨大代价,消灭了日军100余万,同时在中国战场上牵制了日本陆军60%以上的兵力。

最重要的是,日寇侵华战争以来,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不但没有完成其以战养战的目的,中国战场还变成日本的失血口,使日寇越来越虚弱。二战期间,中国战场虽然没有震惊世界的辉煌大胜,但是持续的失血才是日本愈发虚弱并最终投降的根本原因。

当然,作为农业国,中国既没有强大的空军,更没有乘胜追击,跨海远征日本本土的海军。因此,中国军民带给日军的伤亡虽大,损失虽强,但没有苏联和美国,日本依然不可能被彻底击败,更不用说投降了。

所以,我认为,二战期间,日本最终宣布投降,是几大盟国,包括中国、美国和最后加入的苏联共同努力下的结果。


鸢飞九天2018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我把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与国际社会的反应做一个简单的表述:

背景: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仅这天广岛死13万多人。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8月9日凌晨,苏联150万多万大军出兵中国东北。同一天,美国向日本长崎投放第二颗原子弹,3.5万人死亡,6万人受伤。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正式照会,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国际社会有不同的看发。

——西方特别是美英两国,以及国民党宣传机构大肆渲染原子弹威力和作用。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对苏联出兵东北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声明只字未提原子弹。在以后,还专门纠正了原子弹宣传的偏差。认为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战争,原子弹是空的,这是美国和蒋介石的宣传机构想拿两颗原子弹把红军的政治影响扫掉。

——后来西方国家领导人,包括杜鲁门、丘吉尔,在自己的谈话和回忆录里承认原子弹不能解决战争问题。但缩短了战争时间,拯救了盟军无数士兵的生命。

——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报纸,如成都《青年园地》对抗争胜利的原因做了透彻的分析,否定了原子弹的作用比苏联参战作用大。

——时任日本内阁大臣的迫水久常认为,无原子弹与持有原子弹,无法进行战争,这是常识。日本学者大多认为,原子弹是重大威胁。铃木首相仰天长叹:“一切终于迫临矣!”

朋友,你怎么看呢?



风过无痕摄有痕


日本这个民族有一个特点:服力不服理。你如果征服它,它就服你;你如果打不过它,它就欺负你。

比较贱。

二战后,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日本根本瞧不起中国。为何?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中国的战败,并非败于中国,所以不服。

作为中国人,我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一点。但事实上,又难以否认。

抗战中,中国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并将最终击败日本人。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肯定不会在1945年,肯定会更晚。

其实,日本战败是在一个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轴心国的失败,让日本注定难以独活。

中国的抗战不是孤立的,要放到一个大的格局中去看,那是美苏中英等同盟国与德、日等轴心国的对决。同盟国胜,中国必胜;同盟国若败,中国也难以独胜。

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被彻底拉进了二战这盘大棋之中。第二年,同盟国正式形成。

据说,当时希特勒听到珍珠港事件的消息后,对于日本人的愚蠢行径特别恼怒,大发雷霆。因为此前的美国凭借地利,得以独保,尚未进入战局。以美国当时的实力,一旦对轴心国开战,对德、日来说绝对是灾难。

果然,美国加入后的盟军节节胜利。1945年5月,德国首先投降。

德国投降后,同盟军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日本了。小小的日本怎么可能经得住同盟国的集中攻击呢?

8月,苏军进入中国东北,把关东军杀得七零八落;与此同时,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本土。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除了投降,没有第二种选择了。于是,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综上,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败于同盟国,并不是单纯地败于中国。当然,中国也是同盟国中重要的一部分。


趣谈秘史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国共和谈的时候,在一次酒会上,曾经有记者提问,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打一历史人物。结果出现了好几种答案,包括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这几种,实际上每一种答案都代表了不同的立场。我们的教科书上面统一的说法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小编认为没有错误,也符合历史事实。但是如果把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发挥的作用作为解释日本最终接受《波茨坦公高》,并宣布投降的原因则有点牵强,毕竟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发挥的作用也仅仅是在中国战场。

欧美学界通常认为导致日本最终投降的原因在于美国两颗原子弹的作用。7月27日,日本政府曾经就是否接受盟军的《波茨坦公告》举行过一次会议,在会议上面,铃木首相和东乡外相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陆军大臣阿难惟几和海军幕僚长丰田都表示反对,最终首先还是屈从了军方的看法。但是在8月6号和8月9号,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日本在8月14日也宣布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实际上在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前,日本曾经向苏联进行过乞和活动,日本希望借助《日苏中立条约》,由苏联出面进行调停,以使日本达到和平停战、体面停战的目的,日本参谋本部所编的《日苏谈判要领》中曾经这样记载:“我方不仅防止苏联参战,更进而争取其善意中立,甚而使之在结束战争方面成为有利于我方的调停者。”日本也希望利用美苏之间的日益凸显的矛盾来实现它自身的目的。

因此近几年来有学者认为,导致日本最终宣布投降的原因是苏联对日宣战,而不是美国的原子弹的作用。

小编认为,日本最终宣布投降,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不是哪个单个原因所导致的,实际上日本国内因战争所导致的窘境也是日本最终选择投降的原因之一。


青年史学家


我们历史课本上说,日本投降,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对抗侵略者的决心。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仔细想想就知道,这其实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主要还是靠外因。



日本是二战中最晚投降的战败国,在十几年的战争里,日本鬼子的嘴脸成为中国人民最憎恨的嘴脸。无数革命先烈死于这场战争,日本人本来就是想霸占中国,并向中国内陆移民。即使是最后时期,日本也还是想保住通州,以便日后移民扩张。因为作为一个没有什么资源的岛国,日本其实十分尴尬。


日本投降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资源耗尽,如此自不量力的想要吞掉中国,在那个年代里,虽然日本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但是毕竟,国土人口差距太大。一个太平洋战争,就让日本抽出几十万关东军去应付,中国战场捉襟见肘,被苏联赶尽杀绝。

万般无奈之下,日本鬼子只好选择投降。即便是投降,他们也丝毫没有准备承认自己的罪行,掩埋罪证,建靖国神社,这些都能说明他们的狡猾嘴脸。战后,日本不允许设立军队,只能有自卫队,但就是这个自卫队,就让他们可以四处挑衅,嚣张气焰不减当年,日本人的贪婪可见一斑。


历史密探


日本发动的反人类侵略战争,结局注定是失败的。它投降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苏联的参战。苏联红军消灭了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精锐,日本关东军731部队的魔头石井四郎带着高级军官及其眷属于8月10日逃回了日本,他们并不甘心失败,准备对登陆日本本土的美军实施细菌战。此计划让当时的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知道了,他知道罗斯福曾经说过,如果使用细菌武器,我就让你灭种。日本天皇在召开御前会议的时候说,给日本留点种吧。所以梅津美治郎严令不许实施此计划。紧接着8月15日日本就投降了,可见当时日本国内已经特别想投降了。



二、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集结了百万大军准备登陆作战。拥有当时最先进战舰飞机等武器装备,根不不是日本所能抗衡的。当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出于对盟军官兵生命的保护,决定投放原子弹,尽快迫使日本投降。

三、日本自身。经济上,日本资源匮乏,经济萧条。军事上,海上和空中控制权已经被盟军完全掌握,日本已无力再战之力,虽然秘密征集了五十万部队,但那能起什么作用。
四、孤立无援。德国已经失败投降了,它陷入了孤军奋战之境。如果不投降,只能毁灭日本了。


沦客人


日本是二战最后投降的轴心国国家,其死硬的作风是大家都明白的。那么为何之前叫嚷着一亿玉碎的日本,最终选择投降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家都知道,美国在1945年投下的原子弹,当时原子弹以史无前例的摧毁威力,使得日本人几乎感觉到了绝望。在这样的武器威胁下,日本人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投降。因为他们不知道美国拥有的原子弹具体数目,害怕继续受到原子弹的攻击。所以说原子弹的威力,这是直接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

其次则是所有抵抗的无望,本来日本希望寄托中国大陆的纵深和日本本土防卫进行逐步抵抗,尽量增大对盟军的伤亡,以此换取对日本有利些的和谈条件。但是随着苏联的出兵将日本的关东军彻底打垮,日本的这一战略也面临重大的挑战,加上美军在太平洋的进度超过日本预料,这一步能否实施下去都是很大的问题。

抵抗下去,恐怕是徒增伤亡,所谓的组织苏军美军进攻速度,争取和谈的战略很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加上日本国内一片凋零,已经难以支撑,最终天皇为自己考虑,还是选择了保存自己的地位的条件下承认战败。


科罗廖夫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了开头!

就像毛主席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所提出的《论持久战》中所预测的那样,日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占领并且消灭中国人民的抵抗和军事力量,这是由中日双方的国情所决定的,日本在发动战争之初的狂热之后,势必会因为战线的拉长,军事力量的分散,国内经济的疲软以及后方补给的困难和来自中国军民的强烈反抗,进而中日双方会陷入一个长期的拉锯战中,而在这一长期的拉锯战中,中日双方在战场上慢慢会出现各有胜负,相持不下的战争局面。而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只会对中国越来越有利,对侵略者日本越来越不利。这是历史的客观事实,和战争的客观发展规律,日本即使举全国之力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而当我们跳出那段历史再看到那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一开始便注定了谁胜谁负的战争结局,即使德国没有出兵入侵苏联,即使战争狂魔的日本没有偷袭美国军港珍珠港,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

苏联和美国在二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实都是投机分子。最开始苏联想要凭借着《苏德友好条约》获取利益,却不想最后被德国快速袭击。最开始的美国更想要凭借着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远离战场而大发战争财。却不想被日本偷袭了自己的珍珠港。苏联和美国看似都是被迫卷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的,但实际上在德国和日本嚣张的战争形式下,苏联和美国其实早已经站在了反法西斯阵营里。因为他们此时便已经看到了法西斯的灭亡和反法西斯的全面,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再回过来头看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任何一个事物的变化,其原因都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关于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作用之下催化出的结果。

首先,中国军民的共同努力起到了中坚力量。在日本侵略中国之后,中国范围内的反侵略抵抗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反而越发的高涨。这是由中国人骨子里的民族气节所决定的。而在抗日战争的后期,中国战场上的形势已经一片向好,中国的军民已经形成了对日本的反攻态势,各地方的群众基础和抗日根据地已经在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下建立了起来。毛主席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已经遍布了全国,日本侵略者在其占领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大规模的军事反攻已经开始形成规模。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势必会灭亡。 中国对于迫使日本投降起到了中坚力量的作用。


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以及对日本国内的连续轰炸,严重的削弱了日本的军工能力,最终又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使得日本一度叫嚷着在日本本土与美国展开最后的决战和提出的“一亿玉碎计划”变成了单方面的大屠杀。彻底的浇灭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因此美国在迫使日本投降的过程中起到了攻其核心的作用!

苏联在消灭了德国之后,根据国际协议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兵中国东北地区,在短短十几天内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并且加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军事设备。苏联对打击日本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迫使日本投降的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一个国家不可不说。那便就是德国,德国曾经一度狂扫欧洲大陆,却在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面前被占领消灭,而且是彻底的消灭,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自杀,德国首都柏林被占领,德国的领土被瓜分,这种种战争的结局都是的日本的领导层人心惶惶,日本天皇不愿承担侵略战争的罪名。日本的国民和军国主义内阁也不愿自己的天皇被杀害。因此日本在即将彻底失败之前赶紧宣布了投降,实际上保全了日本天皇的性命和地位,同时也使得日本首都没有像柏林那样被占领。因此纳粹德国的失败在日本投降的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因此迫使日本投降,实际上是多方力量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不知道各位认同我的这一观点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珞珈山的猫


大奇兄出山了!

当日本开始发动珍珠港袭击前,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曾经严厉警告过日本首相和军府:绝不要挑战美国底线,如发动太平洋战争,必将国土受到灾难!



此时日本军部和首相早已狂妄已到极致,对山本的良言犹如放屁。并集中全国1/3力量来打通海上南洋运输线,用来掠夺东南亚资源石油,橡胶,钢铁,因此1941年发生太平洋战争。从而与美国争夺东南亚地盘。因此把头号美国拉进了战争!至1942年年底,美军已经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记得当麦克阿瑟灰溜溜兵退菲律宾时:我会回来的!确实如此,1944年他解放了菲律宾,日本彻底断绝东南亚资源。可以说,日本国内事实上已经是困兽!最终美国最后一掷:扔出原子弹!始得日本心甘情愿地投降!

同时中国14年抗日却每天在消耗日本有生力量,完全拖住了日本。以及苏联出兵消灭关东军。最终美、中、苏成立反法西斯同盟!


大奇兄


这个问题,日本人表示: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天皇让我放下武器,我就不再战斗了。

二战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伤亡最为惨重的战争。在这场大战中发动战争的德国和日本都是罄竹难书,尤其是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最早,而且投降时间最晚,可以说犯下的罪行也最多,周边国家尤其是我国深受其害。

那么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颁布《终战诏书,到底什么才是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呢?到底是“共工?“蒋干?还是“苏武?“屈原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经做过多次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为这场战争做了太多准备,而且在山穷水尽时还想着号召人民跟随天皇发动1亿玉碎计划,用丧心病狂都不能够形容他们的疯狂。

但是仿佛在一瞬间,日本突然从恶狼变成了绵羊。昔日龇牙咧嘴的姿态也被奴颜媚骨所取代。那么这个因素是什么?

是“蒋干吗?当然不是,虽然国民政府的参战军队数量在同盟国中数一数二,但是创造的战绩却多数不敢恭维。甚至在日本江河日下,苟延残喘之时,国民政府居然还创造了豫湘桂大溃败的“奇迹,另同盟国特别是美国“刮目相看

一直以来,日本军队对国民政府军队都是非常鄙视的。在中国战场上,他们佩服的是八路军和新四军。

那么就应该是“共工了。但很遗憾,同样不是。因为对于日本而言,想让他们低下头颅是非常难的,光让他们佩服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他们恐惧。

而这一点虽然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顽强,但是对于日本战俘,则相对宽厚,而这一点被日本人错认为是对日本人的恐惧。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们无论对于国民政府,还是国党军队,始终都没有深入骨髓的恐惧,这是他们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承认败于我国军队的原因。

那么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的只剩下苏联和美国两家。苏联和日本作战主要集中于1939年的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以及1945年8月8日在东北地区和关东军的作战。

应该说苏联雄厚的工业实力以及苏军顽强的战斗意志,不仅是打赢对日战争的必要条件,也是足以让日本瑟瑟发抖的重要因素。

但是,苏联都不得不承认的是,苏军的进攻虽然凌厉,但是并未对日本,特别是本土造成毁灭性灾难。

在8月8日进攻关东军之前,关东军因为太平洋战争以及防卫本土的需要,将大量精锐部队抽调到其他地方,驻守东北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和重新征召的复员军人,在战斗力水平上,远远无法和先前的精锐部队相比。

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即使日本失去东北,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失去本土。虽然苏联陆地上无敌,但是并不意味着苏联海上势力强悍。作为传统的海洋强国,日本的海军实力不可小觑。

既然“苏武”也不是导致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那么能够让日本最终放下武器的只剩一家,那就是美国。

作为和日军在太平洋上鏖战近四年的冤家,美国和日军打遍了半个太平洋。作为太平洋上抗击日军的主力,美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所以美国对日军的打击程度最强,美军在太平洋上进行的跳岛战术,使得日军的防线逐步被攻破。为挽回败局,日军不得不将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抽调到太平洋上进行岛屿防卫。这使得侵华战场上的日军数量不断下降,军队素质也不断滑坡。

而在接近了日本本土后,美国于1945年2月开始对日本多个城市进行了猛烈的低空燃烧弹轰炸,史称“李梅火攻

由于日本的房屋很多是木质结构,因此李梅的进攻很快奏效,日本的各大城市纷纷化为废墟。而李梅在3月份进行的东京大轰炸中,更是在一夜间造成了超过10万日本人死亡,极大地打击了日本的工业能力和反抗意志。

但是很明显,日本人并没有被这样的轰炸吓倒,毕竟日本的很多工厂都是小作坊式生产,轰炸中这些小作坊大部分得以保留,也意味着日本的工业实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不仅如此,日本还号召民众组织神风特攻队,抵御美国舰船的靠近。并且时刻准备1亿玉碎,为天皇献身。

在日本变得如此疯狂的状态下,1945年7月,美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也标志着美国找到了减少伤亡且能征服日本的方法。

1945年8月6日,一个值得所有人铭记的日子,美国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实战原子弹投到了广岛上空。当天共造成超过8万人死亡,广岛全市沦为一片废墟。

此时的日本面对美国的原子弹轰炸,除了内心恐惧,更关心的是如何将消息封锁起来,不使日本民众恐慌。

可以说第一颗原子弹虽然死了8万多日本人,但是日本上下仍然在沉睡。但是原子弹却把苏联人炸醒了,在美国轰炸原子弹之前,苏联和日本的关系不仅不是对立,反而相当暧昧。

因为苏联反抗德国的需要,因此在1940年和日本签订了互相承认满洲国和蒙古的《苏日中立条约,此后苏日两国保持了长达五年的和平时期。

在德国投降后,日本也曾一度表示要向盟军投降,以期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而此时的苏联就成为盟国和日本之间的中间人,斯大林两头斡旋试图从两方都攫取利益。

在美国没有研制成功原子弹前,美军进行了伤亡惨重的冲绳岛战役。此战中美国军队伤亡超过10万,除了极大的震惊了美国朝野,更让斯大林乐在心头。

因为此时的斯大林知道战后一定是美苏对抗的世界格局,如果能在二战中对美国的有生力量造成更大的杀伤,对于战后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地位将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斯大林一直在等待,虽然和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上约定对德战争结束三个月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但此时的罗斯福已经去世,斯大林虽然签了字,但是他有足够的理由和借口将进攻日本的时间拖延再拖延,让美军出现更大的伤亡。

毕竟此时的苏日两国关系摆在这里,斯大林也想着利用日本,作为战后对抗美国的桥头堡。

但是原子弹的突然爆炸,让斯大林措手不及。此刻的他明白,美国开始祭出最后的杀器。在原子弹的猛烈轰炸下,日本可能会选择投降美国,届时苏联的如意算盘就会全部落空。

在原子弹爆炸后,斯大林意识到此时的日本已经不具备和苏联结盟或者被苏联利用的条件。如果苏联此时再不出兵,那么等美国独立解决日本问题,使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苏联战后在远东地区的形势将更加被动。

因此1945年8月8日,150多万苏军从三个方向攻入东北,消灭日本“皇军之花关东军,日本高层企图到东北苟延残喘的美梦落空了。

苏军的大动作为苏军抢夺日军在东北的工业设备,夺取沙俄时代在东北的权益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苏联在远东地区扩张了足够大的势力范围,包括北朝鲜,为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亚洲部分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能让日本投降的,不是蒋介石的消极抗战,不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艰苦卓绝,也不是火光冲天的李梅火攻。而是“屈原,正是原子弹的爆炸,不仅彻底打碎了日本人负隅顽抗的决心,也给世界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其中就包括苏联的政治转向。

诚然日本人放下武器,是因为天皇宣布终战投降。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天皇之所以宣布终战,是因为此时的裕仁天皇,内心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而让他失去所有希望的,就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虽然给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造成了毁灭性灾难,却有效的阻止了1亿玉碎的发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两颗原子弹事实上是保护了日本。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