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寿身为汉臣反而在三国志中贬低了蜀汉君臣满朝文武?

传说--白胡子


首先,陈寿没有什么必要去吹捧蜀汉;其次,蜀汉也没什么值得黑的;最后,他黑蜀汉也有个人因素在里面

先说第一点。陈寿是生于蜀汉长于蜀汉,这不假,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就会喜欢蜀汉。恰恰相反,陈寿,以及他身后的整个益州土著集团,都不会对蜀汉有什么太大的好感。因为从刘璋开始,他们就是二等公民;而蜀汉建国以后,益州人彻底成为了三等公民。

在蜀汉,益州人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最差,承担的税赋却最重,你让他们怎么对蜀汉有好感?

再说蜀汉没什么值得黑的。倒不是说蜀汉黑点不多,而是客观地去分析,你也会发现,蜀汉就是三国里面综合实力最弱的那一个,这个没有争议。而且相对来说,陈寿并没有太过批判蜀汉,只是强调蜀汉的“弱”。而蜀汉之弱,是不需要强调的,仅此而已。

最后再说个人因素。《三国志》的蜀汉群臣里,陈寿之笔争议最大的就是诸葛亮和谯周了。他对诸葛亮家族尤其是诸葛瞻,是很不客气的;而对那个卖国的谯周,陈寿却大发溢美之词。

看起来好像很奇怪,其实原因很简单——陈寿原来在诸葛瞻手底下做事的时候,不受待见,所以他对诸葛瞻相当不爽;而谯周则是陈寿自己的授业恩师,他对于老师当然不会有多少批判。

顺便说一句,《晋书-陈寿传》中,对陈寿的评价相当不好,认为他这个人私德有亏。但是,作为私人修史,《三国志》对于政治问题的避讳方面,还是要胜于后世的纯粹的官方修史的。



青言论史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从陈寿的人生经历来看他对蜀汉绝对不会有什么好感,他在蜀汉为官期间,正好是太监黄皓专权,蜀汉朝政昏暗的那段时间,当时蜀汉大臣们都依附黄皓,陈寿则不屑与之同流合污,黄皓专权,众臣谄媚,他对蜀汉的印象不会太好。

在西晋为官,虽然也是屡屡不受重用,但是毕竟晋武帝,还有许多大臣都还是很欣赏他的才华的。

陈寿一生为官之路坎坷,他在蜀汉时一来朝政昏暗,二来他并不看好蜀汉。但是西晋是有统一之势的王朝,他在西晋当官的时候,还是想着怎么去钻营的。《三国志》事实上有舔魏国和西晋的嫌疑。

历史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司马迁虽然写出《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但是从他之后,也就没有了齐太史,董狐这样的人。

陈寿在西晋为官,自然要舔西晋。

西晋又是代魏而立,所以在三国志里魏国皇帝都是《本纪》蜀汉和东吴都是《传》想想纪传体史书大拿《史记》项羽没当过皇帝都是《本纪》。这里难免有点小心眼了。

其次,《三国志》里,陈寿对曹操和司马懿父子那是真的舔,各种回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陈寿简简单单写个迁都,汉中大战曹操被打得大败,陈寿说是刘备据险而守,曹操来打,刘备不战,然后就撤了,刘备就这么夺的汉中,而且曹操还伤亡惨重。连《魏略》都大大方方承认汉中之战曹操输得挺惨。

还有高贵乡公曹髦被杀,冲突就冲突,篡权就篡权,反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陈寿非得加上郭太后数落高贵乡公曹髦数条罪状,搞得别人以为曹髦这个傀儡是昏君。

《三国志》三本书里,讲蜀汉的最少,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像关羽张飞赵云等开国功臣,陈寿讲他们一生就用了区区千余字,其它人几百字就解决问题了。陈寿倒还写了个《诸葛亮集》,但是里面也是黑得多夸得少。

怎么说呢,《三国志》争议还是挺大的,其中蜀汉争议,正统争议,对魏晋统治者各种舔的争议,吵吵了1700多年都没个结果。


守仁看剧


我们都知道,陈寿先是蜀汉臣,后来成为晋臣,那我们来看看陈寿在蜀汉的时候,都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时间节点,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拿下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打败曹操,最终拿下汉中,于是称汉中王,公元221年,因为曹丕已称帝,所以刘备也称帝,建立蜀汉,公元263年,刘禅向邓艾、钟会投降。

陈寿生于公元233年,是巴西安汉人(今四川南充),陈寿少年的时候十分勤奋好学,还拜同郡的谯周为师,谯周就是后来劝刘禅投降的那个,陈寿成为蜀汉的观阁令史。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在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之后,马谡与几个将军被杀,陈寿的父亲也受到牵连,同样受到处罚,不过这个也很正常,诸葛亮也自贬三级,赵云也由镇东贬为镇军,只有王平得到了升迁。

陈寿曾经担任过诸葛瞻的下属,曾经受到诸葛瞻的轻视,所以陈寿说诸葛亮只有内政之才,而没有军事之才,没有军事谋略,不会随机应变,又说诸葛瞻只会画画、书法,名过其实,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觉得陈寿的人品不太好。

另外,还有根据《晋书》记载,陈寿曾经对丁仪、丁仪的儿子们说,只要送他千斛米,那么他就为他们立传,可是丁家不同意,陈寿自然就没为丁氏立传了。

蜀汉黄皓专权,陈寿不依附于黄皓,所以屡遭罢黜,陈寿也将黄皓的事情怪到诸葛瞻身上,说诸葛瞻不能阻止黄皓。后来,陈寿的父亲去世,陈寿在为其守丧的期间生病,就让婢女伺候吃药,被客人给看见了,很多人都认为陈寿是不孝的。

另外,我们看三国志,会有很明显的感觉,对于曹魏和司马氏,陈寿一直在做回护和溢美之辞,也就是说,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比如对曹操和司马懿的战败,都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在诸葛亮传里,陈寿也一再向司马炎表示,他之所以说诸葛亮的优点,是因为司马炎的宽容大量与圣明,然后说自己死罪死罪,诚惶诚恐。


历史简单说


在蜀汉屡遭遣黜的陈寿后为是晋臣,而晋是上承于魏。因此,《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这是陈寿写《三国志》的大的背景。

陈寿既是《三国志》的编撰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书中对蜀汉的描写惜字如金,很多重大事件并未记载。陈寿的说法是蜀汉不置史,缺乏史料所致。那我们来看看,这个曾经的蜀臣到底有没有黑蜀汉君臣。

(陈寿)

陈寿,巴西郡安汉县人,在蜀汉时任过主簿、秘书郎等史料编撰管理工作。陈寿因宦官黄皓屡遭遣黜。蜀国灭亡后,担任晋国史官,晚年多次被贬。

蜀汉是不是陈寿所说的“国不置史”

这个“国不置史”到底是蜀汉不设史官,还是蜀汉不修史。显然不设史官是站不住脚的,刘备称帝后,蜀国各项制度基本建立,他自己本身都是史官的角色。那就是有史官而不修史?从《后主传》、《三国志蜀书》中就有关天上景星出现的详细记载,这也说明蜀国是修史的,而且是有史料的。后世有说陈寿是要炫耀自己在没有史料的基础上完成巨制的,这种说法纯属后人猜测。

据野史记载,陈寿被征召修史的时候,蜀国确实没有史料,那蜀国的史料呢?公元264年,蜀国灭亡,陈寿从姜维处得到命令,带领将士将秘密审讯郭循的口供和笔录以及相关史料,全部焚毁。原因是当年郭循刺杀费祎之事牵扯到姜维,而陈寿和姜维都是心存汉室之人,这些史料不能落入曹魏之手。

据说姜维为了恢复蜀汉,怂恿钟会诛杀被扣魏将,预谋趁机杀掉钟会。结果消息泄露,形势急转直下,姜维、钟会相继被魏乱军所杀,监军卫灌也追杀了被魏将救走的邓艾父子。这场兵变突如其来,始料未及。陈寿等待姜维恢复汉室已成泡影,如果被征召编史,就可以用蜀汉不置史来应付。

陈寿始终身为蜀汉臣,没有黑蜀汉

《三国志》中对魏延大败费曜和郭淮,费祎被刺杀等蜀汉的几个重大事件分析,发现《蜀书》中部分简略写作手法不完全是缺乏史料的原因,而很大的可能是陈寿故意而为之。到这里就不足为奇了,对于蜀汉描写甚少,许多大事并未记载,当代人写当代史,很多事情是不能也不敢及时披露。作为一心想恢复蜀汉基业的陈寿,在姜维死后,要将一些蜀汉的史料彻底消失。

陈寿虽尊魏为正统,实际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对于蜀国这一块,出于当时形势和个人安危,蜀汉史故意隐藏了众多真相。使得后世对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充满了争议,说他有意黑蜀汉,实属误解。


野史也是史


第一,陈寿写《三国志》时他已经是晋臣了,必须站在晋帝的立场写史;第二,陈寿的父亲曾经被诸葛亮批评教育过,还被贬过职。有私愤。


顺天府尹999


正史本不可信!受统治者影响太大!倒是野史有一定的真实性!


草根的春天


首先你说的不对,蜀汉覆灭了,作为魏国的投降犯,他敢说魏国坏话吗?只能说蜀汉的不好!


金陵飄城


史书也是书,也有作者的好恶,不可全信。


青衫文士


又不是演义,怎么算是黑呢?


Sword19670918


问这个问题前应该先问陈寿黑蜀汉体现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