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一个旅团是多少人?

心愚16


在抗战影视剧中,日军旅团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名词。而最为我们熟知的日军旅团和旅团长,大概就要属被八路军杨成武部在黄土岭战役中击毙的日军第二混成旅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了。



不过,阿部规秀其实算是一个特例,他的中将军衔要高于一般日军旅团长,一般日军旅团长的军衔为少将。日寇旅团,我们最常见的,分别为步兵旅团和阿部规秀担任旅团长的独立混成旅团。

我们都知道,日军的编制十分奇葩,分别为: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步兵旅团是日军最常见的编制之一,它隶属于师团。一般日军的四单位制师团辖两个旅团、四个联队。因此,一个日军普通步兵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四个步兵大队,再加上旅团司令部、步兵炮中队、机枪中队等,一共约有六千人左右。


相比于步兵旅团,在二战期间中国战场上,我们最熟知的日军旅团,也是当时中国居民面对最多的旅团级日寇,还是独立混成旅团。侵华战争爆发后,尤其在七七事变之后,面对装备落后却十分灵活的敌后抗日武装,日军开始大量编成独立混成旅团,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完成对占领地区的统治。

日寇在二战期间,一共编成了高达104个独立混成旅团。日军的独立混成旅团,不同于步兵旅团,它下辖没有联队,直接辖有5到6个独立步兵大队,同时,为了满足独立作战的需要,独立混成旅团一般还会配有旅团炮兵队、旅团工兵队、旅团通讯队、卫生队、辎重队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编制。独立混成旅团一般拥有的人数为5000到7000人。



当然,除了最常见的步兵旅团和独立混成旅团,日军还有其他作用种类各不相同的旅团,如机动旅团、骑兵旅团、炮兵旅团、独立战车旅团、警备旅团、海上机动旅团等等。

这些较为特殊的旅团,一般根据用途的不同人数各不相同。例如,日军曾设置了六个野战重炮兵旅团,配备了150毫米到240毫米的重炮,旅团拥有人数高达8000余人。战车旅团一般拥有战车130余辆。骑兵旅团人数更少,只有1700人左右。


鸢飞九天2018


旅团是日军的一种战术兵团,其指挥官为旅团长,军衔一般为少将,少数为中将。

日军的旅团最常见的旅团有三种:一种为步兵旅团,隶属于师团,其总人数大约5000—7700人。下辖2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的人数在2500—3800之间。太平洋战争之后,日军新组建的师团在旅团这一级取消了联队,而是旅团直接下辖4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和1个九二式步兵炮中队,兵力约5000人。第二种为独立步兵旅团,这种旅团不归师团管辖,直接隶属于军或者方面军。一般一个独立步兵旅团下辖4个独立步兵大队,到了战争后期,日军在此基础上扩编为师团,这种师团被称之为丁种师团。第三种为混成旅团,其全称为“独立混成旅团”。这种旅团由多兵种组成,以执行特殊的任务。独立混成旅团由旅团本部、独立步兵大队、步兵中队、机枪中队、步兵炮中队、旅团直属炮兵队、旅团工兵队、通信队等组成,总兵力约5000人。在黄土岭被八路军击毙的阿部规秀中将就是日军第二混成旅团的旅团长。

除了这些常见的旅团之外,日军还设有独立战车旅团、机动旅团、海上机动旅团、骑兵旅团、炮兵旅团、警备旅团等旅团,人数5000—8000。


历史军魂


今天在答滇军参加的台儿庄战役,纵横根据一些文献查出在禹王山阻击战当中,滇军伤亡1.8万人,歼敌1500人,牵制了日军精锐部队,为大部队的撤离争取了时间,于是很多读者开始质疑,既然滇军装备这么精良,为何还有这么大的伤亡比,其中一个读者更是根据百度上的资料,说滇军在禹王山阻击战中毙敌1.2万人。

实际上,还是我们对日军,以及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不了解,借着这道题,我们来讲讲日军一个旅团到底多少人!

师团不等于师,旅团不等于旅

甚至在教科书上都有将日本的师团当作师来解释,“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很明显这是错误的,日军的编制虽然跟德国学习了不少,但总体上还是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跟西方军队编制并不一样,因此,日军的编制是从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

国军的师基本都是万人编,这还是在齐员满编的情况下,经常性只有七八千人,而日本的甲种师团2.8万人,乙种师团2.4万人,丙种师团1.5万人。可见,并不适宜把日军的编制直接和一般性的“师”画等号。

旅团也一样不等于旅,日军一个甲级师团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标准的步兵联队3800人)。

很明显人数还是比国军的要多,甚至有可能达到国军一个师的水平,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又有了独立混成旅团,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在六七千人左右。

所以在不同时期,日军一个旅团的人数是变化的,大概在六七千人左右。

日本一个旅团有多难打?

其实人数也就是一个数字,真正到战场上的时候你才知道精锐这两个字是什么概念!在昆仑关战役中,国民党中央军第五军也是抗战时期装备最精良的部队,里面有中国近代第一个机械化师,而这个军有足足五万人。

与第五军对战的是日军第21旅团,人数在五千多人,经过反复血战,第五军最终歼灭第21旅团,击毙4000多人,是为昆仑关大捷,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为了击毙这四千人,第五军伤亡2.4万人左右,这还叫大捷。

这里再回到滇军参加的台儿庄战役,实际上滇军参加的台儿庄战役,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台儿庄大捷,滇军还未到达的时候,台儿庄已经取得大捷,所以滇军参加的是徐州会战的第二阶段,地点也是在台儿庄。

在该次战斗中,滇军伤亡1.8万,歼敌1500根本就不算丢人,我军是伤亡,其中阵亡的在五六千人左右,以五六千人换1500个日军并不算吃亏。

毙敌1.2万人那才是吹牛,因为即使是台儿庄大捷,我军数倍于日军,也只是我军伤亡5万余人,毙伤日军两万余人,而这是一场国军参战将近三十万人,日军五万人的战斗,白崇禧就说过,我方必须六倍于日寇才能打。滇军只有4万多人不可能创造出歼敌1.2万人的战绩的。

了解敌人,才能打败敌人,可以藐视敌人,但是不能轻敌。


史论纵横


二战时期,日军的军队编制是比较特立独行的,从高到低采取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军、方面军、总军这样的编制。

其中联队是日军中单一兵种的最高编制,而师团则是日军中最基本的战术兵团,而旅团则是介于联队和师团之间的一个战术单位。

侵华日军中的旅团编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编制,人数从3000到8000不等。

一个日军的甲种师团的常规步兵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一个标准步兵联队的人数在3000人以上,最高可达3800人,也就是说一个日军甲种师团下的标准旅团人数可达6000到8000人。

然而,这只是甲种师团的下面的旅团人数,在乙种师团、丙种师团中,旅团的人数要更低,最低的只有3000多人,甚至还不如一个标准的步兵联队。

在常规旅团之外,日军还组建了大量独立混成旅团和以及独立步兵旅两种旅团。

独立混成旅团下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最高可达8000人。独立混成旅团往往不受师团的节制,实际上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师团。当年阿部规秀的所率领的部队就是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



独立步兵旅团下辖四个步兵大队,一个步兵大队人数在1100人以上,因此独立步兵旅团人数在5000人到6000人之间。

此外,日军中还有骑兵旅团,人数在1700人左右;野战重炮兵旅团,人数可达8000人;海上机动旅团,人数在5500人左右。


另外还有独立战车旅团、警备旅团等各类型的旅团。

一般来说,日军中的旅团长的变准军衔是少将,当然有时候也会有大佐担任旅团在长的情况,比如说日军1942年组建的25个新型两旅团师团中,其步兵旅团的旅团长军衔就是大佐。


胡史乱翔


日军的旅团一般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常见的步兵旅团,用于正面战场的作战;另一种是独立混成旅团,负责占领区的警备治安任务;还有一种就是如骑兵旅团、坦克旅团、重炮兵旅团等专业性的部队。



步兵旅团辖2个步兵联队,每个联队(团)辖3个步兵大队(营),每个大队辖4个中队(连),此外每个联队还配属1个炮兵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一个步兵旅团的总兵力在8000人左右,拥有步枪4000多支,轻机枪144挺,掷弹筒152个,重机枪48挺,火炮12门。


独立混成旅团没有联队一级编制,直接辖5个步兵大队、2个炮兵中队、1个工兵中队,总兵力在5000人左右,装备较差,缺乏重武器,士兵素质也低,战斗力远不能同日军正规的步兵旅团相比,仅能执行占领区的治安扫荡工作。

骑兵旅团辖4个骑兵联队,2个重机枪大队,1个骑炮兵联队,2个装甲车大队,2个辎重大队2个速射炮大队。每个骑兵联队辖4个骑兵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总兵力1700人左右。坦克旅团辖两个战车联队以及步兵队、炮兵队、工兵队、整备队等,拥有战车约130辆。

后期又出现了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这种旅团的编制同师团辖的步兵旅团编制基本相同,总兵力在5100人左右。


小小狼王


日军的旅团编制比较混乱,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独立混成旅团,师团下属步兵旅团和独立步兵旅团。日军旅团的地位属于步兵联队以上,师团以下的军队编制,人数大概在3000到8000人之间。

首先,介绍下日军师团下属步兵旅团。

日军师团下属步兵旅团只存在于日军甲种师团(挽马师团)和乙种师团(驮马师团)中,属于由两个步兵联队组成的军事单位。联队日军单兵种最大的编制,一个标准日军步兵联队由三个1100人步兵大队组成,包括联队直属部队,共计3800人左右。

两个联队组成一个日军师团下属步兵旅团;两个日军师团下属步兵旅团,再加上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组成一个日军(甲种/乙种)师团!日军甲种师团(挽马师团)佣兵28000;乙种师团(驮马师团)佣兵2500人,乙种师团没有骑兵联队。

所以,日军师团下属的步兵旅团佣兵在8000人左右,旅团长是少将军衔。刚好是两个3800人步兵联队的人数,再加上旅团团部人员。

其次,介绍下日军独立步兵旅团。

师团下属步兵旅团是要在师团的指挥下行动的,而日军独立步兵旅团是独立在师团之外,和师团、独立混成旅团处于同一级别。只是,独立步兵旅团佣兵较少,只有四个独立步兵大队,没有炮兵。旅团长军衔也是少将军衔。

独立步兵旅团是在1944年才开始设立的,主要是在中国战场上搞治安任务。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总共成立了14个独立步兵旅团,编号第1--第14。其中,独立步兵第3、4、9旅团先后扩编为日军“丁种师团”。

最后,介绍下日军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混成旅团是日军旅团编制中,战斗力最强的。

随着侵华战争的消耗越来越大,日军兵力日渐空虚。日军觉得两旅团四联队编制的大师团不太方便使用。于是,日军开始组建“三个联队编制的师团”(丙种师团和丁种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团”。

这个编制和上面两个旅团相比,兵种多了炮兵,有完整后勤部队,属于缩小版的“师团”。也是因此,独立混成旅团可以参与野战。

被八路军击毙在太行山上的日军名将“阿部规秀”,就是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在被击毙前已经是少将军衔,死后,被日军追授中将军衔。

从1938年2月组建独立混成旅团开始,到战争结束,日军共组建了104个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混成旅团下辖4-6个独立步兵大队和1个炮兵队,佣兵6000人左右。其下属的的独立步兵大队也进行了缩减,由4个中队改成3个中队。同时,炮兵也进行了缩减,是原来师团所属炮兵火力的八分之一的水准。

也是因此,很多独立混成旅团扩编为“丙种师团”。

例如:.1939年1月在济南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0旅团,于1942年2月在泰安扩编为第59师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于1942年2月在苏州扩编为第60师团。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日军的旅团相当于别的国家旅,日军的旅团包括步兵旅团,混成旅团,战车旅团,骑兵旅团,炮兵旅团,机动旅团,海上机动旅团,警备旅团等不同的种类。

战车旅团一共有9个,其中7个在日本本土,2个在东北,但是具体的编制情况不详。

骑兵旅团,日军一共有4个,理论上,骑兵旅团有两个骑兵联队,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有5600人,军马5668匹,36门野炮,从1943年开始骑兵旅团除了第四旅团以外都改变成汽车部队。日军第四骑兵旅团,只有1700人,基本上是结构不变,但是已经没有了装甲车队,骑炮兵联队只有2个炮兵中队,4门山炮。

炮兵旅团一般有8000人左右,装备100毫米到240毫米火炮70门左右,在1940年后就没有炮兵旅团了。

最常见的旅团有两种一种是步兵旅团,还有一种是混成旅团。

步兵旅团又根据时间的不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战争初期,日军的师团还是4个联队的时候,在师团之下联队之上,中间有一个旅团,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每个旅团根据是驮马师团还是挽马师团,每个旅团约有7800或者7900人,由于这种旅团下边除了2个步兵联队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部队,这种旅团只有行政管理功能,如果要独立作战,需要加强炮兵工兵等战斗支援部队,日军一开始各种支队大都是这种步兵旅团加强炮兵工兵等编成,这种支队约有1万多人,象日军进攻台儿庄的濑谷支队就是以33旅团为骨干编成的。

这种步兵旅团随着日军把4单位的师团逐步改变成3单位的师团也逐步消失。

在1942年初,由于日军的兵力不足,日军开始编组所谓丙种师团,也就是所谓的治安师团,这种师团还是2个旅团,但是旅团下边直辖4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1270人包括4个步兵中队,步兵炮中队和机枪中队各1个,全旅团约有5100人。后来的丁种师团下辖的旅团和治安师团人数差不多,但是技术兵器和其他的战斗支援兵种更少。

还有一种混成旅团也是日军中常见部队,不过后来混成旅团很多被改编成为治安师团。混成旅团一开始是属于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战术兵团。通常是4-6个步兵大队,旅炮兵队,工兵队,辎重队,通信队等支援单位,这种旅团约有5000人,这种混成旅团通常用于在占领区同八路军作战,这种旅团的正规野战能力不强,但是在太平湾战争爆发之后,有24个混成旅团扩编为师团。

在这种5000人的混成旅团中,下辖的5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是3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后来,这种混成旅团中的步兵大队加强1个步兵中队和1个步兵炮中队,旅炮兵包括6门野炮和12门山炮,其他的战斗支援兵种也给予加强,这样混成旅团就变成了约有8300人而且具备一定野战能力的战术兵团。后来这种8300人的混成旅团很多被改编成治安师团。


有痰


不好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指定是日军的什么旅团,日军内部有各种旅团。有属于师团的步兵旅团,也有不属于师团的各种旅团,很难一概解释。


就后者来说,日军编组了各种名目繁多的旅团,包括战车旅团,机动旅团,骑兵旅团,海上机动旅团(很可能至陆军的船舶部队),炮兵旅团,警备旅团。

读者大概比较想知道的是,比较常听到的日军师团中的步兵旅团和所谓的独立混成旅团。笔者就解释这两种,最后再附加一个阿部规秀的知识内容。

在中日战争最开始的,日军的一些老资格师团内部情况,就是中将师团长指挥少将旅团长作战。在旅团内部,一共有两个步兵联队。联队以下,就是大队了。

关于这种旅团持有的人数,大概是6000-8000人的说法。但其实,如果根据联队的情况。日军的一些旅团,其实就相当于同期的中国军队的步兵师了。1937年,日军的第七师团因为受到上层的青睐,师团下属的四个联队,其实是超编。当时一个联队是3800人,第七师团的联队可以达到4000人。这样算的话,仅仅旅团下属的两个联队,就有8000多人。加上旅团司令部等旅团单位和附属单位,一个旅团兵力接近万人。

但是在后来,日军开始改组师团内部的编制。一些老资格的师团,就没有旅团这一单位。一些师团变成了师团长直接指挥联队作战的情况。这种师团内部,不是当初的四联队制的师团了,是三联队制的师团。

然而,步兵旅团的历史并没有到这里就终结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编组了新的师团。这种师团,在上层结构上,还是师团指挥旅团。但是在旅团一下,不在有联队存在。一个旅团指挥下面的四个步兵大队,也就是取消了联队这一级别。

这类旅团其实远逊于当初的步兵旅团了。在人数上,定额据说是5096人。然而,这种旅团的长官是少将。如果比较人数,一个少将指挥的人数,只比一个步兵联队的大佐稍多一些罢了。


再看独立混成旅团。

这种旅团其实很难定义日军中这种旅团是什么级别的?在人数上来说,独立混成旅团下面的一些编制部队人数,和师团的人数相比打折不少。

以1937年来说,日军一个旅团如果人数可以达到8000人左右。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编制定额是5500左右。在后期,一些旅团的人数,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联队。在1945年时候,在台湾的独立混成第102旅团,人数为3782人。但也有例外,一些旅团会达到6000-7000人的规模。

另外,首先要澄清的是,日军对独立混成旅团的态度,还是抱着一种能打仗的部队来使用的。并不是一些人口中的废物部队。独立混成第21旅团就是一支这样的部队。另外,日军后期的一些师团,就有有独立混成旅团扩编而来的。

最后,就要讲阿部规秀的问题了。

首先要说阿部规秀的战死军衔。

阿部规秀其实在被击毙前的10月2日,已经晋升为中将了。同时(这个可是“同年同月同日升”)晋升的还有骑兵旅团的小岛吉蔵少将。

但即使这样,日军也没拿阿部规秀当回事。按照小岛吉藏后来的结果来说。如果不被打死,阿部规秀后来就要退役回国。这个中将晋升,更多的像是名誉退休的预告。

另外,大概认为阿部规秀战死前是少将的观点,大概是以“中将军衔到独立混成旅团去任职是不是屈才”认识作怪吧。其实这可一点都不减少自己的分量。独立混成第21旅团的首任旅团长是西村琢磨中将(他爹想什么就不知道了),他此前是印度支那派遣军的中将司令官。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尽量专业一点,二战日军的步兵“旅团”共有三种主要编成方式:步兵旅团、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步兵旅团,另外还编成有骑兵旅团、野战重炮兵旅团等同级单位,根据问题的指向性,主要介绍下以步兵为主的旅团。



“步兵旅团”是指日军各师团直辖的单元,是日军“四单位”师团的标志性建制,即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根据师团属性的不同,战时满编人数为:“挽马师团”每旅团7800人,“驮马师团”每旅团7900人,大约相当于民国军队的一个乙种师人数。比如平型关被八路军痛揍的日军,就是隶属于第五师团的第21旅团。

武汉会战以后,日军逐步将原有的四单位师团调整为“三单位”师团,即取消旅团司令部,师团设“步兵团”建制,直接指挥三个步兵联队,因此“步兵旅团”这一称谓到抗战中后期已经不存在了。



“独立混成旅团”是日军自“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编组的,最初是因为东北的关东军兵力不足,日军便将国内各留守师团中抽出一个旅团加强炮兵、骑兵等特种兵,组成的“加强旅团”单位,这是早期型,以后此类部队就以“支队”名义出现了。到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执行占领区守备和对付华北抗日武装的任务,日军才开始正式组建“独立混成旅团”。

1937年配合板垣第五师团进攻山西的“东条兵团”,就是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指挥的两个独立混成旅团,这是日军早期型的“加强旅团”编制,与华北后来组建的独立混成旅团不同,兵力接近10000人,战斗力很强。



(台儿庄战役时第10师团的濑谷旅团)

而1938年起组建的独立混成旅团不再有联队建制,直辖五个步兵大队,以及旅团属炮兵队、工兵队和运输队等,并且每个步兵大队也比野战师团同等单位少一个机枪中队,旅团满编人员约5600人。比如在山西与八路军周旋的独立第4、第9混成旅团,还有在黄土岭被迫击炮轰掉的阿部规秀,职务就是独立第2混成旅团长。

日军的上述两类旅团长,基本军衔是少将,阿部规秀属于特例,是晋衔准备升职的,结果还没调走就挂了。



最后一种是日军在二战末期编成的“独立步兵旅团”,这基本就是三流部队,也没有联队建制,旅团直辖四个“独立步兵大队”,每个大队的兵员和武器也严重缩水,旅团满编人员不足5000人。这个期间日军出现了由独立混成旅团升格而成的丁级师团,它的两个旅团都是辖四个独立步兵大队的“水货”,此类旅团单独执行任务编组时,就是“独立步兵旅团”,与早期四单位师团的旅团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此类旅团长的军衔也是少将,但个别资历较浅临时提拔的,也有大佐军衔。



日军的骑兵旅团下辖两个骑兵联队,但联队没有大队编制,只辖四个骑兵中队个一个机枪中队约1400人,因此整个骑兵旅团算上直属部队也不足4000人,比如驻守包头被傅作义痛打的小岛骑兵旅团,就下辖第13、第14两个骑兵联队,3500余人,旅团长少将军衔。

日军的野战重炮兵旅团拥有大口径火炮48门,辖两个炮兵联队和旅团直属部队,总兵力约4000余人。淞沪会战中日军投入了野战重炮兵第5、第6两个旅团,由上海派遣军直辖,其中的一个旅团长就是内山英太郎少将,后来驻宜昌的第13师团长和华北方面军第12军司令官。

日军的四个战车师团下面都直辖战车联队,没有战车旅团的编制,需要注意。


度度狼gg


一个独立团不是干掉坂田联队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